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1787U - 一种卡点导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点导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1787U
CN220791787U CN202322724599.0U CN202322724599U CN220791787U CN 220791787 U CN220791787 U CN 220791787U CN 202322724599 U CN202322724599 U CN 202322724599U CN 220791787 U CN220791787 U CN 220791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affle
chute
clamping poin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45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小林
威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anli Hengto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anli Hengto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anli Hengto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anli Hengto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45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1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1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1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点导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第一内轨、第二内轨、第二外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一滑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第四滑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卡点位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滚珠的凹坑;从而在拉开第一内轨与第一外轨的距离时以及在拉开第二内轨与第二外轨的距离时,卡点位的凹坑将会与滚珠进行卡点配合,而由于卡点位是凸起的,因此将会产生较大的推动阻力(类似于减速带的工作原理),使得用户只有在使用较大的推力才能推动内轨收回到外轨内,从而实现卡点的效果,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卡点导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点导轨。
背景技术
导轨,也称为滑轨,一般包括外轨、内轨、珠巢(也可以称为珠条)和滚珠。内轨设置于外轨内,在外轨的内侧面和内轨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珠巢和滚珠,滚珠镶嵌于珠巢上,外轨的两端设置有挡块及档点,可防止滚珠脱出导致内轨和外轨分离。
现有导轨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拉动内轨时,虽然挡块及档点可防止滚珠脱出导致内轨和外轨分离,但却无法实现卡点的效果,只要受到较小的推动力就会导致内轨收回到外轨内,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点导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拉动内轨时,虽然挡块及档点可防止滚珠脱出导致内轨和外轨分离,但却无法实现卡点的效果,只要受到较小的推动力就会导致内轨收回到外轨内,不方便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卡点导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第一内轨、第二内轨、第二外轨,所述第一外轨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外轨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一内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内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滑槽内,所述第一内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内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珠条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可相对于所述珠条滚动;所述第一滑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所述第四滑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所述卡点位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所述滚珠的凹坑。
进一步地,所述卡点位远离所述珠条的一端比朝向所述珠条的一端较为凸出,以阻止所述珠条上的滚珠从所述凹坑的一边进且从另一边出。
进一步地,所述卡点位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可对所述珠条上的滚珠进行减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前、后侧外壁的所述箭头槽分别与前、后侧内壁的所述卡点位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轨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内轨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前、后侧外壁的所述珠条之间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第一滑槽的滑动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下方,所述第四滑槽的滑动板位于所述第三滑槽上方,前、后侧内壁的所述卡点位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左端设有左卡位锁胶,所述滑动板的左端设有胶挡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左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向左可与所述左卡位锁胶进行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板向右可与所述滑动板左端的胶挡块进行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滑槽的右端设有右卡位锁胶,所述滑动板的右端设有胶挡块,所述第三滑槽的右端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向左可与所述滑动板右端的胶挡块进行限位配合,所述第三挡板向右可与所述右卡位锁胶进行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右端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卡点位的右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滑槽的左端设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四滑槽的卡点位的左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挡板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左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挂钩。