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3563U - 计算机鼠标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3563U
CN220773563U CN202190000974.3U CN202190000974U CN220773563U CN 220773563 U CN220773563 U CN 220773563U CN 202190000974 U CN202190000974 U CN 202190000974U CN 220773563 U CN220773563 U CN 220773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s
coupled
cover
mous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900009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韩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1/0061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58657A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3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3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2Ergonomic shaped mouse adjustable to suit one of both h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可对大小以及形状进行变形的计算机鼠标。根据实施例,计算机鼠标包括:第一驱动部,通过将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第二驱动部,通过将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辅助按钮,在将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第三驱动部,诱发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此外,公开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鼠标。根据实施例,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以及盖子部件,可拆装地与所述鼠标主体结合。

Description

计算机鼠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鼠标,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根据用途或每个人喜好的尺寸对其大小以及形状进行变形,而且便于携带、外观美丽且更加高档的计算机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作为计算机输入装置之一,以易于握在手中的形态以及适合手部的大小形成。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主体连接,形成有用于移动(输入)画面上的光标的多个按钮,而且在所述按钮之间配备有滚轮。
以易于握在手中的向上部凸出的形态形成,在将手掌轻轻地放置在鼠标的上部面之后用拇指以及小指握住两侧面使用。
通常来讲,因为计算机鼠标始终裸露在外部,因此具有受到污染以及因为冲击而发生破损的风险。
此外,因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计算机鼠标通常被视为是廉价的消耗品,因此大部分都是利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低价材质制造,从而难以满足追求高档形象的消费者的需求(Needs)。
此外,因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计算机鼠标的大小固定,因此在使用者的手掌较大时会因为持握部较小而造成不便,而且还需要可以起到如每英寸像素数(DPI)以及退格键等功能的额外的按钮。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以普通类型的大小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持握部的宽度以及高度,以便于手掌较大的人使用,而且可以为了针对长时间精密作业进行优化而对其大小以及形状进行变形,在轻便模式下可以无噪音工作,而在专业模式下则可以有噪音工作的计算机鼠标。
此外,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可以在受到外部冲击时保护按钮部、为了确保外观的美丽而配备有利用高档材质制成的盖子且可以通过将盖子与主体电连接而实现信号收发信以及电源供应的便于携带的计算机鼠标。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以及所述多个按钮之间的滚轮,且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所述鼠标主体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包括:支撑部,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形成;第一驱动部,通过将所述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第二驱动部,通过将所述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辅助按钮,在将所述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第三驱动部,诱发所述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板材,放置在平板的上部,在上侧面两侧分别形成有齿条;以及箱体部,在所述板材的上部凸出形成;在箱体部的上侧面形成有液晶画面部且形成有多个设定开关,所述多个设定开关对每英寸像素数(DPI)、发光二极管照明颜色以及辅助按钮的功能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部的前方形成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工作轴,上端被铰链结合到盖子的底面而下端被铰链结合到在平板的上侧面形成的凸出部;以及旋转部,由在平板的上侧面凸出形成的凸台、结合到所述凸台的轴、结合到所述轴的主动齿轮、齿结合到主动齿轮的方式在支撑部的上侧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齿条、在工作轴的下端铰链轴上形成的第一滑轮、在所述轴上形成的第二滑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皮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水平板,在所述按钮的下部形成,形成有滑动长孔;以及链接件,