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5660U -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5660U
CN220795660U CN202322260582.4U CN202322260582U CN220795660U CN 220795660 U CN220795660 U CN 220795660U CN 202322260582 U CN202322260582 U CN 202322260582U CN 220795660 U CN220795660 U CN 22079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liding
slide
main body
slid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05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大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05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包括主体、承载主体的固定座,主体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滑道,且滑道开设于固定座一侧;主体上对应滑道固定安装有滑座,滑座与滑道呈对应设置;使用时,滑座自滑道的一端嵌入滑道,并沿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滑道滑移配合,以此实现主体与固定座的滑移连接;同时,滑道与滑座之间设置有锁止件,锁止件用于在滑座滑至滑道内预设位置后,将滑座锁定于滑道内,或者,将滑座自滑道内解锁,以此实现主体与固定座的可拆卸连接。使用时,用户只需推动滑座相对滑道滑移,即可实现主体或固定座的合并或分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保证了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便捷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深入应用,智能穿戴行业飞速发展。近年来,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智能医疗、智能运动、智能出行等领域都已出现其身影。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除了常规的查看时间的功能外,还普遍具备了接打电话、拍照、移动支付、健康监测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并且,针对一些特定使用场景,部分厂商甚至将智能穿戴设备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例如,将上述智能手表的表体与底座设置成可拆卸式结构,当需要使用表体进行通话或拍照时,用户只需将表体单独从手腕上取下,代替抬高手臂或将相应智能手表整体从手腕上摘下的操作,以此提升相应智能手表的使用便捷性。但是,目前市面上分体式的智能穿戴设备大多结构复杂,分体步骤繁琐,使用时较为不便,用户体验较差,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用以简化相关技术中智能主机的分体结构,简化分体操作流程,进而提升其使用便捷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包括:
主体与固定座;
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座之间,且位于所述固定座上;
滑座,所述滑座连接于所述主体上,并对应所述滑道设置;所述滑座自所述滑道一端嵌入所述滑道,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道滑移配合;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座之间,用以在所述滑座滑移至所述滑道内预设位置后将所述滑座锁定于所述滑道内,或将所述滑座于所述滑道内解锁,以此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座的可拆卸连接。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实际使用时,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将滑座自滑道的一端嵌入滑道,后推动主体或固定座,使滑座沿滑道的长度方向相对滑道滑移,直至滑座运动至滑道内预设位置;与此同时,锁止件将滑座与滑道内壁锁定,从而将主体与固定座合体,实现相应智能主机的组装;之后,用户再将该智能主机佩戴于身上的相应部位。当处于某些特定使用场景,需要将主体从佩戴部位取下时,用户反向推动主体或固定座;同时,锁止件将滑座自滑道内解锁,使滑座相对滑道反向滑移,直至滑座从滑道内脱出,以此将主体与固定座分离,从而将主体单独从佩戴部位取下。待完成相应操作后,用户将滑座重新嵌入滑道,并推动滑座相对滑道滑移至预设位置,直至锁止件重新将滑座锁定于滑道内,以此将主体重新佩戴于身上。通过推动滑座相对滑道滑移,实现主体或固定座的合体或分体,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有效简化相应智能主机的分体结构,简化分体或合体的操作流程,有效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便捷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道靠近所述主体一侧呈敞口设置,并沿滑道长度方向形成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滑道的宽度尺寸;
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一端壁上开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避让口连通;
所述滑座包括沿所述滑道深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嵌入部与连接部,所述嵌入部与所述连接部呈固定设置;使用时,所述嵌入部伸入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道内壁滑移,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避让口内,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避让口内壁滑移。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设置避让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滑道的宽度尺寸,用以使滑座自入口嵌入滑道后,无法沿滑道的深度方向自避让口脱出,以此实现主体相对固定座在滑道深度方向上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有助于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结构的生产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件包括卡槽组与弹扣;所述卡槽组包括开设于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两侧壁上的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呈对应设置,任一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且任一所述卡槽均同所述避让口连通;
