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0110U -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0110U
CN220740110U CN202322047931.4U CN202322047931U CN220740110U CN 220740110 U CN220740110 U CN 220740110U CN 202322047931 U CN202322047931 U CN 202322047931U CN 220740110 U CN220740110 U CN 220740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body
rotor
cylinder
lifting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79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观海
刘晖
刘祖光
吴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San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San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San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San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79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0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0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0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它包括泵体转盘和设于泵体转盘底面的分割器,分割器驱动泵体转盘旋转,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泵体工装,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子防偏低机构,转子防偏低机构与泵体工装一一对应,泵体转盘上设置有支撑座、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和翘臂放平气缸,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颠倒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抬起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下推板,翘臂放平气缸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放平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横推板,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防偏低机构能对热套时的转子进行高度限位,从而保证热套后的转子和泵体之间的高度合格,最终保证压缩机的质量和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的生产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压缩机的产品规格要求高,例如对转子与泵体曲轴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转子与泵体的曲轴之间的插入深度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因此要在转子与泵体的曲轴在热套前进行高度限位,保证转子与曲轴之间的位置,但是目前压缩机生产线上没有配置能对转子进行高度限位的机构,导致大部分压缩机不符合产品要求,因此,现有的压缩机生产线中需要配置转子高度检测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热套时的转子进行高度限位,从而保证压缩机的质量和合格率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包括泵体转盘和设于泵体转盘底面的分割器,分割器驱动泵体转盘旋转,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泵体工装,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子防偏低机构,转子防偏低机构与泵体工装一一对应,泵体转盘上设置有支撑座、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和翘臂放平气缸,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颠倒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抬起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下推板,翘臂放平气缸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放平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横推板,转子防偏低机构包括固定座、升降柱、防偏低翘臂、压板、上压螺丝、下压螺丝以及紧定螺钉,升降柱竖向贯穿设置在固定座的竖向通孔内,防偏低翘臂以水平线为转轴转动设置在升降柱的上端,防偏低翘臂的底面设有阻挡凸块,压板竖直设置在固定座的竖向通孔内,紧定螺钉螺纹连接于固定座侧面的螺孔上,紧定螺钉的钉杆伸入竖向通孔内,并将压板压紧在升降柱的侧面上,上压螺丝和下压螺丝分别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顶面和底面,上压螺丝的螺帽与压板的上端面相抵,下压螺丝的螺帽与压板的下端面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定螺钉和压板横向压住升降柱,从而实现锁定和调节升降柱和防偏低翘臂的高度,防偏低翘臂的外端在转子热套在泵体的曲轴上时,防偏低翘臂保持水平状,防偏低翘臂的外端能阻挡转子过度下降,确保转子热套在泵体曲轴上的高度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转子防偏低机构能对热套时的转子进行高度限位,从而保证热套后的转子和泵体之间的高度合格,最终保证压缩机的质量和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压板的侧面和升降柱的侧面相贴合。
