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8828U -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8828U
CN220818828U CN202322524947.XU CN202322524947U CN220818828U CN 220818828 U CN220818828 U CN 220818828U CN 202322524947 U CN202322524947 U CN 202322524947U CN 220818828 U CN220818828 U CN 220818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ounting
mounting seat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49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永彬
高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oru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oru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oru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oru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49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8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8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8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属于轴体检测技术领域。轴径检具包括:底座、第一安装座、推杆和检测装置,第一安装座滑动连接于底座,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围设形成适于安装待测轴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与待测轴抵接;推杆穿设于第一安装座并与待测轴抵接;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座;其中,待测轴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以驱使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驱使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待测轴与检测装置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提高了轴径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轴径检具的可靠性,进而使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Description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待测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受限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加工完成的待测轴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导致待测轴的外表面的各个位置距离轴线的距离不相同。基于此,现有技术通过千分尺、游标卡尺等检测工具对待测轴进行轴径检测的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检测结果不准确,造成检测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检测轴径的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轴径检具,包括:底座、第一安装座、推杆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安装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围设形成适于安装待测轴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并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其中,所述待测轴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旋转,以驱使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驱使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轴径检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部安装待测轴,并使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与待测轴的周壁抵接,再通过设置推杆,并使其与待测轴的周壁抵接,检测待测轴的轴径时,通过旋转待测轴,待测轴的周壁通过推动第一安装部从而驱使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推动推杆使其沿第二方向移动,并通过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轴径,使检测装置在待测轴旋转时可以跟随着第一安装座位移,使待测轴与检测装置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降低了因待测轴表面凹凸不平造成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轴径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轴径检具的可靠性,进而使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围设形成适于安装所述待测轴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与所述待测轴的两端连接,以定位所述待测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均设有凹槽,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滚轴,所述滚轴设于所述凹槽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槽的槽壁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动腔,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腔内并与所述活动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活动腔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活动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活动腔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动腔的顶壁和所述活动件,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动腔的底壁和所述活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和推头,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推头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的顶端,所述推头包括抵接部和主体,所述主体一端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向上延伸以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主体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连接板设有通孔,所述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待测轴的外周壁抵接,以检测所述待测轴的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待测轴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轴体加工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的轴径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径检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径检具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径检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径检具实施例中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径检具实施例中连接板和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轴径检具1000;待测轴2000;
底座100;活动腔110;
第一安装座200;第一安装部210;第一安装槽211;第一定位件220;导向孔230;
通槽240;
推杆300;杆体310;推头320;抵接部321;主体322;导向柱323;
第二安装座400;第二安装部410;第二安装槽411;第二定位件420;
凹槽500;滚轴510;
活动件600;第一安装板610;第一滚珠611;第二安装板620;第二滚珠621;
连接板700;通孔710;