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支撑部的前方形成的第一轴销而另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嵌入所述水平板的滑动长孔中的第二轴销,形成有用于对第一轴销的驱动进行引导的长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连接杆,在支撑部的侧面形成,配备有用于对平板的凸台以及凸出部进行收容的凹槽;侧链接杆,一端被铰链结合到连接杆且形成有一定长度的滑动槽;以及侧杆,被铰链结合到侧链接杆的另一端;辅助按钮被结合到侧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折叠部,通过转动所述辅助按钮而在上下方向上折叠,折叠部包括:棒,一端可移动地被插入到侧链接杆的滑动槽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滑块,结合到在侧杆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孔且可供所述棒的另一端铰链结合;以及诱导链接件,形成有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滑块的上侧面凸设的轴销中的长孔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
此外,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携带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以及盖子部件,可拆装地与所述鼠标主体结合;所述盖子部件在上部形成有面板部,在所述面板部的下部形成有侧壁,在下侧面凹入形成有可供鼠标主体的上部插入的插入槽,在所述面板部上形成有磁性体,在所述鼠标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磁性体磁性吸附的边缘部,从而可供所述盖子部件借助于磁性吸附结合,在所述面板部上形成有第一端子部,在所述鼠标主体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子部结合的第二端子部,从而实现传感器信号以及电源的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在所述插入槽的内周面形成有传感器,而且在内部形成有电源供应部,从而通过传感器与第一端子部的电连接而将从传感器读取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端子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安装所在述鼠标主体的上部的多个按钮以及主体以弧形形成且利用不锈钢或铝制成,在所述多个按钮之间形成有触摸反应型滚轮,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中形成有凸出的凸起部,而所述第二端子部由凹入的凹陷部构成。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以普通类型的大小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持握部的宽度以及高度,以便于手掌较大的人使用,而且可以通过形状变更而针对长时间精密作业进行优化,在轻便模式下可以无噪音工作,而在专业模式下则可以有噪音工作,从而根据场所或使用者的情绪自由地变形适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可以在受到外部冲击时保护鼠标主体以及按钮部,而且可以通过提供利用高档材质制成的盖子以及鼠标主体而确保外观的魅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轻便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2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进行图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专业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4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进行图示的侧向截面图。
图5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内部进行图示的底面图。
图6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内部进行图示的底面立体图。
图7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为专业模式时的内部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8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为轻便模式时的内部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9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第三驱动部”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10以及图11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第三驱动部”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12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携带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进行翻转的立体图。
图15是对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结合到鼠标主体的下部的轻便模式进行图示的截面图。
图16是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相关的截面图。
图17至图20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变形例进行依次图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鼠标主体 120:按钮
130:滚轮 140:盖子
150:第二端子部 160:平板
170:支撑部 173:齿条
174:第一滑轮 176:第二滑轮
175:皮带 180:辅助按钮
200:盖子部件 220:面板部
240:侧壁 290:插入槽
225:垫片 M:磁性体
260:第一端子部 270:传感器
280:电源供应部 300:第一驱动部
310:工作轴 320:凸台
330:轴 340:主动齿轮
400:第二驱动部 420:水平板
440:链接件 500:第三驱动部
520:连接杆 540:侧链接杆
560:侧杆 580:折叠部
582:棒 584:滑块
