CN220850872U - 限位单向阀 - Google Patents

限位单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0872U
CN220850872U CN202322608368.3U CN202322608368U CN220850872U CN 220850872 U CN220850872 U CN 220850872U CN 202322608368 U CN202322608368 U CN 202322608368U CN 220850872 U CN220850872 U CN 22085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valve
limiting
limit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8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越
赵明
王东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8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0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单向阀,涉及储氢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弹性件和限位机构;阀芯与阀体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具有令阀芯相对于阀体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阀芯的另一端对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限位机构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阀芯的侧壁滑动,限位机构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阀芯的侧壁卡接,以限制阀芯与阀体的相对运动;通过在加氢时,阀芯基于限位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得阀芯保持最大开度,维持最大加氢流道,使得加氢时流道输送更加稳定;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部流场复杂,加氢时极易使阀芯处于漂浮状态,无法确认流道是否全开,影响加注时间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限位单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限位单向阀。
背景技术
氢能以其高能、可再生、环保等优点成为了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绿色能源,但是滞后的氢气存储技术、无法保障的安全性能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储氢气瓶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钢瓶到现在的碳纤维缠绕气瓶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产品结构的飞跃。碳纤维缠绕气瓶因其质量轻、抗疲劳性能好、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车载储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针对储氢气瓶的加氢口一般采用单向阀的阀芯作为动件,利用单向阀的单向输送保证对储氢气瓶的加氢过程中的气体流通,以及避免加氢结束后的气体泄漏;其中,阀芯的移动受弹簧力与两端压力差进行控制。
但是,加氢过程中,阀芯的移动与弹簧的压缩为瞬态过程,此时阀芯受加氢口一侧加注的冲击力、与另一侧的弹簧力,管道内流场复杂,若弹簧力较大,加氢时极易使阀芯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流道是否全开难以确认,若弹簧力与加注氢气的冲击力产生一定角度,极易导致阀芯与阀体内壁发生摩擦,导致加氢时阀芯受损,同时伴有金属摩擦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单向阀,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部流场复杂,加氢时极易使阀芯处于漂浮状态,无法确认流道是否全开,影响加注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弹性件和限位机构;
所述阀体具有输送通道,所述阀芯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均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和所述阀芯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令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体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阀芯的另一端对所述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
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之间,所述限位机构具有滑动状态和锁定状态,所述限位机构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所述阀芯的侧壁滑动,所述限位机构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所述阀芯的侧壁卡接,以限制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相对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阀壳和固定机构;
所述输送通道贯穿所述阀壳,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阀壳的内壁形成用于输送流体的流道;
所述固定机构具有滑动通道,所述阀芯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滑动通道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和所述滑动通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令所述阀芯伸出所述滑动通道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能够对所述流道形成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具有限位台阶,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限位台阶靠近所述阀芯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限位件;
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通道的轴向呈垂直设置,所述限位孔的开口朝向所述阀芯的侧壁;
