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968U -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968U
CN220771968U CN202321908213.5U CN202321908213U CN220771968U CN 220771968 U CN220771968 U CN 220771968U CN 202321908213 U CN202321908213 U CN 202321908213U CN 220771968 U CN220771968 U CN 22077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separation chamber
cross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82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永琪
吴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82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设备,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和位于集液管和集气管之间的分离室和多根换热管;多根换热管和分离室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方向平行于集液管或集气管的延伸方向;分离室固定于集液管且与集液管相邻接,且分离室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集液管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分离室连通集液管和集气管,换热管连通集液管和集气管;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垂直,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平行于集液管和集气管的排布方向。本申请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器内流通有用于换热的工质。当换热器用作空调蒸发器时,液态工质流入换热器,液态工质与外界换热后气化为气态工质且排出至换热器外。在空调运行过程中,流入换热器的工质通常还包括气态工质。气态工质的换热能力差,当气态工质进入换热器后,会浪费换热器的部分换热面积,降低了换热器总体的换热能力,影响空调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和位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之间的分离室和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和所述分离室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液管或所述集气管的延伸方向;所述分离室固定于所述集液管且与所述集液管相邻接,且所述分离室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分离室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分离室,分离室用于分离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或者分离室有助于收集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以减少进入换热管中气态换热工质的含量,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且气态换热工质经分离室传输至集气管,并与集气管内的其他气态换热工质一同参与换热系统中的循环,便于气态换热工质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分离室直接集成于集液管上,分离室与集液管的总体结构紧凑,便于换热器的高密度布局。再一方面,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较大,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分离至分离室,提高了气态换热工质的分离程度,以减少气态换热工质进入换热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蒸汽上升管,所述蒸汽上升管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且连通于所述分离室与所述集气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蒸汽上升管与所述多个换热管间隔排布。
分离室与集气管间隔设置,蒸汽上升管集成于集气管与分离室之间,一方面,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换热器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沿第三方向,分离室的一端固定于集液管,分离室的另一端固定于蒸汽上升管并通过蒸汽上升管固定于集气管,分离室的两端被较好的固定。同样地,蒸汽上升管的一端固定于集气管,蒸汽上升管的另一端固定于分离室且通过分离室固定于集液管,蒸汽上升管的两端被较好的固定。分离室、蒸汽上升管、集液管和集气管的整体结构较为稳固,有利于换热器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蒸汽上升管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液管与所述集气管间距的一半。蒸汽上升管沿第三方向的高度越大,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集气管的阻力越大。增加蒸汽上升管的高度,保证换热器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较小,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较大,一方面,一般地,由于进入换热器中的气态换热工质较液态换热工质少,且气态换热工质的分子较小,当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较小时,气态换热工质也能较为顺利地进入集气管。
另一方面,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较小时,使得换热工质自分离室进入蒸汽上升管时的阻力增大,防止分离室内的液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集气管而降低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本申请通过对蒸汽上升管的尺寸进行设计,保证了换热器正常工作且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且蒸汽上升管和分离室的总体阻力增大,液态换热工质可更多地分配至换热管内,换热管内换热工质的流量增多,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与一根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小于5,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较小,使得换热工质自分离室进入蒸汽上升管时的阻力增大,防止分离室内的液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集气管,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所述换热器入口固定于所述分离室且与所述分离室相邻接,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连通,所述集液管通过所述分离室与所述换热器入口连通。
通过设置分离室并且通过分离室接收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内能够实现有效分离,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一方面,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大于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自较小空间的换热器入口进入较大空间的分离室,可以有效降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速,以使得裹挟在液态换热工质中的气态换热工质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有效分离,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另一方面,自换热器入口进入分离室的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首先沿第一方向流动而后沿第三方向朝向集液管流动。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从换热器入口流动至集液管的路径是弯曲的,增加了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流动的不稳定性,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再一方面,分离室沿第一方向远离换热管的端面操作空间大,将换热器入口固定于该端面上,有利于换热器接入换热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沿所述第二方向相连通,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一方面,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从换热器入口进入分离室后流速减缓,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分离。