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8716U -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 Google Patents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8716U
CN215528716U CN202122092305.8U CN202122092305U CN215528716U CN 215528716 U CN215528716 U CN 215528716U CN 202122092305 U CN202122092305 U CN 202122092305U CN 215528716 U CN215528716 U CN 21552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wire
power cord
cover plate
external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23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萍
张健强
赵诗惠
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23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及风机。其中,外转子电机包括安装座、电源线,以及安装于安装座的接线板和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盖板和压线板,盖板设有出线槽,电源线的一端与接线板相连,电源线的另一端从出线槽穿出,压线板与盖板配合将电源线夹紧于出线槽。如此,在盖板设置出线槽引出电源线,再通过设置压线板与盖板配合将电源线夹紧在出线槽内,电源线不会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晃动,能够避免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出现松动,避免接触不良,电源线也不会因产生移位而反复弯折发生断裂,还能避免电源线发生破损。

Description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行业能效升级,外转子电机以其具有结构紧凑、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排气设备、空调机组、空气净化系统和冷却设备等领域。
外转子电机与传统电机的结构不同,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组件在电机的中间,转子组件在外侧,并从电机外部引线与电机内部的接线板相连为定子组件的绕组线圈等供电,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稳定性直接影响电机工作的稳定性。相关技术中,在接线时,电源线从电机内部引出,电源线位于电机外部的一端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晃动,从而带动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位置松动,导致电源线与接线板接触不良,导致电机供电不稳定,电机工作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及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转子电机的电源线位于电机外部的一端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晃动,从而带动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位置松动,导致电源线与接线板接触不良,导致电机供电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安装座、电源线,以及安装于安装座的接线板和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盖板和压线板,盖板设有出线槽,电源线的一端与接线板相连,电源线的另一端从出线槽穿出,压线板与盖板配合将电源线夹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安装耳部和自安装耳部的一侧凸出的安装筒部,盖板和压线板分别与安装耳部相连,沿安装耳部的径向,出线槽位于安装耳部和/或安装筒部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包括盖板部和连接于盖板部的侧板部,盖板部沿安装筒部的轴向盖设于安装耳部,侧板部沿安装筒部的径向设于安装耳部的侧部,出线槽设于侧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部设有嵌装口,嵌装口贯通出线槽,压线板具有遮蔽部和抵压部,遮蔽部遮盖嵌装口,抵压部与出线槽配合夹紧电源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压部对应出线槽的位置设有凸起,凸起伸入出线槽内并与电源线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出线槽,抵压部对应各出线槽的位置处均设有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部还设有插接口,压线板还具有插接部,压线板通过插接部与插接口配合插接于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耳部包括沿安装筒部的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压线板与第一连接耳相连,盖板部与第三连接耳相连,第二连接耳外露于盖板部并用于供外部结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安装筒部的轴向,第一连接耳及第三连接耳均相对第二连接耳内凹,压线板的厚度及盖板部的厚度均与该内凹深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部与安装耳部的侧部之间具有间隙,出线槽与间隙相连通,接线板设于安装耳部背离盖板部的一侧,电源线于接线板正对间隙的位置引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转子电机还包括定子铁芯,安装筒部与安装耳部相连的端部的外周壁环设有凸台,接线板套设于凸台,定子铁芯套接于安装筒部未设置凸台的一端,定子铁芯朝向安装耳部的端面与凸台相抵并与接线板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铁芯通过粘接剂与安装筒部粘接,安装筒部设有用于容纳多余的粘接剂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板设有供凸台穿设的第二套接孔,第二套接孔的孔壁与凸台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卡接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端盖组件的盖板设置出线槽,电源线自接线板引出后从出线槽穿出,再设置压线板与盖板配合将电源线夹紧在出线槽内,端盖组件与安装座连接后,电源线即被限制移动。