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6509U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6509U
CN213096509U CN202021850606.1U CN202021850606U CN213096509U CN 213096509 U CN213096509 U CN 213096509U CN 202021850606 U CN202021850606 U CN 202021850606U CN 213096509 U CN213096509 U CN 213096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iece
locking piece
assembly accord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06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学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06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6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6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6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有容纳槽;第二连接件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可拆卸设置于容纳槽内,连接部上设有卡槽;此外还包括弹性件和锁止件,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容纳槽,另一端与锁止件连接,锁止件在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容纳槽内,锁止件上设有用于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钩。其中弹性件除了起到控制锁止件移动的作用之外,还可对锁止件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自然状态下,锁止件位于容纳槽的位置相对稳定。相对于传统的可拆卸式连接组件,具备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以及包括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穿戴设备受到人们的亲睐,同时人们对穿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表带与屏幕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但是目前的可拆卸连接需要借助于拆装工具才可进行拆装,因此使得用户想要更换表带时无法及时进行更换。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连接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能够便于两个可拆卸件之间的拆装,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容纳槽;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槽;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容纳槽;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上设有卡钩,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容纳槽内移动,以使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扣合和解扣。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容纳槽相连,另一端和所述锁止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板簧,所述板簧包括固定端和变形端,所述固定端固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变形端与所述锁止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止件设有限位槽,所述变形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锁止件包括设有所述卡钩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两块间隔设置的限位板,且两块所述限位板形成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变形端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变形端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设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按压所述锁止件,以使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解扣。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和所述变形端之间还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有沿所述板簧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设有和所述开口槽连通的通槽,且所述通槽沿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延伸。
一种穿戴设备,包括穿戴主体和功能主体,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穿戴主体和所述功能主体两者择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者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有容纳槽;第二连接件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可拆卸设置于容纳槽内,连接部上设有卡槽;此外还包括弹性件和锁止件,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容纳槽,另一端与锁止件连接,锁止件在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容纳槽内,锁止件上设有用于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钩。当需要连接时,将连接部伸入到容纳槽内,此时可控制锁止件上移,当卡钩与卡槽上下对应之后,锁止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弹,此时即可使得卡钩和卡槽扣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卡接;当需要拆卸时,按压锁止件,以使卡钩和卡槽解扣,然后将连接部从容纳槽中抽出即可实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除了起到控制锁止件移动的作用之外,还可对锁止件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自然状态下,锁止件位于容纳槽的位置相对稳定。相对于传统的可拆卸式连接组件,具备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其有益效果参考上述连接组件,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穿戴设备的表盘和表带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穿戴设备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板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穿戴主体,10为第一连接件,101为容纳槽,102为通孔,103为延伸板;
