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3335U -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3335U
CN220843335U CN202322628282.7U CN202322628282U CN220843335U CN 220843335 U CN220843335 U CN 220843335U CN 202322628282 U CN202322628282 U CN 202322628282U CN 220843335 U CN220843335 U CN 220843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adhesive tape
pressing
sea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82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荣清
温正杰
吴海洋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82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3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3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3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料盘组件位于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压胶带组件位于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吸胶板与安装板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安装板上下移动,吸胶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吸胶板的左端凸出于支撑板的左端,吸胶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吸胶板的内部具有气道,吸胶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简化了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中,通常需要通过贴拐角胶机构将胶带贴在电池用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拐角位上,以保护极片。
现有贴拐角胶机构一般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和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其中备胶贴胶组件的备胶贴胶结构一般采用由电机、丝杆和螺母组成的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其吸胶板上下移动,以实现吸附胶带和将胶带贴合在极片上。采用电机、丝杆和螺母的结构,成本高,且结构复杂,组装、调试比较复杂,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成本低,且简化了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所述料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压胶带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备胶贴胶结构位于所述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板的移动可带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左右移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吸胶板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所述吸胶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且吸胶板的左端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吸胶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胶板的内部具有气道,所述吸胶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若干吸附孔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所述吸胶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吸胶板的顶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通过U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状板的内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安装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滑动,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吸胶板与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切断气缸、U状切刀座、切刀、第一切断连接块、第二切断连接块以及切断压头,所述切断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顶端连接,所述U状切刀座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且U状切刀座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U状切刀座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切断气缸用于驱动所述U状切刀座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切断压头连接,所述切断压头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内腔对应并位于所述U状切刀座的右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备胶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左右移动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所述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备胶贴胶丝杆和备胶贴胶螺母座,所述备胶贴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备胶贴胶电机连接,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与所述备胶贴胶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压胶带结构和压胶带驱动结构,所述压胶带结构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结构的左方,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压胶带结构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结构包括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压胶带气缸和压胶带滚轮,所述压胶带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