紧定螺钉的钉杆与压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升降柱的上端设有支撑防偏低翘臂保持水平的台阶面。
支撑座位于泵体转盘的中心。
下推板位于防偏低翘臂的正上方。
横推板位于防偏低翘臂的内端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定螺钉和压板横向压住升降柱,从而实现锁定和调节升降柱和防偏低翘臂的高度,防偏低翘臂的外端在转子热套在泵体的曲轴上时,防偏低翘臂保持水平状,防偏低翘臂的外端能阻挡转子过度下降,确保转子热套在泵体曲轴上的高度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转子防偏低机构能对热套时的转子进行高度限位,从而保证热套后的转子和泵体之间的高度合格,最终保证压缩机的质量和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翘臂抬起气驱动下推板往下压防偏低翘臂的内端,从而使得防偏低翘臂的外端翘起(防止防偏低翘臂的外端干涉泵体上料机械手在泵体工装上放置泵体。
本实用新型的翘臂放平气缸驱动横推板水平往外滑动,横推板推动防偏低翘臂外端向下转动,直至防偏低翘臂被放平,从而防止防偏低翘臂卡死无法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省略泵体进料线和转子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省略泵体进料线和转子进料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转盘装置(省略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转盘装置(省略发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找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找正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热套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热套机械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热套机械手的主视图。
图12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体转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体转盘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角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处的放大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角度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角度检测机构的侧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角度检测机构的主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高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高度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高度检测机构的侧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防偏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防偏低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防偏低机构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工装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工装的剖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工装的分解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套后的转子和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套后的转子和泵体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找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械手和泵体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械手和泵体进料线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9所示,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包括机架1、泵体进料线11、转子进料线12、转子上料机械手14、泵体上料机械手13、曲轴找正机构4、转子转盘装置5、泵体转盘装置9、转子热套机械手3、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以及出料机械手15,泵体进料线11,用于输送泵体71给泵体上料机械手13;转子进料线12,用于输送转子72给转子上料机械手14;泵体上料机械手13,用于找正泵体71和输送泵体71给泵体转盘装置9;转子上料机械手14,用于找正转子72和输送转子72给转子转盘装置5;转子转盘装置5,设于机架上,其上环形间隔设置有转子工装52和发热装置53,用于旋转输送转子72和加热转子72;转子找正机构16,设于机架上,用于找正转子转盘装置5上的转子;泵体转盘装置9,设于机架1上,其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泵体工