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8308U -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8308U
CN220788308U CN202322310577.XU CN202322310577U CN220788308U CN 220788308 U CN220788308 U CN 220788308U CN 202322310577 U CN202322310577 U CN 202322310577U CN 220788308 U CN220788308 U CN 22078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ultra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backw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05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大猛
任培杰
陈中庆
张汉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05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8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通过第一输水管连通有进水提升泵,所述进水提升泵通过泵出水管连通有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连通有超滤设备,所述超滤设备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连通有产水罐,所述产水罐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后管路经高压泵连通有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排除盐水管路连通有阴阳床、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浓水管路连通在浓水罐上。通过设置超滤设备、反渗透装置等结构,能够对地表水进行逐步净化,以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Description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表水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积而成,并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经由蒸发消逝,以及渗流至地下;它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
通常情况下,化工企业的除盐水站的水源为企业自建地下水源,浊度较低,悬浮物、胶体含量低,水质较好。但是目前根据国家要求,将采用市政外送的地表净化水,原水水质法生巨大变化;并且,地表水的水质劣化严重地影响了行业用水,导致炼化企业装置结垢腐蚀严重、给生产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达到除盐水出水水质要求,急需增加地表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能够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原水池,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原水池通过第一输水管连通有进水提升泵,所述进水提升泵通过泵出水管连通有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连通有超滤设备,所述超滤设备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连通有产水罐,所述产水罐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后管路经高压泵连通有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排除盐水管路连通有阴阳床、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浓水管路连通在浓水罐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处理地表水时,首先,原水池内的地表水在进水提升泵的作用下通过泵出水管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即利用两种以上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然后,由多介质过滤器过滤过的水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进入超滤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经过超滤设备净化的水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进入产水罐缓冲;再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集水管,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通过反渗透膜的水则为脱盐水,最后通过阴阳床后,制成符合设计水质要求的产品水进入到后续工艺用水点,浓水则直接排放到系统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设备和反渗透装置等结构,对地表水进行逐步净化,能够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还通过第一排废管路连通有第一反洗废水罐,所述第一排杂后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一排废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超滤设备还通过第二排废管路连通有第二反洗废水罐,所述第二排杂后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管路,所述第二反洗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二排废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排浓水管路的排量大于第二排废管路的排量,所述第二排废管路的排量大于第一排废管路的排量。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包括圆柱体状的原水导流渗透网,所述原水导流渗透网的中心处轴向穿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超滤设备包括多个平行且交错设置的超滤体,所述超滤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水口处安装有超滤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介质过滤器,利用两种以上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通过设置超滤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通过设置反渗透装置,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集水管,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反洗废水罐,采用多介质过滤器的产水进行反洗,经过第一反洗泵将杂质通过第一排废管路排出;通过设置第二反洗废水罐,采用超滤设备的产水进行反洗,经过第二反洗泵将吸附在超滤膜丝表面的悬浮物、胶体清洗出来,通过第二排废管路排出;由此对地表水进行逐步净化,以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渗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池,101-进水提升泵,2-多介质过滤器,201-第一排杂后管路,202-第一排废管路,203-第一反洗废水罐,3-超滤设备,301-膜壳,302-进水口,303-排水口,304-排污口,305-超滤膜丝,306-端封,307-第二排杂后管路,308-第二排废管路,309-第二反洗废水罐,4-产水罐,5-反渗透装置,501-原水导流渗透网,502-集水管,503-排浓水管路,6-阴阳床,7-浓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通常,化工企业的除盐水站的水源为企业自建地下水源,浊度较低,悬浮物、胶体含量低,水质较好。但是目前根据国家要求,将采用市政外送的地表净化水,原水水质法生巨大变化;并且,地表水的水质劣化严重地影响了行业用水,导致炼化企业装置结垢腐蚀严重、给生产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该地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池,原水池通过第一输水管连通有进水提升泵,进水提升泵通过泵出水管连通有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的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连通有超滤设备,超滤设备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连通有产水罐,产水罐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后管路经高压泵连通有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排除盐水管路连通有阴阳床、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浓水管路连通在浓水罐上。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处理地表水时,首先,原水池内的地表水在进水提升泵的作用下通过泵出水管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即利用两种以上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然后,由多介质过滤器过滤过的水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进入超滤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经过超滤设备净化的水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进入产水罐缓冲;再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集水管502,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通过反渗透膜的水则为脱盐水,最后通过阴阳床后,制成符合设计水质要求的产品水进入到后续工艺用水点,浓水则直接排放到系统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设备和反渗透装置等结构,对地表水进行逐步净化,能够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下面采用一种实施例对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如下: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池1,原水池1通过第一输水管连通有进水提升泵101,进水提升泵101通过泵出水管连通有多介质过滤器2,多介质过滤器2的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201连通有超滤设备3,超滤设备3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307连通有产水罐4,产水罐4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后管路经高压泵连通有反渗透装置5,反渗透装置5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排除盐水管路连通有阴阳床6、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浓水管路503连通在浓水罐7上。