这样,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电源线不会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晃动,从而能够避免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出现松动,避免接触不良,此外,电源线也不会因产生移位而反复弯折,或与接线板或盖板等反复摩擦而发生断裂,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电源线发生破损,进一步提升外转子电机的整机性能。另外,端盖组件与安装座分开制作,端盖组件可以选择与安装座相比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制作,从而降低安装座的结构复杂程度和整个电机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机,包括上述的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使用上述的外转子电机,风机生产成本降低,且风机的电性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因外转子电机电性接触不良而导致风机出现电性故障的概率降低,风机的整机性能得以提高,检修频次降低,用户体验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剖视结构图;
图2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端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安装座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定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为:
10、定子组件;11、定子铁芯;111、第一套接孔;1111、第一扁位;1112、定位槽; 12、绝缘框架;121、上框架;122、下框架;13、线圈绕组;
20、安装座;21、安装耳部;211、第一连接耳;212、第二连接耳;213、第三连接耳;214、螺孔;215、第四连接孔;22、安装筒部;221、第一轴承室;222、第二轴承室;223、导通孔;224、凸台;2242、凹槽;2243、卡块;225、第二扁位;226、定位凸块;23、间隙;
30、接线板;31、第二套接孔;32、卡口;33、第三连接孔;34、开口槽;341、第一槽段;342、第二槽段;35、单面焊盘;36、双面焊盘;
40、电源线;
50、端盖组件;51、盖板;511、盖板部;5111、开口;5112、第二连接孔;5113、避让口;5114、止挡部;512、侧板部;5121、插接口;5122、嵌装孔;52、压线板;521、遮蔽部;5211、第一连接孔;522、抵压部;5221、凸起;523、插接部;53、出线槽;
60、转轴;601、支撑端;602、输出端;61、轴承;
70、转子组件;71、转子;711、轴孔;72、磁钢;
1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10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10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电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剖视结构图,图2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端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转子电机包括安装座20和端盖组件50,其中,安装座20上安装有接线板30,接线板30上连接有电源线40,端盖组件50安装于安装座20,端盖组件50包括盖板51和压线板52,盖板51设有出线槽53,如图3和图4所示,电源线 40的一端与接线板30相连,电源线40的另一端从该出线槽53穿出,压线板52与盖板51 配合,将电源线40夹紧于出线槽53,如图1所示,具体地,压线板52与出线槽53的槽壁配合夹紧电源线40,确保电源线40不会受外力作用而随意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在端盖组件50的盖板51设置出线槽53,电源线40自接线板30引出后从出线槽53穿出,再设置压线板52与盖板51配合将电源线40 夹紧在出线槽53内,端盖组件50与安装座20连接后,电源线40即被限制移动。这样,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电源线40不会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晃动,从而能够避免电源线40与接线板 30的连接出现松动,避免接触不良,此外,电源线40也不会因产生移位而反复弯折,或与接线板30或盖板51等反复摩擦而发生断裂,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电源线40发生破损,进一步提升外转子电机的整机性能。另外,端盖组件50与安装座20分开制作,端盖组件50可以选择与安装座20相比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制作,从而降低安装座20的结构复杂程度和整个电机的制作成本。
相关技术中,对于外转子电机而言,电机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考虑到如何布设电源线可能会影响到电机的整体体积,因此,在考虑电源线从电机内部引出时,不仅需要考虑电源线与接线板的连接稳定性,还需要考虑电机的小型化发展需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在提高电源线的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电机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安装座20包括安装耳部21和安装筒部22,其中,安装筒部22自安装耳部21的一侧凸出并背离安装耳部21延伸形成,安装耳部21 为端盖组件50以及电机的一些外部结构如外部的接口等提供一个集中的安装连接的区域,安装筒部22用于供定子组件10和转子组件70套设安装。盖板52和压线板52均与安装耳部21相连,且沿安装耳部21的径向,出线槽53位于安装耳部21和/或安装筒部22的侧部,即出线槽位于本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侧部。如此,电源线40从电机的侧部引出,不会增加本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轴向尺寸,有助于降低外转子电机的轴向高度,使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电机的整体体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51包括盖板部511和连接于盖板部511的侧板部512,盖板部511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盖设于安装耳部21,侧板部512沿安装筒部22的径向设于安装耳部21的侧部,接线板30设于安装耳部21背离盖板部511的侧部,出线槽53设于侧板部5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侧板部512与安装耳部21的侧部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隙23,出线槽53与间隙23相连通,接线板30设于安装耳部21背离盖板部511的一侧,电源线40于接线板30正对间隙23的位置处从接线板30引出。