586:诱导链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阅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因此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因为这些实施例而受到限制或限定。应该理解为对实施例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都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在附图中,图1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轻便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2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进行图示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专业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4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进行图示的侧向截面图,图5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内部进行图示的底面图,图6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内部进行图示的底面立体图,图7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为专业模式时的内部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8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为轻便模式时的内部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9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第三驱动部”的折叠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10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第三驱动部”的展开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包括:鼠标主体100,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120以及多个按钮120之间的滚轮130,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滚轮130可以是触摸方式的滚轮。所述状态被称之为“轻便模式”。
在轻便模式下,前侧的按钮120将以无噪音方式实现。轻便模式是在如办公室等比较安静的场所中使用的情况下适用。
此外,在变更为后续说明的“专业模式”时,按钮120可以以有噪音方式实现。专业模式是在如游戏等需要比较激烈的动作时使用,可以通过发出咔哒咔哒的点击声而给人带来轻快的感觉。
鼠标主体100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160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140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其包括:支撑部170,形成于空间的内部;
第一驱动部300,通过将盖子140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
第二驱动部400,通过将多个按钮120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辅助按钮180,在将盖子140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102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140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102内;以及,第三驱动部500,诱发所述辅助按钮180的出入动作。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记述的方向的基准,前方是指以图1为基准的左侧,而后方是指右侧。
支撑部170包括:板材172,放置在平板160的上部,在上侧面两侧分别形成有齿条173;以及箱体部B,在所述板材172的上部凸出形成。
在箱体部B的上侧面形成有液晶画面部B2,液晶画面部B2以数字方式显示数值。
在液晶画面部B2的一侧即板材172的上部形成有多个设定开关166。
通过对多个设定开关166进行操作,可以对每英寸像素数(DPI)、照明以及辅助按钮的功能进行设定。
此外,在箱体部B的前方配备有滚轮130。因为滚轮130采用的是机械式驱动,因此可以通过结合到在板材172的上部两侧形成的支架132之间而进行旋转。
同时,可以在平板160的上部或支撑部170上配备发光二极管(未图示),从而在打开盖子140时接通发光二极管工作并借此附加照明功能。
用于使得盖子140进行开闭动作的第一驱动部300包括:工作轴310,上端被铰链结合到盖子140的底面而下端被铰链结合到在平板160的上侧面形成的凸出部165;以及旋转部R,由在平板160的上侧面凸出形成的凸台320、结合到所述凸台320的轴330、结合到所述轴330的主动齿轮340、齿结合到主动齿轮340的方式在支撑部170的上侧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齿条173、在工作轴310的下端铰链轴311上形成的第一滑轮174、在所述轴331上形成的第二滑轮176以及对所述第一滑轮174以及第二滑轮176进行连接的皮带175构成。
工作轴310分别配备于前后侧并铰链结合到平板160的上侧面,而且在两侧分别配备有一对并通过销结合到在盖子140的底面形成的铰链连接部143。
主动齿轮340通过以扇形形状构成而配备有圆弧部,并通过在圆弧部上形成齿形而与所述齿条173齿状结合,另一侧通过与轴330结合而可以与轴330一体进行旋转动作。
因此,如图7或图8所示,在工作轴310借助于盖子140的前后方向移动前后移动时,与其连接的第一滑轮174将旋转,此时皮带175将旋转且第二滑轮176也将旋转,从而使得主动齿轮340沿着上下方向旋转并将与主动齿轮340齿状结合的齿条173沿着前后方向推动,最终使得支撑部170前后移动。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通过向后方拉动盖子140而将其打开时使得左侧工作轴310位于与右侧工作轴310相比更高的位置,从而在将盖子140向后方打开的同时使其上升并借此对高度进行上向调整。
接下来,对用于使得按钮120向左右方向进行开闭动作的第二驱动部400进行说明。
如图5至图8所示,第二驱动部400包括:水平板420,在按钮120的下部形成,形成有滑动长孔422;以及链接件440,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支撑部170的前方形成的第一轴销431而另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嵌入所述水平板420的滑动长孔422中的第二轴销432,形成有用于对第一轴销431的驱动进行引导的长孔441。
参阅图7,在链接件440的中央结合有基准销443。基准销433被固定到平板160上,因此没有位置变动。
