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3679U -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3679U
CN220803679U CN202321350104.6U CN202321350104U CN220803679U CN 220803679 U CN220803679 U CN 220803679U CN 202321350104 U CN202321350104 U CN 202321350104U CN 220803679 U CN220803679 U CN 220803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ystem
finish grinding
air
raw meal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1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晓
朱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bm Hefei Powder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bm Hefei Powder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bm Hefei Powder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bm Hefei Powder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1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3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3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3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分料阀、皮带秤、辊压机、料饼提升机、V型气流分级机、选粉机、旋风筒和空气输送斜槽,所述分料阀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秤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皮带秤的出料口和所述辊压机的出料口均与所述料饼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料饼提升机的出料口与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出料口与所述选粉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选粉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旋风筒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旋风筒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进料口连接。新增一套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与现有立磨并联使用,在成品细度控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企业对预热器进行了降阻改造,窑系统运转状况越来越好,产量也大幅增加,而配套的原料粉磨多为立磨终粉磨系统,生料成品细度控制在R0.08mm≤18%、R0.2mm≤1.5%前提下,生料粉磨系统台时产量约460t/h,粉磨工序电耗约14kWh/t(不含尾排),基本上连续72小时生产才能停机3-4小时检修,做不到避峰电生产,造成生产成本高。并且,因现有立磨主机设备年限长,设备故障率偏高,系统很难做到连续72小时生产,生产管理压力大。为确保水泥企业窑系统能够正常生产,并且保证每天有3个小时避峰时间,生料粉磨系统台时产量需达到580t/h以上,若水泥企业的原材料属于难磨物料,单套粉磨系统很难做到。
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辊压机终粉磨替代现有立磨系统,虽然各项指标都优于立磨系统,但一次性投资费用高。
因此,研究一种保留现有原料立磨系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解决水泥企业窑、磨产能不匹配问题的生料终粉磨系统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一种台时产量高且电耗低的生料终粉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分料阀、皮带秤、辊压机、料饼提升机、V型气流分级机、选粉机、旋风筒和空气输送斜槽,所述分料阀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秤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皮带秤的出料口和所述辊压机的出料口均与所述料饼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料饼提升机的出料口与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出料口与所述选粉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选粉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旋风筒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旋风筒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还包括称重仓,所述称重仓的出料口与所述辊压机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出料口还与所述称重仓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出料口连接有单机收尘器,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尾排收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筒的出风口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尾排收尘