在电机的内部预留间隙23用于电源线40走线,电源线40的引出不会干扰其他结构的布设。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部511设有嵌装口5111,嵌装口5111连通出线槽53,压线板52具有遮蔽部521和抵压部522,遮蔽部521适配遮盖嵌装口5111,抵压部522与出线槽53配合夹紧电源线40。如此,出线槽53设于安装座20的侧部,电源线40引出时,先将电源线40从嵌装口5111引出,再将其卡入出线槽53内,随后再将压线板52连接至安装耳部21并使抵压部522将电源线40抵压于出线槽53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电源线40被夹紧于出线槽53内,可以设置上述出线槽53的槽口大小与电源线40沿径向的截面尺寸基本相等,即出线槽53恰好能够供电源线40嵌入,如此,当电源线40卡接于出线槽53内时,电源线40直接与抵压部522相抵,电源线40 便可被夹紧于出线槽53内。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设置出线槽53的槽口尺寸大于电源线40沿径向的截面尺寸,并在抵压部522正对出线槽53的位置处设置凸起5221,压线板52连接于安装耳部21时,凸起5221伸入对应的出线槽53内并与电源线40相抵。即凸起5221与电源线 40相抵,从而将电源线40夹紧在出线槽53内,这样,通过凸起5221抵压限制电源线40 移动,出线槽53的尺寸可以相对设置的更大,从而供不同尺寸的电源线40卡入,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更加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51的侧板部512可以连续设置多个出线槽53,当有多根电源线40需要引出时,多根电源线40从不同的出线槽53穿出,便于管理及检修维护。并且,在上述设置凸起5221抵压电源线40的方案中,对应各出线槽53分别设置凸起5221,即在压线板52的抵压部522连续设置多个凸起5221,当压线板52与安装耳部21 相连时,各凸起5221对应伸入各出线槽53内,从而将各电源线40对应抵压夹紧于对应的出线槽53内。
可以理解地,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出线槽53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电源线40的数量等的具体的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对出线槽53的设置数量进行唯一限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嵌装口5111可以仅位于盖板部51,此时,出线槽53为设于侧板部52与盖板部51相连的端部的缺口,从而贯通嵌装口5111。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嵌装口5111也可以从盖板部51延伸至侧板部52,此时,出线槽53设置于侧板部52的任意位置均可贯通嵌装口51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51还设有插接口5121,压线板52还具有插接部523,压线板52通过插接部523与插接口5121配合插接于盖板51。这样,压线板52与盖板51插接配合,便于压线板52与安装耳部21的定位安装,并且,还能够对压线板52进行辅助限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插接口5121设置于盖板51的侧板部512,且在出线槽5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插接口5121,盖板部511设有朝开口5111内延伸并位于插接口5121上方的止挡部5114,插接部523间隔设置于遮蔽部521朝向出线槽53的底部,且遮蔽部521对应两插接口512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插接部523。两插接部523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接口5121内,两止挡部5114分别与位于下方的插接部523抵接,以限制压线板 52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移动,避免压线板52晃动,影响压线板52于安装耳部21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其中,图5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耳部21包括沿安装筒部22的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耳211、第二连接耳212和第三连接耳213,压线板52与第一连接耳211 相连,盖板部511与第三连接耳213相连,第二连接耳212外露于盖板部511并用于供本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以外的外部结构连接。
其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第一连接耳211的外端面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内凹,即第一连接耳211相对第二连接耳212内凹。这样,当压线板52安装于安装耳部21时,压线板52的外端面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内凹,或者压线板52的外端面与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齐平,如此,确保不会因为压线板52的设置而导致电机的轴向尺寸变大,满足电机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可选地,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第三连接耳213的外端面同样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内凹,即第三连接耳213也相对第二连接耳212内凹。这样,当整个端盖组件50安装于安装耳部21时,端盖组件50整体的外端面与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齐平,如此,确保端盖组件50的设置而不会导致电机的轴向尺寸变大,满足电机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211、第二连接耳212及第三连接耳213三者的外端面分别是指: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三个连接耳的背离安装筒部22的端面。
