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046U -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8046U
CN220828046U CN202022879563.6U CN202022879563U CN220828046U CN 220828046 U CN220828046 U CN 220828046U CN 202022879563 U CN202022879563 U CN 202022879563U CN 220828046 U CN220828046 U CN 220828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ment
steel
basement outer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95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生
王丽梅
李娟�
张振禹
李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Bureau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Bureau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Bureau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95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8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8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8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体系结构,利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在外墙外侧模板上做防水及抹砂浆保护层,外模板与钢板桩之间利用的原土回填,内侧模板采用多层板,内模后背采用木方以保证模板刚度。采用钢丝将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上的钢筋拉环连接拉紧,使得多个木方压紧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之间。支撑体系采用钢管作为斜支撑,扣件卡连,斜撑用钢管转向扣件与竖向落地支架相连,并且在地下室底板(楼板)预留定位钢筋与钢管相连,确保内侧支撑体系稳定。整个地下室防水效果好,支撑体系安全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体系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基面及支撑体系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土方开挖阶段,不同的支撑体系决定了不同的支模体系。在钢板桩作为维护结构时,利用钢板桩为依托固定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进行单侧支模,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较好的解决地下室周边环境复杂、操作空间狭窄的施工难题。
申请号为CN20192157881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库外墙单侧支模加固装置”,包括主支撑杆、调节组件、副支撑杆和支撑板,主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副支撑杆,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均设置有若干个,相邻两个副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主支撑杆远离副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副支撑杆远离主支撑杆的一侧均与地库外墙体固定安装,地库外墙体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一级预留槽,支撑板插入在一级预留槽内,本实用新型主支撑杆、副支撑杆、支撑板与地库外墙体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达到对地库外墙单侧支撑加固的目的,调节组件对相邻两个副支撑杆之间支撑,对相邻两个副支撑杆之间的支撑间距调节,使用灵活性更强,且调节、固定方便。此专利没有设置防水层,而且没有基坑支护结构。
申请号为CN20191040464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邻近既有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先对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第二步,地下室基础底板及导墙施工,并在基础底板上预埋钢筋地锚;第三步,支模架体搭设及地下室顶板施工,第四步,侧模板加固,待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利用稳定的支模架体对墙体单侧模板进行定型并加固,从基础底板和顶板向外墙设置斜撑钢管,墙体施工缝处预埋螺杆防止墙体模板上浮,对于墙体高度为3.5m~7m时,将地下室外墙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分别进行支模加固和分开浇筑混凝土,避免墙体单侧支模和一次性浇筑时侧压力过大而引起一系列的风险,确保了较高的地下室外墙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此专利的防水是按常规的在地下室外墙上设置防水层,而且没有基坑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方便快捷,施工工效高的防水基面及支撑体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体系结构,包括沿基坑四周打入地下的多根钢板桩,在基坑的底部浇筑有地下室底板,在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间隔预埋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钢筋,在每根钢板桩的侧壁上焊接有多个钢筋拉环;在地下室底板外侧四周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外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CAA木材防腐剂,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内壁上从内至外依次涂刷有CAA木材防腐剂层和基层处理剂层,在基层处理剂层上铺贴有防水卷材,在所述的防水卷材上铺设有防水保护层,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木方,采用钢丝将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上的钢筋拉环连接拉紧,使得多个木方压紧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之间;
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内侧分别绑扎有地下室外墙钢筋,在地下室外墙钢筋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分别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所述的支撑钢筋位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每个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固定有多根横向背楞,在多根横向背楞上固定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向背楞,每侧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竖向背楞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安装有多组对接钢管并将每组对接钢管采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对拉螺栓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固定相连;
在地下室的底板上沿纵向前后间隔固定有多根纵向钢管并且多根纵向钢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连接,在多根纵向钢管上且靠紧每根支撑钢筋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一根横向钢管,所述的横向钢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连接;依次在地下室外墙高度内,在靠近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处的左右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以顶紧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在靠近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处的前后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以顶紧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每一根斜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用扣件卡与对接钢管相连并且另一端采用转向扣件与横向钢管相连。
