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4647U -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4647U
CN220774647U CN202322371539.5U CN202322371539U CN220774647U CN 220774647 U CN220774647 U CN 220774647U CN 202322371539 U CN202322371539 U CN 202322371539U CN 220774647 U CN220774647 U CN 220774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ver plate
circuit board
battery
boar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15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海涛
许华灶
吴兰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ping Nanfu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anping Nanf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anping Nanfu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anping Nanf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15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4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4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4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包括金属盖板,金属盖板的外周缘与电池钢壳之间环形焊接密封,金属盖板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插设有一倒T形金属柱,金属柱的顶端直径<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金属柱的底端直径,金属柱与金属盖板之间夹紧设置有一绝缘密封套并将二者完全隔离开;金属柱的顶端伸出通孔;金属盖板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模块,电路板模块底部外周壁上的金属导电块与金属盖板之间导电连接,电路板模块的底部设有一供金属柱的顶端插入并相互配合卡紧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芯缺陷导致整个电池连带电路板模块报废或需要拆解后才能对电路板模块进行重新利用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1.5V锂可充电池是通过将软包锂电池放入钢壳中、再加入稳压电路板模块(即电路板模块上设有稳压电路)、最后放入盖帽进行封口组装而成。由于软包锂电池包括铝塑膜软包和封装于所述铝塑膜软包内部的卷绕式电芯。铝塑膜软包会占用一定的钢壳内部空间。因此,上述现有的组装锂电池方式会造成钢壳内部空间利用率低,实际使用电池容量减少,充电膨胀空间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1012998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锂电池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电路板模块。使用该密封结构时,将卷绕式电芯直接放入钢壳内、再通过所述密封结构进行封口,钢壳内无铝塑软包,提高了钢壳内部空间利用率。但是,上述专利存在如下缺陷:(1)电路板模块直接装配在电池内,电池在封口后,因卷绕式电芯有缺陷,造成电池缺陷,会导致整个电池以及电路板模块报废,或需要拆解后才能对电路板模块进行重新利用;(2)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结构简单,并且,电路板模块安装在电池封口组件外,在安装了电池封口组件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确认电池是否合格,在确认电池合格后再装配电路板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芯缺陷导致整个电池连带电路板模块报废或需要拆解后才能对电路板模块进行重新利用的缺陷。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包括盖设于电池钢壳的上端敞口处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的外周缘与所述电池钢壳之间环形焊接密封,所述金属盖板上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通孔内插设有一顶端细、底端粗的倒T形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顶端直径<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金属柱的底端直径,所述金属柱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夹紧设置有一绝缘密封套并通过该所述绝缘密封套将二者完全隔离开;所述金属柱的顶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金属盖板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模块,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模块本体的底部外周壁上的金属导电块,所述金属导电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导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底部设有一供所述金属柱的顶端插入并相互配合卡紧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可充电电池结构通过由所述金属盖板、所述绝缘密封套和所述金属柱一起组成的电池封口组件对电池钢壳的上端敞口进行封口之后,再进行电路板模块的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电池钢壳内没有铝塑软包,提高了电池空间利用率,利于提高电池容量,同时,还简化了可充电电池结构的制作工艺,结构更简单。此外,在电池封口组件安装后就已经实现电池的封口,已具有测试电池是否合格的条件,避免电池不合格时所带来的电路板模块报废的损失或拆卸电路板模块的麻烦,从而最终实现提高电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电池装配效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电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焊接固定,提高电路板模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所述金属柱的顶端与所述凹槽之间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再进行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金属导电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的焊接,焊接时不会跑位,焊接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密封套为中空的倒T形套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顶面上固设有金属制的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金属柱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金属盖板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盖板上还设有一防爆阀,所述防爆阀包括开设于所述金属盖板上的泄压孔和贴附在所述金属盖板的内表面的所述泄压孔处并将所述泄压孔盖合密封的防爆片。所述防爆阀的结构简单,并且,当电池内部压力变大时,防爆片会先破裂使所述泄压孔打开,排出电池内部压力,从而防止电池内部压力大产生爆炸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钢壳内装有电芯,所述电芯的顶端伸出一电极极耳、底端伸出另一电极极耳,所述的一电极极耳再与所述金属柱的底端之间导电连接,所述金属柱再与所述电路板模块导电连接;所述的另一电极极耳与所述电池钢壳导电连接,所述电池钢壳再通过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电路板模块导电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一电极极耳与所述金属柱的底端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电电池结构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由所述金属盖板、所述绝缘密封套和所述金属柱一起组成的电池封口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充电电池结构的电池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锂可充电池为例,结合图1和图2,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包括盖设于电池钢壳10的上端敞口处的金属盖板20,所述金属盖板20的外周缘与所述电池钢壳10之间环形焊接密封,所述金属盖板20上开设有一通孔21, 所述通孔21内插设有一顶端细、底端粗的倒T形金属柱30,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直径<所述通孔21的孔径<所述金属柱30的底端直径,所述金属柱30与所述金属盖板20之间夹紧设置有一绝缘密封套40并通过该所述绝缘密封套40将二者完全隔离开;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伸出所述通孔21;所述金属盖板20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模块50,所述电路板模块50包括模块本体51和安装于所述模块本体的底部外周壁上的金属导电块52,所述金属导电块52与所述金属盖板20之间导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模块50的底部设有一供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插入并相互配合卡紧的凹槽53,其中,所述电路板模块50上设有稳压电路等。
