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7106U -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7106U
CN220847106U CN202322234474.XU CN202322234474U CN220847106U CN 220847106 U CN220847106 U CN 220847106U CN 202322234474 U CN202322234474 U CN 202322234474U CN 220847106 U CN220847106 U CN 220847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refabricated pier
pier column
spiral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44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红成
李崧巍
李俊
张少林
管世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23222344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7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7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7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框架的顶端,第一定位组件用于悬挂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框架的底部,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其中,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呈三角形的三个角顶点分布。本申请中设置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利用三点定位的原理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每一个箍圈进行定位。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目测或者用卷尺丈量的方式来定位螺旋箍筋的间距。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箍筋间距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桥梁技术是一种将桥梁结构的各个部分在预制场预制完成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一定连接手段将桥梁结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减小现场污染,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还可以降低由施工带来的对地面交通的影响,近年来成为桥梁建设发展的趋势。
目前,施工现场中采用的螺旋箍筋绑扎方法为: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目测或者用卷尺丈量的方式来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间距,然后将预制墩柱螺旋箍筋与纵筋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人工操作时容易产生误差。此外,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长度较长,重量较大,用人工调节箍筋间距不仅消耗更多的人力,施工质量也难以把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解决了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绑扎过程中人工成本较高以及误差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以及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框架的顶端,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框架的底部,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其中,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呈三角形的三个角顶点分布,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三点定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降框架包括:第一框体;以及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顶端,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底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包括:两个液压缸,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横梁,与两个液压缸的驱动端连接;其中,两个液压缸能够驱动支撑横梁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横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还包括可动横梁,可动横梁设置在第一框体的底端,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可动横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动横梁与液压缸的固定端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升降框架上,定位横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以及多个吊环,一端挂设在多个定位孔内,多个吊环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挂设在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多个箍圈上,相邻的两个吊环的间距D1等于相邻的两个箍圈的间距D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吊环包括:第一挂环,设置有第一侧缺口;以及第二挂环,设置有第二侧缺口;连接轴,一端与第一挂环转动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挂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挂环挂设在定位孔内,第二挂环挂在箍圈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梁,与升降框架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以及第二定位梁,与升降框架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预制墩柱螺旋箍筋夹设在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角齿,第二定位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角齿,多个第一角齿与多个第二角齿一一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设置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二定位组件,利用三点定位的原理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每一个箍圈进行定位。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目测或者用卷尺丈量的方式来定位螺旋箍筋的间距。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箍筋间距定位精度,加快了桥墩钢筋笼的绑扎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吊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中:10、升降框架;11、第一框体;111、液压缸;112、支撑横梁;113、可动横梁;12、第二框体;13、定位孔;20、第一定位组件;21、定位横梁;22、吊环;221、第一挂环;2211、第一侧缺口;222、第二挂环;2221、第二侧缺口;223、连接轴;30、第二定位组件;31、第一定位梁;311、第一角齿;32、第二定位梁;321、第二角齿;100、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1、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包括升降框架10、第一定位组件20以及第二定位组件30。其中,升降框架10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在升降框架10的顶端,第一定位组件20用于悬挂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的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组件30设置在升降框架10的底部,第二定位组件30用于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的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呈三角形的三个角顶点分布,第一定位组件20与第二定位组件30相配合以实现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的三点定位。
上述设置中,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0以及第二定位组件30,利用三点定位的原理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的每一个箍圈进行定位。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目测或者用卷尺丈量的方式来定位螺旋箍筋的间距。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箍筋间距定位精度,加快了桥墩钢筋笼的绑扎速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框架10包括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第二框体12与第一框体1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在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的顶端,第二定位组件30设置在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的底端。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1包括两个液压缸111和支撑横梁112。其中,两个液压缸11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横梁112与两个液压缸111的驱动端连接。两个液压缸111能够驱动支撑横梁112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在支撑横梁112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1还包括可动横梁113,可动横梁113设置在第一框体11的底端,第二定位组件30设置在可动横梁113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动横梁113与液压缸111的固定端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框体12与第一框体11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定位横梁21和多个吊环22。