胶带连接块,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左侧并与所述压胶带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所述压胶带气缸用于通过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压胶带滚轮座,所述压胶带滚轮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右方且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上方,所述压胶带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包括压胶带电机、压胶带丝杆和压胶带螺母座,所述压胶带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压胶带电机连接,所述压胶带螺母座与所述压胶带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压胶带螺母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贴拐角胶机构还包括第一过辊、缓存组件和第二过辊,所述缓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右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料盘组件的右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组件包括缓存气缸、缓存滑轨、缓存滑座以及缓存过辊,所述缓存气缸位于所述缓存滑轨的上方,所述缓存滑座与所述缓存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缓存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缓存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缓存过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缓存滑座的远离所述缓存滑轨的一侧,所述缓存过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的下方,所述缓存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缓存滑座沿所述缓存滑轨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缓存过辊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压头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推动吸胶板向下移动至备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可实现吸附胶带,通过第二气缸可实现驱动吸胶板向下移动至贴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可实现将吸附的胶带贴合在极片上,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个气缸驱动吸胶板移动以实现备胶、贴胶的方式可减少成本,并可简化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第一过辊、缓存组件和第二过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备胶贴胶组件去掉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备胶贴胶组件去掉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备胶贴胶组件的吸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压胶带组件去掉压胶带驱动结构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电芯贴拐角胶机构的压胶带组件去掉压胶带驱动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基板1、料盘组件10、第一过辊20、缓存组件3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第四过辊60、第五过辊70、备胶贴胶组件80、支撑板90以及压胶带组件100。
基板1用于设置在机架上。
料盘组件10用于提供胶带200,该胶带200为拐角胶带。料盘组件10包括料盘安装座11、放卷主轴12以及料盘13。料盘安装座11呈L状,料盘安装座11的一端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料盘安装座11的另一端位于基板1的上方。放卷主轴12的一端设置在料盘安装座11的另一端的后侧,放卷主轴12的另一端朝后延伸。料盘13可转动地套设在放卷主轴12的外周。料盘13用于安装胶带200。
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依次位于料盘组件10的右方。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和第三过辊50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的另一端均朝前延伸。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和第三过辊50呈平行设置。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分别用于对胶带200进行支撑,且第三过辊50还对胶带200起到导向作用。
结合图4所示,缓存组件30位于料盘组件10的右方且位于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30之间。缓存组件30用于对胶带200进行缓存。缓存组件30包括缓存气缸31、缓存滑轨32、缓存滑座33以及缓存过辊34。缓存气缸31、缓存滑轨32均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缓存气缸31位于缓存滑轨32的上方。缓存滑轨32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高度方向相同。缓存滑座33与缓存滑轨32滑动配合。缓存气缸31的输出轴的末端与缓存滑座33的顶端连接。缓存过辊34可转动地设置在缓存滑座33的远离缓存滑轨32的一侧。具体的,缓存滑座33的远离缓存滑轨32的一侧设有缓存安装孔,缓存过辊34的一端通过轴承等可转动地设置在缓存安装孔内,缓存过辊34的另一端朝前延伸。缓存过辊34位于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之间并位于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的下方。缓存过辊34与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呈平行设置。缓存气缸31用于驱动缓存滑座33沿缓存滑轨32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缓存过辊34上下移动。在实际应用时,料盘13上的胶带200的胶带头可从第一过辊20的右方经过,然后从缓存过辊34的下方经过,然后从第二过辊40的上方经过,然后从第三过辊50的上方经过,通过缓存气缸31驱动缓存过辊34向下移动,缓存过辊34的向下移动会拉动胶带200,在胶带200的拉力带动下从而可使料盘13转动,通过料盘13的转动从而可实现对胶带200进行放卷,如此可实现将胶带200拉出一定的长度,如此可实现对胶带200进行缓存。
