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7953U -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7953U
CN220797953U CN202322542288.2U CN202322542288U CN220797953U CN 220797953 U CN220797953 U CN 220797953U CN 202322542288 U CN202322542288 U CN 202322542288U CN 220797953 U CN220797953 U CN 220797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utlet box
shell
baffle
out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22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邢天
王富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22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7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7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7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包括罩盖、位于罩盖顶部的若干引线槽以及位于罩盖侧面的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供壳体插入插槽;所述内挡板与电机的壳体内表面接触;所述外挡板与电机的壳体外表面接触,外挡板由罩盖左右两侧延伸至罩盖前端面,位于罩盖左右两侧的外挡板上朝向内挡板的一侧设有内凹的长槽;当所述出线盒与壳体装配时,所述长槽与壳体形成润滑腔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全方位防止异物渗入,同时在左右侧面的外挡板内侧设有内凹的长槽,当出线盒与壳体装配时,长槽内留存有空气,外挡板与壳体之间不是无缝隙贴合,流动的空气在长槽内可起到润滑作用,使出线盒安装更顺滑。

Description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均设有出线盒,出线盒先与电机内的线圈组件固定,再将其压入电机壳体内,最后将盖板与壳体铆接固定。
壳体与出线盒为内外插接,在两者的连接处会有缝隙的存在,细小的缝隙可能会有异物的渗入,导致电机运行时有异音的产生,电机出现不良现象,进而影响该电机的高端装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传统方法是在出线盒压入壳体后进行封胶处理,但是这样会造成成本增加,为此现有技术采用在出线盒两侧添加筋条的方式将缝隙遮挡,筋条与出线盒上的内挡板分别与壳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接触,但是由于筋条紧靠出线盒侧面,一方面会存在壳体侧面滑出筋条的现象,另一方面筋条和内挡板与壳体的连接过于紧密,若筋条过长,则向壳体内压入出线盒时阻力过大,会造成安装困难,并且筋条也未延伸至出线盒的前端,出线盒前端面与壳体端面接触面面积较小,也会引起异物渗入,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况下,出线盒的前端面仍然需要进行少量封胶处理。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安装方便、成本低且有效防异物的出线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线盒装入壳体时阻力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异物渗入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线盒,包括罩盖、位于罩盖顶部的若干引线槽以及位于罩盖侧面的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供壳体插入插槽;所述内挡板与电机的壳体内表面接触;所述外挡板与电机的壳体外表面接触,外挡板由罩盖左右两侧延伸至罩盖前端面,位于罩盖左右两侧的外挡板上朝向内挡板的一侧设有内凹的长槽;当所述出线盒与壳体装配时,所述长槽与壳体形成润滑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挡板包括位于罩盖前端的第一弧形挡板和位于罩盖左右两侧的第二弧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的前端面为矩形面,所述外挡板在罩盖的前端断开形成两段不相连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厚度由罩盖的两侧至罩盖的中心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沿罩盖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b的大小为2mm~3mm。
进一步的,位于罩盖左右两侧的内挡板外缘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所在的内挡板外缘与罩盖侧面距离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盒还包括位于罩盖顶部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与盖体扣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的后端设有与盖体抵接的后挡板,后挡板上设有定位孔,盖体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块;所述罩盖和盖体的前端具有相互扣接的上卡勾和下卡勾。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朝向罩盖顶面的表面具有与引线槽一一对应的压线凸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和以上所述的出线盒,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壳体的圆周面具有延伸至所述开口的第二缺口,所述出线盒插接于第二缺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在出线盒的左右侧面和前端面均设有外挡板,全方位防止异物渗入,同时在左右侧面的外挡板内侧设有内凹的长槽,当出线盒与壳体装配时,长槽内留存有空气,外挡板与壳体之间不是无缝隙贴合,流动的空气在长槽内可起到润滑作用,使出线盒安装更顺滑。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所述长槽可以增大外挡板与罩盖侧边的距离,从而避免壳体与外挡板脱离,并且长槽还具有一定的储存作用,当细小异物进入长槽后,会在长槽内停留,部分异物仍然会从外挡板与壳体的缝隙漏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异物渗入风险。
