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1571U -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1571U
CN220811571U CN202322766271.5U CN202322766271U CN220811571U CN 220811571 U CN220811571 U CN 220811571U CN 202322766271 U CN202322766271 U CN 202322766271U CN 220811571 U CN220811571 U CN 220811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holes
ring
winding drum
semi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662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俞佳宝
曾贤华
肖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dia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dia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dia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dia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662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1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所述起吊工具包括两个半圆形环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之间的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半圆形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长度相等的两根吊绳,每个所述半圆形环上的两根所述吊绳连接至一个吊环;其中,两个所述半圆形环上连接的所述吊绳长度相等,起吊卷筒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环用于套装在所述卷筒的外部,所述吊环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工具,利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和四根长度相等的吊绳,能够解决现有的卷筒起吊不平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筒起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背景技术
是国内外最主要的大宗干散货卸船设备,特别是煤炭、矿石卸船码头,其卸船效率高,适用船型广泛,接卸的40万吨级矿石船均使用桥式抓斗卸船机。与链斗式卸船机、斗轮式卸船机等连续式卸船机械相比,桥式抓斗卸船机的制造技术更为成熟,可靠性较高,货种适应性强,使用维修方便。
其中,卷筒作为桥式卸船机的重要部件,其直径较大,整个机构占据空间大。目前卷筒维修时,需要将卷筒起吊,现有技术中采用较长的钢丝绳缠绕卷筒进行起吊作业。在起吊过程中,先将钢丝绳绕缠在卷筒上,再将钢丝绳的两端连接至起吊设备,当起吊设备通电运行,钢丝绳的两端突然受力,随着钢丝绳被拉直,缠绕在卷筒上的部分钢丝绳受力缠紧卷筒,此时往往由于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分布不均匀,钢丝绳的两端受力被拉直后,钢丝绳的两端到起吊设备的距离不同,即卷筒两端上的钢丝绳的长度不同,导致卷筒在起吊时一端高,一端低,起吊不平稳,加上卷筒本身比较重,出现起吊高低不统一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以解决现有的卷筒起吊不平稳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所述起吊工具包括两个半圆形环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之间的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半圆形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长度相等的两根吊绳,每个所述半圆形环上的两根所述吊绳连接至一个吊环;其中,两个所述半圆形环上连接的所述吊绳的长度相等,两个所述半圆形环用于套装在所述卷筒的外部,所述吊环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优选地,所述起吊工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的两面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U型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其中,每根所述吊绳的两端都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再分别连接至所述半圆形环和所述吊环,每根所述吊绳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每个所述半圆形环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中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半圆形环的两端的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上开设有端孔,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中且所述端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端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插设有螺栓。
优选地,所述吊环为等腰三角形吊环,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所对应的两个底角所在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之间的夹角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吊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吊孔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杆均匀布置并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在起吊卷筒时,将两个半圆形环套在卷筒的两端上,然后利用起吊设备使吊绳受力,从而将卷筒起吊,相比于现有的采用吊绳缠绕卷筒的起吊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工具的辅助作用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桥式卸船机的卷筒本身比较重体积较大,将钢丝绳缠在卷筒上时花费的时间较长,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工具采用与卷筒形状符合的半圆形环套在卷筒上,相比于现有的缠线方式更加省时间,直接将卷筒放置到两个半圆形环内即可。
(2)现有的采用缠线方式起吊中卷筒容易出现一端高一端低,两端不平衡,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工具首先通过两个半圆形环来固定卷筒,在起吊设备的驱动下然后利用四根长度相等的吊绳使两个半圆形环上升,从而起吊卷筒。在半圆形环和四根长度相等的吊绳的作用下,卷筒的两端能够平稳均匀受力,起吊平稳,能够避免起吊中卷筒的两端出现一端高另一端低,降低安全隐患。
(3)在检修现场往往需要调节卷筒两端上的钢丝绳缠的长度,以便于灵活检修。在现有技术中,钢丝绳缠一经缠绕在卷筒上后钢丝绳缠的两端从卷筒上露出的长度相对固定,没有办法缩短或者延长卷筒两端上的钢丝绳缠的长度,此时若要想增加卷筒两端上的钢丝绳缠的长度,就需要重新更换整个长度更长的钢丝绳缠,然后再将更换后的钢丝绳缠绕到卷筒上,耗时耗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工具中,要想改变卷筒两端上的钢丝绳缠的长度,只需要将原有的四根吊绳取下,把待更换四根吊绳重新固定到半圆形环和吊环上即可,简单且快速,适用于灵活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圆形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工具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工具使用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起吊工具包括两个半圆形环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2,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长度相等的两根吊绳3,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上的两根所述吊绳3连接至一个吊环4;其中,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上连接的所述吊绳3的长度相等,起吊卷筒6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用于套装在所述卷筒6的外部,所述吊环4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如图1和图5所示,具体地,在起吊卷筒6时,将卷筒6放置于两个半圆形环1内,利用起吊设备使四根吊绳3拉直,最后实现吊起卷筒6,由于起吊时四根吊绳3同时受力且四根吊绳3长度相等,使得卷筒6在起吊时两端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一端偏高另一端低的现象。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和图2,所述起吊工具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上形成有U型凹槽50,所述U型凹槽50的两面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01,所述U型凹槽50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502;其中,每根所述吊绳3的两端都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再分别连接至所述半圆形环1和所述吊环4,每根所述吊绳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502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50中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