检测装置800;检测头810;
基座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受限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加工完成的待测轴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导致待测轴的外表面的各个位置距离轴线的距离不相同。基于此,现有技术通过千分尺、游标卡尺等检测工具对待测轴进行轴径检测的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检测结果不准确,造成检测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此外,当待测轴为一端非偏心另一端偏心的轴体或两端偏心的轴体时,采用旋转待测轴一周并检测其各个位置的轴径的方式会出现待测轴与检测工具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使检测工具检测的结果不准确,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都较为低下。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轴径检具1000,具体参照说明书附图的图1-图6所示。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径检具1000可以包括:底座100、第一安装座200、推杆300和检测装置800,其中,第一安装座200下端可以滑动连接于底座100,第一安装座200的上端可以设有第一安装部210,第一安装部210围设形成适于安装待测轴2000的第一安装槽211,使用时,待测轴2000可以置入第一安装槽211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210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槽211的槽壁与待测轴2000抵接,具体地,第一安装槽211的槽壁可以倾斜设置,从而实现与待测轴2000的周壁的两侧抵接。推杆300可以穿设于第一安装座200并与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11中的待测轴2000的底端周壁抵接。检测装置800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00,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装置800可以是百分表或千分表,还可以是其它检测工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待测轴2000借助外力时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210旋转,以驱使第一安装座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驱使推杆30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是待测轴2000的水平径向,而第二方向则可以是待测轴2000的竖直径向。待测轴2000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00后,在其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能够分别挤压第一安装部210和推杆300,从而分别驱使第一安装座20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驱使推杆300沿第二方向移动,检测装置800则会因为与第一安装座200的固定连接而跟随第一安装座200移动,从而使检测装置800与待测轴200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人手旋转待测轴2000,也可以是通过机械臂或其他自动化设备驱动待测轴2000旋转,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安装座200上的第一安装部210安装待测轴2000,并使第一安装槽211的槽壁与待测轴2000的周壁抵接,再通过设置推杆300,并使其与待测轴2000的周壁抵接,检测待测轴2000的轴径时,通过旋转待测轴2000,待测轴2000的周壁通过推动第一安装部210从而驱使第一安装座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推动推杆300使其沿第二方向移动,并通过与第一安装座200固定连接的检测装置800检测轴径,使检测装置800在待测轴2000旋转时可以跟随着第一安装座200位移,使待测轴2000与检测装置80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降低了因待测轴2000表面凹凸不平造成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轴径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轴径检具1000的可靠性,进而使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径检具1000还可以包括基座900、第二安装座400、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420,第二安装座400和第一安装座200可以间隔设置于基座900,第二安装座400的上端可以设有第二安装部410,第二安装部410可以与第一安装部210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第二安装部410围设形成适于安装待测轴2000的第二安装槽411,使用时,待测轴2000可以同时置入第一安装槽211和第二安装槽411中,从而提高待测轴2000的稳定度。安装槽的槽壁与待测轴2000抵接,具体地,第二安装槽411的槽壁可以倾斜设置,从而实现与待测轴2000的周壁的两侧抵接。第一定位件220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00背离第二安装座400的一端,第二定位件420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400背离第一安装座200的一端,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420可以分别与待测轴2000的两端连接,以定位待测轴2000,限制了待测轴2000的移动,提高了待测轴2000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待测轴2000位移而产生检测误差的风险。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211和第二安装槽411的槽壁均可以设有凹槽500,轴径检具1000还包括滚轴510,滚轴510设于凹槽500并能够相对于凹槽500的槽壁旋转。具体地,滚轴510的一端可以抵接于待测轴2000的周壁,另一端可以滑动连接于凹槽500的槽壁。当待测轴2000旋转时,滚轴510可以在凹槽500中旋转,从而降低待测轴2000的旋转阻力。此外,滚轴510与待测轴2000为线接触,减少了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00内部可以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动腔110,轴径检具1000还包括活动件600,活动件600可以设于活动腔110内并与活动腔110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安装座200与活动件600固定连接,以驱使活动件600沿活动腔110移动。具体地,底座100的顶端可以开设连通活动腔110的开口,活动件600的顶端可以穿过开口从而与第一安装座200连接,活动件600和第一安装座20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件600与活动腔110的顶壁之间可以设有第一安装板610,第一安装板610可以是两个,两个第一安装板610可以间隔设置,活动件600与活动腔110的底壁之间可以设有第二安装板620,第一安装板610设有第一滚珠611,第一滚珠61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动腔110的顶壁和活动件600,第二安装板620设有第二滚珠621,第二滚珠62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动腔110的底壁和活动件600。具体地,第一安装板610和第二安装板620可以分别设有多个适于置入第一滚珠611和第二滚珠621的孔位,第一滚珠611和第一安装板610是活动连接,第二滚珠621和第二安装板620是活动连接。当活动件600在第一安装座200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滚珠611和第二滚珠621可以滚动,不仅减少了活动件600移动时所受的阻力,还可以提高活动件600移动的方向准确性。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杆300可以包括杆体310和推头320,杆体310可以穿设于第一安装座200,具体地,第一安装座200可以开设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通槽240,通槽240可以贯穿第一安装座200,需要说明的是,通槽240的尺寸大小满足当第一安装座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推杆300与通槽240仍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推头320固定连接于杆体310的顶端,即杆体310穿过通槽240与推头320连接。推头320包括抵接部321和主体322,主体322一端与杆体3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抵接部321固定连接,抵接部321向上延伸以与待测轴2000抵接,抵接部321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主体322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可以理解是,本实施例通过减少接触部与待测轴2000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待测轴2000旋转时的摩擦,同时,主体322能够使传递至杆体310的应力保持平均,使推杆300的移动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杆体310的外周壁可以套设有弹簧用以推杆300的复位。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200可以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孔230,导向孔230可以设有两个,两个导向孔230可以间隔设置。主体322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柱323,导向柱323也可以设有两个,两个导向柱323可以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两个导向孔230,导向柱323与导向孔230滑动连接,即导向柱323可以沿导向孔230移动,从而提高推杆300移动时的方向准确性。