所述弹扣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任意相对两侧的两个弹块,两个所述弹块分别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弹块均沿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相对所述连接部滑移,且具有相背运动的趋势;待所述滑座滑移至所述滑道内预设位置后,任一所述弹块均突出所述连接部对应侧的表面,并伸入对应所述卡槽内,以与对应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设置弹块与卡槽卡接配合,实现主体与固定座沿滑道长度方向的固定,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有助于节省企业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扣还包括支撑部与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避让口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一块;
所述弹块与所述支撑部一一对应,且所述弹块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利用第一弹簧连接两弹块,以此使两弹块具有相背运动的趋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结构的生产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弹块对应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均成型有引导坡面,任一所述卡槽沿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尺寸自其底壁侧向其开口端逐渐增大,以使其内壁与所述引导坡面适配。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具体使用中,待滑座嵌入滑道并相对滑道滑移预设距离时,滑道入口处的端壁对相应引导坡面施加推力,第一弹簧受力收缩,使两弹块具有相向运动的趋势,进而使两弹块收缩至滑座内,以便滑座继续相对滑道滑移;此时,避让口对应内侧壁对对应弹块施加挤压力,两弹块相互背离的端面与避让口对应内侧壁抵接,并相对滑移;待滑座相对滑道运动至弹块与卡槽对应时,挤压力消失,第一弹簧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并推动两弹块自滑座相应表面伸出,直至与对应卡槽卡接配合,以此实现滑座与滑道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避让口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扣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部上位于两所述支撑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任一所述支撑部至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卡槽的深度尺寸,且两个所述支撑部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挡板对应避让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中部对应所述弹块开设有槽口;所述弹块沿自身运动方向贯穿所述槽口,并与所述槽口内壁滑移配合;
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抵接。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利用挡板与限位板分隔两支撑部,以此对两弹块在连接部上设置位置进行限定,有助于提升两弹块与对应卡槽卡接配合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主机在固定座上的稳定锁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对应所述安装槽固定罩设有盖板。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盖板用于将弹扣固定于连接座上,增强相应智能主机结构的设置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主体与固定座分体或合体时,由于弹块与避让口内壁的滑移配合,设置多个锁止件,一方面,有助于增加滑座与滑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二者相对滑动时的阻尼感,进而减少正常佩戴时主体相对固定座脱离的情况发生,减少主体丢失的情况发生,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用户推动主机与固定座相对滑移时的手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翻转;所述滑座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组件的转动轴向与所述滑座的运动方向呈平行设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将转动组件的转动轴向设置为与滑座的运动方向平行,有助于减少用户驱动主体相对固定座翻转时主体与固定座分离的情况,降低误触风险,从而有效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上述任意所述的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具有以下至少一条有益效果:
1、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滑道,在主体上设置滑座,利用滑座与滑道的滑移配合实现主体与固定座的滑移连接;同时,利用滑道与滑座之间设置的锁止件,实现滑座在滑道内的锁定或解锁;使用时,用户只需推动滑座相对滑道滑移,即可实现主体或固定座的合并或分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简化分体或合体的操作流程,进而有效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便捷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借助弹扣的弹块端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滑座在滑道内的锁定,并利用引导坡面与卡槽对应内壁的滑移配合,实现滑座在滑道内的解锁,锁止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有效减低企业生产成本;