借此,链接件440将以基准销433为中心沿着前后方向旋转。
关于第二驱动部400的动作,
如图8所示,在支撑部170向后方移动时,第一轴销431也将向后方移动,从而使链接件440旋转,而连接到链接件440的第二轴销432将沿着链接件440的滑动长孔422移动,从而使得按钮120向关闭的方向动作。
关闭的方向是指两侧按钮120彼此聚拢的动作。
与此相反,如图7所示,在支撑部170向前方移动时,第一轴销431也将向前方移动,从而使得链接件440反方向旋转,而连接到链接件440的第二轴销432将沿着链接件440的滑动长孔422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侧按钮120向打开的方向动作。
打开是指两侧按钮120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远离并相隔,从而使得滚轮130外露的动作。
接下俩,将参阅图5以及图9至图11对用于使得辅助按钮180进行出入动作的第三驱动部500进行说明。
第三驱动部500包括:连接杆520,在支撑部170的侧面形成,配备有用于对平板160的凸台320以及凸出部165进行收容的凹槽521;侧链接杆540,一端被铰链结合到连接杆520且形成有一定长度的滑动槽542;以及侧杆560,被铰链结合到侧链接杆540的另一端;辅助按钮180被结合到侧杆560上。
在平板160的上侧面凸设的凸起546将被结合到侧链接杆540的滑动槽542。
参阅图9以及图10,在侧链接杆540沿着凸起546旋转的期间内可以被滑动槽542引导。
与此同时,因为配备有对两侧的2个侧链接杆540进行连接的链接杆连接台545,因此在2个侧链接杆540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彼此撑开或聚拢的问题,而是可以维持均匀的间隔。
此外,包括折叠部580,其通过转动辅助按钮180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叠动作。
折叠部580包括:棒582,一端可移动地被插入到侧链接杆540的滑动槽542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560;滑块584,结合到在侧杆560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孔562且可供所述棒582的另一端铰链结合;以及诱导链接件586,形成有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滑块584的上侧面凸设的轴销中的长孔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560。
如图3、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侧链接杆540展开时,棒582将沿着滑动槽542移动,连接到棒582的另一端的滑块584将沿着侧杆560的长孔562向右侧移动,而滑块584的轴销将沿着连接到滑块584的诱导链接件586的长孔587移动,从而使得侧杆560垂直竖立并使得辅助按钮180垂直配置。
借此,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需要进行如游戏等激烈的动作时转换成“专业模式”。
即,盖子140将向后方移动并上升,而各个辅助按钮180将在左右被引出。在如上所述的转换成专业模式时可以发出点击声,从而以有噪音方式实现。
此外,按钮120将向两侧打开,并使得内部的滚轮130外露。
箱体部B的液晶画面部B2也将外露。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设定开关166进行操作而对每英寸像素数(DPI)、发光二极管的开关、颜色以及辅助按钮180的操作功能进行设定。
因为在辅助按钮180被引出时是以有噪音方式工作,因此可以感受到点击感并为使用者带来满足感。
接下来,将对为了使得所述计算机鼠标便于携带、外观美丽且更加高档而进一步形成有盖子部件的计算机鼠标进行说明。其中,在图12至图20中将对如上所述的如图1至图11所示的计算机鼠标进行简化显示,以便于可以更加明确地展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思想。
在附图中,图12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携带模式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进行翻转的立体图,图15是对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结合到鼠标主体的下部的轻便模式进行图示的截面图,图16是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盖子部件”相关的截面图,图17至图20是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的变形例进行依次图示的示意图。
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包括:鼠标主体100;以及盖子部件200,可拆装地与鼠标主体100结合。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鼠标是为了便于携带并对内部的鼠标主体100进行保护而将鼠标主体100收纳到盖子部件200的内侧的状态,被称之为“携带模式”。
盖子部件200,在上部形成有平板形状的面板部220,沿着所述面板部220的外周面在下部形成有侧壁240,而在下侧面凹入形成有可供鼠标主体100的上部插入的插入槽290。
面板部220可以为了提升材料的奢华感并提升其抓握感而利用皮革或涂布有硅树脂的合成树脂材质制成。
较佳地,在面板部220的下端的至少1个位置以上可以形成有垫片225。垫片225用于使得盖子部件200的下部面与桌面相隔并防止其过度滑动,其由特氟龙材质形成。
但是不限于特氟龙材质,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
较佳地,可以包括用于将鼠标主体100固定到盖子部件200的面板部220中的相互结合组件。
作为根据一实施例的结合组件,在面板部220以及侧壁240上形成有磁性体M,并在鼠标主体100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磁性体M磁性吸附的利用铁(Fe)材质制成的边缘部104,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盖子部件200通过磁性吸附结合。
此外,在边缘部104上也可以形成有与面板部220的磁性体M的极性不同的其他磁性体(未图示)。
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作为结合组件提出了磁性体,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应该理解为可以对盖子部件200以及鼠标主体100进行连接固定的任意组件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概念中。
此外,包括用于在面板部220与鼠标主体100之间实现电信号传递以及电源供应的通电组件。
作为一实施例的通电组件,在面板部220上形成有第一端子部260,并在鼠标主体100的下部形成有与第一端子部260接触的第二端子部150,从而实现传感器信号以及电源的供应。
参阅图14以及图16,盖子部件200在插入槽290的内周面形成有传感器270,并在内部形成有电源供应部280,从而通过传感器270与第一端子部260的电连接而将在传感器中读取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端子部260。
