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360U - 安全带盖板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360U
CN220809360U CN202322678568.6U CN202322678568U CN220809360U CN 220809360 U CN220809360 U CN 220809360U CN 202322678568 U CN202322678568 U CN 202322678568U CN 220809360 U CN220809360 U CN 220809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ain body
cover plate
limit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85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ign Of Youhualuosi Automobile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ign Of Youhualuosi Automobile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ign Of Youhualuosi Automobile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Design Of Youhualuosi Automobile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85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安全带盖板,用于封盖带有开口和卡孔的B柱下饰板,所述安全带盖板包括一盖板主体、多个卡接构件和一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盖板主体封盖所述开口后,所述盖板主体的部分边缘处与所述B柱下饰板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能通过安全带的进出口,所述卡接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的边缘位置且能卡扣在所述卡孔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第一限位件和至少两第二限位件,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被设置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相互垂直的x轴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设置与所述卡接构件配合而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所述y轴向的移动,且其中一个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的周围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限位件。

Description

安全带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安全带盖板。
背景技术
汽车的B柱部分安装有安全带,B柱下饰板的内部区域设置安全带内部结构,如安全带卷收器。
通常情况下,B柱下饰板处与一安全带盖板装配成一体,B柱下饰板具有一大开口,以便将位于B柱下饰板内部内的安全带的锁舌等元件从B柱内部取出。在安全带盖板盖合于大开口时,安全带盖板和B柱下饰板形成一专供安全带抽出的安全带进出孔,以便抽出隐藏于B柱下饰板内的安全带。
在现有技术中,安全带盖板的盖板主体通过卡扣和卡孔的配合作用封盖B柱下饰板的大开口。在此过程中,卡扣被要求与卡孔对准,若是卡扣与卡孔错位而与B柱下饰板形成卡孔部分的端面抵接时,卡扣受外力作用可能会出现弯折的情况。很明显,整体装配难度比较大。
此外,为方便卡扣与卡孔的装配,通常卡孔的尺寸大于卡扣的尺寸,这就使得在装配后,卡扣与卡孔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安全带盖板与B柱下饰板不能紧紧卡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带盖板的卡扣在B柱下饰板的卡孔中移动而导致安全带盖板松动,出现安全带盖板与其他元件接触发出异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安全带盖板,所述安全带盖板的卡接构件周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对所述卡接构件进行限位,使得所述安全带盖板的所述卡接构件不能在所述B柱下饰板的卡孔中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安全带盖板与所述B柱下饰板连接紧密而不会产生松动,进而使得所述安全带盖板长期被使用而不会发出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安全带盖板,所述安全带盖板的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具有导向功能,易于将所述卡接构件卡接在B柱下饰板上,使得操作员能够轻松地将所述安全带盖板安装到位。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安全带盖板,用于封盖带有开口和卡孔的B柱下饰板,其中所述卡孔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所述安全带盖板包括:
一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的尺寸大于所述B柱下饰板的所述开口的尺寸,且所述盖板主体封盖所述开口时,所述盖板主体的部分边缘处与所述B柱下饰板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能通过安全带的一进出口;
多个卡接构件,所述卡接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上,且所述卡接构件被设置能对应地卡接在所述卡孔中,所述卡接构件具有一直杆部和一凸出部,所述直杆部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主体上,所述凸出部形成于所述直杆部远离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直杆部的外表面,且所述直杆部具有形变能力,当所述卡接构件卡接在所述卡孔中时,所述直杆部穿过所述卡孔,所述凸出部卡贴在所述盖板主体形成所述卡孔的部分的端面,所述卡孔与所述直杆部形成所述凸出部的一侧面相对的内壁向与之相对的另一内壁延伸的方向定义为Y轴向,与所述y轴向和所述卡孔延伸方向都垂直的直线方向被定义为x轴向;
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至少一对第一限位件,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x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至少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保持与所述卡孔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以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所述x轴向的移动;
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y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设置能够穿过所述卡孔并抵接在所述卡孔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卡接构件配合以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所述y轴向的移动,且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另一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至少两对,位于所述盖板主体的一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均设置一对第一限位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四个,每一所述第二限位件与一所述第一限位件于所述卡接构件的同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每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一对,每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对称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一对所述第二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只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保持与所述卡孔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凸出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远离所述盖板主体的一端面均形成一导向斜面,沿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插入所述卡孔的方向为参考,每一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对应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所述盖板主体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卡孔对应并通过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内壁的配合作用而调整所述卡接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卡接构件对准所述卡孔并插入所述卡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多个。