3、利用挡板、限位板与盖板,将弹扣稳定安装于滑座上,结构简单、巧妙,有助于进一步保证相应智能主机结构的生产便捷性,从而有效节省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方案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相应智能主机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主体与固定座分体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该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整体零部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锁止件设置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滑座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弹扣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销轴设置位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二弹簧设置位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固定座;21、滑道;211、入口;212、避让口;3、滑座;31、嵌入部;32、连接部;321、安装槽;322、挡板;323、限位板;4、锁止件;41、卡槽组;42、弹扣;421、支撑部;422、弹块;4221、引导坡面;423、第一弹簧;5、盖板;6、转动组件;61、安装板;62、销钉;63、转轴;64、连接耳;7、罩壳;7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包括主体1、承载主体1的固定座2,主体1与固定座2之间设置有滑道21,且滑道21开设于固定座2一侧;主体1上对应滑道21固定安装有滑座3,滑座3与滑道21呈对应设置;使用时,滑座3自滑道21的一端嵌入滑道21,并沿滑道21的长度方向与滑道21滑移配合,以此实现主体1与固定座2的滑移连接;同时,滑道21与滑座3之间设置有锁止件4,锁止件4用于在滑座3滑至滑道21内预设位置后,将滑座3锁定于滑道21内,或者,将滑座3自滑道21内解锁,以此实现主体1与固定座2的可拆卸连接。
实际使用时,用户分别握持主体1与固定座2,并将滑座3自滑道21的一端嵌入滑道21,后推动主体1或固定座2,使滑座3沿滑道21的长度方向相对滑道21滑移;待滑座3运动至滑道21内预设位置,锁止件4将滑座3锁定于滑道21内,以此将主体1与固定座2合体;之后,用户通过固定座2将主体1佩戴于身上的相应部位,使相应智能主机满足日常需要;当处于某些特定使用场景,如需要使用智能主机进行拍照、通话时,用户反向推动主体1或固定座2;同时,锁止件4将滑座3自滑道21内解锁,使滑座3相对滑道21反向滑移,直至滑座3从滑道21内脱出,以此使主体1与固定座2分离,从而将主体1单独从佩戴部位取下。待完成相应拍照、通话等动作后,用户再根据需要,将滑座3重新嵌入滑道21内,并推动滑座3相对滑道21滑移至预设位置,直至锁止件4将滑座3重新锁定于滑道21内,从而将主体1安装于固定座2上,即将主体1重新佩戴于身上。
采用此种方式,只需推动滑座3相对滑道21滑移,即可实现主体1或固定座2的合并或分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将主体1与固定座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提升智能主机设置形式的多样性,有效满足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操作需求,保证了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便捷性,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具体而言,如图4至图5所示,滑道21设置于固定座2长度方向的一端,且滑道21的侧壁突出于固定座2靠近主体1一侧的表面设置。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滑道21设置为直线型滑道21,滑道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固定座2的宽度方向;滑道21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入口211,滑座3自入口211嵌入滑槽;滑道21的深度方向垂直于固定座2设置,滑道21深度方向靠近主体1的一侧呈敞口设置,并形成避让口212,避让口212沿滑道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入口211连通;并且,避让口212的宽度尺寸小于滑道21的宽度尺寸,避让口212位于滑道21的中部,使得滑道21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入口211也可以在滑道2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以便用户将滑座3自一个入口211嵌入滑槽,自另一个入口211滑出滑槽,进一步提升分体形式的多样性。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以入口211开设于滑道21长度方向的一端为例进行阐述。
对应的,如图4、图5所示,滑座3包括嵌入部31与连接部32,嵌入部31与连接部32沿滑道21深度方向从滑道21底部至避让口212侧依次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部32连接于嵌入部31中部。使用时,滑座3成型嵌入部31的一端伸入滑道21内,且嵌入部31外壁沿滑道21长度方向与滑道21内壁滑移配合;与此同时,连接部32位于避让口212内,且连接部32靠近避让口212侧壁的两端面沿滑道21长度方向与避让口212对应侧壁滑移配合,以此实现主机相对固定座2沿滑道21长度方向的运动,同时,实现主机相对固定座2沿滑道21深度方向的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锁止件4包括卡槽组41与弹扣42;具体的,卡槽组41包括开设于避让口212宽度方向两侧壁上的任一卡槽,两卡槽呈一一对应,任一卡槽的深度方向均平行于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使得两卡槽的开口呈相对设置。弹扣42则设置于连接部32上,具体的,连接部32背离嵌入部3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21,安装槽3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弹扣42安装于安装槽321内。
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弹扣42包括支撑部421、弹块422与第一弹簧423,其中,支撑部421与弹块422呈对应设置,二者一体成型,且各设置有两个;弹块422连接于支撑部421的一端,第一弹簧423设置于两个支撑部421之间;完成组装后,第一弹簧423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部421固定连接,两个弹块422分别位于两个支撑部421相互背离的一端。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4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安装槽321的长度方向,两个支撑部421分别位于安装槽321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个弹块422沿安装槽321的长度方向分别自安装槽321的两端伸出。
同时,任一弹块422均呈梯形块状结构设置,且其大端与对应支撑部421连接,以此在其对应滑道21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面处均形成引导坡面4221;对应的,任一卡槽沿滑道21长度方向的尺寸自其底壁侧向其开口端逐渐增大,以适配滑块上的对应引导坡面4221,且任一引导坡面4221均沿自身倾斜方向与卡槽对应滑道21长度方向两侧的相应内壁面滑移配合。