作为传感器270适用光传感器,且作为电源供应部280适用电池为宜。
借此,可以将在传感器270中检测到的位置变更信号传送至第一端子部260,并通过与第一端子部260连接且在鼠标主体100上形成的第二端子部150电连接,从而将按钮120以及滚轮130的操作信号传送至计算机。
安装在所述鼠标主体100上部的多个按钮120以及主体102以弧形形成且由不锈钢或铝制成,在多个按钮120之间形成有触摸反应型滚轮130。
较佳地,在第一端子部260中形成有凸出的凸起部261,而第二端子部150由凹入的凹陷部152构成,从而可以借助于彼此嵌入结合而稳定地维持接触状态。
接下来,将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2以及图17所示,在以携带模式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从鼠标主体100的上部结合盖子部件200而使鼠标主体100被插入到插入槽290中。
在完成结合时,盖子部件200的面板部220以及鼠标主体100的边缘部104将借助于结合组件结合。作为一实例,面板部220的磁性体M将被磁性吸附到边缘部104,从而可以维持结合状态。
接下来,如图15所示,可以为了使用鼠标而进行转换,被称之为“轻便模式”。
对盖子部件200进行分离并贴紧到鼠标主体100的下部。
在如上所述的贴紧的情况下,磁性部件200的面板部220的磁性体M将被磁性吸附到鼠标主体100的边缘部104,从而可以维持固定状态。
在用手把持柱鼠标主体100的状态下,打开电源并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计算机连接之后使用。
在移动鼠标主体100的同时盖子部件200也将发生移动,而传感器270将对移动时的位置变动进行检测并发送至鼠标主体100,并通过同时传送至计算机而起到输入装置的功能。
在上述内容中参阅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Claims (7)

1.一种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鼠标主体,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以及所述多个按钮之间的滚轮,且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
所述鼠标主体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包括:
支撑部,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形成;
第一驱动部,通过将所述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
第二驱动部,通过将所述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辅助按钮,在将所述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
第三驱动部,诱发所述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
所述支撑部包括:
板材,放置在平板的上部,在上侧面两侧分别形成有齿条;以及
箱体部,在所述板材的上部凸出形成,
在所述箱体部的上侧面形成有液晶画面部且形成有多个设定开关,
在所述箱体部的前方形成有滚轮。
2.一种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鼠标主体,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以及所述多个按钮之间的滚轮,且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
所述鼠标主体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包括:
支撑部,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形成;
第一驱动部,通过将所述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
第二驱动部,通过将所述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辅助按钮,在将所述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
第三驱动部,诱发所述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
工作轴,上端被铰链结合到盖子的底面而下端被铰链结合到在平板的上侧面形成的凸出部;以及
旋转部,由在平板的上侧面凸出形成的凸台、结合到所述凸台的轴、结合到所述轴的主动齿轮、齿结合到主动齿轮的方式在支撑部的上侧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齿条、在工作轴的下端铰链轴上形成的第一滑轮、在所述轴上形成的第二滑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皮带构成。
3.一种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鼠标主体,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以及所述多个按钮之间的滚轮,且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
所述鼠标主体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包括:
支撑部,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形成;
第一驱动部,通过将所述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
第二驱动部,通过将所述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辅助按钮,在将所述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
第三驱动部,诱发所述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
水平板,在所述按钮的下部形成,形成有滑动长孔;以及
链接件,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所述支撑部的前方形成的第一轴销而另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嵌入所述水平板的滑动长孔中的第二轴销,形成有用于对第一轴销的驱动进行引导的长孔。
4.一种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鼠标主体,在上部形成有多个按钮以及所述多个按钮之间的滚轮,且以向上部凸出的形状构成,
所述鼠标主体由形成于下部的平板以及形成于上部的盖子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包括:
支撑部,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形成;