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限位件均位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限位孔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令所述限位件伸出所述限位孔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限位件向所述阀芯施加限制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滚珠;
所述阀芯对应所述滚珠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凹槽,所述滚珠能够沿着所述凹槽形成滚动摩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芯沿着所述滑动通道往返运动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阀体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阀体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盲孔,所述限位盲孔与所述滚珠相适配,所述滚珠能够与所述限位盲孔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机构沿着所述阀芯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均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
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多个所述限位机构,多个所述限位机构沿着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壳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阀壳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阀壳的连接处具有贯穿通道,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阀壳的间隙形成所述流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流道连通;
所述阀芯伸出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密封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开设有吸音腔,所述吸音腔沿着所述阀体的圆周方向环形布置,所述吸音腔套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棉;
所述吸音棉填充于所述吸音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弹性件和限位机构;阀体具有输送通道,阀芯和第一弹性件均位于输送通道内,且阀芯与阀体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阀体的内壁和阀芯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具有令阀芯相对于阀体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阀芯的另一端对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限位机构位于阀体与阀芯之间,限位机构具有滑动状态和锁定状态,限位机构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阀芯的侧壁滑动,限位机构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阀芯的侧壁卡接,以限制阀芯与阀体的相对运动;通过在加氢时,阀芯基于限位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得阀芯保持最大开度,维持最大加氢流道,使得加氢时流道输送更加稳定;另外,在加氢结束后,阀芯基于第一弹性件和内外压差关闭流道,此时限位机构自动锁死阀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部流场复杂,加氢时极易使阀芯处于漂浮状态,无法确认流道是否全开,影响加注时间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的固定机构与阀芯配合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的固定机构与阀芯配合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阀体;101-阀壳;111-流道;121-吸音腔;102-固定机构;112-贯穿通道;122-限位台阶;132-限位孔;200-阀芯;201-凹槽;202-限位盲孔;300-第一弹性件;400-限位机构;401-第二弹性件;40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位单向阀,包括:阀体100、阀芯200、第一弹性件300和限位机构400;阀体100具有输送通道,阀芯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均位于输送通道内,且阀芯200与阀体100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阀体100的内壁和阀芯200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300具有令阀芯200相对于阀体100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阀芯200的另一端对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限位机构400位于阀体100与阀芯200之间,限位机构400具有滑动状态和锁定状态,限位机构400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阀芯200的侧壁滑动,限位机构400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阀芯200的侧壁卡接,以限制阀芯200与阀体100的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能够安装于加氢口处,阀芯200能够限制单向输送,即能够保证加氢时氢气自外部进入到内部的单向输送,当停止加氢时,阀芯200能够自动关闭阀体100,完成对加氢通道的自动关闭;具体地,阀体100作为基础结构,阀体100可以安装于加氢口处,阀体100内部具有气体输送的输送通道,阀芯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均位于阀体100内部,第一弹性件300位于阀体100靠近内部结构的一端,阀芯200与第一弹性件300连接,阀芯200远离第一弹性件300的一端能够对阀体100的输送通道进行抵接密封;另外,阀芯200与阀体100之间具有限位机构400,限位机构400能够在阀芯200相对于阀体100进行相对运动时处于滑动状态,即此时限位机构400不会对阀芯200施加锁紧作用力,以能够保证阀芯200的往返运动;当阀芯200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即在加氢时或者加氢完全结束后,此时阀芯200分别位于阀体100的最大开度位置和关闭位置,限位机构400能够对相对静止状态下的阀芯200形成锁定,