装92,用于旋转输送泵体71;曲轴找正机构4,设于机架1上,用于找正泵体71的曲轴73的位置;转子热套机械手3,设于机架1上,用于将转子转盘装置5上的转子72套设在泵体71的曲轴73上;转子防偏低机构98,设于机架1上,用于防止转子热套在泵体的曲轴上的高度超过设定的高度;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设于机架上,用于检测转子72与曲轴的角度是否合格;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设于机架1上,用于检测转子72插在泵体71的曲轴73上的高度是否合格;出料机械手15,用于将检测好高度的转子72和泵体71输送出生产线,泵体转盘装置9对应泵体上料机械手13、曲轴找正机构4、转子热套机械手3、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出料机械手15分别设有泵体上料工位、曲轴找正工位、转子热套工位、角度检测工位、高度检测工位、出料工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转子转盘装置5包括转子转盘51和设于转子转盘底面的第二分割器(图中未示出),第二分割器驱动转子转盘等角度旋转,转子转盘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子工装。第二分割器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曲轴找正机构4包括安装座41、曲轴找正升降电机42、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曲轴找正旋转电机44、找正转轴45、曲轴夹紧夹爪气缸46,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上下滑动设置在安装座41上,曲轴找正升降电机42设于安装座41上,并驱动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上下滑动,曲轴找正旋转电机44设于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并驱动找正转轴45旋转,找正转轴45竖直转动设置在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曲轴夹紧夹爪气缸46设置在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并位于找正转轴45的下方,找正转轴45的下端中心设有第一定位凸销47,找正转轴45的下端外周设有第一找正卡块48。本实用新型的曲轴找正机构通过曲轴找正升降电机、曲轴找正升降滑座、曲轴找正旋转电机驱动找正转轴升降和旋转,找正转轴下端的第一找正卡块曲轴的卡槽卡合,第一定位凸销插入曲轴的通孔内,从而实现带动曲轴旋转,直至设定的曲轴位置。曲轴找正升降电机42的电机轴与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丝杆传动连接。
转子热套机械手3包括座体31、转子平移电机32、转子平移座33、转子升降电机34、转子升降座35、转子夹爪气缸36、曲轴二次找正轴37,转子平移电机32设于座体31上,并驱动转子平移座33水平滑动,转子升降电机34设于转子平移座33,并驱动转子升降座35上下滑动,转子升降座35上下滑动设置在转子平移座33上,曲轴二次找正轴37和转子夹爪气缸36设于转子升降座35的底部,曲轴二次找正轴37的下端中心设有第三定位凸销39,曲轴二次找正轴37的下端外周设有第三找正卡块38。
转子找正机构16包括转子找正气缸161、气缸滑座162和两根找正推板163,两根找正推板163水平设于气缸滑座162上,气缸滑座162设于转子找正气缸161的气缸杆上。
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包括机座61、旋转轴升降电机67、旋转轴升降滑座63、旋转轴电机66、旋转轴62、检测推板升降电机64、推板升降滑座65、推板平移气缸69、推板平移滑座68、第一带轮616、第二带轮614、传动皮带615以及两个转子角度检测组件619,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上下滑动设置在机座61上,旋转轴升降电机67设于机座61上,并驱动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上下滑动,旋转轴62竖直转动设置在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上,旋转轴电机66设于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上,并驱动旋转轴62旋转,旋转轴的下端中心设有第二定位凸销622,旋转轴62的下端外周设有第二找正卡块621。推板升降滑座65上下滑动设置在机座61上,并位于旋转轴升降滑座63的下方,检测推板升降电机64设于机座61上,并驱动推板升降滑座65上下滑动,推板平移滑座68水平滑动设置在推板升降滑座65上,推板平移气缸69设于推板升降滑座65上,并驱动推板平移滑座68水平滑动,两个转子角度检测组件619一左一右设置在推板平移滑座68上,转子角度检测组件619包括压簧612、检测推板611和位移传感器610,检测推板611水平滑动设置在推板平移滑座68上,位移传感器610设于推板平移滑座68上,并位于检测推板611的后端的后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轴升降电机67、旋转轴升降滑座63、旋转轴电机66、旋转轴62实现驱动转子和曲轴旋转,旋转轴62下降并插入转子的通孔内,第二定位凸销622插入曲轴的通孔,第二找正卡块621与曲轴的卡槽卡合,从而带动转子和曲轴旋转,使得转子下端的两平衡块朝向检测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推板升降电机64、推板升降滑座65、推板平移气缸69驱动检测推板611和位移传感器610升降和平移,两根检测推板611分别抵靠在转子的两平衡凸块75、76上,两个位移传感器610分别检测两根检测推板611的移动距离,两个位移传感器610分别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部经过计算,分析和判断两个平衡凸块75、76与卡槽78之间的角度是否超过设定的角度范围。
