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2678U -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2678U
CN220802678U CN202322269574.6U CN202322269574U CN220802678U CN 220802678 U CN220802678 U CN 220802678U CN 202322269574 U CN202322269574 U CN 202322269574U CN 220802678 U CN220802678 U CN 22080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acid
antibacterial
central tube
alka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95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念华
游琳琳
柯河荣
夏鸿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sol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sol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sol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sol Membran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95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卷式膜组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包括抗菌中心管、至少一组膜片组和端盖;抗菌中心管侧壁上设置有导流部,废酸碱液通过导流部从抗菌中心管流出进入至膜片组中,且导流部可使废酸碱液汇合于卷式膜组件的中间位置;膜片组缠绕抗菌中心管设置,膜片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耐酸碱膜片、中网和第二耐酸碱膜片,第一耐酸碱膜片和第二耐酸碱膜片均为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端盖设置于抗菌中心管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卷式膜组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能力,在面对极酸(pH小于1)或极碱(pH大于12)废液的处理时,实现良好的处理效果也保持良好的膜结构,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卷式膜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酸碱作为基础工业原料,在社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促进国民经济生产的同时产生大量酸碱废液,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对酸碱废液进行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卷式膜组件包括中心集水管和紧密缠绕中心集水管设置的膜元件,该膜元件包括依次叠合的膜、多孔支撑体、膜以及原水侧隔网,通过膜元件对酸碱废液进行浓缩,可很好地实现对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酸碱液的处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废酸碱液回用技术难题,实现废酸碱液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污总量,为企业节约开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申请号为202023276501.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卷式膜组件,通过具有网络孔结构的聚丙烯高分子硬弹性膜的设置,为透过膜进入渗透侧的渗透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流道空间,从而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申请号为201720591516.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卷式膜组件,通过设置可阻挡水流的原水封堵层,达到具有结构简单、组件过滤去除率高、纯水流速大、使用寿命长的效果。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卷式膜组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流道产水、降低能耗,未能考虑卷式膜组件耐酸碱的能力,尤其是在处理食品、医药、生物、化工、采矿、冶金、能源、石油、电子等领域产生的极酸极碱工业废水的过程中时,极酸极碱工业废水对于组件的破坏性非常大,大大缩短了卷式膜组件的使用寿命,需要频繁更换组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一些酸碱废液上的寿命以组件及应用情况,而更别说在一些极端酸碱废液的处理。
因此,如何开发得到一种能耐极端酸碱且通量大、截留率高、使用寿命长的膜组件中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卷式膜组件的耐酸耐碱能力,延长卷式膜组件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包括抗菌中心管、至少一组膜片组和端盖;所述抗菌中心管侧壁上设置有导流部,废酸碱液通过所述导流部从抗菌中心管流出进入至膜片组中,且所述导流部可使废酸碱液汇合于卷式膜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膜片组缠绕抗菌中心管设置,所述膜片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耐酸碱膜片、中网和第二耐酸碱膜片,所述第一耐酸碱膜片和第二耐酸碱膜片均为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所述端盖设置于抗菌中心管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且不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沿着抗菌中心管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沿着抗菌中心管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中心管含有第一抗菌颗粒,所述第一抗菌颗粒选自铁颗粒、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中心管选自聚亚苯基砜抗菌中心管、聚砜抗菌中心管和聚醚砜抗菌中心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的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kDa,弹性模量为0.8~3GPa。
进一步地,所述中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和/或聚丙烯中网。
进一步地,所述中网的厚度为8.5~14mil。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设置为两组或两组以上时,所述膜片组和膜片组之间设置有抗菌导流格网,所述抗菌导流格网的厚度为31~65mil。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导流格网含有第二抗菌颗粒,所述第二抗菌颗粒选自铁颗粒、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导流格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和/或聚丙烯导流格网。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内安装环、外环以及连接条,所述外环设置与内环外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内安装环与抗菌中心管的一端卡接,所述连接条连接内安装环和外环。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含有第三抗菌颗粒,所述第三抗菌颗粒选自铁颗粒、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选自聚亚苯基砜端盖、聚砜端盖和聚醚砜端盖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还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置于内安装环和外环之间,所述连接条连接内安装环、加强环以及外环。