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1)通过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第一内轨、第二内轨、第二外轨,第一外轨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二外轨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第一内轨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内轨滑动设置于第四滑槽内,第一内轨的顶部与第二内轨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内轨与第二内轨可以保持同步运动。(2)通过第一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一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第四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二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珠条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滚珠,滚珠可相对于珠条滚动;从而使得第一内轨可以通过滚珠与第一外轨保持滑动配合,第二内轨可以通过滚珠与第二外轨保持滑动配合。(3)通过第一滑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第四滑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卡点位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滚珠的凹坑;从而在拉开第一内轨与第一外轨的距离时以及在拉开第二内轨与第二外轨的距离时,卡点位的凹坑将会与滚珠进行卡点配合,而由于卡点位是凸起的,因此将会产生较大的推动阻力(类似于减速带的工作原理),使得用户只有在使用较大的推力才能推动内轨收回到外轨内,从而实现卡点的效果,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轨收回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轨拉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轨收回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轨拉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轨收回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轨拉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外轨,101-第一滑槽,102-第一挡板,2-第一内轨,201-第二滑槽,202-第二挡板,3-第二内轨,301-第三滑槽,302-第三挡板,4-第二外轨,401-第四滑槽,402-第四挡板,403-延伸板,404-挂钩,5-珠条,501-滚珠,502-滑动板,503-胶挡块,6-卡点位,601-凹坑,602-防滑条,7-箭头槽,8-左卡位锁胶,9-右卡位锁胶。
10-转轴,11-扭簧,12-转动板,13-锁定板,14-连接孔,15-转动槽,16-操作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侧设为左,观察者右侧设为右,观察者前方设为下,观察者后方设为上,观察者上面设为前,观察者下面设为后,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到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点导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1、第一内轨2、第二内轨3、第二外轨4,第一外轨1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1,第二外轨4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401,第一内轨2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101内,第二内轨3滑动设置于第四滑槽401内,第一内轨2的顶部与第二内轨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滑槽10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一内轨2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5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第四滑槽40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二内轨3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5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珠条5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滚珠501,滚珠501可相对于珠条5滚动;第一滑槽101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6,第四滑槽401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6,卡点位6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滚珠501的凹坑601。作用:(1)通过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第一内轨、第二内轨、第二外轨,第一外轨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二外轨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第一内轨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内轨滑动设置于第四滑槽内,第一内轨的顶部与第二内轨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内轨与第二内轨可以保持同步运动。(2)通过第一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一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第四滑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第二内轨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进行左右滑动连接,珠条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滚珠,滚珠可相对于珠条滚动;从而使得第一内轨可以通过滚珠与第一外轨保持滑动配合,第二内轨可以通过滚珠与第二外轨保持滑动配合。(3)通过第一滑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第四滑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卡点位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滚珠的凹坑;从而在拉开第一内轨与第一外轨的距离时以及在拉开第二内轨与第二外轨的距离时,卡点位的凹坑将会与滚珠进行卡点配合,而由于卡点位是凸起的,因此将会产生较大的推动阻力(类似于减速带的工作原理),使得用户只有在使用较大的推力才能推动内轨收回到外轨内,从而实现卡点的效果,方便使用。
具体地,卡点位6远离珠条5的一端比朝向珠条5的一端较为凸出,以阻止珠条5上的滚珠501从凹坑601的一边进且从另一边出。作用: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在拉开第一内轨与第一外轨的距离时以及在拉开第二内轨与第二外轨的距离时,必须使劲用力才能将滚珠从凸出程度较低的一侧推进卡点位的凹坑,然后再使劲用力才能将滚珠从凸出程度较低的一侧从卡点位的凹坑推出,而凸出程度较高的一侧则可以阻止滚珠从卡点位穿过去,避免第一内轨与第一外轨完全脱离以及避免第二内轨与第二外轨完全脱离,即,使其无法完全拔出来。
具体地,卡点位6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防滑条602,防滑条602可对珠条5上的滚珠501进行减速。作用:通过防滑条602的设置,可以增大卡点位与滚珠的摩擦力,实现减速功能,与减速带类似。