器的进风口和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立磨回渣提升机,所述分料阀包括第一分料阀和第二分料阀,所述第二分料阀的进料口与立磨回渣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料阀和第二分料阀均为三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还包括生料均化库,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的出料口与所述生料均化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现有原料立磨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新增一套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与现有立磨并联使用,正常生产时辊压机系统仅粉磨立磨排渣料,当立磨系统停机检修时,辊压机系统又可以独立作为原料终粉磨系统,辊压机系统可以实现两种功能灵活切换。技改前后生产指标对比表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在成品细度控制不变的情况下,技改后生料粉磨系统台时产量比技改前提高了约130t/h,每天都可以避峰电3小时,且生料粉磨工序电耗较技改前下降约0.5kWh/t,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艺流程图。
图中:1、辊压机;2、皮带秤;3、料饼提升机;4、V型气流分级机;5、选粉机;6、称重仓;7、旋风筒;8、循环风机;9、空气输送斜槽;10、单机收尘器;11、尾排收尘器;12、第一分料阀;13、第二分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针对水泥企业窑、磨产能不匹配的情况,本着节约投资原则,即保留现有原料立磨系统正常使用,然后新增一套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与现有立磨并联使用。正常生产时辊压机系统仅粉磨立磨排渣料;当立磨系统停机检修时,辊压机系统又可以独立作为原料终粉磨系统,辊压机系统可以实现两种功能灵活切换。该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分料阀、皮带秤2、辊压机1、料饼提升机3、V型气流分级机4、选粉机5、旋风筒7、称重仓6和空气输送斜槽9。分料阀分为第一分料阀12和第二分料阀13,第二分料阀13的进料口与现有的立磨回渣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第一分料阀12和第二分料阀13均为三通阀具体工艺流程如下所述:
实施例一
原料立磨系统正常生产时,辊压机系统仅粉磨立磨的排渣料。
料路系统:来自原料配料库的混合原料通过第一原料皮带机和第一分料阀12将新鲜原料送入原有立磨系统,成品经立磨系统旋风筒收集后,由原有空气输送斜槽输送至生料均化库。
立磨外排料经过第二原料皮带机、现有的立磨回渣提升机和新增的第二分料阀13输送出原有外排仓。第二分料阀13的出料口与皮带秤2的进料口连接,皮带秤2的出料口和辊压机1的出料口均与料饼提升机3的进料口连接,料饼提升机3的出料口与V型气流分级机4的进料口连接,V型气流分级机4的出料口与选粉机5的进料口连接,选粉机5的出料口与旋风筒7的进风口连接,旋风筒7底部的出料口与空气输送斜槽9的进料口连接,空气输送斜槽9的出料口与生料均化库连接。
工作时,出外排仓的立磨外排料通过仓底新增的皮带秤2输送至新建的辊压机系统的料饼提升机3,汇同辊压机挤压后的物料通过料饼提升机3输送至V型气流分级机4进行分选。
经分选后出V型气流分级机4的粗粉返回辊压机称重仓6,称重仓6内物料经辊压机1再次辊压后,通过料饼提升机3再喂入静态V型气流分级机4,形成一个闭路辊压粉磨系统。
经分选后出V型气流分级机4的细粉随气流进入高效选粉机5,经高效选粉机5二次分选,粗粉返回辊压机称重仓6进行二次挤压;细粉作为成品随气流进入旋风筒7,通过旋风筒7收集后,由新增的空气输送斜槽9送至由原有输送系统的生料均化库。
气路系统:因立磨外排料属于已经烘干过的物料,因此辊压机系统用的热风很少,全部用循环风参与物料的分选,经旋风筒7、循环风机8排出后又循环返回气流分很小部分排入现有的窑尾收尘器,经收尘净化后由现有的窑尾排风机排入大气。窑尾空气输送斜槽9的出料口处设有单机收尘器10,单机收尘器10收集下来的粉尘利用原有输送系统送入生料均化库。
实施例二
原料立磨系统停机检修时,辊压机系统为独立的生料终粉磨系统。
料路系统:来自原料配料库的混合原料通过第一原料皮带机和第一分料阀12将新鲜原料送入原有外排仓。
原有外排仓的出料口与皮带秤2的进料口连接,皮带秤2的出料口和辊压机1的出料口均与料饼提升机3的进料口连接,料饼提升机3的出料口与V型气流分级机4的进料口连接,V型气流分级机4的出料口与选粉机5的进料口连接,选粉机5的出料口与旋风筒7的进风口连接,旋风筒7底部的出料口与空气输送斜槽9的进料口连接,空气输送斜槽9的出料口与生料均化库连接。
工作时,出外排仓的物料通过仓底新增的皮带秤2输送至新建的辊压机系统的料饼提升机3,汇同辊压机1挤压后的物料通过料饼提升机3输送至V型气流分级机4进行分选。
经分选后出V型气流分级机4的粗粉返回辊压机称重仓6,称重仓6内物料经辊压机1再次辊压后,通过料饼提升机3再喂入静态V型气流分级机4,形成一个闭路辊压粉磨系统。
经分选后出V型气流分级机的细粉随气流进入高效选粉机5,经高效选粉机5二次分选,粗粉返回辊压机称重仓6进行二次挤压,细粉作为成品,随气流进入旋风筒7,通过旋风筒7收集后,由新增的空气输送斜槽9送至由原有的输送系统入生料均化库。
气路系统:旋风筒7的出风口连接有循环风机8,循环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有窑尾排收尘器11,尾排收尘器11是立磨系统中原有的。循环风机8的出风口分别与窑尾排收尘器11的进风口和V型气流分级机4的进料口连接。
工作时,整个粉磨系统的烘干热源均由窑尾废气提供,出高温风机的热风通过新增的管道进入V型气流分级机4,参与物料的烘干和分选,最终出旋风筒7的含尘风通过循环风机8排出后,部分作为循环风返回气流分级机继续参与物料分选,其余部分排入窑尾收尘器,经收尘净化后由风机排入大气。窑尾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利用原有输送系统入生料均化库。
