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142U -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142U
CN220809142U CN202322716337.XU CN202322716337U CN220809142U CN 220809142 U CN220809142 U CN 220809142U CN 202322716337 U CN202322716337 U CN 202322716337U CN 220809142 U CN220809142 U CN 220809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reinforcing rib
bracke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163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占强
乔显波
王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163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该电堆安装结构设置在车身前纵梁上,包括前安装支架,前安装支架包括框体结构和从框体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框体结构的底部与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框体结构内设有第一加强筋,连接侧板与车身前纵梁的侧梁连接;和/或电堆安装结构还包括后安装支架,后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安装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并与车身前纵梁的内侧梁连接,支架主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连接顶板与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连接顶板和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电堆安装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与纵梁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氢能汽车是指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氢能汽车一般包括两套动力总成,一套是以氢为能源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电堆总成,另一套是以驱动电机作为直接动力源为整车提供驱动力的电机总成。因此,氢能汽车一般需要两套悬置系统:电机悬置系统和电堆悬置系统。
现有技术中,电堆悬置系统的前安装支架通常采用方管形结构,自身结构较弱,电堆本身结构较重,电堆悬置系统的前安装支架受到Z向向下的载荷和Y向冲击容易变形;另外,前安装支架通常焊接在前纵梁上,受到Y向剪切力,焊缝容易失效,导致电堆与纵梁连接不可靠。电堆悬置系统的后安装支架通常用螺栓固定于前纵梁内侧,沿Z向方向对纵梁侧壁施加剪切载荷,导致纵梁侧壁存在“被撕裂”的风险,进而导致纵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堆总成的安装结构容易变形,导致电堆与纵梁连接不可靠,纵梁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堆安装结构,所述电堆安装结构设置在车身前纵梁上,包括前安装支架,所述前安装支架包括框体结构和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所述框体结构内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侧梁连接;和/或
所述电堆安装结构还包括后安装支架,所述后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安装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并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梁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所述连接顶板和所述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侧板从所述框体结构的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板呈L形结构;或者
所述连接侧板从所述框体结构的两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板呈U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沿所述框体结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内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呈“Y”字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结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的长度,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顶板伸出的部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和/或
所述框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第一侧板平滑连接;和/或
所述框体结构的顶部具有第一电堆安装板,所述第一电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电堆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顶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二侧板和从所述第二侧板向内延伸的第二电堆安装板,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电堆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筋板,所述第三加强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自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向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顶板位于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下方且自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通过将前安装支架和/或后安装支架安装于车身前纵梁,前安装支架包括框体结构和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所述框体结构内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侧梁连接;和/或所述后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安装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并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梁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并在连接顶板和支架主体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可以提高前安装支架和/或后安装支架的整体受力性能和侧向刚度,提高前安装支架和/或后安装支架的与车身前纵梁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的第一方向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的第二方向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前安装支架的放大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后安装支架的放大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后安装支架的另一方向的放大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前安装支架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前安装支架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后安装支架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中后安装支架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安装支架、11-框体结构、111-顶板、112-底板、113-第一侧板、114-第一安装孔、115-第一电堆安装孔、12-连接侧板、121-第二安装孔、13-第一加强筋;2-后安装支架、21-支架主体、211-第二侧板、212-第二电堆安装板、213-第三安装孔、214-第二电堆安装孔、22-连接顶板、221-第四安装孔、23-第二加强筋、24-第三加强筋;31-第一紧固件、32-第二紧固件、33-第三紧固件、34-第四紧固件、35-第五紧固件、36-第六紧固件;