2为功能主体,20为第二连接件,201为连接部,202为卡槽;
3为锁止件,301为卡钩,302为本体,303为限位板,304为限位槽,305为按压部;
4为板簧,401为固定端,402为变形端,403为分槽,404为开口槽,405为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请参考图4~图6,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其中第一连接件10设有容纳槽101,容纳槽101的开口朝向优选朝向一侧,如图4所示朝向左侧;第二连接件20设有连接部201,相应地,连接部201优选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0的右侧,连接部201可拆卸设置于容纳槽101内,连接部201上设有卡槽202,卡槽202优选设置在连接部201的末端上部的位置,卡槽202的开口方向朝上;此外还包括弹性件和锁止件3,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容纳槽101,另一端与锁止件3连接,锁止件3在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容纳槽101内,锁止件3上设有用于与卡槽202相互配合的卡钩301。当需要连接时,将连接部201伸入到容纳槽101内,此时可控制锁止件3上移,当卡钩301与卡槽202上下对应之后,锁止件3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弹,此时即可使得卡钩301和卡槽202扣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卡接;当需要拆卸时,按压锁止件3,以使卡钩301和卡槽202解扣,然后将连接部201从容纳槽101中抽出即可实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除了起到控制锁止件3移动的作用之外,还可对锁止件3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自然状态下,锁止件3位于容纳槽101的位置相对稳定。相对于传统的可拆卸式连接组件,具备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优势。
为了便于按压锁止件3,容纳槽10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02,通过通孔102按压锁止件3,可使卡钩301和卡槽202解扣。通过按压来解扣时,通孔102的设置位置与卡槽202的朝向相关,通孔102在容纳槽101的设置方位与卡槽202的朝向相反,具体地,当卡槽202朝上时,通孔102设置在容纳槽101的底部,当卡槽202朝下时,通孔102设置在容纳槽101的上部,当卡槽202朝后时,通孔102设置在容纳槽101的前侧,当卡槽202超前时,通孔102设置在容纳槽101的后侧。另外还可在锁止件3的底部设置按压部305,按压部305位于通孔102内。此外通过该通孔102还可便于将锁止件3安装在容纳槽101内。除了通过通孔102来按压锁止件3之外,还可将容纳槽101上与锁止件3底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可变形的区域,通过按压该区域可将压力传递给锁止件3,从而实现锁止件3的移动。当然也可通过提拉的方式来控制锁止件3移动,例如设置一根穿出通孔202的提拉杆,提拉杆的内端与锁止件3连接,外端位于第一连接件10外部,相对于按压部305,通过提拉杆可避免因与外部物体碰撞导致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分离的问题出现。
具体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和容纳槽101相连,另一端和锁止件3相连。例如可将弹簧套设在锁止件3外部,且弹簧的上端与锁止件3连接,下端与容纳槽101相连,当卡钩301和卡槽202在扣合的过程中,弹簧随着锁止件3上移而伸长,在扣合之后,弹簧回弹,以保证卡钩301和卡槽202扣合的稳定性。其中为了便于卡钩301和卡槽202的扣合,卡钩301上朝向连接部20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当连接部201与导向斜面接触之后,继续推动连接部201,锁止件3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逐渐上移,直到卡钩301落入卡槽202。
另外可在卡钩301的上部设置缓冲部,通过该缓冲部,可防止锁止件3的上部与容纳槽101的顶部直接接触而造成两者磨损,从而达到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中缓冲部可以为橡胶垫或者缓冲簧,而且缓冲簧的两端可分别与容纳槽101的顶部和卡钩301的顶部连接,以使缓冲簧和弹性件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即当其中一个失效时,另一个仍然可以起到控制锁止件3移动的作用。
对于弹性件,除了选用弹簧之外,还可为板簧4,如图6所示,板簧4为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板状结构,板簧4包括固定端401和变形端402。固定端401固设于容纳槽101,固定端401可采用过盈连接、粘接或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容纳槽101,例如可在容纳槽101的两侧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时,可将板簧4从容纳槽101的开口处伸入到安装槽内,板簧4的固定端401优选与安装槽过盈连接,以保证板簧4的安装稳定性,其中可在容纳槽101的相对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两块延伸板103,延伸板103与容纳槽101的底部形成安装槽,当然也可在容纳槽101横置一块安装板,安装板与容纳槽101的底部形成安装槽,另外延伸板103或安装板的上表面与容纳槽101的顶面与连接部10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接触,以对连接部101起到上下限位的作用;变形端402与锁止件3连接,两者可固定连接或者卡接。
具体地,锁止件3设有限位槽304,变形端402插设于限位槽304。其中可在锁止件3的中部或者侧部设置限位槽304,变形端402的上下面优选与限位槽304的上下面接触,以避免锁止件3在容纳槽101内自由上下移动。
对于设置在锁止件3侧部的限位槽304,可将限位槽304直接开设在锁止件3的侧部。此外请参考图5,锁止件3包括设有卡钩301的本体302,本体302设有两块间隔设置的限位板303,且两块限位板303形成限位槽304,其中两块限位板303优选相互平行设置,限位板303与本体30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板303的宽度优选与本体302的宽度一致,以便于制造。另外位于下部的限位板303可作为按压部305使用,限位部的底部优选设置为弧形面。
为了提高锁止件3移动地稳定性,限位槽30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限位槽304分别位于本体302的两侧,变形端402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变形端40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本体302的宽度,可通过在板簧4的前端开设分槽403,以形成左右两个变形端402,其中变形端402的间距等于本体302的宽度,以防止锁止件3沿其宽度方向晃动。
为了便于板簧4的变形,固定端401和变形端402之间还设有过渡段,过渡段设有沿板簧4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槽404,其中可在过渡段的两侧开设开口槽404,两个开口槽404处于同一条直线位置上,通过该开口槽404可使得变形端402相对于固定端401上下摆动。