另一方面,由于换热器入口和分离室的排布方向与分离室和集液管的排布方向相交,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和集液管之间的流动路径较为曲折,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另外,分离室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的操作空间大,将换热器入口固定于其中一个端面上,有利于换热器接入换热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分离室内,所述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隔板将所述分离室的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连通所述换热器入口和所述集气管,所述第二腔体用于连通所述集液管。其中,所述隔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隔板用于减缓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自第一腔体流向第二腔体时的流速。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速减慢更有利于有效分离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另外,隔板还能起到扰流作用,加快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效率。有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所述换热器入口固定于所述集液管且与所述集液管相邻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通过设置分离室并将分离室靠近换热器入口设置,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进入分离室内,分离后的液态相变工质则进入换热管内参与换热,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所述换热器入口固定于所述集液管且与所述集液管相邻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三方向相连通。
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沿第二方向自换热器入口进入集液管后,沿第一方向在集液管内流动。换热器入口和集液管的排布方向与集液管的延伸方向相交,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动路径较为曲折,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室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集液管,所述开口的面积与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分离室的内腔通过开口与集液管连通。开口的面积较大,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从集液管进入分离室的阻力较小,气态换热工质可以更好地通过开口进入分离室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隔板的投影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开口的投影区域内。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背离所述集气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集液管的内壁,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室的内壁间隔设置。
隔板用于阻挡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且引导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朝向更靠近分离室的方向流动。一方面,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受到隔板阻挡后,会朝向分离室流动、且绕过隔板。隔板的设置,增加了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动路径,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充分分离。另一方面,隔板可起到扰流的作用,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流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分离室的内壁和所述集液管的内壁。隔板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均被较好的固定,提高了换热器架构的稳固性,保证换热器正常工作。隔板能够起到减缓换热工质流速的作用,且隔板还可起到扰流的作用,以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换热器出口,所述换热器出口与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文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结构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结构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为方便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英文简写和有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平行:本申请所定义的平行不限定为绝对平行,此平行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基本平行,允许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平行的情况。
垂直:本申请所定义的垂直不限定为绝对的垂直相交(夹角为90度)的关系,允许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的垂直相交的关系,允许存在小角度范围的误差,例如80度至100度的范围的组装误差范围内,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垂直的关系。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换热设备1可应用于换热系统中。换热系统包括收容室2、发热源3和换热设备1。发热源3位于收容室2内。换热设备1具有两个内腔,两个内腔分别为内循环腔11和外循环腔12。内循环腔11与收容室2连通,外循环腔12连通至外界。换热设备1用于对发热源3散热。其中,发热源3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收容室2与内循环腔11连通,收容室2中的热风进入内循环腔11内并与换热设备1进行换热,收容室2中的热风冷却降温后变为冷风,冷风流回收容室2内对发热源3降温。
在一实施方式中,收容室2的侧壁上开孔,换热设备1嵌入在开孔中并与侧壁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可减小换热系统的整体体积。其中,内循环腔11朝向发热源3的侧壁上设有室内入风口13和室内出风口14(如图1所示)。室内入风口13和室内出风口14分别正对收容室2设置。收容室2通过室内入风口13和室内出风口14与内循环腔11实现气流循环。外循环腔12背离发热源3的侧壁上则设有室外入风口15和室外出风口16,该室外入风口15和室外出风口16朝向外界设置,并与外界连通,以实现外循环腔12与外界之间的气流循环。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系统可以为机柜、集装箱或者数据中心。
在一实施方式中,发热源为服务器、基带处理单元、电池或者电源等。其中电源是指开关电源,用于将交流市电整流成直流电,以给用电设备供电。电池包括单个电池或者电池,电池可用于在市电停电时给用电设备供电。电池还可应用于光伏储能场景中,在白天用于储存电能,在夜间用于给用电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可部分位于收容室2内、另一部分位于收容室2外(如图2所示)。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可全部位于收容室2的外部,或者可全部位于收容室2的内部,具体可根据换热系统的工作场景和换热需求来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换热设备1位于收容室2的外部,换热设备1的内循环腔11通过第一风管17与收容室2连通,以使内循环腔11与收容室2之间实现气流循环。换热设备1的外循环腔12具有开口与室外连通。当换热设备1位于收容室2的外部时,可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换热系统中,例如换热系统为机柜或者集装箱,其中收容室2可为机柜的外壳体或者集装箱的箱壳体。
