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9557U - 气液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9557U
CN220779557U CN202321958766.1U CN202321958766U CN220779557U CN 220779557 U CN220779557 U CN 220779557U CN 202321958766 U CN202321958766 U CN 202321958766U CN 220779557 U CN220779557 U CN 220779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ubular sleeve
shell
liquid separation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87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贤友
李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g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ang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g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ang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87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9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9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9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管形套筒和过滤芯;壳体为圆筒形密封的腔体;该腔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顶部设置有排气管;管形套筒固定于壳体内;管形套筒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隔板;管形套筒通过该环形隔板与壳体的内壁相连;管形套筒和壳体之间的空间为离心分离腔;进气管位于环形隔板的下方,且与离心分离腔相连通;管形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导气片;过滤芯固定于壳体内,且过滤芯位于环形隔板和排气管之间。本实用新型先利用离心作用去除气体中的粉尘,再通过减速膨胀的降温作用使液体聚集,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液体和较重颗粒物,最后通过滤芯排出;气液分离效果强,清洁效果好。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辅助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属于气液分离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是常用的工业设备,经常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有: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料分离等。
由于工艺用气(如医疗行业生产用气、金属沉积工艺用气、食品药品发酵用气)压缩机对进气的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固体颗粒分离效率无法达到相应的进气技术参数要求,因此需要在进气端另外再加一套进气过滤系统,造成进气阻力大,并且还使进气系统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因此,亟待一种可以满足工艺气体压缩机进气要求的企业分离装置,以解决进气端微小固体颗粒、粉尘、液体的分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气液分离装置,通过离心分离、沉降和过滤作用,从而能够保证气液完全分离且气体洁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管形套筒和过滤芯;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密封的腔体;该腔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管形套筒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形套筒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管形套筒通过该环形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管形套筒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为离心分离腔;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环形隔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离心分离腔相连通;
所述管形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导气片;所述过滤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过滤芯位于所述环形隔板和所述排气管之间。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形导气片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在所述管形套筒的外侧;所述螺旋形导气片的一侧与所述管形套筒相连,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管形套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相同。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进气管朝向所述管形套筒外侧的切线方向。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过滤器包括:多层钢丝滤网和多层过滤隔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滤网之间均设置有一层所述过滤隔板。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环形隔板为锥形隔板;该锥形隔板的较小一端与所述管形套筒相连,其较大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连。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沉降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该排污管上具有排污阀;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沉降区相对应。
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封头,所述排气管固定于该半球形封头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先利用离心作用去除气体中的粉尘,再通过减速膨胀的降温作用使液体聚集,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液体和较重颗粒物,最后通过滤芯排出;气液分离效果强,清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侧剖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另一角度侧剖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材料和部件制成,且不限于如下材料和部件,例如:螺旋形导气片、罐体、隔板、滤芯、气管、阀门、排污阀等。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侧剖结构图;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管形套筒2和过滤芯4;所述壳体1为圆筒形密封的腔体;该腔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1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2;进气管11一般位于壳体1的中下部。
所述管形套筒2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管形套筒2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隔板3;所述管形套筒2通过该环形隔板3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环形隔板3具有内环和外环,内环紧密的套设于管形套筒2的出口处,外环紧密的与壳体1内壁相连。
所述管形套筒2和所述壳体1之间的空间为离心分离腔;所述进气管11位于所述环形隔板3的下方,且与所述离心分离腔相连通;气体通过进气管11进入壳体1后,首先进入离心分离腔。
所述管形套筒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导气片20;所述过滤芯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过滤芯4位于所述环形隔板3和所述排气管12之间。
通常情况下,所述螺旋形导气片20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在所述管形套筒的外侧;所述螺旋形导气片20的一侧与所述管形套筒2相连,另一侧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从而使离心分离腔形成一个螺旋形的通道,气体在此被不断加速,其中的粉尘和颗粒物,在螺旋形通道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粘附在壳体1的内壁上。