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带盖板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带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带盖板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带盖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盖板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安全带盖板能够封盖一B柱下饰板800的一开口8001,并且所述B柱下饰板800的所述开口800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卡孔8002。
所述安全带盖板包括一盖板主体10、多个卡接构件20和一限位组件30,其中所述卡接构件20和所述限位组件30都被固定在所述盖板主体10的同一面,且所述卡接构件20和所述限位组件30都能穿过所述卡孔8002。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主体10的尺寸大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的所述开口8001的尺寸,以使得所述盖板主体10能够封盖住所述开口8001。当所述盖板主体10封盖所述开口8001时,所述盖板主体10的部分边缘处与所述B柱下饰板800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供安全带穿过的进出口,以使得安全带能够从B柱内部抽出。
所述卡接构件20被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10的边缘位置。所述盖板主体10通过每一所述卡接构件20对应插接于一所述卡孔8002的方式被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
作为示例地,所述盖板主体10呈现四边形状,四个所述卡接构件20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10的四个拐角,所述B柱下饰板800上的所述卡孔8002的数量被实施为四个,以使得每一所述卡接构件20能对应地卡接于一所述卡孔8002中。
优选地,所述卡接构件20具有一直杆部21和一凸出部22,所述直杆部21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主体10上,所述凸出部22形成于所述直杆部21远离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直杆部21的外表面,且所述直杆部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
在所述卡接构件20插入所述卡孔8002时,所述直杆部21形变弯曲,使得所述凸出部22能够穿过所述卡孔8002,在所述凸出部22穿过所述卡孔8002之后所述直杆部21复原,使得所述凸出部22卡贴在所述盖板主体10形成所述卡孔8002的部分的端面,从而在所述直杆部21原路返回时,所述凸出部22被所述B柱下饰板800阻挡,导致所述直杆部21不能从所述卡孔8002中移出。
通过将多个所述卡接构件20一一对应地卡入所述卡孔8002中,从而将所述安全带盖板的四个拐角固定在所述B柱下饰板800上,进而使得所述盖板主体10封盖于所述开口8001。
当所述卡接构件20卡接在所述卡孔8002中时,将所述卡孔8002与所述直杆部21形成所述凸出部22的一侧面相对的内壁向与之相对的另一内壁延伸的方向定义为Y轴向,将与所述y轴向和所述卡孔8002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x轴向。
如图2至图5所示,当所述安全带盖板封盖所述开口8001时,所述限位组件30被设置能限制所述卡接构件20,使得所述卡接构件20不能在所述卡孔8002中移动。
所述限位组件30包括至少一对第一限位件31和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32,所述第一限位件31沿所述x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20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件32沿所述y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在所述盖板主体10通过所述卡接构件20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时,至少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31保持与所述卡孔8002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与所述直杆部21分别与所述卡孔8002于所述y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
优选地,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3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20的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件31限定所述卡接构件20于所述x轴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32和所述卡接构件20配合以限定所述卡接构件20于所述y轴向的移动。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另一个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32的数量被实施为四个,每一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与一所述第一限位件31同侧设置,以在所述卡接构件20保持卡接于所述卡孔8002时,加强所述第一限位件31对所述卡接构件20在y轴方向上的限制。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为一对,每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32对称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卡接构件20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31的数量被实施为至少两对,位于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一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均设置一对第一限位件31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32,通过限定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20于所述x轴向和所述y轴向的移动,以使所述盖板主体10稳固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从而使得所述盖板主体10不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松动而发出异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凸出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10,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远离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一端部均形成一导向斜面,沿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插入所述卡孔8002的方向为参考,每一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8002对应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所述盖板主体10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与所述卡孔8002对应并通过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8002内壁的配合作用而调整所述卡接构件20的位置,以使所述卡接构件20对准所述卡孔8002并插入所述卡孔8002,以将所述盖板主体10与所述B柱下饰板800锁定连接,以使得操作员快速将所述安全带盖板安装到位。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的数量被实施为多个,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2的协同导向下,更易于将所述卡接构件20插入所述卡孔8002中。