进一步地,沿着靠近所述抗菌中心管的方向,所述加强环与内安装环相近一侧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卷式膜组件还包括玻璃钢,所述玻璃钢缠绕设置于卷式膜组件的最外侧。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选择耐酸碱膜片为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并在抗菌中心管上设置导流部,使得废酸碱液从抗菌中心管流出时,大部分作用于膜片组的中间位置,废酸碱液对于卷式膜组件两端的浸泡压力小,且端盖可减少进水时水流对于卷式膜组件的压力,提高了卷式膜组件整体的耐酸耐碱能力,能够适用于pH为0~14的废酸碱液的处理,实现提高卷式膜组件对于极端酸碱废液处理的能力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在膜片组和膜片组之间设置有厚度为31~65mil的抗菌导流格网,在废酸碱液处理的过程中提供广阔的流道空间,可有效提高卷式膜组件的通量,同时可缓解废酸碱液对于膜片组的浸泡压力,进一步提高对于极端酸碱废液处理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端盖采用环式结构,具体包括内安装环、外环以及连接条,覆盖于卷式膜组件的两端,在起到支撑限位的同时,也起到分流的作用,可减少废酸碱液进水时对于膜片组所产生的压力;
(4)本实用新型中端盖还可以采用三环式交叉结构,通过加强环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端盖的机械强度,同时可实现对于废酸碱液的分流;
(5)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加强环与内安装环相近一侧的距离逐渐减小,加强环和内安装环的侧壁可承受一部分进水压力,进一步减小废酸碱液进水时对于膜片组所产生的压力,实现提高卷式膜组件抗酸抗碱能力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式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菌中心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菌中心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式膜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式膜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抗菌中心管;2、膜片组;21、第一耐酸碱膜片;22、中网;23、第二耐酸碱膜片;3、端盖;31、内安装环;32、外环;33、连接条;34、限位环;35、加强环;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抗菌导流格网;7、玻璃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参照图1和图2,该卷式膜组件具体包括抗菌中心管1、至少一组膜片组2和端盖3,一组或多组膜片组2以抗菌中心管1的轴线为轴缠绕抗菌中心管1外周侧,端盖3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抗菌中心管1的两端卡接,且覆盖卷式膜组件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抗菌中心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部,进行过滤时,废酸碱液进入至抗菌中心管1中,并通过导流部从抗菌中心管1中流出至膜片组2中进行反渗透、纳滤、超滤或微滤;且导流部具有导流的作用,废酸碱液通过导流部从抗菌中心管1中流出至膜片组2时,可汇合于卷式膜组件的中间位置,降低了废酸碱液对于膜片组2两端的浸泡压力,使得卷式膜组件即使在极端酸碱废液的处理中仍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具有更好的耐酸耐碱能力。
参照图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1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4,且不同第一通孔4的孔径沿着抗菌中心管1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即第一通孔4在抗菌中心管1上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使得废酸碱液大部分从抗菌中心管1的中间位置流出,实现导流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4的形状仅为示例,并不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定,第一通孔4的形状还可以是但不限制于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心形、椭圆形、梯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形状。
参照图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5,且第二通孔5的宽度沿着抗菌中心管1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即第二通孔5在抗菌中心管1上呈中间大、两头小,使得废酸碱液大部分从抗菌中心管1的中间位置流出,实现导流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第二通孔5的形状仅为示例,并不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抗菌中心管1含有第一抗菌颗粒,第一抗菌颗粒分布于抗菌中心管1管体的表面和内部,赋予抗菌中心管1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起到抗菌防污染的效果,进而可实现延长抗菌中心管1使用寿命的效果。具体的,第一抗菌颗粒具体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中,抗菌中心管1选自聚亚苯基砜抗菌中心管、聚砜抗菌中心管和聚醚砜抗菌中心管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聚亚苯基砜抗菌中心管具体指的是以聚亚苯基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抗菌中心管,聚砜抗菌中心管具体指的是以聚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抗菌中心管,聚醚砜抗菌中心管具体指的是以聚醚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抗菌中心管,聚亚苯基砜抗菌中心管、聚砜抗菌中心管和聚醚砜抗菌中心管仅在材质上有区别,三者所具有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中,膜片组2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耐酸碱膜片21、中网22和第二耐酸碱膜片23;其中,第一耐酸碱膜片和第二耐酸碱膜片23均为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使得卷式膜组件可以应用于极酸和极碱的极端处理环境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酸碱片和第二酸碱片中的“第一”和“第二”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并不是对第一耐酸碱膜片21以及第二耐酸碱膜片23的相对位置的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膜片组2中所使用的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的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kDa,具体可以是100kDa、150kDa、200kDa、250kDa、500kDa、750kDa、1000kDa或它们中间的任意值;弹性模量为0.8~3GPa,具体可以是0.8GPa、0.9GPa、1.0GPa、1.5GPa、2.0GPa、3.0GPa或它们中间的任意值。
