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6181U -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6181U
CN220846181U CN202322362114.8U CN202322362114U CN220846181U CN 220846181 U CN220846181 U CN 220846181U CN 202322362114 U CN202322362114 U CN 202322362114U CN 220846181 U CN220846181 U CN 220846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ater
circulation
fixedly arrang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2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长国
张永梅
李兰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21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6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6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6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固定连通在加热箱与动力箱连接的位置喷气管,所述动力箱内部转动设置有蒸汽动力扇,所述动力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蒸汽动力扇的转轴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加热箱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块活动套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一端固定设置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凸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箱和动力箱以及循环箱的设置,利用废气的高温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到沸腾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吹动蒸汽动力扇以此来有效的利用能源,从而解决资源浪费和净化水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是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废气的装置,主要用于废气的净化和除尘等,是人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工具。现有的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一般为金属结构,并且通常包括净化塔和喷淋系统,其中净化塔是由金属焊接构成的,净化塔的整体呈圆柱体,并且净化塔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呈敞口设置,通过将有害气体喷淋吸附使其落入下方,净化后的气体从上方排出,来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净化。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1562297U”的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涉及冶金领域,解决现有转炉烟气干法除尘装置不能对精除尘后的烟气充分除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吹入精除尘后的烟气的风机,风机出口侧的管道连接放散阀,放散阀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回收支管,回收支管上设置回收阀,放散阀的出口侧连接喷淋管,喷淋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放散烟囱的下段,喷淋管和放散烟囱下段内设置喷淋装置;放散烟囱内,喷淋装置和放散烟囱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水气分离装置和点火器。精除尘后的烟气通过喷淋,烟气中的粉尘被充分捕集,然后进行水气分离,最后点火燃烧后外排。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炼钢转炉干法除尘。
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大不足,如:
1、排放后的废气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如果直接进行喷淋净化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净化后的液体中含有有害固体会对管道造成堵塞其由于大量使用净化水且直接排出会造成资源浪费,这样会导致成本上升不利于成本管控;
2、由于是使用喷淋系统来进行除尘净化,这样会导致气体中其它的有害气体无法净化如硫化物、有害电子或离子等,无法到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导致大气污染,且由于净化层是固定的,所以无法对其进行更换或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箱,所述循环箱侧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部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加热箱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箱;
所述净化塔的内部由下向上活动设置有过滤板、活性碳吸附板、复合材料吸附板以及固定设置的粒子过滤管;
所述净化塔靠近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面固定连通有散气管;
所述循环箱内部有用于对净化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水循环组件和对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
优选的,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循环箱内部的过滤网,所述循环箱下侧面固定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循环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固定连通到净化塔的内部,所述送水管的末端表面均匀连通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在加热箱与动力箱连接的位置喷气管,所述动力箱内部转动设置有蒸汽动力扇,所述动力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蒸汽动力扇的转轴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锥齿轮,所述加热箱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块活动套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一端固定设置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凹槽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远离圆柱凸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移动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
所述循环箱的右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循环箱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垃圾箱。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右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表面固定设置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循环箱与移动杆之间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活动设置有伸缩帘。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设置有电子节气阀。