优选地,四个所述卡接构件20的侧部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31和一对所述第二限位件32。在所述盖板主体10通过所述卡接构件20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800时,其中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31保持与所述卡孔8002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剩余的所述第一限位件31与对应的所述卡孔8002于所述x轴向上的内壁间隔预定距离。
也就是说,上述的四个拐角的所述安全带盖板中,三对所述第一限位件31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三个拐角,并且不与所述卡孔8002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以降低加工难度。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每一所述卡接构件20的外侧都设置有所述限位组件30,此时只需确保其中一个所述卡接构件20卡入所述卡孔8002即可轻松将另外三个所述卡接构件20卡入所述卡孔800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安全带盖板,用于封盖带有开口和卡孔的B柱下饰板,其中所述卡孔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盖板包括:
一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的尺寸大于所述B柱下饰板的所述开口的尺寸,且所述盖板主体封盖所述开口时,所述盖板主体的部分边缘处与所述B柱下饰板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能通过安全带的一进出口;
多个卡接构件,所述卡接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上,且所述卡接构件被设置能对应地卡接在所述卡孔中,所述卡接构件具有一直杆部和一凸出部,所述直杆部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主体上,所述凸出部形成于所述直杆部远离所述盖板主体(10)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直杆部的外表面,且所述直杆部具有形变能力,当所述卡接构件卡接在所述卡孔中时,所述直杆部穿过所述卡孔,所述凸出部卡贴在所述盖板主体形成所述卡孔的部分的端面,所述卡孔与所述直杆部形成所述凸出部的一侧面相对的内壁向与之相对的另一内壁延伸的方向定义为y轴向,与所述y轴向和所述卡孔延伸方向都垂直的直线方向被定义为x轴向;
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至少一对第一限位件,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x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至少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保持与所述卡孔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以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所述x轴向的移动;
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y轴向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设置能够穿过所述卡孔并抵接在所述卡孔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卡接构件配合以限定所述卡接构件于所述y轴向的移动,且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另一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至少两对,位于所述盖板主体的一所述盖板主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均设置一对第一限位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四个,每一所述第二限位件与一所述第一限位件于所述卡接构件的同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一对,每对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对称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卡接构件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构件的侧部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一对所述第二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只有一对所述第一限位件保持与所述卡孔于所述x轴向上的两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凸出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远离所述盖板主体的一端面均形成一导向斜面,沿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插入所述卡孔的方向为参考,每一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对应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所述盖板主体装配于所述B柱下饰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卡孔对应并通过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内壁的配合作用而调整所述卡接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卡接构件对准所述卡孔并插入所述卡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安全带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被实施为多个。
CN202322678568.6U 2023-10-07 2023-10-07 安全带盖板 Active CN220809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8568.6U CN220809360U (zh) 2023-10-07 2023-10-07 安全带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8568.6U CN220809360U (zh) 2023-10-07 2023-10-07 安全带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360U true CN22080936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8568.6U Active CN220809360U (zh) 2023-10-07 2023-10-07 安全带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4221B2 (en) Two-piece interior trim retainer
US6074150A (en) Part mounting structure
US8469438B2 (en) Door trim fastener
US7862273B2 (en) Part mounting mechanism
US20030015882A1 (en) Automotive exterior member mounting construction and automobile
CN108284801B (zh) 卡夹以及门饰板的安装构造
US6575794B1 (en) Split connector with a cover
WO2018147984A1 (en) Rib clip assembly
CN220809360U (zh) 安全带盖板
US11628799B2 (en) Belt guide
CN210174785U (zh) 弹片式卡接结构及汽车
CN213862140U (zh) 后保险杠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US577246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52881B2 (ja) タンクプロテクタの固定構造
US20200079193A1 (en) Holding assembly for a sunroof rail system
EP1000808A1 (en) Car audio fixing device
US11572031B2 (en) Belt guide device for a passenger restraint belt of a motor vehicle
CN113002465B (zh) 外装部件的连接构造
US10894518B2 (en) Door trim
CN110179213A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14312250B (zh) 一种卡扣结构、遮阳板基座和安装方法
CN217835784U (zh) 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CN214367117U (zh) 一种汽车门板卡扣防脱落结构
CN215513588U (zh) 侧安全气囊组件和用于车辆的组合系统
CN220268155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紧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