本结构利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在外墙外侧模板上做防水及抹砂浆保护层,外模板与钢板桩之间利用的原土回填,内侧模板采用多层板,内模后背采用木方以保证模板刚度。支撑体系采用钢管作为斜支撑,扣件卡连,斜撑用钢管转向扣件与竖向落地支架相连,并且在地下室底板(楼板)预留定位钢筋与钢管相连,确保内侧支撑体系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体系结构的施工节点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体系结构的施工节点立面示意图的A节点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体系结构,包括沿基坑四周打入地下的多根钢板桩1,在基坑的底部浇筑有地下室底板2,在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间隔预埋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钢筋3。在每根钢板桩1的侧壁上焊接有多个钢筋拉环4;在地下室底板2外侧四周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外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CAA木材防腐剂,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内壁上从内至外依次涂刷有CAA木材防腐剂层和基层处理剂层,在基层处理剂层上铺贴有防水卷材8,在所述的防水卷材上铺设有防水保护层9。所述的基层处理剂采用常规的处理剂即可。
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木方7,采用钢丝6将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和钢板桩上的钢筋拉环4连接拉紧,使得多个木方7压紧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和钢板桩之间。上下相邻设置的两块的木方7之间的间距可以为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水保护层包括涂刷在防水卷材上的底层防水灰浆,在底层防水灰浆上铺设有内衬玻璃纤维网格布,在所述的内衬玻璃纤维网格布上涂刷有面层防水灰浆。
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内侧分别绑扎有地下室外墙钢筋,在地下室外墙钢筋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分别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所述的支撑钢筋3位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每个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固定有多根横向背楞11,在多根横向背楞11上固定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向背楞12,以确保模板自身刚度。每侧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竖向背楞12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安装有多组对接钢管14并将每组对接钢管14采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对拉螺栓13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固定相连,防止墙体浇筑时模板上浮。
在地下室的底板上沿纵向前后间隔固定有多根纵向钢管16并且多根纵向钢管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3连接,在多根纵向钢管16上且靠紧每根支撑钢筋3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一根横向钢管15,所述的横向钢管1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3连接。纵向钢管16和横向钢管15用来卡紧整个支撑体系。
依次在地下室外墙高度内,在靠近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处的左右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17以顶紧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在靠近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处的前后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17以顶紧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每一根斜向支撑构件17的一端与用扣件卡与对接钢管14相连并且另一端采用转向扣件与横向钢管15相连。
本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
(1)沿着基坑四周打入地下的多根钢板桩1,然后在基坑内进行土方开挖,再在开挖后的基坑底部施工地下室底板2,在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间隔预埋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钢筋3。
(2)在每根钢板桩1的侧壁上焊接多个钢筋拉环4;
(3)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内、外壁上分别均匀涂刷一层CAA木材防腐剂;
(4)在地下室底板2外侧四周支设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木方7,采用钢丝6将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和钢板桩上的钢筋拉环4连接拉紧,使得多个木方7压紧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和钢板桩之间。
(5)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内壁上涂刷一层基层处理剂,在基层处理剂上铺贴防水卷材8,在所述的防水卷材上铺设防水保护层9。所述的基层处理剂采用常规的处理剂即可。
(6)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内侧分别绑扎地下室外墙钢筋,然后在地下室外墙钢筋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分别支设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所述的支撑钢筋3位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
(7)在每个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固定多根横向背楞11,然后在多根横向背楞11上固定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向背楞12,以确保模板自身刚度。
(8)在每侧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竖向背楞12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安装多组对接钢管14并将每组对接钢管14采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对拉螺栓13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固定相连,防止墙体浇筑时模板上浮。
(9)在地下室的底板上沿纵向前后间隔固定多根纵向钢管16并且多根纵向钢管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3连接,然后在多根纵向钢管16上且靠紧每根支撑钢筋3的内侧分别安装一根横向钢管15,将所述的横向钢管1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3连接。纵向钢管16和横向钢管15用来卡紧整个支撑体系。
(10)依次在地下室外墙高度内,在靠近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处的左右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多根斜向支撑构件17以顶紧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在靠近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处的前后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多根斜向支撑构件17以顶紧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的内壁,每一根斜向支撑构件17的一端与用扣件卡与对接钢管14相连并且另一端采用转向扣件与横向钢管15相连。
