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1506U -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1506U
CN220811506U CN202322749720.5U CN202322749720U CN220811506U CN 220811506 U CN220811506 U CN 220811506U CN 202322749720 U CN202322749720 U CN 202322749720U CN 220811506 U CN220811506 U CN 220811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ibration damping
inner plate
protection structure
safety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9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彬华
李聪
袁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r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r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r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r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9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1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内板和外板组成两端开口的箱体,内、外板之间的减振板上下侧设置盖板而左右侧设置支撑板,内板相对支撑板处依次设置承台和侧向减振垫,盖板内侧相对内、外板边缘处设置竖向承台和竖向减振垫;通过这些减振垫的作用提高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提供额外的减振能力,从而全面地保证减振箱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提供额外方向的减振,进而提高减振箱和电梯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减振箱,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减振箱安全性的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运行中存在巨大的振动,为了减小振动、降低噪音和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一般都需要在电梯井的井壁与电梯导轨之间安装减振箱。减振箱通过两块相对对合连接的箱板组成两端开口的箱体结构,这两块箱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减振板从箱体两端的开口穿过,并与两块箱板内壁之间设置减振垫;同时,通过螺栓对向穿过箱体、减振垫和减振板,从而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利用减振垫对箱体与减振板之间的振动进行吸收和缓冲,由此实现减振的目的。该种现有的电梯减振箱只能对减振板与箱体之间进行减振缓冲,但在电梯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减振箱的两块箱板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相对振动,目前的减振箱对于该振动无法进行有效的减振缓冲;同时,目前的电梯减振箱所提供的减振,只针对垂直于减振垫的方向进行减振缓冲,在其它方向上则会因无法提供缓冲而导致箱体与减振板直接碰撞,或只能依靠连接螺栓螺母副的连接强度和螺栓的抗拉及抗剪性能提供支撑,不利于减振箱和电梯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不同方向上提供减振缓冲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以提高减振箱和电梯的工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包括板面相对设置的内板和外板,以及设置于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减振板;所述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凵”字型,外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几”字型,内板和外板的开口侧相对设置且内板设置于外板的开口内侧;所述减振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支撑板;所述内板“凵”字型两侧边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承台,承台上固定设置有侧向减振垫,侧向减振垫与支撑板相抵。
进一步地,减振板与内板和外板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振垫。
进一步地,减振板的上、下两侧边设有盖板。
进一步地,内板的“凵”字型两侧和外板的“几”字型两侧相对处分别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地,内板上的螺母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支撑板方向凸出,且螺母的凸出高度小于承台的高度。
进一步地,内板上的螺母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背向支撑板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盖板的内侧位于与内板/外板侧边相对处,设置有竖向承台和竖向减振垫,竖向减振垫与内板/外板相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凵”字型结构的内板和“几”字型结构的外板相互套合为减振箱的箱体,减振板设置于内、外板之间,减振板上、下两端的盖板将箱体的开口遮挡;同时,减振板与内、外板之间设置减振垫,减振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与内板两侧边处的内壁之间设置承台和侧向减振垫;当电梯运行时,主要的振动方向为垂直于电梯井井壁的方向,也即是垂直于减振垫的方向,减振垫为此提供减振缓冲;而同时,组成箱体的内、外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振动,在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承台和侧向减振垫,可以从侧向提供减振,从而全面保证减振箱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提供额外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减振箱和电梯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板、外板和盖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包括板面相对设置的内板1和外板2,以及设置于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减振板3;减振板3与内板1和外板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振垫7;所述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凵”字型,外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几”字型,内板和外板的开口侧相对设置且内板设置于外板的开口内侧;所述减振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支撑板4,减振板3的上、下两侧边设有盖板8;所述内板“凵”字型两侧边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承台5,承台上固定设置有侧向减振垫6,侧向减振垫与支撑板相抵。
