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2725U -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2725U
CN220832725U CN202322342267.6U CN202322342267U CN220832725U CN 220832725 U CN220832725 U CN 220832725U CN 202322342267 U CN202322342267 U CN 202322342267U CN 220832725 U CN220832725 U CN 22083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cover
sectional area
state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22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俊杰
陈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22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盖头和容器盖,所述盖头包括:盖座;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盖座转动;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变形件,沿所述盖头的高度方向,所述变形件的一端与所述提拉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座连接;当用户使用时,通过转动件转动,使提拉杆能够朝向盖座运动,使变形件变形并具有第一截面积,第一截面积大于盖体安装孔的截面积,使盖头与盖体固定。当需要对容器盖进行包装或运输时,通过转动件转动,使提拉杆能够背离盖座运动,使变形件具有第二截面积,第二截面积小于盖体安装孔的截面积,使盖头能从盖体上拆卸下来,以降低容器盖的占用空间,从而降低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炊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一般配套容器盖使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容器盖一般配有盖头,且该盖头能够盖合于容器盖的盖体,用户能够通过盖头拿起容器盖。但是容器盖中的盖头和盖体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时,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较大,增加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头,所述盖头包括:盖座;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盖座转动,以使所述盖头至少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变形件,沿所述盖头的高度方向,所述变形件的一端与所述提拉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座连接;其中,所述提拉杆用于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朝向所述盖座运动,以使所述盖头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提拉杆还用于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背离所述盖座运动,以使所述盖头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变形件具有第一截面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变形件具有第二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提拉杆沿盖头的高度方向运动,提拉杆沿高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提拉杆和盖座能够对变形件施加沿盖头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以使变形件截面积变化。在第一状态,变形件具有第一截面积,在第二状态,变形件具有第二截面积,第一截面积大于第二截面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盖头通过转动件的转动能够方便地改变变形件的截面积,从而方便地切换盖头的所处的状态,且该盖头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形件为弹性件。
本实施例中,变形件可以为弹性件,即该变形件能够弹性变形,沿盖头的高度方向,该变形件的一端与盖座连接(例如抵接),另一端与提拉杆连接(例如抵接)。盖头处于第一状态时,变形件受到提拉杆和盖座的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发生弹性形变,且由于变形件沿高度方向的变形被提拉杆和盖座限制,使得变形件能够沿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变形,即该变形件的截面积增大为第一截面积。当转动变形件使得提拉杆向下运动时,变形件受到提拉杆和盖座的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减小或消失,在变形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变形件的截面积减小为第二截面积。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盖座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容器盖的盖体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沿所述盖头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变形件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提拉杆包括杆部和相对于所述杆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变形件套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一台阶。本实施例中,沿提拉杆的径向,变形件的内壁与第一台阶和延伸部抵接,因此,当变形件受到提拉杆和盖座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变形时,朝向变形件内壁的方向的变形被第一台阶和延伸部限制,同时,变形件沿盖头的高度方向的变形被提拉杆和盖座限制,使得该变形件仅能够沿径向向外变形,从而提高变形件截面积变化的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延伸部向外延伸,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容器盖的盖体抵接。
本实施例中,当盖头处于第一状态时,提拉杆和盖座对变形件施加沿盖头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使变形件的截面积为第一截面积,大于安装孔的截面积,进而限制盖头脱离盖体,此时,抵接部抵接于盖体的上端面,变形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于盖体的下端面,从而通过变形件和盖座的抵接部夹持着盖体,将盖头安装于盖体。同时,该抵接部沿径向向外延伸时,能够增大与盖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盖座与盖体的连接可靠性,并降低盖头安装于盖体上时盖座作用于盖体的压强,降低盖体被压坏的风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杆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杆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台阶,沿所述盖头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变形件与所述第二台阶抵接;