这样,当盖板51及压线板52安装于安装耳部21时,压线板52的外端面及盖板部511的外端面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内凹,或者压线板52的外端面及盖板部511的外端面与第二连接耳212的外端面齐平,如此,确保不会因为端盖组件50的设置而导致电机的轴向尺寸变大,满足电机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第一连接耳211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内凹深度等于盖板部511的厚度,第三连接耳213相对第二连接耳212的内凹深度等于压线板52的厚度,即压线板52的厚度与盖板部511的厚度基本相当,使盖板部511、压线板52及第二连接耳212三者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整体一致性更高,结构更加连续美观。
此外,盖板部511对应第二连接耳212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口5113,避让口5113避让第二连接耳212使第二连接耳212外露,避让口5113的壁面与第二连接耳212的侧壁相抵,避免存在缝隙导致灰尘等进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耳部21具有多个第二连接耳212、一个第一连接耳211、两个第三连接耳213,其中,多个第二连接耳212沿安装耳部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耳211设置于相邻两第二连接耳212之间,两个第三连接耳213设置于相邻两第二连接耳212之间,第一连接耳211和第三连接耳213不相邻,一个第一连接耳211与两个第三连接耳213相对安装筒部22的轴线旋转对称,如此,整个安装耳部21呈旋转对称结构,质量均匀分布,结构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线板52设有第一连接孔5211,第一连接耳211对应第一连接孔5211的位置设有螺孔214,压线板52通过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100穿过第一连接孔5211后螺接于第一连接耳211的螺孔214。相类似地,盖板部511 设有第二连接孔5112,第三连接耳213对应第三连接孔33的位置设有螺孔214,盖板部511 通过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100穿过第二连接孔5112后螺接于第三连接耳213的螺孔214。接线板30设有第三连接孔33,第二连接耳212对应第四连接孔215的位置设有螺孔214,接线板30通过铆钉或者螺钉等紧固件100穿过第四连接孔215后螺接于第二连接耳212的螺孔214,此外,第二连接耳5112还设有第四连接孔215,第三连接孔33用于连接外部结构。即,盖板部511、压线板52及接线板30均通过紧固件100与安装耳部21紧固连接,拆装操作简便、连接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如图1、图2,以及图6至图9,其中,图6为图5所示的安装座的另一视角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定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外转子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10、转轴60和转子组件70。
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定子组件10包括定子铁芯11、绝缘框架12和线圈绕组13,定子铁芯11与线圈绕组13配合形成电磁作用,绝缘框架12用于定子铁芯11与绕组之间起到形成电气安全间隙23的绝缘作用。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定子组件10的绝缘框架12可以与定子铁芯11包塑为一体(图未示),这样,一方面绝缘框架12与定子铁芯11 具有更好的连接性,免去组装需要留出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槽线的槽满率,另一方面在组装中可以少一步组装框架到铁芯的步骤,具有减少人工或设备成本。或者,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绝缘框架12也可以包括上框架121和下框架122,上框架121 和下框架122分别设置于定子铁芯11沿轴向的两端,上框架121和下框架122分开注塑,注塑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上框架121和下框架122还可以设置不同的特征结构以实现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安装筒部22背离安装耳部2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室221,安装耳部21设有贯通第一轴承室221并与第一轴承室221同心的第二轴承室222,具体地,安装筒部22还设有导通孔223,第一轴承室221通过导通孔223 贯通第二轴孔711,第一轴承室221和第二轴承室222内分别安装有一轴承61,转轴60与两轴承61套接。即安装座20内部中空,且设有两个分置于轴向两端的轴承室,轴向两端分置的轴承室增加了两个支撑轴承61沿轴向的跨距,在安装座20的内侧实现对转轴60的支撑,从而增加了电机支撑及旋转的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安装筒部22的外周壁沿径向凸设有凸台224,凸台224设于安装筒部22与安装耳部21相连的端部,接线板30套设于凸台224,定子铁芯11套接于安装筒部22背离凸台224的一端,定子铁芯11朝向安装耳部21的端面与接线板30间隔设置,并与凸台224的台阶面2241相抵。凸台224用于对定子铁芯11 和接线板30进行轴向限位,确保定子铁芯11与接线板30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为线圈绕组13提供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定子铁芯11与安装筒部22间隙配合,并通过粘接剂如胶水等与安装筒部22粘接,安装筒部22供定子铁芯11套接的位置的外周壁沿径向凹陷形成有凹槽2242,该凹槽2242用于容纳多余的粘接剂。如此,定子铁芯11 可以与安装筒部22间隙配合套接,这样,装配定子铁芯11不会因挤压导致安装筒部22及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形;并且,利用粘接定子铁芯11和安装筒部22,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因存在间隙而导致定子铁芯11晃动产生振动和噪音;再通过设置凹槽2242,当定子铁芯11采用胶水等与安装筒部22粘接时,多余的胶水能够流动至储存在该凹槽2242 内,而不至于流到其他位置造成污染或影响其他结构的安装及运转。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242可以为环设于安装筒体22的环形槽,为粘接剂提供尽可能大的存储空间。