(3)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可应用到伺服电机驱控一体化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盒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盒的立体图(盖体未显示);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盒的俯视图(盖体未显示);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线盒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联接线未显示);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的爆炸图。
图中,1、罩盖,101、引线槽,102、插针孔,2、内挡板,201、第一弧形挡板,202、第二弧形挡板,3、外挡板,301、前挡板,4、插槽,5、长槽,6、润滑腔体,7、第一缺口,8、出线盒,9、盖体,10、后挡板,11、定位孔,12、定位块,13、上卡勾,14、下卡勾,15、压线凸块,16、壳体,1601、开口,1602、第二缺口,17、转子组件,18、定子组件,19、上极板组件,20、齿轮组件,21、盖板组件,22、输出轴组件,23、联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出线盒,包括罩盖1、位于罩盖1顶部的若干引线槽101以及位于罩盖1侧面的内挡板2和外挡板3;内挡板2与外挡板3之间形成供壳体16插入的插槽4;内挡板2与电机的壳体16内表面接触;外挡板3与电机的壳体16外表面接触,外挡板3由罩盖1左右两侧延伸至罩盖1前端面,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外挡板3上朝向内挡板2的一侧设有内凹的长槽5;当出线盒8与壳体16装配时,长槽5与壳体16形成润滑腔体6。
本实用新型中,以出线盒8插入壳体16时的运动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引线槽101用于固定联接线23,罩盖1上通常还设有插针孔102,线圈组件的插针穿过插针孔102与联接线23连接,外挡板3位于内挡板2的外侧,内挡板2的外表面和外挡板3的内表面均为与壳体16表面接触的弧形面,当出线盒8插入壳体16后,罩盖1的侧面可以起到周向限位作用,内挡板2和外挡板3可以起到径向限位作用,同时外挡板3可以防灰防尘。
罩盖1通常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壳体16的弧形圆周面与罩盖1前端面抵接时,壳体16不能与罩盖1的前端整体接触,尤其是罩盖1的前端两侧接触面较小,接触面越小,密封性越差,防异物渗入的效果也越差,将外挡板3延伸至罩盖1的前端面,可以增加防异物效果,不需要封胶处理。
长槽5的前后两端为封闭面,可以避免异物从长槽5的前后两端进入,当出线盒8压入壳体16过程中,长槽5内留存有空气,外挡板3与壳体16之间不是无缝隙贴合,流动的空气在长槽5内可起到润滑作用,使出线盒8安装更顺滑。另外,长槽5还具有一定的储存作用,当细小异物进入长槽5后,会在长槽5内停留,部分异物仍然会从外挡板3与壳体16的缝隙漏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异物渗入风险。
如图3所示,内挡板2通常包括位于罩盖1前端的第一弧形挡板201和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第二弧形挡板202。第一弧形挡板201和第二弧形挡板202均呈弧形延伸,第一弧形挡板201与第二弧形挡板202连接成整体。
罩盖1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因此罩盖1的前端面为矩形面,罩盖1的前端面与壳体16的弧形外周面的缺口接触,罩盖1的前端面中心与壳体16的接触面最大,前端面两侧与壳体16的接触面逐渐减小,因此外挡板3在罩盖1前端面的厚度也是不均匀的,具体是指,外挡板3在罩盖1的前端断开形成两段不相连的前挡板301,前挡板301的厚度由罩盖1的两侧至罩盖1的中心逐渐减小。如图6所示,在罩盖1前端面的中心处,壳体16到达罩盖1的顶部,而在前端面的两侧,壳体16逐渐向下弯折,因此,前挡板301在罩盖1前端面的两侧厚度较大,可以遮挡细小异物,弥补两侧接触面较少带来的密封性不足问题,随着向中心方向延伸厚度逐渐减小,直至断开,保证前挡板301与第一弧形挡板201之间保持固定间距。
本实施例中,长槽5还可以增大外挡板3与罩盖1侧边的距离,从而避免壳体16与外挡板3脱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长槽5沿罩盖1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b的大小为2mm~3mm。
为减小内挡板2的尺寸,并且在保证防灰效果前提下提高安装效率,作为优选的,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内挡板2外缘具有第一缺口7,第一缺口7所在的内挡板2外缘与罩盖1侧面距离减小,第一缺口7可以减少内挡板2与壳体16的接触面积,减少安装阻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出线盒8还包括位于罩盖1顶部的盖体9,盖体9与罩盖1可拆卸固定,所述可拆卸固定可以为扣接、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等等。
本实施例以罩盖1与盖体9扣接固定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罩盖1的后端设有与盖体9抵接的后挡板10,后挡板10上设有定位孔11,盖体9上设有适于插入定位孔11的定位块12;罩盖1和盖体9的前端具有相互扣接的上卡勾13和下卡勾14,上卡勾13与下卡勾14分别具有向上的勾部和向下的勾部,两个勾部互相扣接。安装时将盖体9向下压,后端的定位块12先穿过定位孔11,再压盖体9的前端,使上卡勾13和下卡勾14相互扣接。
在进一步设计中盖体9朝向罩盖1顶面的表面具有与引线槽101一一对应的压线凸块15,压线凸块15可以压紧引线槽101内的联接线23,避免联接线23脱离引线槽101。
实施例三