所述第二台阶具有第三截面积,所述第三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沿盖头的高度方向,变形件一端与第二台阶抵接,另一端与盖座抵接,因此,转动件转动带动提拉杆沿盖头的高度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盖座和第二台阶对变形件施加作用力。当该提拉杆的第二台阶背离盖座运动使得变形件恢复初始状态、即变形件的截面积为第二截面积时,由于第二台阶的第三截面积小于变形件的第二截面积,因此,该第二台阶的第三截面积和变形件的第二截面积均小于安装孔的截面积,使得该状态的盖头能够脱离安装孔,即使得该状态的盖头能够从盖体上拆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盖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提拉杆与所述转轴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盖座抵接的第一抵接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盖座抵接的第二抵接端,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抵接端之间的距离L1大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抵接端之间的距离L2。
本实施例中,盖头在第一状态时,转动件的第一抵接端与盖座的抵接面抵接,转轴与第一抵接端之间的距离L1等于转轴与盖座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盖头在第二状态时,转动件的第二抵接端与盖座的抵接面抵接,转轴与第二抵接端之间的距离L2等于转轴与盖座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由于L1大于L2,盖头在第一状态时转轴与盖座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盖头在第二状态时转轴与盖座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盖头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转轴朝向背离盖座的抵接面的方向(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该转轴连接的提拉杆向上运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接端为与所述盖座抵接的平面,所述第一抵接端为弧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端为与盖座抵接的平面,当盖头处于第二状态时,即盖头从盖体上拆下时,平面的第二抵接端与盖座面接触,使转动件与盖座之间配合稳定,从而提高盖头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稳定性。第一抵接端为弧面,当盖头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时,转动件相对于盖座转动,弧面的第一抵接端能够便于实现转动件的转动,从而便于盖头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即便于将盖头安装于盖体。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偏心轮。
本实施例中,转动件可以为偏心轮结构,转动中心为与转轴连接的转动孔的轴线,该偏心轮结构的转动件由于为偏心结构,能够方便地实现转轴与第一抵接端和第二抵接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L1大于L2,即能够方便地将转动件的转动转化为提拉杆的升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盖座设置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本实施例中,盖座设置有容纳槽,且该容纳槽的侧壁设置有开口,盖头处于第一状态时,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能够对转动件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转动件的使用寿命,且转动件的一部分还能够经开口伸出容纳槽,从而避免盖座与转动件干涉。当盖头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用户能够操作经开口伸出容纳槽外侧的转动件,从而方便地将盖头切换至第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安装孔;盖头;其中,所述盖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截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截面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的截面积。
在第一状态,变形件的第一截面积大于安装孔的截面积,沿盖头的高度方向,提拉杆的第二台阶和变形件位于盖体的背离盖座的一侧,即变形件和盖座夹持盖体,从而通过变形件和盖座实现盖头与盖体的连接,并提高盖头与盖体的连接可靠性。在第二状态,变形件的第二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安装孔的截面积、提拉杆的第二台阶的第三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安装孔的截面积,从而使得变形件和提拉杆的第二台阶能够脱离安装孔,将盖头从盖体上拆下。当盖头与盖体解除连接时,盖头和盖体能够单独包装和运输,方便储存,节省包装,节约运输成本。当盖头与盖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用户能够通过盖头拿起容器盖。另外,盖头能够通过变形件、转动件和提拉杆的配合实现与盖体的可拆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容器盖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零部件的爆炸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第一状态;
图4为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第二状态;
图6为图5中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头;
11-盖座;
111-第二配合部;
111a-容纳槽;
111b-开口;
112-第一配合部;
112a-延伸部;
112b-抵接部;
12-转动件;
121-转轴;
122-第一抵接端;
123-第二抵接端;
124-操作部;
125-转动部;
13-提拉杆;
131-杆部;
132-第一台阶;
133-第二台阶;
14-变形件;
2-盖体;
21-安装孔。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实例提供了一种盖头1及包括该盖头1的容器盖,如图1至图6所示,该容器盖包括盖头1和盖体2,盖头1能够安装于盖体2。其中盖头1包括盖座11、转动件12、提拉杆13和变形件14,盖座11能够安装于容器盖的盖体2,转动件12能够相对于盖座11转动,提拉杆13与转动件12连接,变形件14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一端与提拉杆13连接,另一端与盖座11连接,在转动件12转动过程中,提拉杆13能够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运动,使得变形件14能够变形,以使该盖头1至少具有如图3所示的第一状态和如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