参照图2、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径检具10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板700,连接板700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00,具体地,连接板700与第一安装座20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通过磁吸连接,还可以通过其它固接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连接板700可以设有通孔710,检测装置800可以固定连接于连接板700,检测装置800包括检测头810,检测头810可以穿设于通孔710并与待测轴2000的外周壁抵接,以检测待测轴2000的轴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径检具1000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待测轴2000旋转。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可以是机械臂,也可以是电机,还可以是气缸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轴体加工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轴径检具1000。
由于轴体加工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轴径检具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安装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围设形成适于安装待测轴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待测轴抵接;
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并与所述待测轴抵接;
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其中,所述待测轴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旋转,以驱使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或驱使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围设形成适于安装所述待测轴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与所述待测轴的两端连接,以定位所述待测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均设有凹槽,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滚轴,所述滚轴设于所述凹槽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槽的槽壁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动腔,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腔内并与所述活动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活动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活动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活动腔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动腔的顶壁和所述活动件,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动腔的底壁和所述活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和推头,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推头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的顶端,所述推头包括抵接部和主体,所述主体一端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向上延伸以与所述待测轴抵接,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主体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连接板设有通孔,所述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待测轴的外周壁抵接,以检测所述待测轴的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径检具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待测轴旋转。
10.一种轴体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径检具。
CN202322524947.XU 2023-09-15 2023-09-15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Active CN220818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4947.XU CN220818828U (zh) 2023-09-15 2023-09-15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4947.XU CN220818828U (zh) 2023-09-15 2023-09-15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8828U true CN22081882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4947.XU Active CN220818828U (zh) 2023-09-15 2023-09-15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8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88014A1 (en) Checking tool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inking grooves in inner hole of mechanical part
CN116678352A (zh) 一种导轨精度检测装置
CN220818828U (zh) 轴径检具及轴体加工设备
CN203534426U (zh) 齿圈跳动测量检具
CN212058550U (zh) 一种齿轮啮合检测装置
CN112747657B (zh)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2931902U (zh)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检测仪
CN215491493U (zh) 一种同心度检测工具
CN202452917U (zh) 汽车钣金件检具
KR100287684B1 (ko) 허브 및 드럼의 계측장치
CN219454880U (zh) 一种用于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沟道径向跳动检具
CN210741337U (zh) 一种低测力可回转直径测量装置
CN221006131U (zh) 端面花键的检测装置
CN212179729U (zh) 一种孔位测量装置
CN212320561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跳动简易测量装置
CN110307768A (zh) 一种滚珠丝杠的丝母滚道尺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59740A (zh) 一种长重轴类零件同轴度检测装置
CN210689433U (zh) 形位公差检测装置
CN108759655B (zh) 弹性复合圆柱滚子深穴角度检测工具
CN218496015U (zh) 一种轴壳开口验具
CN218765020U (zh) 一种轴承套圈沟槽直径测量机构
CN219244506U (zh) 一种球状工件直径检测装置
CN219685308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加工用夹装装置
CN220153473U (zh) 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设备
CN218443729U (zh) 一种适用于电机传动轴的轴向窜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