本实用新型中,中网22可以是但不限制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和/或聚丙烯中网。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具体指的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中网,聚丙烯中网具体指的是以聚丙烯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中网。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中网22的厚度为8.5~14mil,具体可以是8.5mil、9.0mil、10.0mil、11mil、13mil、14mil或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参照图5和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卷式膜组件中膜片组2的数量设置为三组,在膜片组2和膜片组2之间还设置有抗菌导流格网6,该抗菌导流格网6的厚度为31~65mil,具体可以是31mil、35mil、40mil、50mil、60mil、65mil或它们之间的任意值;更加具体的,同一组膜片组2中,第一耐酸碱膜片和第二耐酸碱膜片23的光滑湿润作用层相背设置,即抗菌导流格网6位于两光滑湿润作用层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膜片组2和膜片组2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抗菌导流格网6,可为酸碱废液的进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流道空间,实现了提高卷式膜组件的通量和产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抗菌导流格网6含有第二抗菌颗粒,第二抗菌颗粒分布于抗菌导流格网6的表面和内部,赋予抗菌导流格网6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起到抗菌防污染的效果,进而可实现延长抗菌导流格网6使用寿命的效果;具体的,第二抗菌颗粒具体可以是但不限制于铁颗粒、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中,抗菌导流格网6可以是但不限定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和/或聚丙烯导流格网;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具体指的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导流格网,聚丙烯导流格网具体指的是以聚丙烯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导流格网。
相较于由无纺布加复合过滤层组成的传统的卷式膜组件的膜片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式膜组件具有耐受酸碱、抗污染、产水量大以及使用寿命的优点,在频繁的酸碱进水导流作用下也具有良好的结构,仍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以及处理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膜片组2的第一耐酸碱膜片21、中网22和第二耐酸碱膜片23是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膜片组2、抗菌导流格网6以及膜片组2是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膜片组2与抗菌中心管1之间也是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
参照图2和7,本实用新型中,端盖3具体包括内安装环31、外环32以及连接条33;连接条33连接内安装环31和外环32,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内安装环31、外环32以及连接条33为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是连接条33的两端分别与内安装环31以及外环32热熔连接;内安装环31上开设有凹槽,抗菌中心管1的两端周侧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环,抗菌中心管1与内安装环31通过凹槽和凸环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外环32的直径与卷式膜组件的横截面的直径相同,使得端盖3能够覆盖膜片组2的边缘;其中,卷式膜组件的横截面指的是与抗菌中心管1的轴线相垂直的截面。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外环32上还设置有限位环34,该限位环34沿着垂直外环32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起到限制膜片组2位置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卷式膜组件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参照图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端盖3还包括设置于内安装环31和外环32之间的加强环35,且内安装环31、加强环35、外环32以及连接条33为一体注塑成型,通过加强环35的设置可分散部分进水水流产生的冲击力,减小进水压力对于膜片组2边缘的破坏,可实现延长卷式膜组件寿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减小膜片组2边缘受到的进水压力,将加强环35与内安装环31相近一侧的距离设置为沿着靠近抗菌中心管1的方向逐渐减小(图中未示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内安装环31靠近加强环35的侧面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方向为使内安装环31与加强环35相近一侧的距离沿着靠近抗菌中心管1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可以是加强环35靠近内安装环31的侧面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方向为使内安装环31与加强环35相近一侧的距离沿着靠近抗菌中心管1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可以是内安装环31和加强环35相近的一侧均倾斜设置,且两者倾斜的方向为使内安装环31与加强环35相近一侧的距离沿着靠近抗菌中心管1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中,端盖3含有第三抗菌颗粒,第三抗菌颗粒分布于端盖3的表面和内部,赋予端盖3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起到抗菌防污染的效果,进而可实现延长端盖3使用寿命的效果;具体的,第三抗菌颗粒具体可以是但不限制于铁颗粒、氧化锌颗粒、铜颗粒以及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中,在卷式膜组件的最外侧还缠绕有玻璃钢7,该玻璃钢7是通过以乙烯基酯树脂作为基体与玻璃纤维共同编制得到,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酸碱能力,可赋予卷式膜组件良好的机械强度,保持其在废酸碱液处理过程中的结构,进而实现延长卷式膜组件使用寿命的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卷式膜组件包括三组膜片组,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将AMS湿膜耐酸纳滤膜片置于裁切机器上,剪裁至宽度为180~200cm,将裁剪后的AMS湿膜耐酸纳滤膜片按照粗糙面相对的方式对折,然后在中间放置一片宽度为90-100c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重复折叠2次得到三组膜片组;
S2、在膜片组和膜片组之间插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后采用胶水将三组膜片组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缠绕粘接在聚砜抗菌中心管上;
S3、在聚砜抗菌中心管的两端上安装上聚砜端盖且缠绕上玻璃钢,得到卷式膜组件。
本实施例中,AMS湿膜耐酸纳滤膜片的截留分子量为100~400kDa,弹性模量为1.0G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的厚度为8.5mi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的厚度为31mi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卷式膜组件,不同之处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的厚度为12mi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的厚度为46mil,其他条件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卷式膜组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重复折叠9次得到十组膜片组,其他条件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3提供的方法制备卷式膜组件,不同之处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的厚度为12mi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的厚度为65mil,其他条件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卷式膜组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重复折叠21次得到二十一组膜片组,其他条件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5提供的方法制备卷式膜组件,不同之处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的厚度为12mi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的厚度为65mil,其他条件相同。
测试例.