具体地,如图3-6所示,在转动件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提拉杆1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运动,提拉杆13沿高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提拉杆13和盖座11能够对变形件14施加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以使变形件14截面积变化。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变形件14具有第一截面积,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二状态,变形件14具有第二截面积,第一截面积大于第二截面积。其中,变形件14的第一截面积和第二截面积为变形件14在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最大截面积,即第一截面积为盖头1在第一状态时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变形件14的所有截面积中的最大截面积,第二截面积为盖头1在第二状态时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变形件14的所有截面积中的最大截面积。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盖头1通过转动件12的转动能够方便地改变变形件14的截面积,从而方便地切换盖头1的所处的状态,且该盖头1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将盖头1安装于盖体2时,通过转动转动件12带动提拉杆1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朝向盖座11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提拉杆13和盖座11对变形件14施加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变形件14的截面积为第一截面积,此时,盖头1处于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变形件14的第一截面积大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从而能够通过该截面积较大的变形件14限制提拉杆13脱离安装孔21,进而限制盖头1脱离盖体2,即实现将盖头1安装于盖体2。当需要将盖头1从盖体2上拆下时,通过转动转动件12带动提拉杆1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背离盖座11运动,从而减小提拉杆13和盖座11作用于变形件14的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变形件14的截面积为第二截面积,此时,该盖头1处于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变形件14的第二截面积小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从而使得变形件14能够脱离安装孔21,即使得盖头1能够从盖体2上拆下。
本实施例中,当盖头1与盖体2解除连接时,盖头1和盖体2能够单独包装和运输,方便储存,节省包装,节约运输成本。当盖头1与盖体2处于连接状态时,用户能够通过盖头1拿起容器盖。另外,盖头1能够通过变形件14、转动件12和提拉杆13的配合实现与盖体2的可拆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盖头1安装于盖体2时,变形件14和提拉杆13的一部分与盖座11位于盖体2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即变形件14位于盖体2的朝向锅体的内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变形件14可以为弹性件,即该变形件14能够弹性变形,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该变形件14的一端与盖座11连接(例如抵接),另一端与提拉杆13连接(例如抵接)。盖头1处于第一状态时,变形件14受到提拉杆13和盖座11的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发生弹性形变,且由于变形件14沿高度方向的变形被提拉杆13和盖座11限制,使得变形件14能够沿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变形,即该变形件14的截面积增大为第一截面积。当转动变形件14使得提拉杆13向下运动时,变形件14受到提拉杆13和盖座11的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减小或消失,在变形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变形件14的截面积减小为第二截面积。
在其他实施例中,变形件14截面积的变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该变形件14可以包括相连接的传动件和多个运动件,传动件与盖座11和提拉杆13连接,该传动件具体可以为连杆组件等,提拉杆13朝向或背离盖座11运动时,该传动件能够运动,从而驱动各运动件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内运动,当各运动件相互远离时,该变形件14的截面积增大为第一截面积,当各运动件相互靠近时,该变形件14的截面积减小为第二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变形件14的截面积变化通过弹性变形实现时,使得该盖头1的结构简单,且无需过多的传动结构使得变形件14的截面积变化过程更加稳定和可靠。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盖座11包括用于安装于容器盖的盖体2的第一配合部112,第一配合部112包括沿盖头1高度方向朝向变形件14延伸的延伸部112a,提拉杆13包括杆部131和相对于杆部1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台阶132,变形件14套接于延伸部112a和第一台阶132,即沿杆部131的径向,变形件14位于延伸部112a和第一台阶13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沿提拉杆13的径向,变形件14的内壁与第一台阶132和延伸部112a抵接,因此,当变形件14受到提拉杆13和盖座11沿高度方向的挤压力变形时,朝向变形件14内壁的方向的变形被第一台阶132和延伸部112a限制,同时,变形件14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变形被提拉杆13和盖座11限制,使得该变形件14仅能够沿径向向外变形,从而提高变形件14截面积变化的可靠性。
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沿提拉杆13的径向,该变形件14的内壁与杆部13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当提拉杆1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运动时,该间隙能够防止变形件14与杆部接触,使得提拉杆13能够顺利沿高度方向运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配合部112还可以包括抵接部112b,抵接部112b与延伸部112a连接,并相对于延伸部112a沿径向向外延伸,抵接部112b用于与容器盖的盖体2抵接。
具体的,如图4所示,当盖头1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状态时,提拉杆13和盖座11对变形件14施加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使变形件14的截面积为第一截面积,大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进而限制盖头1脱离盖体2,此时,抵接部112b抵接于盖体2的上端面,变形件14的至少部分抵接于盖体2的下端面,从而通过变形件14和盖座11的抵接部112b夹持着盖体2,将盖头1安装于盖体2。同时,该抵接部112b沿径向向外延伸时,能够增大与盖体2的接触面积,提高盖座11与盖体2的连接可靠性,并降低盖头1安装于盖体2上时盖座11作用于盖体2的压强,降低盖体2被压坏的风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提拉杆13还包括相对于杆部1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台阶13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第一台阶132位于第二台阶133与延伸部112a之间,变形件14与第二台阶133抵接;第二台阶133具有第三截面积,第三截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截面积。