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换热设备1位于收容室2的内部时,换热设备1的内循环腔11具有开口与收容室2连通,换热设备1的外循环腔12通过第二风管18与室外连通,以使外循环腔12与室外之间实现气流外循环。当换热设备1位于收容室2的内部时,可适用于尺寸较大的换热系统中,例如换热系统为数据中心,其中收容室2可为数据中心的机房。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可以为一体机(如图4所示)。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也可以为分体机(如图2所示)。示例性的,换热设备1为空调,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收容室2可以为房屋的室内。室内机位于室内,室内机内设有内循环腔11且与室内连通。室外机位于室外,室外机设有外循环腔12且与室外连通。其中,空调可包括一个室外机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室内机。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设备1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10应用于换热设备1且用做蒸发器。换热设备1包括冷凝器30、压缩机20和换热器10。
冷凝器30位于外循环腔12内。冷凝器30用于与外界冷空气换热。流动至冷凝器30表面的冷空气用于给冷凝器30内部的换热工质降温,温度较高的气态换热工质流经冷凝器30后可转变为温度较低液态的换热工质。
压缩机20用于将流动至压缩机20内的换热工质压缩。压缩机20可位于内循环腔11或者外循环腔12。一般地,当换热设备1为空调时,压缩机20位于外循环腔12,即压缩机20位于室外机中。
换热器10位于内循环腔11内。换热器10与内循环腔11的热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器10内的换热工质用于吸收流动至换热器10表面的热空气的热量,以冷却热空气。换热器10包括换热器入口101和换热器出口102,换热器入口101和换热器出口102分别用于接收换热工质和排出换热工质。
冷凝器30的出口与换热器入口101连通(如图5所示)。冷凝器30向换热器10输送温度较低的液态换热工质。换热器10内温度较低的液态换热工质与收容室2内的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转变为气态换热工质。换热器出口102与压缩机20的入口连通,换热器10输出的气态换热工质流入压缩机20进行压缩。压缩机20的出口与冷凝器30的入口连通,压缩机20将压缩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输送至冷凝器30。流入冷凝器30内的气态换热工质与收容室2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转变为液态换热工质,液态换热工质重新流入换热器10。如此循环,以实现给收容室2降温,进而冷却发热源3。
上述制冷模式也称为压缩制冷模式。当收容室2内急需降温或者收容室外温度较高时,换热设备1可采用压缩制冷模式运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还包括热管模式。在热管模式下,压缩机20关闭,换热器出口102直接与冷凝器30连通。即换热器10输出的换热工质不经过压缩机20、直接流入冷凝器30。当收容室2内对降温需求不大或者收容室2外的温度低于收容室2内的温度时,换热设备1可采用热管模式运行。
一般地,换热设备1还包括节流器40(如图5所示)。节流器40位于冷凝器30与换热器10之间。在压缩制冷模式下,节流器40的入口和节流器40的出口分别连通冷凝器30的出口和换热器入口101。液态的换热工质流经节流器40会降低压强,部分液态换热工质可能气化为气态换热工质,使得换热器入口101接收的换热工质中包括液态换热工质和气态换热工质。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压缩制冷模式下,压缩机20能够驱动换热工质流动,在压缩机20的驱动下冷凝器30内部分气态换热工质可能未被冷凝为液态换热工质即输送至换热器10,使得换热器入口101接收的换热工质中包括液态换热工质和气态换热工质。
当液态换热工质和气态换热工质进入换热器10参与换热时,由于气态换热工质的换热能力差,浪费了部分换热面积,降低了换热器10总体的换热能力,特别是降低了靠近换热器入口101处的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能够将进入换热器10中的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分离,减少气态换热工质或者避免气态换热工质进入换热器10的换热管400参与换热,以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下面详细介绍本申请中的换热器10。
请查阅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立体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10,换热器10包括集液管200、集气管300和位于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之间的分离室110和多根换热管400。多根换热管400和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第一方向X平行于集液管200或集气管300的延伸方向。分离室110固定于集液管200且与集液管200相邻接,且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的投影与集液管200沿第二方向Y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分离室110连通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换热管400连通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Z垂直。第三方向Z平行于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的排布方向,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
其中,集液管200用于接收换热工质。换热管400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换热工质能够自集液管200流向换热管400。换热工质在多根换热管400内流通时,能够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液态换热工质转化为气态换热工质。换热管400内的气态换热工质流向集气管300并从集气管300排出至换热器10外。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包括换热器入口101。换热器入口101用于接收换热工质且与集液管200连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还包括换热器出口102。换热器出口102用于排出换热介质且与集气管300连通。
多根换热管400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一般地,集液管20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集气管300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X也为集液管200的长度方向或者是集气管300的长度方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的间距小于换热器入口101与换热管400的间距。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排布于多根换热管400靠近换热器入口101的一侧。相较于换热管400,换热器入口101更靠近分离室110。
分离室110固定于集液管200沿第三方向Z朝向集气管300的一侧(如图7所示)。分离室110位于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之间。沿第三方向Z,分离室110的投影与集液管20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分离室110的投影与集气管30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X,分离室110与多根换热管400的总尺寸小于或等于集液管200或集气管300的长度。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的总体结构紧凑,利于换热器10的高密布局。
分离室110连通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分离室110能够将气态换热工质输送至集气管300。分离室110可通过焊接如隧道炉钎焊于集液管200。在一实施方式中,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为一体化结构。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的总体结构紧凑,便于减小换热器10的体积,便于换热器10的高密度布局。