20-车身前纵梁、201-顶梁、202-侧梁、2021-内侧梁、2022-外侧梁;301-电池、302-电池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堆安装结构,该电堆安装结构设置在车身前纵梁20上,包括前安装支架1,前安装支架1包括框体结构11和从框体结构11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12,框体结构11的底部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框体结构11内设有第一加强筋13,连接侧板12与车身前纵梁20的侧梁202连接。
具体的,电堆总成包括电池301和电池安装板302,电池安装板302横跨间隔设置的两个车身前纵梁20,电池安装板302的前侧通过前安装支架1与车身前纵梁20,电池安装板302的后侧通过后安装支架2与车身前纵梁20,电池301安装于电池安装板302,从而实现电堆总成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框体结构1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板111和底板112,以及连接顶板111和底板112的第一侧板113,顶板111、底板112以及侧板113连接形成具有中空腔体的框体结构11。底板112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贴合搭接并通过第一紧固件31沿车身高度方向(Z向)固定,能够有效避免前安装支架1焊接时受Y向剪切力而失效,提高前安装支架的受力性能(包括受力强度和刚度);从底板112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侧板12与车身前纵梁20的侧梁202贴合搭接,并通过第二紧固件32沿车身宽度方向(Y向)固定,可以提高前安装支架1的侧向刚度,防止前安装支架1扭转变形。即本实施例中,前安装支架1沿不同的方向与车身前纵梁20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和刚度,提高二者的连接可靠性。顶板111用于与电池安装板302的前侧固定。
进一步的,在框体结构11内设置第一加强筋13,可以提高框体结构11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又提高框体结构11的Z向受力性能。
可选的,电堆安装结构还包括后安装支架2,后安装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1,支架主体21安装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并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梁2021连接,支架主体21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22,连接顶板22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连接顶板22和支架主体2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3。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后安装支架2进行设计,将后安装支架2的支架主体21安装在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方便电池安装板302的固定连接,支架主体21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梁2021搭接,并通过第三紧固件33沿沿车身宽度方向固定,提高后安装支架2的Z向受力性能,避免后安装支架2受Z向剪切力而失效,且可以提高后安装支架2的侧向刚度,防止后安装支架2扭转变形;同时,通过在支架主体21上设置沿车身宽度方向朝向车身前纵梁20延伸的连接顶板22,连接顶板22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贴合搭接,并通过第四紧固件34沿车身高度方向固定,顶梁201可以对连接顶板22进行Z向支撑,进一步提高后安装支架2的Z向受力性能。即本实施例中,沿不同的方向将后安装支架2车身前纵梁20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二者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后安装支架2的Z向受力性能和侧向刚度),且便于电池安装板302的安装。
进一步的,在连接顶板22和支架主体21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23,第二加强筋23可以倾斜布置,起到斜拉作用,提高连接顶板22和支架主体2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堆安装结构,通过将前安装支架1和/或后安装支架2安装于车身前纵梁20,前安装支架1包括框体结构11和从框体结构11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12,框体结构11的底部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框体结构11内设有第一加强筋13,连接侧板12与车身前纵梁20的侧梁202连接;和/或后安装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1,支架主体21安装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并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梁2021连接,支架主体21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22,连接顶板22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并在连接顶板22和支架主体21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23,可以提高前安装支架1和/或后安装支架2的整体受力性能和侧向刚度,提高前安装支架1和/或后安装支架2的与车身前纵梁20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单独对前安装支架1或后安装支架2的结构进行设计,以分别满足电池安装板302前侧或后侧的安装需求,使得电池安装板302的前侧通过上述前安装支架1与车身前纵梁20可靠连接,或电池安装板302的后侧通过上述后安装支架2与车身前纵梁20可靠连接;也可以同时对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2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得电池安装板30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能够通过上述前安装支架1和后安装支架2与车身前纵梁20可靠连接。
本实施例中,前安装支架1和/或后安装支架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车身前纵梁20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前安装支架1和/或后安装支架2与车身前纵梁20的连接可靠性,避免采用焊接方式由于焊缝强度不够等导致焊缝失效,进而导致安装支架与车身前纵梁20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侧板12从框体结构11的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框体结构11的底板112呈L形结构。
其中,连接侧板12从框体结构11的外侧底部向下延伸,使得连接侧板12可以在车身前纵梁20的外侧梁2022的外侧与外侧梁2022贴合搭接,进而沿Y向通过第二紧固件32固定。
可选的,连接侧板12与框体结构11的外侧的第一侧板113为一体式结构,配合框体结构11的底板112,使得二者搭接可靠,减少前安装支架1与车身前纵梁20之间的间隙,减少前安装支架1所受的Y向和Z向剪切力。