如图1、2所示,“凵”字型结构的内板和“几”字型结构的外板相互套合为减振箱的箱体,减振板设置于内、外板之间,减振板上、下两端的盖板将箱体的开口遮挡;同时,减振板与内、外板之间设置减振垫,减振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与内板两侧边处的内壁之间设置承台和侧向减振垫;当电梯运行时,主要的振动方向为垂直于电梯井井壁的方向,也即是垂直于减振垫的方向,减振垫为此提供减振缓冲;而同时,组成箱体的内、外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振动,在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承台和侧向减振垫,可以从侧向提供减振,从而全面保证减振箱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提供额外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减振箱和电梯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内板1的“凵”字型两侧和外板2的“几”字型两侧相对处分别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母9,通过螺栓从内、外板的两侧边进行相互固定;同时,内板1上的螺母9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支撑板4方向凸出,且螺母的凸出高度小于承台5的高度;同样地,内板1上的螺母9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背向支撑板4的方向凸出;这可以保证内、外板之间相互紧密贴合,并避免螺母过大而接触支撑板造成破坏。
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盖板8的内侧位于与内板1/外板2侧边相对处,设置有竖向承台和竖向减振垫,竖向减振垫于内板/外板相抵,从而在竖直方向上为减振箱提供减振缓冲,进一步提高减振性能,和提高减振箱及电梯的工作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包括板面相对设置的内板(1)和外板(2),以及设置于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减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凵”字型,外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几”字型,内板和外板的开口侧相对设置且内板设置于外板的开口内侧;所述减振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支撑板(4);所述内板“凵”字型两侧边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承台(5),承台上固定设置有侧向减振垫(6),侧向减振垫与支撑板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减振板(3)与内板(1)和外板(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振垫(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减振板(3)的上、下两侧边设有盖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板(1)的“凵”字型两侧和外板(2)的“几”字型两侧相对处分别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母(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板(1)上的螺母(9)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支撑板(4)方向凸出,且螺母的凸出高度小于承台(5)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板(1)上的螺母(9)内嵌于内板的安装孔并朝背向支撑板(4)的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8)的内侧位于与内板(1)/外板(2)侧边相对处,设置有竖向承台和竖向减振垫,竖向减振垫于内板/外板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8)的内侧位于与内板(1)/外板(2)侧边相对处,设置有竖向承台和竖向减振垫,竖向减振垫与内板/外板相抵。
CN202322749720.5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Active CN220811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9720.5U CN220811506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9720.5U CN220811506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1506U true CN22081150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9720.5U Active CN220811506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1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51336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14600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20811506U (zh) 一种电梯轨道减振安全保护结构
CN215101340U (zh) 一种新型电梯隔振降噪导轨撑架装置
CN211496514U (zh) 一种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12198034U (zh) 电梯的升降平台
CN109835796B (zh) 一种隔音减振轿厢
CN115636324B (zh) 一种无机房轿厢架
CN215101381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结构
CN216613658U (zh) 一种曳引机安装机构
CN21212720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井道内固定支架结构
CN204955982U (zh) 一种板簧固定支架
CN210619914U (zh) 一种电梯导轨支架
CN216863334U (zh) 一种无机房主机底座
CN214192141U (zh) 电梯、轿厢及轿底反绳轮安装结构
CN218715415U (zh) 一种建筑加固型梁结构
CN220766214U (zh) 一种轿厢绳头装置和限速器座一体式结构
CN219279217U (zh) 一种罐笼阻车缓冲器
CN215710965U (zh) 一种适用于浅井道底坑的电梯轿底
CN215755870U (zh) 一种曳引机安装结构
CN217867585U (zh) 一种补偿绳轿底减振结构
CN217264104U (zh) 一种带减震的电梯上梁结构
CN114988257B (zh) 无机房直角开门电梯
CN219839329U (zh) 一种高效稳定式导轨支架
CN220316987U (zh) 一种平台电梯底坑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