当液态换热工质和气态换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入口101进入换热器10后,气态换热工质会与液态换热工质分离。由于换热器入口101更靠近分离室110,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110内分离(如图7所示),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自分离室110传输至集气管300。或者与液态换热工质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进入分离室110,并通过分离室110输送至集气管300(如图12所示)。
由于液态相变工质相较于气态换热工质的换热效果更高,且气态换热工质被分离,传输至换热管400的换热工质中,气态换热工质含量较少或者不含气态换热工质,换热管400内流通的主要为液态相变工质,提高了换热管400的利用率,且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较大,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分离至分离室110,提高了气态换热工质的分离程度,以减少气态换热工质进入换热管400的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X,分离室110的长度大于每根换热管400的长度。沿第二方向Y,分离室110的宽度大于换热管400宽度的一半。分离室110的长度和宽度均较长,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分离至分离室110,提高了气态换热工质的分离程度,以减少气态换热工质进入换热管400的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二方向Y,分离室11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集液管200宽度。其中,集液管200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等于集液管200的外径长。不仅可以保证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有效分离,还能缩小分离室110的尺寸,有利于减小换热器10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换热器10包括分离室110,分离室110用于分离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或者分离室110有助于收集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以减少进入换热管400中气态换热工质的含量,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且气态换热工质经分离室110传输至集气管300,并与集气管300内的其他气态换热工质一同参与换热系统中的循环,便于气态换热工质的回收利用。另外,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的总体结构紧凑,便于换热器10的高密度布局。
在一实施方式中,分离室110沿第三方向Z背离集气管300的一端设有开口113(如图7所示),开口113位于集液管200内,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通过开口113连通。开口113连通分离室110的内腔和集液管200的内腔。集液管200沿第三方向Z朝向集气管300的一侧设有开孔(图中未示出),分离室110沿第三方向Z背离集气管300的一端自集液管200的开孔伸入集液管200内,以使分离室110的开口113位于集液管200内。分离室110直接通过自身的开口113与集液管200相连通,结构简单,且简化了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之间的连接部件,便于加工换热器10及节约成本。
在一实施方式中,开口113位于集液管200内也包括开口113与集液管200的开孔齐平的情况。分离室110沿第三方向Z背离集气管300的一端固定于集液管200的开孔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10还包括蒸汽上升管120(如图6和图7所示),蒸汽上升管120沿第三方向Z的两端分别固定且连通于分离室110与集气管300,沿第一方向X,蒸汽上升管120与多根换热管400间隔排布。其中,蒸汽上升管120用于将分离室110内的气态换热工质输送至集气管300。
沿第三方向Z,蒸汽上升管120的一端与分离室110朝向集气管300的一端相邻接,蒸汽上升管120的另一端与集气管300朝向集液管200的一端相邻接。蒸汽上升管120和分离室110的整体与多根换热管400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中,分离室110与集气管300间隔设置,蒸汽上升管120位于集气管300与分离室110之间且位于多根换热管400靠近分离室110的一侧,一方面,换热器10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换热器10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沿第三方向Z,分离室110的一端固定于集液管200,分离室110的另一端固定于蒸汽上升管120并通过蒸汽上升管120固定于集气管300,分离室110的两端被较好的固定。同样地,蒸汽上升管120的一端固定于集气管300,蒸汽上升管120的另一端固定于分离室110且通过分离室固定于集液管200,蒸汽上升管120的两端被较好的固定。分离室110、蒸汽上升管120、集液管200和集气管300的整体结构较为稳固,有利于换热器10的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一端可通过焊接如隧道炉钎焊于分离室110。在一实施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与分离室110为一体化结构。蒸汽上升管120与分离室110的总体结构紧凑,便于减小换热器10的体积,便于换热器10的高密度布局。
在一实施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另一端可通过焊接如隧道炉钎焊于集气管300。在一实施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与集气管300为一体化结构。蒸汽上升管120与集气管300的总体结构紧凑,便于减小换热器10的体积,便于换热器10的高密度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其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Z垂直。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是指蒸汽上升管120内用于流通换热工质的腔体。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是指分离室110内能够用于流通或者收容换热工质的腔体。其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与XY平面平行,或者与第三方向垂直。
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较小,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较大,一方面,一般地,由于进入换热器10中的气态换热工质较液态换热工质少,且气态换热工质的分子较小,当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较小时,气态换热工质也能较为顺利地进入集气管300。
另一方面,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较小时,使得换热工质自分离室110进入蒸汽上升管120时的阻力增大,防止分离室110内的液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120进入集气管300而降低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本申请通过对蒸汽上升管的尺寸进行设计,保证了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可以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且蒸汽上升管120和分离室110的总体阻力增大,液态换热工质可更多地分配至换热管400内,换热管400内换热工质的流量增多,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小于5。其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Z垂直。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沿XY平面的横截面面积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沿XY平面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小于5,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沿XY平面的横截面面积较小,使得换热工质自分离室110进入蒸汽上升管120时的阻力增大,防止分离室110内的液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120进入集气管300,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还可以小于4.5、4、3.5、3、2.5、2、1.5、1或0.5。