具体地,所述U型凹槽50的两面槽壁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半圆形环1两端的厚度确定,使得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能够插入到U型凹槽50中。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起吊工具一共具有八个连接件5,每个半圆形环1上连接有四个连接件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圆形环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和图3,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的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上开设有端孔101,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50中且所述端孔101与所述第一通孔501对应,所述端孔101与所述第一通孔501之间插设有螺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的形成圆形端部10,所述端部10插入到连接件5的U型凹槽50,使圆形端部10上的端孔101与连接件5上的两个第一通孔501对应,再在端孔101与所述第一通孔501之间插设螺栓,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半圆形环1的圆形端部10与连接件5。
为了使固定效果更好,通常使U型凹槽50的两面槽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圆形端部10的厚度相等。
具体地,半圆形环1的厚度根据卷筒6的实际重量确定,半圆形环1的半径根据卷筒6的实际直径确定。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和图3,所述吊环4为等腰三角形吊环,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所对应的两个底角所在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401,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之间的夹角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吊孔402,两个所述连接孔401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5,所述吊孔402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具体地,所述吊环4设置为等腰三角形状的吊环,能够配合四根长度相等的吊绳3,使起吊更平稳。
具体地,等腰三角形板上的两个所述连接孔401与所述连接件5上的第一通孔501对应,所述连接孔401与第一通孔501之间插设有螺栓,通过螺栓紧固等腰三角形板与连接件5。
更具体地,为使受力更均匀,等腰三角形板上的两个所述连接孔401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连接件5连接时与第一通孔501的孔心处于位于同水平一直线上。
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杆2均匀布置并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能够解决现有的卷筒起吊不平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工具包括两个半圆形环(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2),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长度相等的两根吊绳(3),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上的两根所述吊绳(3)连接至一个吊环(4);其中,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上连接的所述吊绳(3)的长度相等,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用于套装在所述卷筒的外部,所述吊环(4)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工具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上形成有U型凹槽(50),所述U型凹槽(50)的两面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01),所述U型凹槽(50)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502);其中,每根所述吊绳(3)的两端都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再分别连接至所述半圆形环(1)和所述吊环(4),每根所述吊绳(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502)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每个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50)中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环(1)的两端的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上开设有端孔(101),所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端部(10)插入到所述U型凹槽(50)中且所述端孔(101)与所述第一通孔(501)对应,所述端孔(101)与所述第一通孔(501)之间插设有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4)为等腰三角形吊环,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所对应的两个底角所在位置处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401),所述等腰三角形吊环的两条腰之间的夹角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吊孔(402),两个所述连接孔(401)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5),所述吊孔(402)用于连接至起吊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杆(2)均匀布置并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环(1)之间。
CN202322766271.5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Active CN220811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6271.5U CN2208115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6271.5U CN2208115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1571U true CN220811571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66271.5U Active CN220811571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1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5343A (zh) 装配式吊架
CN108946475B (zh) 一种用于卧式设备的翻转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
CN104803293A (zh) 桥式起重机的吊梁
CN205045694U (zh) 一种受力均匀的船板吊具
CN220811571U (zh) 一种用于卷筒的起吊工具
CN201793312U (zh) 用于端部带法兰的大型物件的翻转的辅助装置
CN209554640U (zh) 一种新型墩前托架倒运装置
CN111017695A (zh) 履带吊配合吊排系统吊装大型船体总段的工艺
CN103738861A (zh) 一种特高压变电站钢管a型柱整体吊装方法
CN205500562U (zh) 一种用于重型货物吊装的可拆卸吊梁
CN210340060U (zh) 行车用等距离吊钩扁担
CN208948679U (zh) 装配式吊架
CN111792002A (zh) 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
CN106335841B (zh) 一种便携的重型吊装绕绳方法
CN207551709U (zh) 铸管作业专用吊具
CN201678024U (zh) 一种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
CN220664628U (zh) 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
CN216471715U (zh) 一种150ton多用途吊杠
CN214326886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用的圆线盘吊运装置
CN218491276U (zh) 一种自卸吊装挂钩
CN218434484U (zh) 捆扎钢筋吊运绳分离盘及吊运装置
CN220011932U (zh) 一种用于桥式抓斗卸船机的吊运工具
CN220537280U (zh) 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的可拆卸吊具结构
CN215208039U (zh) 一种新型吊具
CN212953822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吊装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