进一步地,过渡段设有和开口槽404连通的通槽405,且通槽405沿板簧4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通槽405优选朝向固定端401的方向延伸,也可朝向变形端402的方向延伸,即通槽405和开口槽404构成L型槽,此外还可分别朝向变形端402和固定端401延伸,此时通槽405和开口槽404构成T型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请参考图1至图3,穿戴设备包括穿戴主体1和功能主体2,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穿戴主体1和功能主体2两者择一设有第一连接件10,另一者设有第二连接件20,其中穿戴主体1优选设有第一连接件10,相应地功能主体2优选设有第二连接件20。其中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具体地穿戴主体1为手环,功能主体2可以为显示屏。当用户需要更换手环时,将其从显示屏上拆下进行更换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10)设有容纳槽(101);
第二连接件(20),所述第二连接件(20)设有连接部(201),所述连接部(201)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01)内,所述连接部(201)上设有卡槽(202);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容纳槽(101);
锁止件(3),所述锁止件(3)上设有卡钩(301),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件(3)连接,所述锁止件(3)在所述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所述容纳槽(101)内,所述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锁止件(3)在所述容纳槽(101)内移动,以使所述卡钩(301)和所述卡槽(202)扣合和解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容纳槽(101)相连,另一端和所述锁止件(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板簧(4),所述板簧(4)包括固定端(401)和变形端(402),所述固定端(401)固设于所述容纳槽(101),所述变形端(402)与所述锁止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3)设有限位槽(304),所述变形端(402)插设于所述限位槽(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3)包括设有所述卡钩(301)的本体(302),所述本体(302)设有两块间隔设置的限位板(303),且两块所述限位板(303)形成所述限位槽(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0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304)分别位于所述本体(302)的两侧,所述变形端(402)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变形端(40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本体(30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01)设有通孔(102),通过所述通孔(102)按压所述锁止件(3),以使所述卡钩(301)和所述卡槽(202)解扣。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401)和所述变形端(402)之间还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有沿所述板簧(4)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槽(4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设有和所述开口槽(404)连通的通槽(405),且所述通槽(405)沿所述板簧(4)的长度方向延伸。
10.一种穿戴设备,包括穿戴主体和功能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穿戴主体(1)和所述功能主体(2)两者择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10),另一者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20)。
CN202021850606.1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ctive CN213096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0606.1U CN213096509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0606.1U CN213096509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6509U true CN213096509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7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0606.1U Active CN213096509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6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715A (zh) * 2021-10-27 2021-12-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715A (zh) * 2021-10-27 2021-12-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854715B (zh) * 2021-10-27 2024-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6595U (zh) 连接器
CN21309650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12293885A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342872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EP1284525A2 (en) Plug type connector
CN204157813U (zh) 一种侧压扣接式表带扣件
WO2024046037A1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2515301A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3428727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4509836U (zh) 一种表粒、表带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N213307871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12293887A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4483528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09838853U (zh) 一种自锁滑块插销
CN209732784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10054871U (zh) 按键可隐藏、外壳可更换的首饰连接装置
CN210054733U (zh) 一种卡扣结构及皮带
CN201218878Y (zh) 一种插扣结构
CN212661278U (zh) 表带快装结构及腕戴设备
CN214156410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穿戴设备
WO2017015824A1 (zh) 外扣式公头连接器
CN221153250U (zh) 一种穿戴设备用连接器
CN214379176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
CN213212592U (zh) 一种充电插头和具有该充电插头的连接组件和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