优选的,所述净化塔上端口固定设置有排烟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热箱和动力箱以及循环箱的设置,利用废气的高温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到沸腾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吹动蒸汽动力扇以此来有效的利用能源,净化后的净化水经过过滤后重复使用,从而解决资源浪费和净化水浪费的问题,降低使用成本;
2.通过活性碳吸附板、复合材料吸附板以及粒子过滤管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的净化气体,且在使用过程中,吸附板饱和需要更换时,拉手和板型设计,这样就会方便更换,从而解决净化层固定,无法更换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蒸汽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毛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化塔;2、循环箱;3、加热箱;4、水箱;5、动力箱;51、出气管;6、喷气管;61、蒸汽动力扇;7、锥齿轮;8、伞齿轮;9、转动柱;10、支撑块;11、圆柱凸轮;12、连接柱;13、移动杆;14、固定块;15、毛刷;16、刮板;17、滑块;171、第一挡板;18、垃圾箱;19、过滤网;20、抽水管;21、抽水泵;22、送水管;23、喷嘴;24、过滤板;25、活性碳吸附板;26、复合材料吸附板;27、粒子过滤管;28、进气管;29、排气管;30、散气管;31、第二挡板;32、拉手;33、伸缩帘;34、电子节气阀;35、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1,净化塔1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箱2,循环箱2侧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箱3,加热箱3内部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水箱4,加热箱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箱5,本实施例中水箱4为金属材质,这样可以使加热箱3内的气体快速对水箱4进行加热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
净化塔1的内部由下向上活动设置有过滤板24、活性碳吸附板25、复合材料吸附板26以及固定设置的粒子过滤管27,过滤板24、活性碳吸附板25、复合材料吸附板26可以进行抽拉更换;
净化塔1靠近加热箱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气管28,进气管28的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加热箱3,加热箱3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9,进气管28的右端面固定连通有散气管30;
循环箱2内部有用于对净化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水循环组件和对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水箱4进行清理和对净化水的循环使用,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在加热箱3与动力箱5连接的位置喷气管6,动力箱5内部转动设置有蒸汽动力扇61动力箱5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51,蒸汽动力扇61的转轴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锥齿轮7,加热箱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设置有两组,支撑块10活动套设有转动柱9,转动柱9一端固定设置有伞齿轮8,伞齿轮8与锥齿轮7啮合,转动柱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凸轮11,圆柱凸轮11的凹槽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12;
连接柱12远离圆柱凸轮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13,移动杆13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一侧固定设置有毛刷15,固定块14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刮板16,移动杆13远离连接柱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17,循环箱2的内壁与滑块17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滑块17的滑槽,滑块17在滑槽内进行左右滑动,工业中产生的废气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100℃,所以当废气进入到加热箱3内部时,高温气体可以直接对水箱4进行加热使水沸腾以此来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出气管51排出使蒸汽动力扇61转动;
循环箱2的右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挡板171,第一挡板171上有铰链使其与循环箱2连接,循环箱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垃圾箱18;
净化塔1靠近加热箱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气管28,进气管28的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加热箱3,加热箱3左侧下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9,进气管28的右端面固定连通有散气管30,散气管30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每组散气管30上都均匀的开设有三组排气口,这样能够更好地使废气与净化水接触,以此来更好的达到降尘净化的效果;
水循环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循环箱2内部的过滤网19,循环箱2下侧面固定连通有抽水管20,抽水管20远离循环箱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21,抽水泵21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送水管22,送水管22固定连通到净化塔1的内部,送水管22的末端表面均匀连通有喷嘴23,喷嘴23每个送水管22的端部设置有两组且由下而上第一组的作用是进行降尘吸附,第二组的作用是对过滤板24进行反冲洗,不让杂质堵塞出气口;
垃圾箱18右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31,第二挡板31表面固定设置有拉手32,当垃圾箱18内的杂质堆放过多需要清洗时,可以拉开拉手32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循环箱2与移动杆13之间有槽口,槽口上活动设置有伸缩帘33,伸缩帘33是固定在固定块14上的,可以随着固定块14一起移动,使循环箱2一直保持一个密闭的空间,不会造成气体外漏。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流入气体的流入量进行控制和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检查是否还含有可燃有害气体,排气管29上固定设置有电子节气阀34,电子节气阀34可以控制气体流速和大小的一个装置,本装置为现有装置,在本处不做具体赘述;
净化塔1上端口固定设置有排烟管35,排烟管35内设置了点火装置,用于点燃气体中可燃物质。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当废气进入到加热箱3内时,由于废气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100℃,所以会把水箱4内的水加热到沸腾以此来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出气管51排出来吹动蒸汽动力扇61转动,当蒸汽动力扇61转动时就会使锥齿轮7一起转动,由于伞齿轮8和锥齿轮7是啮合连接的,所以就会带动伞齿轮8一起转动,而转动柱9和伞齿轮8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圆柱凸轮11和转动柱9也是固定设置在一起的,所以圆柱凸轮11和转动柱9也会一起转动,连接柱12是活动设置在圆柱凸轮11上的,所以就可以带动毛刷15和刮板16一起移动以此来达到清理杂质垃圾的目的;