第四过辊60位于缓存组件30的下方并与第三过辊50对应。第四过辊6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第四过辊60的另一端朝前延伸。第四过辊60对胶带200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五过辊70位于缓存组件30的下方并位于第四过辊60的左方。第五过辊70与第一过辊20对应。第五过辊7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第五过辊70的另一端朝前延伸。第五过辊70对胶带200起到支撑作用。在实际应用时,胶带200的胶带头先从第四过辊60的右方经过,然后从第五过辊70的上方经过。
结合图5至图7所示,备胶贴胶组件80用于备胶、贴胶。备胶贴胶组件80位于料盘组件10、第一过辊20、第二过辊40的下方,缓存组件30、第五过辊70位于备胶贴胶组件80的右方。支撑板90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备胶贴胶组件80位于支撑板90的上方,支撑板90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支撑板90用于对胶带200进行支撑。备胶贴胶组件80包括安装板81、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以及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安装板81通过备胶贴胶滑轨结构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备胶贴胶结构位于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100之间,切断结构位于第五过辊70和备胶贴胶结构之间。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备胶贴胶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安装板81左右移动,从而可带动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左右移动。
安装板81通过备胶贴胶滑轨结构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具体是:备胶贴胶滑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滑轨814(见图1)和备胶贴胶滑块。备胶贴胶滑轨814的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备胶贴胶滑轨814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备胶贴胶滑块与备胶贴胶滑轨814滑动配合,备胶贴胶滑块可沿备胶贴胶滑轨814左右滑动。安装板81设置在备胶贴胶滑块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通过设置的备胶贴胶滑轨结构可提高安装板81左右移动的平稳性。备胶贴胶滑轨结构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82、第一气83缸和第二气缸84。
吸胶板82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吸胶板82与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安装板81上下移动。具体的,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811,两个连接板811可相对安装板81上下滑动。两个连接板811的底端凸出于安装板81的底端,吸胶板82与两个连接板811的底端连接。吸胶板82位于支撑板90的上方,吸胶板82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吸胶板82的长度与支撑板90的长度相适配,吸胶板82的左端凸出于支撑板90的左端。在实际应用时,胶带200可从支撑板90的顶端经过。吸胶板82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821,吸附孔8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吸胶板82的内部具有气道,吸胶板8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822,气道的一端与若干吸附孔821连通,气道的另一端与接头822连通。本实施例中,接头822为两个,两个接头822分别设置在吸胶板82的前侧、后侧并靠近吸胶板82的左端。可以理解地,接头8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811通过两个备胶贴胶导轨结构滑动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备胶贴胶导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导轨812和备胶贴胶滑动块813。备胶贴胶导轨812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备胶贴胶导轨812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高度方向相同。备胶贴胶滑动块813与备胶贴胶导轨812滑动配合,备胶贴胶滑动块813可沿备胶贴胶导轨812上下滑动。两个连接板81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备胶贴胶滑动块813的远离备胶贴胶导轨812的一侧。
第一气缸83通过U状板831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具体的,U状板831的开口端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第一气缸83设置在U状板831的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第一气缸83和第二气缸84均位于两个连接板811之间且位于吸胶板82的上方。第一气缸83的输出轴832的末端连接有压头833,压头833位于吸胶板82的上方。第二气缸84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第二气缸84贯穿U状板831的内腔设置。第二气缸84位于第一气缸83和安装板81之间。第二气缸84的输出轴的末端与吸胶板82的顶端连接。第一气缸83用于驱动压头83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压头833可推动吸胶板82相对安装板向下移动,第二气缸84用于驱动吸胶板82相对安装板81上下移动,吸胶板82的上下移动可带动两个连接板811相对安装板81上下滑动。在通过压头833推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气缸84的输出轴会向下伸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83缸径大于第二气缸84的缸径,因而第一气缸83的输出力大于第二气缸84的输出力,这样可保证党压头833推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时,通过吸胶板82能够带动第二气缸84的输出轴向下伸出。
本实施例中,吸胶板82的顶端设有吸胶板安装块823,第二气缸84的输出轴的末端与吸胶板安装块823的顶端连接。
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切断气缸86、U状切刀座87、切刀871、第一切断连接块881、第二切断连接块882以及切断压头89。切断气缸86通过切断气缸座861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U状切刀座87位于切断气缸86的下方,切断气缸86的输出轴的末端与U状切刀座87的顶端连接。U状切刀座87的开口朝向安装板81且U状切刀座87的内腔与支撑板90对应。切刀871设置在U状切刀座87的下端内壁上。切断气缸86用于驱动U状切刀座87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切刀871上下移动。第一切断连接块881设置在安装板8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并位于切断气缸86的右方。第二切断连接块882位于第一切断连接块881的下方。第二切断连接块882的顶端与第一切断连接块881的远离安装板81的一端连接,第二切断连接块882的底端与切断压头89连接,切断压头89与U状切刀座87的内腔对应并位于U状切刀座87的右方。切断压头89用于与胶带200相抵,以保证胶带200呈绷紧状态,便于切刀871切断胶带200。