具体地,第一滑槽101的右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7,第四滑槽401的左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7,前、后侧外壁的箭头槽7分别与前、后侧内壁的卡点位6位置对应。作用:箭头槽7的设置有利于通过与卡点位6形成对应,从而帮助辨认卡点位的工作方向。
具体地,第一内轨2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201,第二内轨3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301,前、后侧外壁的珠条5之间连接有滑动板502,第一滑槽101的滑动板502位于第二滑槽201下方,第四滑槽401的滑动板502位于第三滑槽301上方,前、后侧内壁的卡点位6对称设置。作用:通过前、后侧内壁的卡点位6对称设置,从而更加方便滑动板502的两侧滚珠同步卡点定位,运动协调性好。
具体地,第一滑槽101的左端设有左卡位锁胶8,滑动板502的左端设有胶挡块503,第二滑槽201的左端设有第二挡板202,第二挡板202向左可与左卡位锁胶8进行限位配合,第二挡板202向右可与滑动板502左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作用:通过设置左卡位锁胶8,从而在导轨需要合上时,左卡位锁胶8可以与第二挡板202进行限位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内轨2的向左运动幅度,从而限制与第一内轨同步运动的第二内轨的向左运动幅度;而通过设置左端的胶挡块503,从而在导轨需要打开时,滑动板502左端的胶挡块503可以与第二挡板202进行限位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内轨2的向右运动幅度(此时,第一滑槽上的卡点位则限制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板502向右运动的幅度),从而限制第二内轨向右运动的幅度。
具体地,第四滑槽401的右端设有右卡位锁胶9,滑动板502的右端设有胶挡块503,第三滑槽301的右端设有第三挡板302,第三挡板302向左可与滑动板502右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第三挡板302向右可与右卡位锁胶9进行限位配合。作用:通过设置右卡位锁胶9,从而在导轨需要合上时,右卡位锁胶9可以与第三挡板302进行限位配合,从而与左卡位锁胶8一同将第一内轨、第二内轨进行锁住(因为此时同步运动的第一内轨左端已经被左卡位锁胶8挡住);而通过设置右端的胶挡块503,从而可以在导轨需要打开时,滑动板502右端的胶挡块503可以与第三挡板302进行限位配合,从而限制第二外轨向外拉开的幅度。(此时,第三挡板302限制了第四滑槽内的滑动板502的向外拉动,然后滑动板502通过第四滑槽的卡点位限制了第二外轨向外拉开的幅度,防止脱离)。
具体地,第一滑槽101的右端还设有第一挡板102,第一挡板102位于第一滑槽101的卡点位6的右方。作用:第一挡板10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现导轨拉开时,卡点位由于用的时间久后卡点效果受损而导致滚珠直接越过第一滑槽的卡点位向外跑出的情况,因为此时,第一挡板102可以与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板502右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
具体地,第四滑槽401的左端设有第四挡板402,第四挡板402位于第四滑槽401的卡点位6的左方。作用:第四挡板40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导轨拉开时,卡点位由于用的时间久后卡点效果受损而导致滚珠直接越过第四滑槽的卡点位向外跑出的情况,因为此时,第四挡板402可以与第四滑槽内的滑动板502左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
具体地,第四挡板402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左延伸的延伸板403,延伸板403上设有挂钩404。作用:通过设置延伸板、挂钩,从而更加方便安装使用。
为了更清楚完整的进行说明,方便理解,以下将介绍另一个主要创新点,即第一挡板102的另一个作用——自锁结构:
作为优选,第四滑槽401的右端设有轴向沿竖直延伸的转轴10,转轴10上套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扭簧11、转动板12,扭簧11的一端与第四滑槽401的侧壁抵触,扭簧11的另一端与转动板12连接,转动板12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锁定板13;扭簧11产生的弹力可带动转动板12相对于转轴10转动复位,以使锁定板13与第一挡板102进行锁定配合。作用:(1)通过第一滑槽的右端设有第一挡板,第四滑槽的右端设有轴向沿竖直延伸的转轴,转轴上套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扭簧、转动板,扭簧的一端与第四滑槽的侧壁抵触,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板连接,转动板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锁定板;从而在推动转动板相对于转轴进行转动时,扭簧两端之间的夹角将会发生改变,继而产生相应的弹性力,而锁定板则始终与转动板保持同步转动。(2)通过扭簧产生的弹力可带动转动板相对于转轴转动复位,以使锁定板与第一挡板进行锁定配合;从而在第一内轨收回第一外轨内时以及将第二内轨收回第二外轨内时,在扭簧的弹力驱动下,第二外轨的锁定板可以实现复位并与第一外轨的第一挡板进行锁定配合,自锁形成,此时,即使受到往外的拉力也无法将导轨拉开,方便使用;而在需要解锁时,只需克服扭簧的弹力,将转动板相对于转轴转动,即可使得第二外轨的锁定板可以与第一外轨的第一挡板实现脱离,解锁形成,此时,只需较小的拉力即可将导轨拉开,方便使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扭簧的作用力即可实现导轨的自锁功能,结构精简,便于生产与应用。
具体地,转动板12的右端设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位于转轴10的右方,扭簧11的一端与第四滑槽401的后侧壁或前侧壁抵触(这里优选为后侧壁抵触),扭簧11的另一端与连接孔14连接。作用:通过这样的设置,从而只需将转动板12围绕转轴10向前拨动或向后拨动(这里优选为向前拨动),此时克服扭簧的弹力,即可使得锁定板13与第一挡板102脱离。而在不施加拨动作用时,扭簧的弹力则依次驱动转动板12、锁定板13进行转动复位,此时锁定板13与第一挡板102实现锁紧。
具体地,第四滑槽401的右端还设有转动槽15,转动槽15位于转轴10的右方,转动板12向右穿过转动槽15且可在转动槽15内进行转动且转动幅度受到转动槽15限定。作用:通过设置转动槽15,从而可以限制转动板12的转动幅度以及锁定板13的转动幅度。
具体地,转动板12的右端向下折弯再向右折弯形成操作把手16,操作把手16位于转动槽15的右方。作用:通过设置操作把手16,从而可以方便后续操作使用。
具体地,锁定板13设置于转动板12的前侧边缘或后侧边缘(这里优选为前侧边缘),锁定板13的底部向下延伸至第一挡板102的左侧面且与其形成左右限位配合,锁定板13为从左往右向后或向前逐渐倾斜(这里优选为向后逐渐倾斜);推动转动板12相对于转轴10的转动,可使锁定板13与第一挡板102的左侧面脱离。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导轨的第一内轨、第二内轨进行收回时,只需要将第一外轨、第二外轨进行相向运动,即可使得锁定板13的后侧倾斜面逐渐与第一挡板102的前侧面进行左右相对运动,此时,扭簧两端的夹角角度被大大压缩,产生越来越大的弹力,在锁定板13的后侧倾斜面逐渐与第一挡板102的前侧面结束接触后,锁定板13受到扭簧的弹力作用而向后运动,从而与第一挡板102的左侧面实现左右方向的限位配合,锁定完成。