本测试例中,按照GB/T 344242-2017中硫酸镁测试方法,即:采用浓度为2000±20mg/L的硫酸镁测试溶液,并按照测试压力为15MPa、测试液pH值为7.5±0.5以及回收率为8±1%的测试要求对实施例1~6提供的卷式膜组件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卷式膜组件的性能
注:20%H2SO4的pH值为0;20%NaOH的pH值为14。
由测试结果可知,使用实施例1~6提供的卷式膜组件对硫酸镁溶液进行处理时,脱盐率稳定在99.2%以上,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将卷式膜组件分别浸泡在20%H2SO4溶液和20%NaOH溶液中一个月,卷式膜稳定运行,组件的结构保持完好,具有优秀的抵抗极酸极碱环境的能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式膜组件包括抗菌中心管、至少一组膜片组和端盖;所述抗菌中心管侧壁上设置有导流部,废酸碱液通过所述导流部从抗菌中心管流出进入至膜片组中,且所述导流部可使废酸碱液汇合于卷式膜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膜片组缠绕抗菌中心管设置,所述膜片组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耐酸碱膜片、中网和第二耐酸碱膜片,所述第一耐酸碱膜片和第二耐酸碱膜片均为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所述端盖设置于抗菌中心管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通孔,且不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沿着抗菌中心管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设置于抗菌中心管侧壁上且沿着抗菌中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沿着抗菌中心管两端向中间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中心管选自聚亚苯基砜抗菌中心管、聚砜抗菌中心管和聚醚砜抗菌中心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MS湿膜耐酸碱纳滤膜片的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kDa,弹性模量为0.8~3G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网和/或聚丙烯中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网的厚度为8.5~14mi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设置为两组或两组以上时,所述膜片组和膜片组之间设置有抗菌导流格网,所述抗菌导流格网的厚度为31~65mi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导流格网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流格网和/或聚丙烯导流格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内安装环、外环以及连接条,所述外环设置与内环外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内安装环与抗菌中心管的一端卡接,所述连接条连接内安装环和外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选自聚亚苯基砜端盖、聚砜端盖和聚醚砜端盖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置于内安装环和外环之间,所述连接条连接内安装环、加强环以及外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靠近所述抗菌中心管的方向,所述加强环与内安装环相近一侧的距离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式膜组件还包括玻璃钢,所述玻璃钢缠绕设置于卷式膜组件的最外侧。
CN202322269574.6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Active CN22080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574.6U CN2208026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574.6U CN2208026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2678U true CN22080267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9574.6U Active CN2208026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3650B1 (en) Element unit, separation membrane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disconnecting separation membrane element
CN102248726A (zh) 一种具有胶粘过渡层的纳米纤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22701A (zh) 过滤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水处理装置
CN107050927B (zh) 复合型结构油水分离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20802678U (zh) 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卷式膜组件
CN111229044B (zh) 一种碟管式分离膜组件
KR102485856B1 (ko) 압력지연 삼투막 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력지연 삼투모듈
CN217068396U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及水处理装置
KR20180069350A (ko) 필터여재,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터유닛
CN114082310B (zh) 一种卷式膜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53184B (zh) 一种mbr平板分离膜、mbr平板膜组件及其应用
CN211612273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
CN107073399B (zh) 螺旋型膜元件用透过侧流路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934484U (zh) 一种新型三维结构水过滤膜
CN210237232U (zh) 一种新型mbr平板分离膜、mbr平板膜组件和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9496163B (zh) 分离膜元件
CN211470980U (zh) 一种宽流道反渗透膜
CN112237846A (zh) 一种错流过滤平板膜组件
CN217188883U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反渗透膜
CN207562686U (zh) 超强型超滤膜
CN218688196U (zh) 一种平板高精度分离膜
CN110872151B (zh) 平板mbr导流板、膜组件及其反应器和方法
CN215463322U (zh) 一种碟管式氧化石墨烯定向分离膜
CN218665513U (zh) 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
JP2019025419A (ja) 分離膜エレメント及びベッセ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