如图3所示,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851、备胶贴胶丝杆852和备胶贴胶螺母座853。备胶贴胶电机821设置在基板1的后侧。备胶贴胶丝杆85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备胶贴胶轴承座8521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1的后侧。备胶贴胶丝杆852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备胶贴胶丝杆852的右端与备胶贴胶电机851连接。备胶贴胶螺母座853与备胶贴胶丝杆852螺纹配合。基板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1a,第一通槽1a与备胶贴胶丝杆852对应。备胶贴胶连接件贯穿第一通槽1a设置,备胶贴胶连接件8531的一端套设在备胶贴胶螺母座853的外周,备胶贴胶连接件8531的另一端与安装板81的靠近基板1的一侧连接。备胶贴胶电机851用于驱动备胶贴胶丝杆852转动,从而可带动备胶贴胶螺母座853左右移动,从而通过备胶贴胶连接件8531可带动安装板81左右移动。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压胶带组件100用于将胶带200的胶带头压紧在吸胶板82的底端。压胶带组件100包括压胶带结构和压胶带驱动结构。压胶带结构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并位于备胶贴胶结构的左方,压胶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压胶带结构左右移动。
具体的,压胶带结构包括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压胶带气缸102和压胶带滚轮104。
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通过压胶带滑轨结构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压胶带滑轨结构包括压胶带滑轨1011(见图1)和压胶带滑块。压胶带滑轨1011设置在基板1的前侧,压胶带滑轨1011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压胶带滑块与压胶带滑轨1011滑动配合,压胶带滑块可沿压胶带滑轨1011左右滑动。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设置在压胶带滑块的远离压胶带滑轨1011的一侧。
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通过压胶带导轨结构设置在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可相对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上下移动。压胶带导轨结构包括压胶带导轨1034和压胶带滑动块。压胶带导轨1034设置在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压胶带导轨1034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高度方向相同。压胶带滑动块与压胶带导轨1034滑动配合,压胶带滑动块可沿压胶带导轨1034上下滑动,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设置在压胶带滑动块的远离压胶带导轨1034的一侧。
压胶带气缸102设置在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的远离基板1的一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的顶端设有压胶带连接块1031,压胶带气缸102位于压胶带连接块1031的下方,压胶带连接块1031部分凸出于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的左侧并与压胶带气缸102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的远离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的一侧设有压胶带滚轮座1032,压胶带滚轮104位于压胶带滚轮座1032的右方且位于压胶带滚轮座1032的上方,压胶带滚轮10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1033与压胶带滚轮座1032转动连接。压胶带气缸102用于通过压胶带连接块1031驱动第二压胶带安装座103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压胶带滚轮座1032和压胶带滚轮104上下移动。设置的压胶带导轨结构可提高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移动103的平稳性。
压胶带滚轮10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1033与压胶带滚轮座1032转动连接,具体的:压胶带滚轮座1032的顶端设有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压胶带安装块1033,两个压胶带安装块1033的一端凸出于压胶带滚轮座1032的右侧并分别具有一压胶带安装孔10331,压胶带滚轮104位于两个压胶带安装块1033之间且压胶带滚轮10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等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压胶带安装块1033的压胶带安装孔10331内。
压胶带驱动结构包括压胶带电机1044、压胶带丝杆105(见图1)和压胶带螺母座1046。压胶带电机1044设置在基板1的后侧。压胶带丝杆105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轴承座1051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板1的后侧。压胶带丝杆105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压胶带丝杆105的右端与压胶带电机1044连接。压胶带螺母座1046与压胶带丝杆105螺纹配合。基板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槽1b,第二通槽1b与压胶带丝杆105对应。压胶带连接件1047贯穿第二通槽1b设置,压胶带连接件1047的一端套设在压胶带螺母座1046的外周,压胶带连接件1047的另一端与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的靠近基板1的一侧连接。压胶带电机1044用于驱动压胶带丝杆105转动,从而可带动压胶带螺母座1046左右移动,从而通过压胶带连接件1047可带动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左右移动。设置的压胶带滑轨结构可提高第一压胶带安装座101移动的平稳性。
通过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先将胶带200安装到料盘13上,然后手动将胶带200从料盘13上拉出并使胶带200的胶带头依次经过第一过辊20、缓存过辊34、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第四过辊60、第五过辊70,然后依次从切断压头89的底端、U状切刀座87的内腔经过,然后从支撑板90的顶端经过,并使胶带200的胶带头位于吸胶板82左端的下方。然后通过缓存气缸31驱动缓存过辊34向下移动,从而可将胶带200拉出一定的长度,如此可实现对胶带200进行缓存。切断压头89与胶带200相抵,从而可保证胶带200处于绷紧状态。