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凸台224正对定子铁芯11的台阶面设置上述的凹槽2242,即由台阶面沿安装筒部22的轴向朝安装耳部21凹陷形成,此时,凹槽2242也能够起到储存粘接剂的作用。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定子铁芯11设有供安装筒部22穿设的第一套接孔111,第一套接孔111的孔壁设有第一扁位1111,安装筒部22的外侧壁设有与第一扁位1111相适配的第二扁位225,其中,第一扁位1111与第二扁位225相适配是指:两者形状相同,尺寸相同,位置彼此正对。在定子铁芯11与安装筒部2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扁位特征相配合,一方面使得安装筒部22具有一定的传扭矩的能力,另一方面第一扁位1111和第二扁位225配合还能够用于定位,提高定子铁芯11与安装座2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安装筒部22的外侧壁还沿径向凸设有定位凸块226,第一套接孔111的孔壁对应定位凸块226的位置设有供定位凸块适配卡接的定位槽1112,当定子铁芯11套接于安装筒部22时,定位凸块226卡接至定位槽1112内,两者相互配合用于装配时进行定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安装筒部22的传矩能力。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接线板30设有供凸台224穿设的第二套接孔31,第二套接孔31的孔壁与凸台224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卡接定位结构,具体地,凸台224的外周壁沿安装筒部22的径向凸设有卡块2243,第二套接孔31设有供卡块2243 适配卡接的卡口32,该卡块2243与卡口32形成卡接定位结构用于在接线板30安装时对接线板30进行定位。可以理解地,卡块2243和卡口3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将卡口32设置于凸台224的外周壁,将卡块2243对应设置于第二套接孔31的孔壁。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上述的转子组件70包括转子71和磁钢72,转子71转动套接于安装筒部22的远离安装耳部21的一端,且沿安装筒部22 的径向,套设于定子组件10的外侧,这样转子组件70可以从安装座20的小尺寸端套设至定子组件10的外侧,具有较好的装配可操作性;转轴60同轴固定连接于转子组件70,具体地,转子71设有轴孔711,转轴60穿设固定于该轴孔711,转轴60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撑端601和输出端602,支撑端601与安装座20转动连接,输出端602延伸至从转子71 背离定子组件10的一侧伸出,即本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安装座20的安装耳部21与转轴 60的输出段分别位于电机轴向的两端,使得电机不仅可以实现与外部支架的轴向布置接口连接也可以实现与外部支架的径向布置接口连接,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其中,图10为图1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接线板30上设有多个单面焊盘35和多个双面焊盘36比如双面孔型焊盘等,其中,单盘焊盘分别与线圈绕组13的三相线连接且彼此不连通,与线圈绕组13的中性点连接且彼此连通,双面焊盘36分别与单面焊盘35连通。这样,线圈绕组13的引出线焊接到单面焊盘35后,可以实现线圈绕组13引出线与电源线40的导通,线圈绕组13的中性线焊接到单面焊接盘后,可以实现线圈绕组13中性线的接通,在实际制造上具有较好的操作可行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接线板30上还设有开口槽34,该开口槽34包括第一槽段341和第二槽段342,第一槽段341为设置于接线板30侧边沿径向延伸一定长度的缺口,第二槽段342与第一槽段341的尾部呈角度连接。即,以图10所示意的方位,开口槽34于接线板30的侧边沿径由外侧向内然后向左延伸形成,单面焊盘35对应设置于开口槽34的左边,接线时,便可以利用该开口槽34的导向作用,先从接线板30的外侧沿径向向内拉入然后再向左拉入后再引出到单面焊盘35上,一方面转折的开口槽34对绕组引出线具有一定的方位约束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实现左手操作绕线右手操作焊锡,符合大多数人的操作习惯,具有较强的操作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电源线40不会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晃动,能够有效避免电源线40与接线板30的连接出现松动,避免电性接触不良,电源线40也不会因产生移位而反复弯折,或与接线板30或盖板51等反复摩擦而发生断裂,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电源线40发生破损,外转子电机的整机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并且,电源线40从外转子电机的安装座20的侧部穿出,不会增加电机的轴向尺寸,满足外转子电机的小型化发展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上述的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通过使用上述的外转子电机,风机生产成本降低,且风机的电性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因外转子电机电性接触不良而导致风机出现电性故障的概率降低,风机的整机性能得以提高,检修频次降低,用户体验提升。该风机还具有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其他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风机,其不仅适用于移动空调,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空调机组如窗机、分体机等,当然,本实施例的风机还适用于其他的如排气设备、空气净化系统和冷却设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电源线,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接线板和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盖板和压线板,所述盖板设有出线槽,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板相连,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出线槽穿出,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盖板