一般情况下,所述管形套筒2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的轴线相同,从而能够保证安装和制造的方便,也能够使螺旋形导气片20产生的离心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11朝向所述管形套筒2外侧的切线方向,从而保证了进气时,气体能够直接进入螺旋形通道,实现逐步加速并离心分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混合气体从进气管11进入撞击壳体1的内壁,将大于1mm液体、固体颗粒在离心分离腔顶部分离出来;然后经过离心分离腔的螺旋形导气片20,通过高速离心力将液体、固体颗粒、粉尘吸附到时壳体1离心分离腔的内壁上;然后气体离开离心分离腔后气体加速后忽然减速并迅速膨胀,使微小的液体、粉尘在此聚集成大的液体,从而在壳体1内管形套筒2的下部二次沉降分离;然后气体经管形套筒2的出口后,经过过滤芯4后通过排气管12排出壳体1外,分离后的气体在此进入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先利用离心作用去除气体中的粉尘,再通过减速膨胀的降温作用使液体聚集,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液体和较重颗粒物,最后通过滤芯排出;气液分离效果强,清洁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过滤器4包括:多层钢丝滤网和多层过滤隔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滤网之间均设置有一层所述过滤隔板。过滤器4由复合多层304钢丝滤网和多层过滤隔板组成,过滤精度高,吸附液体、粉尘能力强,防堵塞且寿命长。
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环形隔板3为锥形隔板;该锥形隔板的较小一端与所述管形套筒2相连,其较大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相连。从而使气体再经过环形隔板3后进一步膨胀,从而使液体析出并被过滤。
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沉降区;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4,该排污管14上具有排污阀;所述排污管14与所述沉降区相对应。沉降区用于收集掉落的颗粒物和液滴,通过排污管14定期清理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封头13,所述排气管12固定于该半球形封头13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液分离装置的优点在于:
成功提高了工艺气体压缩机前端气、液、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延长了气体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满足更加恶劣工况下运行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工艺气体压缩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制作成本不高,结构设计紧凑,成品质量稳定,维护清理方便,适用于各种气体的气液分离。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一些变形加必需的通用技术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简化上位一些重要技术特征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为:整体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并配合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管形套筒和过滤芯;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密封的腔体;该腔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管形套筒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形套筒的两端分别为相互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管形套筒通过该环形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管形套筒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为离心分离腔;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环形隔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离心分离腔相连通;
所述管形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导气片;所述过滤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过滤芯位于所述环形隔板和所述排气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导气片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在所述管形套筒的外侧;所述螺旋形导气片的一侧与所述管形套筒相连,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套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朝向所述管形套筒外侧的切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包括:多层钢丝滤网和多层过滤隔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钢丝滤网之间均设置有一层所述过滤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为锥形隔板;该锥形隔板的较小一端与所述管形套筒相连,其较大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沉降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该排污管上具有排污阀;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沉降区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封头,所述排气管固定于该半球形封头的顶部。
CN202321958766.1U 2023-07-25 2023-07-25 气液分离装置 Active CN220779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8766.1U CN2207795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气液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8766.1U CN2207795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气液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9557U true CN22077955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0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8766.1U Active CN220779557U (zh) 2023-07-25 2023-07-25 气液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9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081C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US5961675A (en) High efficiency compact Cybagfilter
CN100376191C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01082150Y (zh) 真空吸尘器二次旋风式分离装置
CN205495155U (zh) 一种旋流式锅炉除尘器
CN208330577U (zh) 一种双级旋风分离器结构的空气滤清器
CN1181904C (zh) 一种紧凑的用于洗涤废气的级联式涤气器
CN220779557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576316Y (zh) 新型袋式复合除尘器
CN111957159A (zh) 一种卧式组合过滤分离器
CN210152809U (zh) 一种沙漠空气滤清装置
CN102525349A (zh) 真空吸尘器
CN215539495U (zh)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用旋风分离器
CN109046811A (zh) 高速强离心静电除尘器
CN212309892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分离装置及生产线
CN112619294A (zh) 内置型旋风气液固分离器
CN202921124U (zh) 一种自循环旋液复合式气体过滤器
CN218945344U (zh) 一种精密管道两级气体源动力除尘器
CN212467598U (zh) 一种卧式组合过滤分离器
CN219836662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13589933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15996094U (zh) 一种集成式分离过滤装置
CN213824037U (zh) 一种静电旋风分离空气净化装置
CN219965227U (zh) 一种高温旋风分离器防堵结构
CN218190333U (zh) 一种可分筛的旋风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