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83215U -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83215U CN205783215U CN201620656481.6U CN201620656481U CN205783215U CN 205783215 U CN205783215 U CN 205783215U CN 201620656481 U CN201620656481 U CN 201620656481U CN 205783215 U CN205783215 U CN 2057832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eed pipe
- return pipe
- network return
- level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一侧设有一级管网供水管和一级管网回水管,该板式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设有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其特征在于,一级管网供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一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过滤球阀后端的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过滤球阀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补水供水管,补水供水管上设有补水泵,补水泵的并联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电磁调节阀,补水泵入口端的补水供水管上设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节能降耗,保证供热的同时,运行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热交换器制造及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板式热交换机组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领域,板式热交换机组是由板式热交换器、水泵、仪表、阀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等组成。板式热交换机组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是实现流体间热量交换的智能换热装置。同时随着板式热交换机组的出现使换热基站更加节能,更加智能化。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集中供热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及。集中供热使得许多小锅炉随之改成换热站。换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的基础细胞,又大多采用板式热交换机组作为基站的基本设备,这个节能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是供暖企业的首选。
现有换热机组的现状:
1、传统换热机组都是采用两台换热器、两台循环水泵、两台补水泵的两套系统设计,由于并联后弯路增多,导致阻力增加;
2、单向阀门防止回水,增大了阻力;
3、Y型过滤器滤网面积小,增加阻力;
4、换热器进出口四个阀门,蝶阀阀板增加阻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节能降耗,保证供热的同时,运行成本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一侧设有一级管网供水管和一级管网回水管,该板式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设有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其特征在于,一级管网供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一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过滤球阀后端的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过滤球阀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补水供水管,补水供水管上设有补水泵,补水泵的并联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电磁调节阀,补水泵入口端的补水供水管上设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
所述的一级管网供水管、一级管网回水管、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上分别设有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包括就地压力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就地温度显示器、压力变送器。
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尺寸为1200mm X 750mm,板片槽深3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使循环水泵扬程由原来28-32米降到16-18米就可满足需求,水泵电机功率由90-110KW降到30KW以内。
2.板式热交换器的一、二次管网入口管路上设有过滤球阀,取消滤网小的Y型过滤器,减小阻力。板式热交换器板片宽距大,无死角,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板片长距小,流量大、流程短,阻力降为20-30Kpa。补水供水管与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3.采用上述换热机组的换热站运行成本由传统换热机组每平方米供暖电耗2.0度左右降到0.5度以内。在节约电费的同时,节约供热消耗,每节约1元电费的同时节约8-9元热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机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机组局部管路示意图。
图中:板式热交换器1、循环水泵2、补水泵3、过滤球阀I4、电动调节阀I5、电磁调节阀6、Y型过滤器7、管路组件8、就地压力显示器9、温度传感器10、就地温度显示器11、压力变送器12、过滤球阀II13、电动调节阀II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2,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1、循环水泵2、补水泵3,所述板式热交换器1一侧设有一级管网供水管和一级管网回水管,该板式热交换器1的另一侧设有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一级管网供水管、一级管网回水管、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上分别设有管路组件8,管路组件8包括就地压力显示器9、温度传感器10、就地温度显示器11、压力变送器12。
一级管网供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I4,一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I5,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II13,过滤球阀II13后端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2,过滤球阀II13和循环水泵4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补水供水管,补水供水管上设有补水泵3,补水泵3的并联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II14和电磁调节阀6,补水泵3入口端的补水供水管上设有Y型过滤器7,Y型过滤器7的入口端与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
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尺寸为1200mm X 750mm,板片槽深3mm。换热效率达到7000KW/㎡℃以上。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Claims (3)
1.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一侧设有一级管网供水管和一级管网回水管,该板式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设有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其特征在于,一级管网供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一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过滤球阀,过滤球阀后端的二级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过滤球阀和循环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补水供水管,补水供水管上设有补水泵,补水泵的并联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电磁调节阀,补水泵入口端的补水供水管上设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管网供水管、一级管网回水管、二级管网供水管和二级管网回水管上分别设有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包括就地压力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就地温度显示器、压力变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尺寸为1200mm X 750mm,板片槽深3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56481.6U CN20578321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56481.6U CN20578321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83215U true CN205783215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127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56481.6U Active CN205783215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832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06784A (zh) * | 2018-01-15 | 2018-05-08 | 沈阳智通工程有限公司 | 换热站控制系统的补水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换热站 |
CN109959046A (zh) * | 2019-04-18 | 2019-07-02 | 天津海天方圆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 |
CN115930667A (zh) * | 2023-01-30 | 2023-04-07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式高效循环水输配换热机组 |
-
2016
- 2016-06-24 CN CN201620656481.6U patent/CN2057832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06784A (zh) * | 2018-01-15 | 2018-05-08 | 沈阳智通工程有限公司 | 换热站控制系统的补水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换热站 |
CN109959046A (zh) * | 2019-04-18 | 2019-07-02 | 天津海天方圆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 |
CN115930667A (zh) * | 2023-01-30 | 2023-04-07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式高效循环水输配换热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9585B (zh) |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106440397B (zh) | 一种季节性地下复合蓄热系统 | |
CN205783215U (zh) | 高效能、低阻力节能换热机组 | |
CN105698352A (zh) | 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及换热方法 | |
CN204553312U (zh) |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多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3982933B (zh) | 喷射-压缩复合式大温差换热机组 | |
CN104748415B (zh) | 一种圆环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 |
CN106931630B (zh) | 一种新型智能冷热水混合恒温供热装置 | |
CN201014624Y (zh) | 一种谷蓄峰用大型节能换热系统 | |
CN206274228U (zh) | 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4187900U (zh) | 双蒸发器冰蓄冷热泵机组的电气控制装置 | |
CN201463063U (zh) | 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 | |
CN204404414U (zh) | 一种地源供暖空调热泵 | |
CN104566615B (zh) | 太阳能采暖控制系统 | |
CN104676928B (zh) |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 |
CN201983469U (zh) | 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 |
CN202974012U (zh) | 高效节能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 | |
CN206300254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地板采暖系统 | |
CN201828020U (zh) |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型热泵热水器 | |
CN201954686U (zh) | 一种水蓄能空调装置 | |
CN204854070U (zh) | 空气能热泵三联供机组 | |
CN202770052U (zh) | 带钛管套铜管换热器的冷气热水器 | |
CN203757982U (zh) | 一种用于海水源热泵的毛细管换热系统 | |
CN203550755U (zh) | 一种流量可调式板式换热机组 | |
CN204006711U (zh) | 一种太阳空气能真空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