一种电机,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包括壳体16和以上所述的出线盒8,壳体16一端开口1601,壳体16的圆周面具有延伸至开口1601的第二缺口1602,出线盒8插接于第二缺口1602处,开口1601位于壳体16的后端,出线盒8由后至前插入壳体16的第二缺口1602,直至罩盖1的前端面与第二缺口1602的端面抵接。
壳体16内设有转子组件17、定子组件18、上极板组件19和齿轮组件20,盖板组件21盖合在壳体16的开口1601处,转子组件17的输出扭矩通过齿轮组件20传递至输出轴组件22,并通过输出轴组件22与客户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盖(1)、位于罩盖(1)顶部的若干引线槽(101)以及位于罩盖(1)侧面的内挡板(2)和外挡板(3);内挡板(2)与外挡板(3)之间形成供壳体(16)插入插槽(4);
所述内挡板(2)与电机的壳体(16)内表面接触;
所述外挡板(3)与电机的壳体(16)外表面接触,外挡板(3)由罩盖(1)左右两侧延伸至罩盖(1)前端面,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外挡板(3)上朝向内挡板(2)的一侧设有内凹的长槽(5);当所述出线盒(8)与壳体(16)装配时,所述长槽(5)与壳体(16)形成润滑腔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2)包括位于罩盖(1)前端的第一弧形挡板(201)和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第二弧形挡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的前端面为矩形面,所述外挡板(3)在罩盖(1)的前端断开形成两段不相连的前挡板(301),所述前挡板(301)的厚度由罩盖(1)的两侧至罩盖(1)的中心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5)沿罩盖(1)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b的大小为2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位于罩盖(1)左右两侧的内挡板(2)外缘具有第一缺口(7),所述第一缺口(7)所在的内挡板(2)外缘与罩盖(1)侧面距离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盒(8)还包括位于罩盖(1)顶部的盖体(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与盖体(9)扣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的后端设有与盖体(9)抵接的后挡板(10),后挡板(10)上设有定位孔(11),盖体(9)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定位孔(11)的定位块(12);
所述罩盖(1)和盖体(9)的前端具有相互扣接的上卡勾(13)和下卡勾(1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9)朝向罩盖(1)顶面的表面具有与引线槽(101)一一对应的压线凸块(15)。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6)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出线盒(8),所述壳体(16)一端开口(1601),壳体(16)的圆周面具有延伸至所述开口(1601)的第二缺口(1602),所述出线盒(8)插接于第二缺口(1602)处。
CN202322542288.2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Active CN220797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2288.2U CN220797953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2288.2U CN220797953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7953U true CN220797953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2288.2U Active CN220797953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7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97953U (zh) 一种出线盒及包含其的电机
CN212497594U (zh) 电动工具
JP4593832B2 (ja) モータの防水構造
CN208806679U (zh) 塑封电机
US4368938A (en) Small electric motor
CN109038911A (zh) 塑封电机
CN210744916U (zh) 防水电缆模块以及使用该防水电缆模块的无刷电机
CN208806678U (zh) 塑封电机
CN213234673U (zh) 一种汽车自动门执行器壳体
CN220189826U (zh) 一种电池
CN216868790U (zh) 空调器底盘及空调器
CN219693550U (zh) 一种导风驱动装置及天花机
CN215528716U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17545722U (zh) 一种外转子电动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20417617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94771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电连接结构
CN213879468U (zh) 电机结构和空调器
CN220475043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983937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防护装置
CN214378908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7769418U (zh) 散热窗及母线槽连接处散热结构
CN220884042U (zh) 前端冷却模块和冷却系统
CN219329645U (zh) 直流电机组件及直流电机
CN221009922U (zh) 电机以及车辆
CN216872264U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及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