当废气通过加热箱3进入到净化塔1后,喷嘴23会喷出雾状的净化水来加大一废气的接触面积以此来达到降尘和净化的目的,上分的过滤板24可以过滤气体中的杂质,过滤板24上方的喷嘴23可以对过滤板24进行反冲洗,这样就不会造成孔堵塞,活性碳吸附板25可以吸附气体中的硫化气体,复合材料吸附板26可以吸附气体有害气体而粒子过滤管27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离子,排烟管35内的点火装置可以杜绝一氧化碳排入大气;
当净化水流入到循环箱2内时,过滤网19会过滤净化水中的杂质,而这些杂质可以通过毛刷15和刮板16将杂质清理到垃圾箱18内,而净化水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1)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箱(2),所述循环箱(2)侧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箱(3),所述加热箱(3)内部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水箱(4),所述加热箱(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箱(5);
所述净化塔(1)的内部由下向上活动设置有过滤板(24)、活性碳吸附板(25)、复合材料吸附板(26)以及固定设置的粒子过滤管(27);
所述净化塔(1)靠近加热箱(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气管(28),所述进气管(28)的下端面固定连通有加热箱(3),所述加热箱(3)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9),所述进气管(28)的右端面固定连通有散气管(30);
所述循环箱(2)内部有用于对净化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水循环组件和对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
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循环箱(2)内部的过滤网(19),所述循环箱(2)下侧面固定连通有抽水管(20),所述抽水管(20)远离循环箱(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21),所述抽水泵(21)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送水管(22),所述送水管(22)固定连通到净化塔(1)的内部,所述送水管(22)的末端表面均匀连通有喷嘴(23);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在加热箱(3)与动力箱(5)连接的位置喷气管(6),所述动力箱(5)内部转动设置有蒸汽动力扇(61),所述动力箱(5)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51),所述蒸汽动力扇(61)的转轴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锥齿轮(7),所述加热箱(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块(10)活动套设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一端固定设置有伞齿轮(8),所述伞齿轮(8)与锥齿轮(7)啮合,所述转动柱(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凸轮(11),所述圆柱凸轮(11)的凹槽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12);
所述连接柱(12)远离圆柱凸轮(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一侧固定设置有毛刷(15),所述固定块(14)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刮板(16),所述移动杆(13)远离连接柱(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17);
所述循环箱(2)的右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挡板(171),所述循环箱(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垃圾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18)右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挡板(31)表面固定设置有拉手(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2)与移动杆(13)之间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活动设置有伸缩帘(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9)上固定设置有电子节气阀(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1)上端口固定设置有排烟管(35)。
CN202322362114.8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Active CN220846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2114.8U CN22084618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2114.8U CN22084618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6181U true CN22084618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2114.8U Active CN22084618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6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3634B (zh) 一种除尘除焦一体化生物质气化炉
CN204134434U (zh) 一种大灰量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04447751U (zh) 一种迷宫式生物净化装置
KR102390658B1 (ko) 새로운 유기고형폐기물 열분해 가스화로
CN111006235A (zh) 一种锅炉燃烧机用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9714744U (zh) 一种发电厂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CN204535440U (zh) 一种窑炉烟气二次利用装置
CN220846181U (zh)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CN211041019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CN210717514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
CN216770217U (zh) 金属废料焙烧炉废气回收装置
CN207085660U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695800Y (zh) 生活垃圾焚烧净化炉
CN107970734A (zh)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CN214106307U (zh) 一种高效环保电镀废气处理系统
CN109405277A (zh) 一种可净化烟气的节能环保双层燃烧炉
CN207980753U (zh)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CN209638979U (zh) 一种环保型节能蒸汽锅炉
CN112843968A (zh) 一种用于化工实验的固态烟气处理装置
CN218321224U (zh) 一种焦炭炼焦炉
CN116182169B (zh) 柱塞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CN215962641U (zh) 一种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212777409U (zh) 一种净化有毒有害气体的催化燃烧设备
CN212396257U (zh) 一种焚烧炉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CN220779575U (zh)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