其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Z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一根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蒸汽上升管12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换热管40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Z垂直。换热工质流通于蒸汽上升管120时的阻力小于换热工质流通于换热管400时的阻力,使得液态换热工质可更多地分配至换热管400内,换热管400内换热工质的流量增多,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第三方向Z,蒸汽上升管120的高度大于集液管200与集气管300间距的一半。可以理解的是,蒸汽上升管120沿第三方向Z的高度越大,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120进入集气管300的阻力越大。增加蒸汽上升管120的高度,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三方向Z,蒸汽上升管120的高度大于换热管400的高度的一半。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三方向Z,分离室110的高度小于集液管200与集气管300间距的一半。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三方向Z,分离室110的高度小于换热管400的高度的一半。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三方向Z,蒸汽上升管120的高度大于分离室110的高度。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且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10包括换热器入口101,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分离室110且与分离室110相邻接,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连通。集液管200通过分离室110与换热器入口101连通。其中,分离室110通过换热器入口101接收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110内分离,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120输送至集气管300。分离后的液态换热工质则进入集液管200,用于供给至换热管400参与换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中,通过设置分离室110并且通过分离室110接收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110内能够实现有效分离,增强了换热器10的换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相连通(如图6和图7所示),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一方向X垂直。其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排布,换热器入口101位于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远离换热管400的一端。多根换热管400、分离室110和换热器入口101沿第一方向X排布。
一方面,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沿YX平面的第一横截面大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沿YX平面的横截面,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自较小空间的换热器入口101进入较大空间的分离室110,可以有效降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速,以使得裹挟在液态换热工质中的气态换热工质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有效分离,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另一方面,自换热器入口101进入分离室110的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首先沿第一方向X流动而后沿第三方向Z朝向集液管200流动。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从换热器入口101流动至集液管200的路径是弯曲的,增加了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流动的不稳定性,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以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再一方面,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远离换热管400的端面操作空间大,将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该端面上,有利于换热器10接入换热设备1。
在一实施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一方向X排布,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可以为5、6、7、8、9、10、11、12、13、14或15,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一方向X垂直。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立体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相连通,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二方向Y垂直。其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排布,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中的其中一个端面上。
首先,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从换热器入口101进入分离室110后流速减缓,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分离。其次,由于换热器入口101和分离室110的排布方向与分离室110和集液管200的排布方向相交,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分离室110和集液管200之间的流动路径较为曲折,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另外,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的操作空间大,将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其中一个端面上,有利于换热器10接入换热设备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沿第二方向Y排布,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可以为5、6、7、8、9、10、11、12、13、14或15,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换热器入口10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第二方向Y垂直。
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10还包括隔板130,隔板130位于分离室110内,隔板130的板面与第三方向Z相交,隔板130将分离室110的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用于连通换热器入口101和集气管300,第二腔体112用于连通集液管200。其中,隔板130设有多个通孔131,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通过通孔131连通。