待用户推动主机或固定座2,至滑座3相对滑道21滑移至弹扣42与滑道21入口211处的端壁抵接时,继续推动主机或固定座2,滑道21入口211处的端壁对相应引导坡面4221施加推力,此时,第一弹簧423受力收缩,并使两弹块422具有相向运动的趋势,进而驱动两弹块422收缩至滑座3内;之后,滑座3继续相对滑道21滑移,同时,避让口212对应内壁对两弹块422施加挤压力,两弹块422相对的两端壁与避让口212对应内壁抵紧,并相对避让口212对应内壁滑移;随后,待滑座3运动至弹扣42与卡槽对应时,避让口212内壁对弹块422的挤压力消失,第一弹簧423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并使两弹块422具有相背运动的趋势,进而推动两弹块422自滑座3相应表面伸出,直至与对应卡槽卡接配合,以此实现滑座3与滑道21的相对固定,即实现主体1与固定座2的固定连接。而当用户反向推动主机或固定座2时,由于引导坡面4221与卡槽对应内壁面的滑移配合,使得沿滑道21长度方向的推力具有沿卡槽深度方向的分力,进而使卡槽对应侧壁挤压第一弹簧423,使两弹块422具有相向运动的趋势,并自对应卡槽脱离,从而使得滑座3可相对滑道21滑移,直至滑座3从滑道21内脱出,以此实现主体1与固定座2的分体。
而且,如图5所示,连接部32上位于安装槽321长度方向的正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322;初始状态时,挡板322至任一支撑部421的距离均大于卡槽的深度尺寸;此外,连接部32上位于安装槽32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323,任一限位板323的厚度方向均平行于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且任一限位板323的中部贯穿自身厚度方向均开设有槽口,任一弹块422均沿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相对槽口内壁滑移。同时,限位板323与挡板322之间形成容置腔,支撑部421始终位于容置腔内,并沿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与安装槽321底壁滑移配合,且支撑部421沿避让口2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面分别同挡板322与限位板323抵接。
并且,如图3、图7与图8所示,为提升主体1与固定座2的连接稳定性,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锁止件4沿滑道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部32上对应任一锁止件4的弹扣42处均设置有盖板5,任一盖板5均固定罩设于安装槽321开口处,以此将弹扣42限制于安装槽321内,实现弹扣42在连接部32上的稳定安装。
同时,为扩展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场景,还包括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与主体1固定连接,以使主体1绕转动组件6的转动轴向相对固定座2翻转。具体的,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转动组件6包括安装板61,安装板61平行于固定座2设置;滑座3中部沿滑道21的深度方向自下而上贯穿设置有销钉62,销钉62背离滑座3的一端沿安装板61厚度方向贯穿安装板61,并绕自身轴线相对安装板61固定,以此将滑座3设置于安装板61靠近固定座2的一侧。同时,安装板61上背离滑座3的一侧安装有罩壳7,罩壳7内设置有第二弹簧71,销钉62背离滑座3的一端贯穿罩壳7,并与罩壳7固定连接;第二弹簧71同轴套设于销钉62位于罩壳7内的位置,且第二弹簧71的两端分别抵紧安装板61与罩壳7内壁,以此使滑座3连接部32背离嵌入部31的一端抵紧连接板背离罩壳7的端面。当主体1与固定座2合体过程中,或,二者合体后,由于第二弹簧71的作用,使得主体1可沿滑道21的深度方向相对固定座2震动,进一步提升相应智能主机的操作手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同时,安装板61上对应罩壳7任意径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63,且任一转轴63的转动轴向平行于滑道21的长度方向,任一转轴63上设置有连接耳64,任一安装孔通过螺钉与主体1连接,以此实现滑座3与主体1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实际使用时,用户分别握持主体1与固定座2,并将滑座3的一端自入口211伸入滑道21,后推动主体1或固定座2,使滑座3沿滑道21的长度方向相对滑道21滑移;待座相对滑道21滑移至弹扣42与滑道21入口211处的端壁抵接时,继续推动主机或固定座2,滑道21入口211处的端壁对相应引导坡面4221施加推力,两弹块422相向运动,并收缩至滑座3内,滑座3可继续相对滑道21滑移;待滑座3运动至弹扣42与卡槽对应时,在第一弹簧423的推力作用下,两弹块422相背运动并自滑座3相应表面伸出,直至与对应卡槽卡接配合,以此完成主体1在固定座2上的组装。
当处于某些特定使用场景,如需要使用智能主机进行拍照、通话时,用户反向推动主体1或固定座2;由于引导坡面4221与卡槽对应内壁面的滑移配合,两弹块422具有相向运动,并自对应卡槽脱离;继续推动主体1或固定座2,从而使得滑座3可相对滑道21滑移,则可将滑座3从滑道21内脱出,以此使主体1与固定座2分离,从而将主体1单独从佩戴部位取下。待完成相应拍照、通话等动作后,用户再根据需要,将滑座3重新嵌入滑道21内,并推动滑座3相对滑道21滑移至弹块422与卡槽卡接配合,即将主体1重新佩戴于身上。采用此种方式,只需推动滑座3相对滑道21滑移,即可实现主体1或固定座2的合并或分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将主体1与固定座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提升智能主机设置形式的多样性,有效满足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操作需求,保证了相应智能主机的使用便捷性,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与固定座;
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座之间,且位于所述固定座上;
滑座,所述滑座连接于所述主体上,并对应所述滑道设置;所述滑座自所述滑道一端嵌入所述滑道,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道滑移配合;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座之间,用以在所述滑座滑移至所述滑道内预设位置后将所述滑座锁定于所述滑道内,或将所述滑座于所述滑道内解锁,以此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座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滑道靠近所述主体一侧呈敞口设置,并沿滑道长度方向形成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滑道的宽度尺寸;
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一端壁上开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避让口连通;