本实用新型不仅电池钢壳10内没有铝塑软包,提高了电池空间利用率,利于提高电池容量,同时,还简化了可充电电池结构的制作工艺,结构更简单。此外,在电池封口组件安装后就已经实现电池的封口,已具有测试电池是否合格的条件,避免电池不合格时所带来的电路板模块报废的损失或拆卸电路板模块的麻烦,从而最终实现提高电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电池装配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路板模块50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模块本体51与金属导电块52之间的具体装配结构不做赘述。
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与所述凹槽53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现有、常见的卡扣连接结构实现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金属导电块52与所述金属盖板10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的形式焊接固定,提高电路板模块50与所述金属盖板1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与所述凹槽53之间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再进行所述电路板模块50的金属导电块52与所述金属盖板10之间的焊接,焊接时不会跑位,焊接效果好。当然,在所述金属柱30的顶端与所述凹槽53之间连接足够牢度时,所述金属导电块52与所述金属盖板10之间也可以不用焊接。
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2,所述绝缘密封套40为中空的倒T形套件。当然,所述绝缘密封套40的形状不限于呈倒T形,只要能够夹紧于所述金属柱30与所述金属盖板20之间并将二者完全隔离开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板模块50的顶面上固设有金属制的盖帽70,所述盖帽70与所述金属柱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通孔21位于所述金属盖板20的中心位置处。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通孔21不限于在所述金属盖板20上的中心位置,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如1和图2所示,所述金属盖板20上还设有一防爆阀80,所述防爆阀80包括开设于所述金属盖板20上的泄压孔81和贴附在所述金属盖板20的内表面的所述泄压孔81处并将所述泄压孔81盖合密封的防爆片82(例如其上刻有不穿透的刻痕刻伤的铝箔)。所述防爆阀80的结构简单,并且,当电池内部压力变大时,防爆片82会先破裂使所述泄压孔81打开,排出电池内部压力,从而防止电池内部压力大产生爆炸的风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防爆片82与所述金属盖板20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焊接或粘贴固定的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钢壳10内装有电芯60,所述电芯60的顶端伸出一电极极耳61、底端伸出另一电极极耳62,所述的一电极极耳61再与所述金属柱30的底端之间导电连接,所述金属柱30再与所述电路板模块50导电连接;所述的另一电极极耳62与所述电池钢壳10导电连接,所述电池钢壳10再通过所述金属盖板10与所述电路板模块50导电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电极极耳61与所述金属柱30的底端焊接。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芯60选用卷绕式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锂可充电池的装配过程为:第一步,将所述金属盖板20、所述绝缘密封套40和所述金属柱30一起组装形成电池封口组件,之后将电芯60的所述另一电极极耳62与所述电池封口组件的金属柱30底端焊接;第二步,在电芯60的底端贴上带孔的绝缘垫片,且所述电芯60的所述的另一电极极耳62穿过所述绝缘垫片上的孔;第三步,将电芯60放入电池钢壳10内,并将所述另一电极极耳62与所述电池钢壳10焊接;第四步,向电池钢壳10内注入电解液,之后将电池封口组件盖在电池钢壳10的上端敞口处,并将电池钢壳10与所述金属盖板20之间全密封封激光焊接,这样锂电池就制作完成了;第五步,将锂电池与电路板模块50通过过盈配合或卡扣的方式紧密连接,再通过激光焊接将电路板模块50的金属导电块52与电池钢壳10固定,这样一个锂可充电池就制作完成了。
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设于电池钢壳的上端敞口处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的外周缘与所述电池钢壳之间环形焊接密封,所述金属盖板上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通孔内插设有一顶端细、底端粗的倒T形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顶端直径<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金属柱的底端直径,所述金属柱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夹紧设置有一绝缘密封套并通过该所述绝缘密封套将二者完全隔离开;所述金属柱的顶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金属盖板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模块,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模块本体的底部外周壁上的金属导电块,所述金属导电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导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底部设有一供所述金属柱的顶端插入并相互配合卡紧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块与所述金属盖板之间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套为中空的倒T形套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顶面上固设有金属制的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金属柱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金属盖板的中心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板上还设有一防爆阀,所述防爆阀包括开设于所述金属盖板上的泄压孔和贴附在所述金属盖板的内表面的所述泄压孔处并将所述泄压孔盖合密封的防爆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钢壳内装有电芯,所述电芯的顶端伸出一电极极耳、底端伸出另一电极极耳,所述的一电极极耳再与所述金属柱的底端之间导电连接,所述金属柱再与所述电路板模块导电连接;所述的另一电极极耳与所述电池钢壳导电连接,所述电池钢壳再通过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电路板模块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电极极耳与所述金属柱的底端焊接。
CN202322371539.5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Active CN220774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1539.5U CN2207746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1539.5U CN2207746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4647U true CN220774647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1539.5U Active CN22077464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4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180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US20240128487A1 (en) Battery
CN112993491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CN115911773A (zh) 一种全极耳圆柱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220774647U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结构
CN209675395U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114447413B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216698533U (zh) 电池
CN212648339U (zh) 锂离子电池
CN215342748U (zh) 一种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3716967U (zh) 一种铆接顶盖及方壳电芯
CN114784464A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模组
CN209675339U (zh) 一种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CN220604910U (zh) 一种内置有电路板模块的电池
CN111769219A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盖板以及锂电池
CN220526973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9086102U (zh) 螺纹式密封的高倍率圆柱电池
CN220138645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9998448U (zh) 一种带有校正端子模具的电池
CN220544059U (zh) 一种装配式电池端盖及电池
CN221009072U (zh) 一种全极耳正负极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0368015U (zh) 一种盖板结构
CN220065864U (zh) 电池的顶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220934337U (zh) 二次电池极柱组件、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