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4937U -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4937U
CN220754937U CN202322253700.9U CN202322253700U CN220754937U CN 220754937 U CN220754937 U CN 220754937U CN 202322253700 U CN202322253700 U CN 202322253700U CN 220754937 U CN220754937 U CN 220754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film
cover plate
shielding
transluc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37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业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37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4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4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4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遮蔽结构的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摄像头、半透明盖板、第一AR膜、第二AR膜以及透明硬化层,摄像头位于壳体内,半透明盖板扣合在壳体的开口处,第一AR膜通过透明硬化层安装在半透明盖板的外侧,第二AR膜通过透明硬化层安装在半透明盖板的内侧,其中,第一AR膜采用黑色AR膜,利用半透明盖板与黑色AR膜起到对摄像头的遮挡作用,同时第一AR膜与第二AR膜也可以起到增透的作用,保证摄像头正常拍摄,第二AR膜采用白色AR膜,且第二AR膜的内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的遮蔽层,可以进一步保证摄像头的遮蔽效果,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遮蔽结构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疲劳驾驶、儿童遗忘以及漏系安全带等问题频频发生,驾驶员与乘客都提出在在汽车上搭载乘客监测系统,以便于更好的监控乘客以及驾驶员的安全,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OMS摄像头主要集成在车内的后视镜模块,有采用单RGB摄像头,其夜晚无法工作,也有采用RGB-IR日夜两用摄像头,一般都是在盖板上呈开孔设计,其在使用过程中将开孔打开,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滑盖结构进行关闭,但是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开孔打开导致摄像头直接裸露在外面,会影响到车内人员心理感受,同时破坏了车内的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既可以满足日夜两用,又可以实现摄像头的遮蔽,进而提高车内的美观性,让乘客与驾驶员的乘坐体验更为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摄像头、半透明盖板、第一AR膜以及第二AR膜,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摄像头穿过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的摄像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半透明盖板扣合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AR膜贴合在所述半透明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二AR膜贴合在所述半透明盖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AR膜采用黑色AR膜,所述第二AR膜采用白色AR膜,且所述第二AR膜的内侧设有多个遮蔽层,相邻的两个所述遮蔽层之间设有透光区,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透光区的正后方。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所述遮蔽层内填充有消光油墨,多组所述消光油墨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AR膜的内侧面上。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光源,两个所述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对称的两侧,所述透光区设有至少三个,所述摄像头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透光区相对应,两个所述光源分别与其他两个所述透光区相对应。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所述光源采用LED灯。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所述摄像头采用红外摄像头。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还包括透明硬化层,两个所述透明硬化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AR膜与所述半透明盖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AR膜与所述半透明盖板之间,并均与所述半透明盖板贴合。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所述半透明盖板采用PC材料制成。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注塑成型:选取PC材料注塑成型半透明盖板;
S2:喷涂HC:在半透明盖板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上喷涂HC材料,以成型透明硬化层;
S3:镀AR膜:对位于半透明盖板内侧面上的透明硬化层镀AR膜,形成白色AR膜,对位于半透明盖板外侧面上的透明硬化层镀AR膜,形成黑色AR膜;
S4:遮蔽区成型:在白色AR膜的内侧进行喷涂或印刷消光油墨,得到盖板总成;
S5:装配:挑选壳体,并将盖板总成安装至壳体上。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在步骤S2中,所述透明硬化层的厚度在5μm-10μm之间。
据上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的制造方法,在步骤S3中,所述黑色AR膜与所述白色AR膜的厚度在300nm-500nm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摄像头位于壳体内,并采用半透明盖板进行封盖,且在半透明盖板的外侧设有黑色AR膜,在半透明盖板的内侧设有白色的AR膜,利用半透明盖板可以起到对摄像头的遮挡作用,防止肉眼直接看到摄像头,且黑色AR膜也可以起到对摄像头光线的遮挡作用,使得整体更为贴合汽车的颜色,提高乘客舒适度,同时白色AR膜以及黑色AR膜也可以起到增透的效果,保证摄像头可以正常拍摄;
2、在第二AR膜即白色AR膜的内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遮蔽层,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摄像头的遮蔽效果,降低壳体内的光线发出;
3、在半透明盖板和白色AR膜以及黑色AR膜之间都设有透明硬化层,可以增加白色AR膜与黑色AR膜之间的粘接性,避免两个AR膜的掉落;
4、摄像头采用红外摄像头,其既可以日用也可以夜用,满足使用需求;
5、在摄像头两侧的壳体内设有光源,可以为摄像头拍摄增光,拍摄的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中:1、壳体;2、摄像头;3、半透明盖板;4、第一AR膜;5、第二AR膜;6、遮蔽层;7、光源;8、透明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1、摄像头2、半透明盖板3、第一AR膜4以及第二AR膜5,其中第一AR膜4采用黑色AR膜,第二AR膜5采用白色AR膜,壳体1具有开口,摄像头2穿过开口安装固定在壳体1内,且摄像头2的摄像端朝向该开口,而半透明盖板3扣合在开口处,第一AR膜4贴合在半透明盖板3的外侧,第二AR膜5贴合在半透明盖板3的内侧,可以通过半透明盖板3、第一AR膜4以及第二AR膜5对摄像头2进行遮挡,避免人眼较为直观的就可以看到摄像头2,且由于第一AR膜4采用黑色AR膜,同样可以起到对摄像头2的遮蔽作用,同时第一AR膜4与第二AR膜5均可以提高增透性,使得摄像头2拍摄更为清楚。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摄像头2的遮蔽效果,在第二AR膜5的内侧设有多个遮蔽层6,多个遮蔽层6间隔布置在第二AR膜5的内侧,且相邻的两个遮蔽层6之间设有透光区,摄像头2位于透光区的正后方,摄像头2通过透光区进行拍摄,而遮蔽层6可以遮蔽摄像头2发出朝向其他方向的光线,进而辅助进行遮蔽。