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变形件14一端与第二台阶133抵接,另一端与盖座11抵接,因此,转动件12转动带动提拉杆13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盖座11和第二台阶133对变形件14施加作用力。当该提拉杆13的第二台阶133背离盖座11运动使得变形件14恢复初始状态、即变形件14的截面积为第二截面积时,由于第二台阶133的第三截面积小于变形件14的第二截面积,因此,该第二台阶133的第三截面积和变形件14的第二截面积均小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使得该状态的盖头1能够脱离安装孔21,即使得该状态的盖头1能够从盖体2上拆下。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转动件12与盖座11之间通过转轴121转动连接,在第一状态时,转动件12包括与盖座11抵接的第一抵接端122,在第二状态,转动件12包括与盖座11抵接的第二抵接端123,转轴121与第一抵接端122之间的距离为L1,转轴121与第二抵接端123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L2。
该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盖头1在第一状态时,转动件12的第一抵接端122与盖座11的抵接面抵接,转轴121与第一抵接端122之间的距离L1等于转轴121与盖座11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盖头1在第二状态时,转动件12的第二抵接端123与盖座11的抵接面抵接,转轴121与第二抵接端123之间的距离L2等于转轴121与盖座11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由于L1大于L2,盖头1在第一状态时转轴121与盖座11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盖头1在第二状态时转轴121与盖座11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盖头1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转轴121朝向背离盖座11的抵接面的方向(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该转轴121连接的提拉杆13向上运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动件12中设置与转轴121之间的距离不同的第一抵接端122和第二抵接端123,能够方便地将转动件12的转动转化为提拉杆13沿高度方向的运动。
具体地,转动件12可以为偏心轮结构,转动中心为与转轴121连接的转动孔的轴线,该偏心轮结构的转动件12由于为偏心结构,能够方便地实现转轴121与第一抵接端122和第二抵接端123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L1大于L2,即能够方便地将转动件12的转动转化为提拉杆13的升降。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转动件12并非必须为凸轮,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实现转轴121与第一抵接端122和第二抵接端123之间的距离不同即可。
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转动件12可以包括操作部124和转动部125,该转动部125与转轴121连接,且第一抵接端122和第二抵接端123设置于该转动部125。操作部124连接于转动部125的背离提拉杆13的一端,该操作部便于用户抓握,从而通过该操作部124实现转动部125的转动。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抵接端123为与盖座11抵接的平面,当盖头1处于第二状态时,即盖头1从盖体2上拆下时,平面的第二抵接端123与盖座11面接触,使转动件12与盖座11之间配合稳定,从而提高盖头1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稳定性。第一抵接端122为弧面,当盖头1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时,转动件12相对于盖座11转动,弧面的第一抵接端122能够便于实现转动件的转动,从而便于盖头1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即便于将盖头1安装于盖体2。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座11设置有容纳槽111a,且该容纳槽111a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11b,盖头1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状态时,转动件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11a内,容纳槽111a能够对转动件12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转动件12的使用寿命,且转动件12的一部分还能够经开口伸出容纳槽111a,从而避免盖座11与转动件12干涉。当盖头1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用户能够操作经开口111b伸出容纳槽111a外侧的转动件12,从而方便地将盖头1切换至如图1所示的第二状态。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盖座11可以包括第二配合部111和第一配合部112,该第二配合部111和第一配合部112可以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等)也可以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等)。第二配合部111与转动件12连接,并设置容纳槽111a和开口111b,容纳槽111a和开口111b为转动件12的转动过程提供空间。第一配合部112与盖体2连接,且其至少部分与盖体2贴合(第一配合部112的抵接部112b与盖体2贴合),从而提高盖座11与盖体2的连接可靠性。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盖体2设置有安装孔21,盖头1安装于安装孔21,该盖头1为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盖头1。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第一状态,变形件14的第一截面积大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沿盖头1的高度方向,提拉杆13的第二台阶133和变形件14位于盖体2的背离盖座11的一侧,即变形件14和盖座11夹持盖体2,从而通过变形件14和盖座11实现盖头1与盖体2的连接,并提高盖头1与盖体2的连接可靠性。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状态,变形件14的第二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提拉杆13的第二台阶133的第三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安装孔21的截面积,从而使得变形件14和提拉杆13的第二台阶133能够脱离安装孔21,将盖头1从盖体2上拆下。当盖头1与盖体2解除连接时,盖头1和盖体2能够单独包装和运输,方便储存,节省包装,节约运输成本。当盖头1与盖体2处于连接状态时,用户能够通过盖头1拿起容器盖。另外,盖头1能够通过变形件14、转动件12和提拉杆13的配合实现与盖体2的可拆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头(1)包括:
盖座(11);
转动件(12),所述转动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盖座(11)转动,以使所述盖头(1)至少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提拉杆(13),所述提拉杆(13)与所述转动件(12)连接;