即可以利用限位机构400保证阀芯200在加氢时保持最大开度,形成稳定输送,在加氢完成后利用限位机构400对阀芯200进行锁定,保证了密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向阀,包括:阀体100、阀芯200、第一弹性件300和限位机构400;阀体100具有输送通道,阀芯200和第一弹性件300均位于输送通道内,且阀芯200与阀体100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阀体100的内壁和阀芯200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300具有令阀芯200相对于阀体100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阀芯200的另一端对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限位机构400位于阀体100与阀芯200之间,限位机构400具有滑动状态和锁定状态,限位机构400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阀芯200的侧壁滑动,限位机构400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阀芯200的侧壁卡接,以限制阀芯200与阀体100的相对运动;通过在加氢时,阀芯200基于限位机构400的锁定状态,使得阀芯200保持最大开度,维持最大加氢流道111,使得加氢时流道111输送更加稳定;另外,在加氢结束后,阀芯200基于第一弹性件300和内外压差关闭流道111,此时限位机构400自动锁死阀芯200,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部流场复杂,加氢时极易使阀芯200处于漂浮状态,无法确认流道111是否全开,影响加注时间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阀体100包括阀壳101和固定机构102;输送通道贯穿阀壳101,固定机构102位于输送通道内,且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连接,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的内壁形成用于输送流体的流道111;固定机构102具有滑动通道,阀芯200的一端伸入至滑动通道中,第一弹性件300位于滑动通道内,第一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阀芯200和滑动通道的内壁抵接,第一弹性件300具有令阀芯200伸出滑动通道的弹性趋势,以使阀芯200的另一端能够对流道111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阀壳101形成外部结构,固定机构102呈环形布置于阀体100内部,固定机构102能够与阀壳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的间隙形成流道111,进入至阀壳101内部的流体会通过流道111进入到气瓶中;固定机构102作为阀芯200的基础安装结构,阀芯200的一端伸入至固定机构102的滑动通道中,第一弹性件300同样位于滑动通道中,第一弹性件300能够分别固定机构102的底壁和阀芯200的端部形成连接,当阀芯200在流道111内输送流体的压力差作用下会挤压第一弹性件300,阀芯200与阀壳101的端部分离,使得高压流体进入到流道111中;当完成加氢之后,加氢口恢复至常压,阀芯200受到第一弹性件300和气瓶内部压力推动下,阀芯200伸出固定机构102的一端与阀壳101的端部形成抵接密封,保证了阀体100内部的单向输送。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300可以采用压缩弹簧。
其中,阀壳101的输送通道的延伸长度大于固定机构102的延伸长度,即阀芯200位于固定机构102外部的一端可以具有锥形头,阀芯200的锥形头能够与阀壳101远离固定机构102一端的输送通道的端部形成抵接密封;当阀芯200挤压第一弹性件300进入至固定机构102的滑动通道内部时,阀芯200可以通过锥形头与固定机构102的端部形成干涉,保证阀芯200的移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02具有限位台阶122,固定机构102通过限位台阶122与第一弹性件300连接,限位台阶122靠近阀芯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02采用环形结构,滑动通道采用T型结构,即滑动通道的一端呈开口设置,限位台阶122位于滑动通道的另一端,阀芯200能够沿着滑动通道的开口伸入至滑动通道内部,限位台阶122可以作为第一弹性件300连接结构,并且阀芯200对应弹性件的可以设置容置槽,即在阀芯200完全伸入至滑动通道后,此时阀芯200的端部能够与限位台阶122形成干涉接触,第一弹性件300呈压缩状态容置于容置槽内,限位台阶122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可以采用耐冲击材料,利用缓冲层与阀芯200的端部形成抵接,以限制阀芯200在阀体100处于最大开度时的位置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0包括第二弹性件401和限位件402;固定机构102开设有限位孔132,限位孔132的轴向与滑动通道的轴向呈垂直设置,限位孔132的开口朝向阀芯200的侧壁;第二弹性件401和限位件402均位于限位孔132中,第二弹性件40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402和限位孔132的底壁连接,第二弹性件401具有令限位件402伸出限位孔132的弹性趋势,以使限位件402向阀芯200施加限制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01的伸缩方向与滑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设置,即当第二弹性件401带动限位件402向阀芯200的侧壁进行挤压时,此时第二弹性件401能够通过限位件402与阀芯200的侧壁形成接触摩擦,即第二弹性件401能够对阀芯200施加作用力,当阀芯200在运动过程中,阀芯200能够对第二弹性件401施加作用力,使得限位件402挤压第二弹性件401伸入至限位孔132中,当阀芯200处于静止状态下,第二弹性件401对限位件402施加弹性作用力,利用限位件402与阀芯200的紧密接触,即此时限位件402与阀芯200形成静摩擦,只有当阀芯200收到的作用力大于静摩擦的最大作用力时,阀芯200才能够相对于限位件402进行移动,利用第二弹性件401和限位件402的作用力,保证阀芯200在静止状态下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弹性件401可以采用压缩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限位件402包括滚珠;阀芯200对应滚珠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凹槽201,滚珠能够沿着凹槽201形成滚动摩擦。