本实用新型是辊压机1与V型气流分级机4、高效选粉机5、旋风筒7、循环风机8等组成辊压机终粉磨终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一磨两用,一方面可以单独粉磨立磨外排料;另一方面可以单独粉磨新鲜原料。在成品细度控制不变的情况下,技改后,生料粉磨系统台时产量比技改前提高了约130t/h,每天都可以避峰电3小时。生料粉磨工序电耗较技改前下降约0.5kWh/t,工艺流程简单,增加设备少,投资费用低,工程实施时对原系统的影响小,新建系统与原有系统对接时间短且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除此之外,利用原有立磨外排仓(有效容量约50t),不仅节约投资,还可以为辊压机系统稳定的供料,确保辊压机系统平稳运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分料阀、皮带秤(2)、辊压机(1)、料饼提升机(3)、V型气流分级机(4)、选粉机(5)、旋风筒(7)和空气输送斜槽(9),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料阀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秤(2)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皮带秤(2)的出料口和所述辊压机(1)的出料口均与所述料饼提升机(3)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料饼提升机(3)的出料口与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4)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4)的出料口与所述选粉机(5)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选粉机(5)的出料口与所述旋风筒(7)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旋风筒(7)底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9)的进料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还包括称重仓(6),所述称重仓(6)的出料口与所述辊压机(1)的进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4)的出料口还与所述称重仓(6)的进料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斜槽(9)的出料口连接有单机收尘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7)的出风口连接有循环风机(8),所述循环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有尾排收尘器(11),所述循环风机(8)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尾排收尘器(11)的进风口和所述V型气流分级机(4)的进料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包括立磨回渣提升机,所述分料阀包括第一分料阀(12)和第二分料阀(13),所述第二分料阀(13)的进料口与所述立磨回渣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料阀(12)和第二分料阀(13)均为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终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终粉磨系统还包括生料均化库,所述空气输送斜槽(9)的出料口与所述生料均化库连接。
CN202321350104.6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Active CN220803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104.6U CN22080367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104.6U CN22080367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3679U true CN220803679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104.6U Active CN22080367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3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4175B (zh) 一种辊压机联合粉磨装置
CN102179273A (zh) 辊压机水泥终粉磨系统及其粉磨方法
CN211887326U (zh) 水泥生产用粉磨装置
CN214320448U (zh) 一种水泥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CN210022424U (zh) 一种矿渣及水泥联合粉磨生产线
CN112473995B (zh) 一种改进型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207102827U (zh) 立式辊磨旁路分级烘干生料制备设备
CN220803679U (zh) 一种生料终粉磨系统
CN103537338A (zh) 一种立磨粉磨装置
CN210304024U (zh) 一种三循环闭路粉磨系统
CN105498927A (zh) 一种半终式粉磨系统
CN102698853B (zh) 一种新的立磨粉磨装置
CN109809717B (zh) 一种粉状石灰制备系统
WO2020034298A1 (zh) 适于高水分物料的组合式水泥粉磨系统及方法
CN114950692A (zh) 一种双闭路半终粉磨工艺方法及其工艺系统
CN116037287A (zh) 一种两辊拖一磨半终粉磨水泥工艺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207153894U (zh) 一种无球化粉磨生产水泥工艺系统
CN214320447U (zh) 一种改进型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CN205340996U (zh) 一种半终式粉磨系统
CN111921681A (zh) 一种水泥粉磨系统及方法
CN213727022U (zh) 一种高强环保石膏粉高效选粉磨粉系统
CN209753077U (zh) 一种用于高水分原料的生料外循环终粉磨工艺系统
CN209923399U (zh) 一种转底炉原料处理系统
CN210545598U (zh) 一种半终粉磨系统
CN220277613U (zh) 一种水泥生料辊压机粉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