第一驱动部,通过将所述盖子向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升降动作;
第二驱动部,通过将所述多个按钮向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辅助按钮,在将所述盖子向后方移动而使其上升的同时向主体的两侧面引出,或在将盖子向前方移动时被引入到主体内;以及
第三驱动部,诱发所述辅助按钮的出入动作,
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
连接杆,在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形成,配备有用于对平板的凸台以及凸出部进行收容的凹槽;
侧链接杆,一端被铰链结合到所述连接杆且形成有一定长度的滑动槽;以及
侧杆,被铰链结合到所述侧链接杆的另一端,
辅助按钮被结合到所述侧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部,通过转动所述辅助按钮而在上下方向上折叠,
所述折叠部包括:
棒,一端可移动地被插入到侧链接杆的滑动槽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
滑块,结合到在所述侧杆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孔且可供所述棒的另一端铰链结合;以及
诱导链接件,形成有一端被嵌入结合到在所述滑块的上侧面凸设的轴销中的长孔而另一端被铰链结合到侧杆。
6.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鼠标主体;以及
盖子部件,可拆装地与所述鼠标主体结合,
所述盖子部件在上部形成有面板部,在所述面板部的下部形成有侧壁,在下侧面凹入形成有可供鼠标主体的上部插入的插入槽,
在所述面板部上形成有磁性体,
在所述鼠标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磁性体磁性吸附的边缘部,从而可供所述盖子部件借助于磁性吸附结合,
在所述面板部上形成有第一端子部,
在所述鼠标主体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子部结合的第二端子部,从而传送传感器信号,
所述盖子部件在所述插入槽的内周面形成有传感器,而且在内部形成有电源供应部,
通过所述传感器与第一端子部的电连接而将从传感器读取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端子部,
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中形成有凸出的凸起部,而第二端子部由凹入的凹陷部构成,从而可借助于彼此嵌入结合而稳定地维持接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携带的计算机鼠标,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所述鼠标主体的上部的多个按钮以及主体以弧形形成且利用不锈钢或铝制成,
在所述多个按钮之间形成有触摸反应型滚轮。
CN202190000974.3U 2021-01-20 2021-05-17 计算机鼠标 Active CN2207735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07932A KR102235081B1 (ko) 2021-01-20 2021-01-20 크기와 형상 변형이 가능한 컴퓨터용 마우스
KR10-2021-0007932 2021-01-20
KR10-2021-0007931 2021-01-20
PCT/KR2021/006118 WO2022158657A1 (ko) 2021-01-20 2021-05-17 컴퓨터용 마우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3563U true CN220773563U (zh) 2024-04-12

Family

ID=7544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90000974.3U Active CN220773563U (zh) 2021-01-20 2021-05-17 计算机鼠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35081B1 (zh)
CN (1) CN22077356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503427A (ja) * 2021-01-20 2024-01-25 ハンキル イ コンピュータ用マウ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6353A (ko) * 2007-01-12 2008-07-16 박수병 크기 조절이 가능한 마우스
KR200478720Y1 (ko) * 2013-12-05 2015-11-20 주식회사 씨엔에프이노베이션 크기 조절이 가능한 컴퓨터 마우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35081B1 (ko)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4412B2 (en) Key free mouse
KR101301521B1 (ko) 휴대 단말기
JP4709879B2 (ja) 操作入力装置及び文字入力装置
US7911773B2 (en) Apparatus with user interface
KR20190000184U (ko) 호환식 휴대폰 게임 핸들
JP2019181224A (ja)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CN220773563U (zh) 计算机鼠标
JP2002182783A (ja) 電子機器
US864121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026103B (zh) 手柄组件及遥控器
JP4773060B2 (ja) コードレス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装置及び情報端末装置
JP2011170585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767382B1 (ja) 扇風機
KR20060109759A (ko) 양면 키입력부를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200489139Y1 (ko) 한 손으로 휴대단말기를 용이하게 조작하고 사용할 수 있게 해주는 휴대단말기의 보호케이스.
CN208061138U (zh) 一种键盘装置
KR20160115333A (ko) 마우스
CN201562237U (zh) 一种鼠标结合分体键盘
WO2022158657A1 (ko) 컴퓨터용 마우스
TWI796048B (zh) 電子裝置
JPH10111752A (ja) コンピュータ用入力装置
JP6839339B2 (ja) 保持部付きキーボード
JP3113645U (ja) 携帯型ゲーム機のコントローラー
JP5660743B1 (ja) 遠隔制御装置の収容構造及び扇風機
JP2005190368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