本实施例中,滚珠能够与阀芯200形成滚动摩擦,滚珠在能够对阀芯200形成挤压限位的基础上,当阀芯200在运动过程中,滚珠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能够减小摩擦面积,方便阀芯200的移动,提升了阀芯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阀芯200沿着滑动通道往返运动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阀芯20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阀体100处于完全开启状态;阀芯20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阀体10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凹槽20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盲孔202,限位盲孔202与滚珠相适配,滚珠能够与限位盲孔202卡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阀芯200在运动过程中,在阀芯200的运动路径分别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即当阀芯200在第一极限位置时,此时阀芯200的端部与限位台阶122接触,并且阀芯200与阀壳101的端部间隙最大,通过在阀芯200的第一极限位置设置有限位盲孔202,限位盲孔202可以采用半圆凹槽201,即在阀芯20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此时滚珠在第二弹性件401的作用力下与第一极限位置下的限位盲孔202形成卡接,通过滚珠和第二弹性件401对阀芯200施加锁定作用力,保证了加氢时,阀芯200处于最大开度,保证了加氢时间和稳定性,避免阀芯200处于漂浮状态,影响加氢;当阀芯20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此时阀芯200远离固定机构102的一端与输送通道形成接触密封,此时滚珠同样在第二弹性件401的作用力下与第二极限位置下的限位盲孔202形成卡接,保证了阀芯200对流道111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0设置有多组,多组限位机构400沿着阀芯200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每组限位机构400均与固定机构102连接;每组限位机构400包括有多个限位机构400,多个限位机构400沿着阀芯200的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沿着阀芯200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有多组限位机构400,多个限位机构400能够沿着阀芯200的延伸方向分别对阀芯200施加作用力,保证了阀芯200在静止状态下的稳定性,同时,为了保证阀芯200在周向受力均匀,每组限位机构400由多个限位机构400组成,每组限位机构400的多个限位机构400以阀芯200的周向形成同步挤压,保证了阀芯200的受力均匀;其中,限位机构400的数量可以基于加氢压力以及第一弹性件300和第二弹性件401的弹性系数进行确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阀壳101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的出口端连接,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的连接处具有贯穿通道112,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的间隙形成流道111,贯穿通道112与流道111连通;阀芯200伸出固定机构102的一端与入口端密封抵接。
本实施例中,阀壳101的入口端作为加氢口,阀壳101的出口端伸入至气瓶内部,即加氢时,高压氢气沿着入口端经出口端进入到气瓶中,加氢完成后,此时出口端的压力大于入口端的压力,阀芯200在内外压差和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力下与入口端形成接触密封;固定机构102作为环形结构,固定机构102与阀壳101固定连接,为了保证流道111的输送,通过在固定机构102和阀壳101的连接位置开设有贯穿通道112,贯穿通道112可以沿着滑动通道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即贯穿通道112能够保证流体的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阀体100开设有吸音腔121,吸音腔121沿着阀体100的圆周方向环形布置,吸音腔121套设于输送通道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在加氢时,加氢口一般会有噪声的产生,通过在阀体100的侧壁开设有吸音腔121,吸音腔121能够阻拦部分加氢时产生的造影,保证加氢时工作环境。
可选地,吸音腔12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阀体100的延伸方向一致,同时吸音腔121沿着阀体100的圆周方向环形布置,以能够对阀体100内部产生的噪声进行全方位的降低。
可选地,吸音腔121可以采用空腔也可以填充有吸音材料,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棉;吸音棉填充于吸音腔121内;利用吸音棉可以更好的对噪声进行吸收降噪。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阀芯(200)、第一弹性件(300)和限位机构(400);
所述阀体(100)具有输送通道,所述阀芯(200)和所述第一弹性件(300)均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阀芯(200)与所述阀体(1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100)的内壁和所述阀芯(200)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00)具有令所述阀芯(200)相对于所述阀体(100)相对滑动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阀芯(200)的另一端对所述输送通道形成抵接密封;
所述限位机构(400)位于所述阀体(100)与所述阀芯(200)之间,所述限位机构(400)具有滑动状态和锁定状态,所述限位机构(400)在滑动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所述阀芯(200)的侧壁滑动,所述限位机构(400)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与所述阀芯(200)的侧壁卡接,以限制所述阀芯(200)与所述阀体(100)的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包括阀壳(101)和固定机构(102);
所述输送通道贯穿所述阀壳(101),所述固定机构(102)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且所述固定机构(102)与所述阀壳(101)连接,所述固定机构(102)与所述阀壳(101)的内壁形成用于输送流体的流道(111);