配合将所述电源线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耳部和自所述安装耳部的一侧凸出的安装筒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压线板分别与所述安装耳部相连,沿所述安装筒部的径向,所述出线槽位于所述安装耳部和/或所述安装筒部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部和连接于所述盖板部的侧板部,所述盖板部沿所述安装筒部的轴向盖设于所述安装耳部,所述侧板部沿所述安装筒部的径向设于所述安装耳部的侧部,所述出线槽设于所述侧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设有嵌装口,所述嵌装口贯通所述出线槽,所述压线板具有遮蔽部和抵压部,所述遮蔽部遮盖所述嵌装口,所述抵压部与所述出线槽配合夹紧所述电源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对应所述出线槽的位置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出线槽内并与所述电源线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出线槽,所述抵压部对应各所述出线槽的位置处均设有所述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还设有插接口,所述压线板还具有插接部,所述压线板通过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配合插接于所述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部包括沿所述安装筒部的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第一连接耳相连,所述盖板部与所述第三连接耳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外露于所述盖板部并用于供外部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安装筒部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耳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耳内凹,且所述压线板的厚度与内凹深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与所述安装耳部的侧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出线槽与所述间隙相连通,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安装耳部背离所述盖板部的一侧,所述电源线于所述接线板正对所述间隙的位置引出。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安装筒部与所述安装耳部相连的端部的外周壁环设有凸台,所述接线板套设于所述凸台,所述定子铁芯套接于所述安装筒部未设置所述凸台的一端,所述定子铁芯朝向所述安装耳部的端面与所述凸台相抵并与所述接线板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通过粘接剂与所述安装筒部粘接,所述安装筒部设有用于容纳多余的所述粘接剂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设有供所述凸台穿设的第二套接孔,所述第二套接孔的孔壁与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卡接定位结构。
14.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外转子电机。
CN202122092305.8U 2021-08-31 2021-08-31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Active CN21552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305.8U CN2155287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305.8U CN2155287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8716U true CN21552871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2305.8U Active CN2155287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7153B1 (en) Brushed permanent magnet micromo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215528716U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113644761A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15528715U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17769692U (zh) 电机及电器设备
CN216851509U (zh) 一种步进电机引出线连接结构
CN215058225U (zh) 一种便于绕组引接外部电源的屏蔽电泵
CN113644762A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15601141U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10718002U (zh) 扫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126584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8958226U (zh) 一种碳刷组件
WO2021047660A1 (zh) 一种免螺丝快速连接接线端子
CN215528765U (zh) 外转子电机及其轴承安装座
CN113644776A (zh) 外转子电机及风机
CN220857716U (zh) 定子和伺服电机
CN220672916U (zh) 一种航空插头安装结构
CN110829670A (zh) 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系统
CN210050957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756588U (zh) 空调器线控器
CN221226778U (zh) 一种导电滑环
CN214378908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8416009U (zh) 一种防尘电机
CN214124224U (zh) 明装功能件的接线结构
CN219893049U (zh) 连接排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