其中,定位横梁2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升降框架10上,定位横梁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3;多个吊环22的一端挂设在多个定位孔13内,多个吊环22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挂设在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的多个箍圈101上,相邻的两个吊环22的间距D1等于相邻的两个箍圈101的间距D2。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横梁21上标有刻度,方便快速确定螺旋箍筋间距,此外定位横梁21具有一定刚度,保证定位横梁可以对整个螺旋箍筋进行起重。定位孔13位于定位横梁21上,定位孔13的直径为1厘米,为保证定位精度,两相邻定位孔13间距为1.5厘米。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吊环22包括第一挂环221、第二挂环222以及连接轴223。其中,第一挂环221设置有第一侧缺口2211;第二挂环222设置有第二侧缺口2221;连接轴223的一端与第一挂环221转动连接,连接轴223的另一端与第二挂环222转动连接;第一挂环221挂设在定位孔13内,第二挂环222挂在箍圈101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一定位梁31和第二定位梁32。其中,第一定位梁31与升降框架10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梁32与升降框架10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预制墩柱螺旋箍筋100夹设在第一定位梁31和第二定位梁32之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梁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角齿311,第二定位梁3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角齿321,多个第一角齿311与多个第二角齿321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角齿3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相邻的两个第二角齿32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将箍圈101的底部卡紧。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采用四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实现,并且所提供的动力可以满足对整个螺旋箍筋进行起重。为了防止定位尺(第一定位梁31和第二定位梁32)影响定位开始前和完成后螺旋箍筋笼吊装进出定位装置内部,定位尺与可动横梁组成可升降的定位尺。在预制墩柱螺旋箍筋吊装进入定位装置内部时,将定位尺下降到与地面平齐,方便螺旋箍筋笼的进入,当需要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进行定位时,即可将定位尺升起到与预制墩柱螺旋箍筋最外侧高度处。采用两个定位尺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进行进一步定位时,两定位尺之间的间距应等于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直径,所以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定位,定位尺设计为可插入可动横梁的滑槽内,两定位尺间距实现可调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所用整段螺旋箍筋吊装到定位装置内部;
其次,调节液压缸高度,使得定位横梁的高度略高于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直径,保证箍筋与定位横梁可以通过吊环连接;
然后,采用吊环依次将螺旋箍筋笼(预制墩柱螺旋箍筋)各个最高点与定位横梁的定位孔连接,两相邻定位孔间距等于要保证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
之后,将升降框架升高,将预制墩柱螺旋箍筋吊起,使其处于自由悬吊状态,此时由于螺旋箍筋笼顶部间距已经固定;
再采用两个定位尺对螺旋箍筋笼两侧箍筋进行进一步定位,此时对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三个方位进行了间距定位,保证了两相邻箍筋的间距满足要求;
最后,将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定位完成以后即可进行纵向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框架,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以及
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框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定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一定位点;
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呈三角形的三个角顶点分布,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所述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三点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包括:
第一框体;以及
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顶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包括:
两个液压缸,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支撑横梁,与所述两个液压缸的驱动端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液压缸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横梁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还包括可动横梁,所述可动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可动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横梁与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定位横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以及
多个吊环,一端挂设在多个所述定位孔内,多个所述吊环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挂设在所述预制墩柱螺旋箍筋的多个箍圈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吊环的间距D1等于相邻的两个箍圈的间距D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包括:
第一挂环,设置有第一侧缺口;以及
第二挂环,设置有第二侧缺口;
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挂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挂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挂环挂设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挂环挂在所述箍圈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定位梁,与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以及
第二定位梁,与所述升降框架的底部在第二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预制墩柱螺旋箍筋夹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梁和所述第二定位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角齿,所述第二定位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角齿,多个所述第一角齿与多个所述第二角齿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2234474.XU 2023-08-20 2023-08-20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Active CN220847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4474.XU CN220847106U (zh) 2023-08-20 2023-08-20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4474.XU CN220847106U (zh) 2023-08-20 2023-08-20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7106U true CN22084710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4474.XU Active CN220847106U (zh) 2023-08-20 2023-08-20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7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932B (zh) 基于劲性环梁的大跨度薄壁平面拱桁架的施工方法
EP3786605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 cantilever beam on a central pier
CN105923196A (zh) 电子秤标定流水线
CN112720806A (zh) 装配式箱涵立式预制轻型模板及制作方法和箱涵预制方法
CN216006947U (zh) 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钢管柱装配式调垂操作架
CN220847106U (zh) 一种预制墩柱螺旋箍筋间距的定位装置
CN116986463B (zh) 一种钢箱梁吊装装置
CN112663583B (zh) 一种稳桩平台总组合拢的建造方法
CN113863286A (zh) 一种变截面大直径超长钢筋笼的安装装置
WO2023151702A1 (zh) 一种提梁机吊杆托盘和吊杆螺母的安装装置
CN216836900U (zh) 一种钢筋笼分节吊装装置
CN108221702B (zh) 一种内倾式钢箱拱桥拱肋的整体提升装置
CN212554393U (zh) 一种预制箱梁的钢筋绑扎胎具
CN212420227U (zh) 一种用于对重架焊接组装的定位翻转装置
CN210499020U (zh) 一种起重臂弦杆定位焊接工装
CN109295858B (zh) 一种双壁组合桥塔钢壳节段的整体组装胎架及其工作方法
CN219010953U (zh) 一种斜拉桥分丝管索鞍定位装置
CN218521710U (zh) 一种装配式空箱安装定位装置
CN220335699U (zh) 左右整体式墩柱钢筋预埋定位胎架
CN219908595U (zh) 一种劲性骨架
CN218933785U (zh) 钢管混凝土外框-钢支撑筒体桁架体系
CN211194385U (zh) 一种预制t梁与小箱梁共用钢筋定位装置
CN212530007U (zh) 一种散货轮110分段定位支撑用工装
CN210286493U (zh) 一种起重机主梁预拱装置
CN217758366U (zh) 桥面负弯矩张拉移动式吊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