所述滑座包括沿所述滑道深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嵌入部与连接部,所述嵌入部与所述连接部呈固定设置;使用时,所述嵌入部伸入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道内壁滑移,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避让口内,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避让口内壁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卡槽组与弹扣;所述卡槽组包括开设于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两侧壁上的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呈对应设置,任一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且任一所述卡槽均同所述避让口连通;
所述弹扣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任意相对两侧的两个弹块,两个所述弹块分别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弹块均沿所述避让口宽度方向相对所述连接部滑移,且具有相背运动的趋势;待所述滑座滑移至所述滑道内预设位置后,任一所述弹块均突出所述连接部对应侧的表面,并伸入对应所述卡槽内,以与对应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还包括支撑部与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避让口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一块;
所述弹块与所述支撑部一一对应,且所述弹块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弹块对应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均成型有引导坡面,任一所述卡槽沿所述滑道长度方向的尺寸自其底壁侧向其开口端逐渐增大,以使其内壁与所述引导坡面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避让口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扣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部上位于两所述支撑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任一所述支撑部至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卡槽的深度尺寸,且两个所述支撑部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挡板对应避让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中部对应所述弹块开设有槽口;所述弹块沿自身运动方向贯穿所述槽口,并与所述槽口内壁滑移配合;
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对应所述安装槽固定罩设有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4、5-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翻转;所述滑座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组件的转动轴向与所述滑座的运动方向呈平行设置。
10.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
CN202322260582.4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Active CN22079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582.4U CN22079566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582.4U CN22079566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5660U true CN220795660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0582.4U Active CN22079566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7496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2661270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腕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20795660U (zh)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WO2021077919A1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214386387U (zh) 一种快拆快装式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腕戴设备
TWI740335B (zh) 顯示裝置
US20160066659A1 (en)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2425870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7279291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2534712U (zh) 电池卡合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CN117055322A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分体结构及智能手表
CN209788698U (zh) 一种卡合机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4826312A (zh)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US8073511B2 (en) Slid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13281798U (zh) 一种表带组件及穿戴设备
CN21309650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8563301U (zh) 锁体斜舌传动结构
KR10072714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회전모듈
CN219576095U (zh) 卡托组件及具有其的智能设备
CN218040013U (zh) 方向机连接器
CN219610975U (zh) 一种鼓簧式连接器组装用轴针定向驱动机构
CN220154892U (zh) 一种智能笔
CN210040734U (zh) 显示装置及其端子结构
CN213849094U (zh) 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