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444U -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444U
CN220771444U CN202322415381.7U CN202322415381U CN220771444U CN 220771444 U CN220771444 U CN 220771444U CN 202322415381 U CN202322415381 U CN 202322415381U CN 220771444 U CN220771444 U CN 22077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pe
pressure manifold
indoor condenser
baff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53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延苗
程艮强
邵庚博
高延良
张建民
王博
李勇辰
王瑞瑞
何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53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包括第一集流管、第四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前后固定,第四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前后固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均匀焊接有扁管,并且第四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之间也均匀焊接有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并且第一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之间的上端和下端也均对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在芯体大小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流阻,提升室内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在换热性能要求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减轻重量,节约芯体占用空间,且采用圆形过流孔能够满足冷凝器高耐压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不同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废热可以利用,所以在冬季供暖和除霜除雾时使用热泵系统已在行业内达成共识。如果不重新开发空调箱总成壳体,冬季室内侧加热采用的内部冷凝器需要适应空调箱总成内的空间布置,因此在结构上受到了限制,由内部冷凝器替代原有传统车体积较小的暖风芯体后如何在冬季提供更多的换热量,成为内部冷凝器的重要设计目标。目前对于车用热泵系统室内冷凝器的研究,多采用双层四流程结构,对于室内冷凝器的研究主要还是在系统性能的层面,关于提升单体性能的研究很少,但是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端部隔板容易脱落,在室内冷凝器工作时,进口为气态制冷剂,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气相越来越少,出口为液态制冷剂,因此沿制冷剂流动方向,双层四流程冷凝器每个流程的扁管数量应逐渐减少,但现有的四个流程散热扁管平均分布,因此换热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在芯体大小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流阻,提升室内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在换热性能要求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减轻重量,节约芯体占用空间,且采用圆形过流孔能够满足冷凝器高耐压性能要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包括第一集流管、第四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前后固定,第四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前后固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均匀焊接有扁管,并且第四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之间也均匀焊接有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并且第一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之间的上端和下端也均对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一,且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二,第一集流管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进口,所述第四集流管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出口,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部下端设有隔板一,隔板一位于过流孔组一的上端,所述第四集流管的内部上端设有隔板二,隔板二位于室内冷凝器出口的下端,所述第三集流管的内部设有隔板三,隔板三位于过流孔组二的上端,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的个数依次减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第四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护板,并且第一集流管、第四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的下端之间也固定有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孔组一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上的通孔,第一集流管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孔组二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管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上的通孔,且第二集流管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在芯体大小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流阻,提升室内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在换热性能要求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减轻重量,节约芯体占用空间,且采用圆形过流孔能够满足冷凝器高耐压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集流管、2过流孔组一、3隔板一、4第四集流管、5隔板二、6室内冷凝器出口、7室内冷凝器进口、8连体隔板、9护板、10第二集流管、11第三集流管、12扁管、13隔板三、14过流孔组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10前后固定,第四集流管4和第三集流管11前后固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10之间均匀焊接有扁管12,并且第四集流管4和第三集流管11之间也均匀焊接有扁管12,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8,并且第一集流管1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上端和下端也均对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8,第一集流管1和第四集流管4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一2,且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二14,第一集流管1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进口7,第四集流管4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出口6,第一集流管1的内部下端设有隔板一3,隔板一3位于过流孔组一2的上端,第四集流管4的内部上端设有隔板二5,隔板二5位于室内冷凝器出口6的下端,第三集流管11的内部设有隔板三13,隔板三13位于过流孔组二14的上端,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护板9,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11和第四集流管4的个数依次减少,并且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下端之间也固定有护板9,过流孔组一2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4上的通孔,第一集流管1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4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过流孔组二14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管10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11上的通孔,且第二集流管10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1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该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在芯体大小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流阻,提升室内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在换热性能要求相同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减轻重量,节约芯体占用空间,且采用圆形过流孔能够满足冷凝器高耐压性能要求。
在使用时:首先气态制冷剂从室内冷凝器进口7进入到第一集流管1的内部上端,然后通过第一流程的扁管12进入到第二集流管10,进入到第二集流管10的制冷剂一部分通过过流孔组二14进入到第三集流管11的下端,第三集流管11下端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流程的扁管12进入到第四集流管4下端,另一部分第二集流管10的制冷剂先通过第二流程的扁管12进入到第一集流管1的下端后再通过过流孔组一2进入到第四集流管4下端,一起进入到第四集流管4下端的制冷剂通过第三流程的扁管12进入到第三集流管11的上端,第三集流管11上端的制冷剂通过第四流程的扁管12进入到第四集流管4的上端,最后通过室内冷凝器出口6将制冷剂导出,以此可以提高装置制冷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10)前后固定,第四集流管(4)和第三集流管(11)前后固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10)之间均匀焊接有扁管(12),并且第四集流管(4)和第三集流管(11)之间也均匀焊接有扁管(12),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8),并且第一集流管(1)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上端和下端也均对设有对其封堵的连体隔板(8),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第四集流管(4)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一(2),且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下端之间设有过流孔组二(14),第一集流管(1)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进口(7),所述第四集流管(4)的上端设有室内冷凝器出口(6),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内部下端设有隔板一(3),隔板一(3)位于过流孔组一(2)的上端,所述第四集流管(4)的上端设有隔板二(5),隔板二(5)位于室内冷凝器出口(6)的下端,所述第三集流管(11)的内部设有隔板三(13),隔板三(13)位于过流孔组二(14)的上端,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11)和第四集流管(4)的个数依次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护板(9),并且第一集流管(1)、第四集流管(4)、第二集流管(10)和第三集流管(11)的下端之间也固定有护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组一(2)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4)上的通孔,第一集流管(1)上的通孔和第四集流管(4)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组二(14)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管(10)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11)上的通孔,且第二集流管(10)上的通孔和第三集流管(1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
CN202322415381.7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Active CN22077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381.7U CN22077144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381.7U CN22077144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444U true CN220771444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5381.7U Active CN220771444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9097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热交换器集成模块结构
CN204830592U (zh) 一种一体式客车空调用双层平行流冷凝器
CN203240841U (zh) 一种过冷式冷凝器
CN220771444U (zh)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CN117190546A (zh) 一种新型双层变四流程室内冷凝器结构
CN201355158Y (zh) 全铝硬钎焊热交换器
CN212962300U (zh) 一种高性能过冷式冷凝器
CN214095035U (zh) 室外冷凝器
EP401578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569211U (zh) 进水缓流热泵热水器
CN208720588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
CN210486166U (zh) 一种冷热一体式板式换热器
CN2104256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的外置冷凝器
CN220804176U (zh) 一种增设有热泵组件的涂布烘箱系统
CN205783215U (zh)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CN220648571U (zh) 一种换热水箱
CN104236162A (zh) 一种机车制冷/制热装置
CN213138429U (zh) 用于热泵空调系统的室内冷凝器
CN216048492U (zh) 一种高效室内双排换热器
CN219284029U (zh) 一种低碳节能型换热器
CN212962989U (zh) 一种高性能汇集管
CN216204502U (zh) 一种汽车空调室内冷凝器新型分流管结构
CN218495422U (zh) 一种轻量化蒸发器芯体新结构
CN215864151U (zh) 一种背进式蒸发器的管座结构
CN209938255U (zh) 一种高效汽车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