另外,由于后安装支架2的支架主体21安装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与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梁2021连接),为减少车身前纵梁20的内侧受力,将前安装支架1的连接侧板12与车身前纵梁20的外侧梁2022连接,保证车身前纵梁20内外两侧的受力均匀,提高车身前纵梁20的使用寿命。
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侧板12从框体结构11的两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框体结构11的底板112呈U形结构。
即本实施例中,前安装支架1的连接侧板12可以分别与内侧梁2021和外侧梁2022连接,以提高前安装支架1的侧向连接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加强筋1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板,第一加强筋板沿框体结构11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框体结构11的内壁连接。
通过在框体结构11的内部设置第一加强筋板,且第一加强筋板沿框体11结构长度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可以有效提高框体结构11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板,多个第一加强筋板呈“Y”字形结构。
具体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板包括一个竖向筋板和两个斜向筋板,两个斜向筋板的顶部分别与框体结构11的顶部连接,两个斜向筋板的底部连接,并呈一定夹角,竖向筋板的顶部与两个斜向筋板的底部连接,竖向筋板的底部与框体结构的底部连接,形成上述“Y”字形结构。即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斜向筋板形成的敞口支撑方式对框体结构11的顶部支撑,以增强框体结构11的顶部强度和刚度,提高框体结构11的Z向受力性能,避免框体结构11受到Z向向下的载荷时(安装电池安装板302时)发生变形,即保证后续与电池安装板302连接时,框体结构11的连接强度和刚度;由于框体结构11的底部与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顶梁201对框体结构1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框体结构11采用一个竖向筋板进行加强即可。
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加强筋板,该第一加强筋板为竖向筋板或斜向筋板,连接在框体结构11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对框体结构11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加强的同时,提高框体结构11的Z向受力性能。
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板时,多个第一加强筋板可以呈任意形状布置,只要能够保证框体结构11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框体结构11的Z向受力性能即可,例如,第一加强筋13包括两个斜向筋板,两个斜向筋板的顶部分别与框体结构11的顶部连接,两个斜向筋板的底部分别与框体结构11的底部连接,两个斜向筋板呈一定角度形成敞口结构,第一加强筋板的数量和具体的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具体限定。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也可以为加强筋条,例如,框体结构11内可以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Y”字形加强筋条。
框体结构11的截面可以为方形、梯形、多边形或其他包括顶板111、底板112和侧板113的异形结构,同时,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加大框体结构11的壁厚来进一步提高前安装支架1的Z向受力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底板112的长度大于顶板111的长度,底板112相对于顶板111伸出的部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31的第一安装孔114。即本实施例中,将底板112设置的较长,方便与顶梁201连接,而将顶板111设置的较短,可以在保证框体结构11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框体结构11的整体重量。连接侧板1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紧固件32的第二安装孔121。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框体结构11的顶部(顶板111)和底部(底板112)之间通过第一侧板113平滑连接,即第一侧板113靠近第一安装孔114的一端为弧形结构或凹形等结构,从而可以在第一紧固件31的安装位置形成避让空间(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弧形避让空间),方便第一紧固件31的安装。位移框体结构11内靠近下部的第一加强筋13也可以为弧形结构以与框体结构11的底壁平滑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框体结构11的顶部具有第一电堆安装板,本实施例中,顶板111形成第一电堆安装板,第一电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电堆安装孔115,以通过第五紧固件35与电池安装板302固定连接。作为第一电堆安装板的顶板111具有连接平面或斜面,方便与电池安装板302搭接,进而固定连接。另一些实施例中,框体结构11的顶部也可以为弧形等形状,以匹配异形形状的电池安装板302,框体结构11的顶部的具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9所示,第二加强筋2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板,第二加强筋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21连接,第二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连接顶板22连接。将第二加强筋23设置为第二加强筋板,方便利用第二加强筋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并增大与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的连接面积,提高加强效果。
第二加强筋板优选为直角三角形板,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板相互垂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连接,提高与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并利用倾斜的端部进行斜拉,进一步提高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支架主体21和连接顶板22的连接可靠性;另外,直角三角形板相对于方形板等在相同连接面积的情况下整体重量更轻,能降低后安装支架2的整体重量,降低加工用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以及图8和图9所示,支架主体21包括第二侧板211和从第二侧板211向内延伸的第二电堆安装板212,即第二电堆安装板212和连接顶板22分别位于第二侧板211的两侧,第二侧板2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三紧固件33的多个第三安装孔213,第三安装孔213呈三角形状布置,以提高紧固连接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第二电堆安装板212上开设有第二电堆安装孔214,以通过第六紧固件36与电池安装板302的后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和图9所示,第二侧板211和第二电堆安装板212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24,第三加强筋2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筋板,第三加强筋板的一端与第二侧板211连接,第三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堆安装板212连接。