其中,隔板130的边缘固定于分离室110的内壁上。第一腔体111连通换热器入口101,且第一腔体111通过连通蒸汽上升管120而连通集气管300。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自换热器入口101流入第一腔体111、且自第一腔体111流向第二腔体112。隔板130用于减缓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自第一腔体111流向第二腔体112时的流速。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速减慢更有利于有效分离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另外,隔板130还能起到扰流作用,加快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效率。在第一腔体111分离的气态换热工质通过蒸汽上升管120传输至集气管300。在第二腔体112分离的气态换热工质依次通过第一腔体111、蒸汽上升管120传输至集气管3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中,通过在分离室110内设置隔板130,能够提高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程度和分离效率,有助于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30的板面垂直于第三方向Z(如图7所示)。此时,通孔131沿第三方向Z贯穿隔板130。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三方向X,隔板130与换热器入口101的间距小于隔板130与集液管200的间距。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进入第一腔体111后经过较短路径即经过隔板130,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可被快速分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30的板面与第三方向Z呈非直角角度相交(如图8所示)。此时,通孔131沿垂直于隔板130的板面的方向贯穿于隔板130。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立体图。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10包括换热器入口101,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集液管200且与集液管200相邻接,且沿第一方向X,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之间的距离小于换热器入口101与换热管400之间的距离。其中,换热器入口101与集液管200沿第一方向X相连通。
其中,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集液管200沿第一方向X背离多根换热管400的端面。多根换热管400、分离室110和换热器入口101沿第一方向X排布。沿第一方向X,相较于多根换热管400,分离室110更靠近换热器入口101。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自换热器入口101进入集液管200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沿第一方向X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气态换热工质受到浮力作用会与液态换热工质分离,由于分离室110更靠近换热器入口101,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进入分离室110内、并自分离室110通过蒸汽上升管120进入集气管300。
由于气态换热工质被分离,传输至换热管400的换热工质中,气态换热工质含量较少或者不含气态换热工质,换热管400内流通的主要为液态相变工质,提高了换热管400的利用率,且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中,通过设置分离室110并将分离室110靠近换热器入口101设置,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进入分离室110内,分离后的液态相变工质则进入换热管400内参与换热。提高了换热器10的换热能力。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立体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集液管200且与集液管200相邻接,且沿第一方向X,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之间的距离小于换热器入口101与换热管400之间的距离。其中,换热器入口101和集液管200沿第三方向Z相连通。
换热器入口101和集液管200沿第三方向Z排布,换热器入口101固定于集液管200沿第二方向Y的侧面上。如图14所示,沿第一方向X,换热器入口101与分离室110之间的距离为0,换热器入口101与换热管400之间的距离不为0。相较于多根换热管400,分离室110更靠近换热器入口101。
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沿第二方向Y自换热器入口101进入集液管200后,沿第一方向X在集液管200内流动。换热器入口101和集液管200的排布方向与集液管200的延伸方向相交,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动路径较为曲折,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在流动时容易出现波动、震荡的情况,便于气态换热工质与液态换热工质的有效分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X,换热器入口101位于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背离换热管400的一端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离室110包括开口113(如图12所示),开口113连通集液管200,开口113的面积与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相等,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垂直于第三方向Z。其中,分离室110的内腔通过开口113与集液管200连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分离室110呈方形,分离室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侧板,四个侧板沿第三方向Z背离集气管300的一端共同围设形成开口113。分离室110还包括端板,端板的四条边分别连接于四个侧板沿第三方向Z靠近集气管300的一端。端板与四个侧板共同围设形成分离室110的内腔,即分离室110的内部通道。四个侧板固定于集液管200。蒸汽上升管固定于端板。
分离室110与集液管200通过开口113连通,开口113的面积较大,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从集液管200进入分离室110的阻力较小,气态换热工质可以更好地通过开口113进入分离室110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换热器10还包括隔板130(如图12所示),隔板130的板面与第一方向X相交,换热器入口101与集液管200沿第一方向X相连通,沿第一方向X,隔板130的投影与换热器入口10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隔板130沿第三方向Z的投影位于开口113的投影区域内。隔板130沿第三方向Z背离集气管300的一端固定于集液管200的内壁,隔板130沿第三方向Z靠近集气管300的一端与分离室110的内壁间隔设置。
换热器入口101与集液管200沿第一方向X排布,当换热器入口101位于集液管200沿第一方向X远离换热管400的一端时,隔板130用于阻挡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且引导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朝向更靠近分离室110的方向流动。一方面,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受到隔板130阻挡后,会朝向分离室110流动、且绕过隔板130。隔板130的设置,增加了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动路径,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充分分离。另一方面,隔板130可起到扰流的作用,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流分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30沿第三方向Z靠近集气管300的一端位于分离室110内且与分离室110的内壁间隔设置。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流动路径更长,分离后的气态换热工质可以更容易通过分离室110、蒸汽上升管120进入集气管300。
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30也可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X贯穿隔板130的通孔131,部分换热工质直接通过通孔131沿第一方向X流动,另一部分换热工质绕过隔板130后沿第一方向X流动。隔板130还可起到减缓换热工质流速的作用,以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10的示意图。在一实施方式中,隔板130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X贯穿隔板130的通孔131,隔板130沿第三方向X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分离室110的内壁和集液管200的内壁。隔板130沿第三方向X的两端均被较好的固定,提高了换热器10架构的稳固性,保证换热器10正常工作。隔板130能够起到减缓换热工质流速的作用,且隔板130还可起到扰流的作用,以便于气态换热工质和液态换热工质的分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换热器入口101与集液管200沿第二方向Y相连通时,隔板130位于换热器入口101沿第一方向X靠近换热管400的一侧,隔板130沿第三方向Z的投影位于开口113的投影区域内。