变形件(14),沿所述盖头(1)的高度方向,所述变形件(14)的一端与所述提拉杆(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座(11)连接;
其中,所述提拉杆(13)用于在所述转动件(12)转动的过程中朝向所述盖座(11)运动,以使所述盖头(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提拉杆(13)还用于在所述转动件(12)转动的过程中背离所述盖座(11)运动,以使所述盖头(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变形件(14)具有第一截面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变形件(14)具有第二截面积,所述第一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14)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11)包括用于安装于容器盖的盖体(2)的第一配合部(112),所述第一配合部(112)包括沿所述盖头(1)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变形件(14)延伸的延伸部(112a),所述提拉杆(13)包括杆部(131)和相对于所述杆部(1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台阶(132),所述变形件(14)套接于所述延伸部(112a)和所述第一台阶(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2)还包括抵接部(112b),所述抵接部(112b)与所述延伸部(112a)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延伸部(112a)向外延伸,所述抵接部(112b)用于与所述容器盖的盖体(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13)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杆部(1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台阶(133),沿所述盖头(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台阶(132)位于所述第二台阶(133)与所述延伸部(112a)之间,所述变形件(14)与所述第二台阶(133)抵接;
所述第二台阶(133)具有第三截面积,所述第三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2)与所述盖座(11)之间通过转轴(121)转动连接,且所述提拉杆(13)与所述转轴(121)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转动件(12)包括与所述盖座(11)抵接的第一抵接端(122),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转动件(12)包括与所述盖座(11)抵接的第二抵接端(123),所述转轴(121)与所述第一抵接端(122)之间的距离L1大于所述转轴(121)与所述第二抵接端(123)之间的距离L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端(123)为与所述盖座(11)抵接的平面,所述第一抵接端(122)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2)为偏心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11)设置有容纳槽(111a),且所述容纳槽(111a)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11b),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转动件(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111a)内。
10.一种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包括:
盖体(2),所述盖体设置有安装孔(21);
盖头(1),所述盖头(1)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头(1);
其中,所述盖头(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截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21)的截面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21)的截面积。
CN202322342267.6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Active CN22083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2267.6U CN2208327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2267.6U CN2208327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2725U true CN22083272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2267.6U Active CN2208327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2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12152B1 (en)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KR100366473B1 (ko) 신축형 진공 청소기 흡입관
EP2805853B1 (en) Folding rear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CN220832725U (zh) 一种盖头及容器盖
JP4129234B2 (ja) 電気機械
EP1255479A1 (fr) Appareil electromenager de preparation culinair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couvercle sur un recipient
EP1711091B1 (fr) Appareil electromenager de preparation culinaire avec accessoire amovibl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CN213292174U (zh) 旋转吸盘结构
CN101430983B (zh) 开关
WO2003099523A2 (en) A reciprocating power tool
CN102751121A (zh) 开关
CN111263711A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视觉单元的紧固构造
CN110150966B (zh) 烹饪器具
CN214208148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429766U (zh) 手柄和烹饪器具
CN215127690U (zh) 一种手柄和容器
CN214208147U (zh) 一种手柄组件和容器盖
CN216167038U (zh) 一种优化密封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6797444U (zh) 一种手柄、容器盖及容器
EP3169204B1 (en) Kitchen appliance for processing foodstuff
CN218683822U (zh) 容器盖及容器
CN214230948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容器盖
CN216454635U (zh) 手柄以及炊具盖组件
JP2004175402A (ja) 液体容器の栓装置
CN213850152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