与上述第二加强筋23类似,第三加强筋24同样起到斜拉作用,以提高第二侧板211和第二电堆安装板2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第三加强筋板同样优选为直角三角形板,提高连接强度的同时,以降低后安装支架2的整体重量,降低加工用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电堆安装板212自第二侧板211的顶部向内延伸形成,连接顶板22位于第二电堆安装板212下方且自第二侧板211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如此,第二电堆安装板212和连接顶板22上下间隔一定位置设置,且第二电堆安装板212和连接顶板22分别设置在第二侧板211的内外两侧,方便电堆安装板212和位于车身前纵梁20内侧的电池安装板302连接,以及方便连接顶板22和车身前纵梁20的顶梁201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连接顶板22自第二侧板211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以贴合搭接在顶梁201。连接顶板2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第四紧固件34的第四安装孔2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堆安装结构,车辆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电堆安装结构,电堆安装结构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车辆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安装结构设置在车身前纵梁上,包括前安装支架,所述前安装支架包括框体结构和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的连接侧板,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所述框体结构内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侧梁连接;和/或
所述电堆安装结构还包括后安装支架,所述后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安装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并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内侧梁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与所述车身前纵梁的顶梁连接,所述连接顶板和所述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板从所述框体结构的外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板呈L形结构;或者
所述连接侧板从所述框体结构的两侧底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底板呈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沿所述框体结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结构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呈“Y”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的长度,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顶板伸出的部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和/或
所述框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第一侧板平滑连接;和/或
所述框体结构的顶部具有第一电堆安装板,所述第一电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电堆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顶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二侧板和从所述第二侧板向内延伸的第二电堆安装板,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电堆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筋板,所述第三加强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自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向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顶板位于所述第二电堆安装板下方且自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堆安装结构。
CN202322716337.XU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20809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6337.XU CN220809142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6337.XU CN220809142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142U true CN220809142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16337.XU Active CN220809142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2292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US10486515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US8863877B2 (en)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CN110612246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CN110603187A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11619670B (zh) 前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06143626A (zh) 电动汽车前部下方车身结构
CN112977636A (zh) 车辆地板结构
US11827089B2 (en) Vehicle equipped with battery pack
US11912344B2 (en) Vehicle lower part structure
US20230072159A1 (en) Vehicle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2937682B (zh) 电动车辆的结构增强
JP6284041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US11993313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14057209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车身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20809142U (zh) 一种电堆安装结构及车辆
US11701958B2 (en) Electric powered vehicle
KR20130033748A (ko) 전기 자동차 차체
EP4112391A1 (en) A chassis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18877413U (zh) 一种车辆及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18577882U (zh) 后地板加强组件及车辆
CN219467834U (zh) 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以及车辆
CN1148896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