上述多介质过滤器2还通过第一排废管路202连通有第一反洗废水罐203,第一排杂后管路201上还连通有第一反洗管路,第一反洗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一排废管路202上。其是利用两种以上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上述超滤设备3还通过第二排废管路308连通有第二反洗废水罐309,第二排杂后管路307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管路,第二反洗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二排废管路308上。该超滤设备3包括多个平行且交错设置的超滤体,每个超滤体均设为圆柱体状结构,包括膜壳301,膜壳30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302,另一端设置有朝向不同方向的排水口303和排污口304,优选的,排水口303和排污口304垂直设置;膜壳3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封306,端封306采用环氧树脂,端封306设为前端封306和后端封306,前端封306和后端封306之间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超滤膜丝305。排浓水管路503的排量大于第二排废管路308的排量,第二排废管路308的排量大于第一排废管路202的排量。其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
上述反渗透装置5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包括圆柱体状的原水导流渗透网501,原水导流渗透网501的中心处轴向穿设有集水管502,集水管502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其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集水管502,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
在工作时,首先,原水池1内的地表水首先经过提升泵,将地表水泵入到多介质过滤器2内,经过多介质过滤器2处理后,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等得到有效去除。然后,再进入到超滤设备3内,将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去除,从而达到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的水质条件;超滤设备3产水进入到产水罐4内备用。最后,超滤产水经过产水罐4缓冲后,再经过高压泵,超滤产水泵入到反渗透系统内,在反渗透系统内,在进水压力和反渗透膜的过滤作用,水中的盐分被截留在了浓水一侧,通过反渗透膜的水则为脱盐水,最后通过阴阳床6后,制成符合设计水质要求的产品水进入到后续工艺用水点,浓水则直接排放到系统外。
当运行到一定条件时(超滤进水压力升高或者产水水量降低),进行反洗,反洗用水为该超滤系统的产水,经过反洗水泵,将吸附在超滤膜表面的悬浮物、胶体清洗出来,直接排放到地沟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介质过滤器2,利用两种以上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通过设置超滤设备3,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通过设置反渗透装置5,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集水管502,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反洗废水罐203,采用多介质过滤器2的产水进行反洗,经过第一反洗泵将杂质通过第一排废管路202排出;通过设置第二反洗废水罐309,采用超滤设备3的产水进行反洗,经过第二反洗泵将吸附在超滤膜丝305表面的悬浮物、胶体清洗出来,通过第二排废管路308排出;由此对地表水进行逐步净化,以确保产出的除盐水水质达标。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1)通过第一输水管连通有进水提升泵(101),所述进水提升泵(101)通过泵出水管连通有多介质过滤器(2),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通过第一排杂后管路(201)连通有超滤设备(3),所述超滤设备(3)通过第二排杂后管路(307)连通有产水罐(4),所述产水罐(4)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后管路经高压泵连通有反渗透装置(5),所述反渗透装置(5)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排除盐水管路连通有阴阳床(6)、第二输出端通过排浓水管路(503)连通在浓水罐(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还通过第一排废管路连通有第一反洗废水罐,所述第一排杂后管路(201)上还连通有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一排废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设备(3)还通过第二排废管路连通有第二反洗废水罐,所述第二排杂后管路(307)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管路,所述第二反洗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反洗泵、端部连通在第二排废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浓水管路(503)的排量大于第二排废管路的排量,所述第二排废管路的排量大于第一排废管路的排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5)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包括圆柱体状的原水导流渗透网(501),所述原水导流渗透网(501)的中心处轴向穿设有集水管(502),所述集水管(502)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设备(3)包括多个平行且交错设置的超滤体,所述超滤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303),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302)和排污口(304),所述排水口(303)处安装有超滤膜。
CN202322310577.X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78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577.XU CN22078830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0577.XU CN22078830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8308U true CN22078830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0577.XU Active CN220788308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8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6768B (zh) 一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KR101193902B1 (ko) 정수 생산을 위한 막여과 정수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80045166A (ko) 물 정수 장치 및 방법
CN110272170B (zh) 一种用于发酵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的多级膜分离装置和方法
CN103172216A (zh)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方法
CN106587451B (zh) 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去离子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40318A (zh)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2633394B (zh) 一体化的混凝超滤-浸没膜组联合水净化系统
CN205170564U (zh) 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
CN205115201U (zh) 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
CN209974485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20788308U (zh) 一种地表水处理装置
CN112387123A (zh) 一种海洋多糖分离浓缩方法
JPH06262173A (ja) 回収率が改善された表流水の膜浄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の運転方法
CN203955038U (zh) 一种车用尿素的制备系统
CN216638988U (zh) 页岩气废水处理和膜清洗装置
CN108128848A (zh) 一种新型水净化处理方法
CN211445252U (zh) 一种超滤膜净化水处理设备
CN210237294U (zh) 表面处理废水的近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12174419A (zh) 一种用于减少废水蒸发量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2609686U (zh) 废水固液分离装置
CN215102732U (zh) 一种金刚石污水处理过滤反应器
CN214004228U (zh) 一种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6737668U (zh) 二级ro浓水至超滤产水箱
JP2005152694A (ja) 浄水処理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