具体的,该遮蔽层6内填充有消光油墨,多组消光油墨间隔布置在第二AR膜5的内侧面上,利用消光油墨可以吸收摄像头2向其他方向发出的光线,实现遮挡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光源7,两个光源7分别位于摄像头2对称的两侧,透光区设有至少三个,摄像头2与位于中间的一个透光区相对应,两个光源7分别与其他两个透光区相对应,采用光源7可以提高摄像头2的拍摄效果,使其拍摄的更为清楚,在本实施例中,光源7采用LED灯,符合摄像头2所需光源7,同时节省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2采用红外摄像头2,保证其既可以日用,又可以夜用。
进一步的,半透明盖板3采用PC材料制成,才能保证其既起到遮挡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摄像头2可以正常拍摄,但是PC材料制成的半透明盖板3表面附着性差,第一AR膜4与第二AR膜5均无法稳定的粘接在半透明盖板3的表面,因此该摄像头2结构还包括透明硬化层8,两个透明硬化层8分别位于第一AR膜4与半透明盖板3之间以及第二AR膜5与半透明盖板3之间,并均与半透明盖板3贴合,利用两个透明硬化层8增加半透明盖板3内外两侧的附着性,保证第一AR膜4与第二AR膜5的安装稳定性。
如1-2所示,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2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S1:注塑成型:选取PC材料注塑成型半透明盖板3,PC材料是指的聚碳酸酯,又称PC塑料,因此采用注塑进行半透明盖板3的成型。
S2:喷涂HC:在半透明盖板3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上喷涂HC材料,以成型透明硬化层8,类似于喷涂或者印刷油漆的方式形成透明硬化层8,该硬化层只是起到增加附着性的作用,因此其厚度较薄,该透明硬化层8的厚度在5μm-10μm之间。
S3:镀AR膜:对位于半透明盖板3内侧面上的透明硬化层8镀AR膜,形成白色AR膜,对位于半透明盖板3外侧面上的透明硬化层8镀AR膜,形成黑色AR膜,其中,黑色AR膜与白色AR膜的厚度均在300nm-500nm之间。
S4:遮蔽区成型:在白色AR膜的内侧进行喷涂或印刷消光油墨,在喷涂或印刷消光油墨之后,就能形成多块间隔布置的遮蔽区,从而得到盖板总成。
S5:装配:挑选壳体1,该壳体1内安装有摄像头2以及光源7,将盖板总成安装至壳体1上可以实现对摄像头2的遮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摄像头、半透明盖板、第一AR膜以及第二AR膜,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摄像头穿过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的摄像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半透明盖板扣合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AR膜贴合在所述半透明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二AR膜贴合在所述半透明盖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AR膜采用黑色AR膜,所述第二AR膜采用白色AR膜,且所述第二AR膜靠近所述摄像头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遮蔽层,相邻的两个所述遮蔽层之间设有透光区,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透光区的正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采用消光油墨制成,多组所述消光油墨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AR膜的靠近所述摄像头一侧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光源,两个所述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对称的两侧,所述透光区设有至少三个,所述摄像头与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透光区相对应,两个所述光源分别与其他两个所述透光区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采用LED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采用红外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硬化层,两个所述透明硬化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AR膜与所述半透明盖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AR膜与所述半透明盖板之间,并均与所述半透明盖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盖板采用PC材料制成。
CN202322253700.9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Active CN220754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700.9U CN220754937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700.9U CN220754937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4937U true CN220754937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3700.9U Active CN220754937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4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3020B2 (ja) 車両用発光信号グレージング
US5203226A (en) Steering wheel provided with luminous display device
US9335021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turn signal repeater glazing
US20140003072A1 (en) Vehicular rear panel
JP5704080B2 (ja) 車両用樹脂ウィンドウ
JPH01233130A (ja) 車輛用灯具
US10227034B2 (en) Integrated lighting
KR20210088593A (ko) 발광형 자동차 글레이징 유닛
WO2019044020A1 (ja) 車両用外板パネル及び車両用外板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301985A (ja) バックウインド用樹脂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754937U (zh)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
CN117528208A (zh) 一种实现遮蔽oms摄像头结构以及制造方法
CN217259910U (zh) 一种蒙皮面板、发光保险杠及汽车
CN110481455A (zh) 一种发光标牌总成
CN209756995U (zh) 一种发光装饰件和汽车
CN217981822U (zh) 一种汽车的发光激光雷达视窗结构
CN217705433U (zh) 一种带环形氛围灯的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EP1591314A1 (en) Pattern-display signal device for vehicle
CN217969686U (zh) 一种一体式的扰流板
CN217532730U (zh) 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CN218119504U (zh) 一种多彩饰板以及多彩发光组件
CN220199023U (zh) 一种激光雷达集成尾门
CN218772718U (zh) 车载显示屏及车辆
CN217574825U (zh) 一种发光水切及汽车
JP2020067301A (ja) ミリ波レーダー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