然后通过第一气缸83驱动压头83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压头833可推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至备胶位,此时吸胶板82的底端与胶带200接触,且第二气缸84的输出轴向下伸出。然后通过压胶带驱动结构驱动压胶带结构向右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压胶带滚轮104位于吸胶板82左端的下方。然后通过压胶带气缸102驱动压胶带滚轮104向上移动,以通过压胶带滚轮104将胶带200的胶带头压紧在吸胶板82的底端。然后真空设备通过吸胶板82的接头822、气道对若干吸附孔821进行抽真空,从而通过若干吸附孔821可实现对胶带200进行吸附。然后通过备胶贴胶驱动结构驱动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向左移动,同时通过压胶带驱动结构驱动压胶带结构同步向左移动、缓存气缸31驱动缓存过辊34同步向上移动,如此,通过备胶贴胶结构和压胶带结构可实现将胶带200往左拉出一定的距离,备胶即完成。然后通过切断气缸86驱动U状切刀座87和切刀871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切刀871可将胶带200切断。然后通过备胶贴胶驱动结构驱动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向左移动,同时通过压胶带驱动结构驱动压胶带结构同步向左移动,使吸胶板82移动至贴胶位,此时吸胶板82位于支撑板90的左方。然后通过压胶带气缸102驱动压胶带滚轮104向下移动以松开胶带200的胶带头。然后通过第二气缸84驱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以将吸附的胶带200压合在极片上,并通过真空设备对若干吸附孔821停止抽真空,如此胶带200即贴合在极片上了,贴胶即完成。在通过第二气缸84驱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以将吸附的胶带200压合在极片上的过程中,压头833会与吸胶板82分离。贴胶完成后,通过第二气缸84驱动吸胶板82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通过第一气缸83可驱动压头833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82、第一气缸83和第二气缸84,通过第一气缸83驱动压头833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推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至备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82可实现吸附胶带200,通过第二气缸84可实现驱动吸胶板82向下移动至贴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82可实现将吸附的胶带200贴合在极片上,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个气缸驱动吸胶板82移动以实现备胶、贴胶的方式可减少成本,并可简化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料盘组件10、第一过辊20、缓存组件3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第四过辊60、第五过辊70、备胶贴胶组件80、支撑板90以及压胶带组件100均为两个,两个料盘组件10、两个第一过辊20、两个缓存组件30、两个第二过辊40、两个第三过辊50、两个第四过辊60、两个第五过辊70、两个备胶贴胶组件80、两个支撑板90、两个压胶带组件100分别呈上下对称设置,从而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两个极片进行贴拐角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两个备胶贴胶组件80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共用一个备胶贴胶电机851,可节省成本,如图3所示,两个备胶贴胶组件80的备胶贴胶丝杆852右端通过备胶贴胶同步带结构与备胶贴胶电机851连接。备胶贴胶同步带结构包括备胶贴胶主动轮8541、两个备胶贴胶从动轮8542和备胶贴胶同步带8543。备胶贴胶同步带8543套设在备胶贴胶主动轮8541和两个备胶贴胶从动轮8542的外周,两个备胶贴胶从动轮8542分别套设在两个备胶贴胶组件80的备胶贴胶丝杆852右端外周。备胶贴胶电机851用于驱动备胶贴胶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两个备胶贴胶从动轮和备胶贴胶同步带可带动两个备胶贴胶组件80的备胶贴胶丝杆852转动。
两个压胶带组件100的压胶带驱动结构共用一个压胶带电机1044,可节省成本,如图3所示,两个压胶带组件100的压胶带丝杆105的右端通过压胶带同步带结构与压胶带电机1044连接。压胶带同步带结构包括压胶主动轮、两个压胶从动轮10481和压胶同步带10482。压胶同步带10482套设在压胶主动轮和两个压胶从动轮10481的外周。两个压胶从动轮10481分别套设在两个压胶带组件100的压胶带丝杆105的右端外周。压胶带电机1044用于驱动压胶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两个压胶从动轮10481、压胶同步带10482可驱动两个压胶带组件100的压胶带丝杆105转动。
可以理解地,料盘组件10、第一过辊20、缓存组件30、第二过辊40、第三过辊50、第四过辊60、第五过辊70、备胶贴胶组件80、支撑板90以及压胶带组件1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所述料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压胶带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备胶贴胶结构位于所述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板的移动可带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吸胶板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所述吸胶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且吸胶板的左端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吸胶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胶板的内部具有气道,所述吸胶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若干吸附孔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所述吸胶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吸胶板的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U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状板的内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滑动,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吸胶板与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切断气缸、U状切刀座、切刀、第一切断连接块、第二切断连接块以及切断压头,所述切断