请参阅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设备1,换热设备1包括压缩机20、冷凝器30和如上所述的换热器10,换热器10还包括换热器出口102,换热器出口102与集气管300和压缩机20的入口连通,压缩机20的出口与冷凝器30的入口连通,换热器入口101与冷凝器30的出口连通。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及换热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和位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之间的分离室和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和所述分离室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液管或所述集气管的延伸方向;
所述分离室固定于所述集液管且与所述集液管相邻接,且所述分离室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分离室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
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蒸汽上升管,所述蒸汽上升管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且连通于所述分离室与所述集气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蒸汽上升管与所述多根换热管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蒸汽上升管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液管与所述集气管间距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与一根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小于5,所述蒸汽上升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和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所述换热器入口固定于所述分离室且与所述分离室相邻接,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连通,所述集液管通过所述分离室与所述换热器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一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者
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沿所述第二方向相连通,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15,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二横截面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分离室内,所述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隔板将所述分离室的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连通所述换热器入口和所述集气管,所述第二腔体用于连通所述集液管;其中,
所述隔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所述换热器入口固定于所述集液管且与所述集液管相邻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分离室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其中:
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或者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三方向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集液管,所述开口的面积与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分离室的内部通道的第三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集液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隔板的投影与所述换热器入口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开口的投影区域内;
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背离所述集气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集液管的内壁,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室的内壁间隔设置;或,所述隔板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分离室的内壁和所述集液管的内壁。
12.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换热器出口,所述换热器出口与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
CN202321908213.5U 2023-07-19 2023-07-19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Active CN22077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213.5U CN220771968U (zh) 2023-07-19 2023-07-19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213.5U CN220771968U (zh) 2023-07-19 2023-07-19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968U true CN22077196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8213.5U Active CN220771968U (zh) 2023-07-19 2023-07-19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011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4666271U (zh) 换热器、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CN213126882U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CN114007372A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CN220771968U (zh)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117096497B (zh) 基于浸没式非流动液冷热管理技术的储能冷却系统
CN215269190U (zh) 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CN213687082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式空调以及间接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
CN218514733U (zh) 空调装置
US20220276009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1928384B (zh) 一种空调器
CN210980114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126332A (zh) 空调系统
CN111928386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98287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080319U (zh) 一种水冷空调用换热器
WO2024011532A1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及换热组件
CN219288041U (zh) 一种机柜
CN214278873U (zh) 模块化高性能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
CN219780752U (zh) 热交换器和电子设备
WO2023134505A1 (zh) 冷媒存储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8379665U (zh) 空调装置
CN215523717U (zh) 空调系统
CN218846341U (zh) 一种空调结构
CN218918961U (zh) 消音中冷器及燃料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