(11)在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外侧模板和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之间浇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18。

Claims (3)

1.一种支撑体系结构,包括沿基坑四周打入地下的多根钢板桩(1),在基坑的底部浇筑有地下室底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间隔预埋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钢筋(3),在每根钢板桩的侧壁上焊接有多个钢筋拉环(4);在地下室底板外侧四周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5)的外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CAA木材防腐剂,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内壁上从内至外依次涂刷有CAA木材防腐剂层和基层处理剂层,在基层处理剂层上铺贴有防水卷材(8),在所述的防水卷材上铺设有防水保护层(9),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木方,采用钢丝(6)将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上的钢筋拉环连接拉紧,使得多个木方压紧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和钢板桩之间;
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的内侧分别绑扎有地下室外墙钢筋,在地下室外墙钢筋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分别支设有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10),所述的支撑钢筋位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侧的地下室底板的四周;每个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固定有多根横向背楞,在多根横向背楞上固定有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向背楞(12),每侧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竖向背楞上分别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安装有多组对接钢管并将每组对接钢管采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对拉螺栓(13)与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固定相连;
在地下室的底板上沿纵向前后间隔固定有多根纵向钢管(16)并且多根纵向钢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连接,在多根纵向钢管上且靠紧每根支撑钢筋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一根横向钢管(15),所述的横向钢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钢筋连接;依次在地下室外墙高度内,在靠近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处的左右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17)以顶紧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在靠近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处的前后两侧分别沿斜向安装有多根斜向支撑构件以顶紧前后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内壁,每一根斜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用扣件卡与对接钢管(14)相连并且另一端采用转向扣件与横向钢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保护层包括涂刷在防水卷材上的底层防水灰浆,在底层防水灰浆上铺设有内衬玻璃纤维网格布,在所述的内衬玻璃纤维网格布上涂刷有面层防水灰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支撑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设置的两块的木方之间的间距为500mm。
CN202022879563.6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Active CN220828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9563.6U CN22082804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9563.6U CN22082804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8046U true CN220828046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9563.6U Active CN22082804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8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9368B2 (ja) 多種の変断面を有する掘削トンネルにおける二次覆工高速施工構造及び方法
WO2022033503A1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混凝土支撑拆除的施工方法
CN111441579B (zh) 高层悬挑结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6245678B (zh) 基于钢管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
CN112681332A (zh) 一种复杂环境利用钢板桩进行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4631512A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110159298B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初支扣拱施工方法
CN110863498A (zh) 一种紧邻地铁站的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08612110A (zh)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复合式支护施工方法
CN108951840B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108677962B (zh) 一种地铁出入线段基坑模架安装及拆除方法
CN113756832A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方法
CN110939455B (zh) 隧道洞口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4673169A (zh) 一种城市核心区域多层大跨深基坑盖挖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13074003B (zh) 一种泥质砂岩地层小净距隧道变形抑制方法
CN113882896A (zh) 井下可重复回收的柔性充填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17300A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20828046U (zh) 一种支撑体系结构
CN217328763U (zh) 顶管施工的反力支架体系
CN202509530U (zh)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钢板组合结构
CN213448506U (zh) 置于基坑围护桩之间的封堵结构
CN211850869U (zh) 一种模板单侧支护结构
CN113175243A (zh) 上跨保通临时便道架梁防护棚的施工方法
CN213867921U (zh) 一种地下管廊叠合板现浇拼接结构
CN216008586U (zh) 井下可重复回收的柔性充填挡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