所述固定机构(102)具有滑动通道,所述阀芯(20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滑动通道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00)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200)和所述滑动通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00)具有令所述阀芯(200)伸出所述滑动通道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阀芯(200)的另一端能够对所述流道(111)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02)具有限位台阶(122),所述固定机构(102)通过所述限位台阶(122)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00)连接,所述限位台阶(122)靠近所述阀芯(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00)包括第二弹性件(401)和限位件(402);
所述固定机构(102)开设有限位孔(132),所述限位孔(132)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通道的轴向呈垂直设置,所述限位孔(132)的开口朝向所述阀芯(200)的侧壁;
所述第二弹性件(401)和所述限位件(402)均位于所述限位孔(132)中,所述第二弹性件(4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402)和所述限位孔(132)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01)具有令所述限位件(402)伸出所述限位孔(132)的弹性趋势,以使所述限位件(402)向所述阀芯(200)施加限制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02)包括滚珠;
所述阀芯(200)对应所述滚珠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凹槽(201),所述滚珠能够沿着所述凹槽(201)形成滚动摩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0)沿着所述滑动通道往返运动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阀体(100)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所述阀芯(200)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阀体(10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所述凹槽(201)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盲孔(202),所述限位盲孔(202)与所述滚珠相适配,所述滚珠能够与所述限位盲孔(20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00)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机构(400)沿着所述阀芯(200)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限位机构(400)均与所述固定机构(102)连接;
每组所述限位机构(400)包括有多个所述限位机构(400),多个所述限位机构(400)沿着所述阀芯(200)的周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01)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固定机构(102)与所述阀壳(101)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固定机构(102)与所述阀壳(101)的连接处具有贯穿通道(112),所述固定机构(102)与所述阀壳(101)的间隙形成所述流道(111),所述贯穿通道(112)与所述流道(111)连通;
所述阀芯(200)伸出所述固定机构(102)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密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开设有吸音腔(121),所述吸音腔(121)沿着所述阀体(100)的圆周方向环形布置,所述吸音腔(121)套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音棉;
所述吸音棉填充于所述吸音腔(121)内。
CN202322608368.3U 2023-09-25 2023-09-25 限位单向阀 Active CN22085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368.3U CN220850872U (zh) 2023-09-25 2023-09-25 限位单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8368.3U CN220850872U (zh) 2023-09-25 2023-09-25 限位单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0872U true CN22085087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6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8368.3U Active CN220850872U (zh) 2023-09-25 2023-09-25 限位单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0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4300A (zh) 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阀门结构及液体发动机
CN111828685A (zh) 一种隔离式两位三通阀
CN220850872U (zh) 限位单向阀
CN112178209A (zh) 一种波纹管式超低温气动截止阀
CN108005993B (zh) 一种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的电液执行机构
CN108180297B (zh) 防颤振单向阀
CN216158329U (zh) 防冻阀
CN212004365U (zh) 一种小口径上装式低温浮动球阀
CN215721024U (zh)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增压单向阀结构及火箭发动机
CN208474570U (zh) 单向阀
KR20240012488A (ko) 체크 밸브
CN219159624U (zh) 一种新型的带缓冲单向阀
CN208719415U (zh) 阀门结构
CN218294654U (zh) 一种气动阀门
CN218543187U (zh) 一种气动控制阀门
CN218523079U (zh) 一种低温防颤振单向阀结构
CN216279587U (zh) 一种带消音功能的排气止回阀
CN218992452U (zh) 一种单向阀
CN217633201U (zh) 一种带机械锁的液压缸
CN212003800U (zh) 一种可调式单向阀
CN214305514U (zh) 管道式气动梭阀
CN214838482U (zh) 一种防止阀杆偏心的波纹管调节阀
CN221003952U (zh) 隔膜推动式水阀
CN220505885U (zh) 一种单向阀
CN220416248U (zh) 一种快速开启泄压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