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顶端连接,所述U状切刀座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且U状切刀座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U状切刀座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切断气缸用于驱动所述U状切刀座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切断压头连接,所述切断压头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内腔对应并位于所述U状切刀座的右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左右移动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所述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备胶贴胶丝杆和备胶贴胶螺母座,所述备胶贴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备胶贴胶电机连接,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与所述备胶贴胶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压胶带结构和压胶带驱动结构,所述压胶带结构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结构的左方,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压胶带结构左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结构包括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压胶带气缸和压胶带滚轮,所述压胶带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胶带连接块,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左侧并与所述压胶带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所述压胶带气缸用于通过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压胶带滚轮座,所述压胶带滚轮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右方且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上方,所述压胶带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包括压胶带电机、压胶带丝杆和压胶带螺母座,所述压胶带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压胶带电机连接,所述压胶带螺母座与所述压胶带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压胶带螺母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贴拐角胶机构还包括第一过辊、缓存组件和第二过辊,所述缓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右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料盘组件的右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组件包括缓存气缸、缓存滑轨、缓存滑座以及缓存过辊,所述缓存气缸位于所述缓存滑轨的上方,所述缓存滑座与所述缓存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缓存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缓存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缓存过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缓存滑座的远离所述缓存滑轨的一侧,所述缓存过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的下方,所述缓存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缓存滑座沿所述缓存滑轨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缓存过辊上下移动。
CN202322628282.7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Active CN220843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8282.7U CN220843335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8282.7U CN220843335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3335U true CN22084333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8282.7U Active CN220843335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3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4520A (zh) 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CN111029644A (zh) 锂电池包全身胶机
CN220843335U (zh) 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CN21243469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卷绕机的贴胶装置
CN117142231A (zh) 一种快速贴胶机
CN210175212U (zh) 一种锂电池贴蓝膜机构
CN218827308U (zh) 一种贴胶组件、收尾胶机构及卷绕装置
CN110854426A (zh) 一种电芯贴胶装置
CN114142097B (zh) 一种锂电池侧贴胶设备
CN21470617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焊接贴胶一体机的贴胶机构
CN114335743A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机构
CN220692098U (zh) 一种动力电池贴u型胶装置
CN113921974A (zh) 一种胶带吸附机构及贴胶装置
CN209561556U (zh) 胶带取放高度可调节的贴胶装置
CN211110261U (zh) 一种贴胶组件及贴胶机构
CN209487637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贴眉胶机构
CN209777865U (zh) 一种贴胶系统
CN111900493A (zh) 一种动力电池卷绕机的贴胶装置
CN109230739B (zh) 一种点胶贴胶布机的送胶布装置
CN112072055A (zh) 极耳全自动贴u形胶装置
CN219489174U (zh) 贴胶机构及贴胶机
CN217562624U (zh) 一种电芯贴胶机构
CN114464777A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211138114U (zh) 一种led封装贴膜机构
CN205944270U (zh) 保护胶带切断和转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