而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将转动板向前推动,接着将第一外轨、第二外轨进行反向运动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点导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外轨(1)、第一内轨(2)、第二内轨(3)、第二外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轨(1)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1),所述第二外轨(4)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滑槽(401),所述第一内轨(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01)内,所述第二内轨(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滑槽(401)内,所述第一内轨(2)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内轨(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轨(2)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5)进行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轨(3)的前、后侧壁通过珠条(5)进行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珠条(5)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滚珠(501),所述滚珠(501)可相对于所述珠条(5)滚动;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右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6),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左端的前、后侧内壁分别设有凸起的卡点位(6),所述卡点位(6)的中部设有可配合所述滚珠(501)的凹坑(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位(6)远离所述珠条(5)的一端比朝向所述珠条(5)的一端较为凸出,以阻止所述珠条(5)上的滚珠(501)从所述凹坑(601)的一边进且从另一边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位(6)上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防滑条(602),所述防滑条(602)可对所述珠条(5)上的滚珠(501)进行减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右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7),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左端的前、后侧外壁分别设有箭头槽(7),前、后侧外壁的所述箭头槽(7)分别与前、后侧内壁的所述卡点位(6)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轨(2)的底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201),所述第二内轨(3)的顶部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301),前、后侧外壁的所述珠条(5)之间连接有滑动板(502),所述第一滑槽(101)的滑动板(502)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01)下方,所述第四滑槽(401)的滑动板(502)位于所述第三滑槽(301)上方,前、后侧内壁的所述卡点位(6)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左端设有左卡位锁胶(8),所述滑动板(502)的左端设有胶挡块(503),所述第二滑槽(201)的左端设有第二挡板(202),所述第二挡板(202)向左可与所述左卡位锁胶(8)进行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挡板(202)向右可与所述滑动板(502)左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右端设有右卡位锁胶(9),所述滑动板(502)的右端设有胶挡块(503),所述第三滑槽(301)的右端设有第三挡板(302),所述第三挡板(302)向左可与所述滑动板(502)右端的胶挡块(503)进行限位配合,所述第三挡板(302)向右可与所述右卡位锁胶(9)进行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右端还设有第一挡板(102),所述第一挡板(10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卡点位(6)的右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左端设有第四挡板(402),所述第四挡板(402)位于所述第四滑槽(401)的卡点位(6)的左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卡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挡板(402)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左延伸的延伸板(403),所述延伸板(403)上设有挂钩(404)。
CN202322724599.0U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卡点导轨 Active CN220791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4599.0U CN220791787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卡点导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4599.0U CN220791787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卡点导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1787U true CN22079178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4599.0U Active CN220791787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卡点导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1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3398C (en) Self closing mechanism for drawer slides
TWM575481U (zh) 快拆桿體
TWI609654B (zh) 限制裝置
US20140076096A1 (en) Rocker button switch device of dog leash
CN220791787U (zh) 一种卡点导轨
WO2023029688A1 (zh) 一种座椅旋转调节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20791792U (zh) 一种自锁导轨
CN102582748A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及含该折叠器的自行车
CN210502813U (zh) 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儿童用品的解锁装置及儿童推车
CN112141201B (zh) 婴幼儿载具及其背靠调整机构
CN114293845B (zh) 一种执手装置及其拆装方法
CN209891989U (zh) 一种防撞推拉门
TWM374793U (en) Multi-sectioned slide rail structure
CN113090120A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子锁
CN110630115A (zh) 自动碰闭防盗门锁
KR200475836Y1 (ko) 창문고정장치
TWM483011U (zh) 易拉取式自動回歸裝置
CN211818755U (zh) 箱包锁及应用该箱包锁的箱包
CN221599599U (zh) 一种平移位置调整机构
TWI392811B (zh) Slide rail reset structure
JPS6299942A (ja) 磁気テ−プ装置
CN211229840U (zh) 一种延迟单锁舌回弹的静音智能锁锁体
CN220655146U (zh) 一种用于滑轨上的同步反弹结构
CN218623766U (zh) 平拉门挡
US20220356890A1 (en) Locking device and functional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