检测推板升降电机64与推板升降滑座65丝杆传动连接,旋转轴升降电机67与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丝杆传动连接。压簧612设于检测推板611的后端与推板平移滑座68之间。转子角度检测组件619还包括导向光轴613,导向光轴613的前端与检测推板611的后端固定连接,导向光轴613水平滑动设置在推板平移滑座68上,压簧612套设于导向光轴613上,压簧61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检测推板611的后端与推板平移滑座68上。推板平移滑座68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光轴613水平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上。第二带轮614设于旋转轴的上端,第一带轮616转动设置在旋转轴升降滑座63上,旋转轴电机66驱动第一带轮616转动,传动皮带615连接第一带轮616和第二带轮614。
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包括固定座81、高度检测平移气缸82、高度检测升降气缸83、高度检测传感器87、高度检测平移座84、工装压块811、拉杆86、高度检测升降座85、压缩弹簧810以及高度检测头88,高度检测平移座84水平滑动设置在固定座81上,高度检测平移气缸82设于固定座81上,并驱动高度检测平移座84水平滑动,高度检测升降座85和工装压块811上下滑动设置在高度检测平移座84上,高度检测升降座85位于工装压块811的正上方,拉杆86的下端与工装压块811固定连接,拉杆86的上端与高度检测平移座84上下滑动连接,压缩弹簧810设于工装压块811与高度检测平移座84之间,高度检测升降气缸83设于高度检测平移座84上,并驱动高度检测升降座85上下滑动,高度检测头88设于高度检测升降座85上,高度检测传感器87设于高度检测升降座85上,工装压块811上设有检测辅助片89,高度检测传感器87位于检测辅助片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检测平移气缸82驱动高度检测升降座85、高度检测传感器87以及高度检测头8平移,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高度检测升降气缸83驱动工装压块811和高度检测头8下降,工装压块811先向下抵靠在泵体转盘装置的泵体工装上,跟着高度检测头8插入泵体工装上的转子的轴孔79内,直至高度检测头88向下压到转子的轴孔79内的台阶74,高度检测头88才停止下降,高度检测传感器87向下发射检测射线,检测射线照射到检测辅助片后反射回高度检测传感器87,高度检测传感器87进而获知高度检测头88的下降位移,从而检测出转子套设在泵体71曲轴上的高度是否符合设定的高度范围。压缩弹簧810套设在拉杆86上,从而实现定位压簧。高度检测传感器87是激光传感器。高度检测升降座85包括座部814和检测悬臂812,座部814上下滑动设置在高度检测平移座84上,检测悬臂812水平设置在座部814上,高度检测头88设于检测悬臂812的外端,检测悬臂812的内端固定连接在座部814上。拉杆86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检测悬臂812上的通孔,拉杆86的上端设有勾挂件813,拉杆86的上端通过勾挂件813挂于检测悬臂812上。
泵体转盘装置9包括泵体转盘91和设于泵体转盘底面的第一分割器90,第一分割器90驱动泵体转盘91等角度旋转,泵体转盘91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泵体工装92,泵体转盘91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子防偏低机构98,转子防偏低机构98与泵体工装92一一对应,泵体转盘装置9上设置有支撑座99、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93、翘臂抬起气缸94和翘臂放平气缸96,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93、翘臂抬起气缸94颠倒设置在支撑座99上,翘臂抬起气缸94的气缸杆上设有下推板95,翘臂放平气缸96水平设置在支撑座99上,翘臂放平气缸96的气缸杆上设有横推板97。第一分割器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转子防偏低机构98包括固定部983、升降柱982、防偏低翘臂981、压板984、上压螺丝986、下压螺丝985以及紧定螺钉987,升降柱982竖向贯穿设置在固定部983的竖向通孔988内,防偏低翘臂981以水平线为转轴转动设置在升降柱982的上端,防偏低翘臂981的底面设有阻挡凸块989,压板984竖直设置在固定部983的竖向通孔988内,紧定螺钉987螺纹连接于固定部983侧面的螺孔992上,紧定螺钉987的钉杆伸入竖向通孔988内,并将压板984压紧在升降柱982的侧面上,上压螺丝986和下压螺丝985分别螺纹连接于固定部983的顶面和底面,上压螺丝986的螺帽与压板984的上端面相抵,下压螺丝985的螺帽与压板984的下端面相抵。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由于自重,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会自动向下转动,阻挡凸块989抵靠在升降柱982上,防偏低翘臂981平放在升降柱982的上端。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定螺钉987和压板横向压住升降柱,从而实现锁定和调节升降柱和防偏低翘臂的高度,防偏低翘臂的外端在转子热套在泵体的曲轴上时,防偏低翘臂保持水平状,防偏低翘臂的外端能阻挡转子过度下降,确保转子热套在泵体曲轴上的高度合格。但是,当升降柱的上端受到的压力超过压板与升降柱之间的摩擦力时,升降柱会下降。
压板984的侧面和升降柱982的侧面相贴合。紧定螺钉987的钉杆与压板984之间设有弹性件991。升降柱982的上端设有支撑防偏低翘臂981保持水平的台阶面990。下推板95位于相邻的两个防偏低翘臂981的正上方。横推板97位于相邻的两个防偏低翘臂981的内端的内侧。
转子工装52包括工装上座53、工装下座55、顶杆56以及多根夹紧夹爪54,工装上座53的中心设有转子定位轴57,夹紧夹爪54环形间隔设置在工装上座53上,夹紧夹爪54沿工装上座53的径向方向水平滑动,工装下座55设于工装上座53的底部,顶杆56上下滑动设置在工装下座55上,顶杆56的上端设有驱动块58,驱动块58位于工装上座53的下方,驱动块58对应多根夹紧夹爪54设有多个驱动斜面581,夹紧夹爪54的底部设有从动斜面541,驱动斜面581与从动斜面541斜面配合,从动斜面541和驱动斜面581均朝工装上座53的中心倾斜。
从动斜面541沿倾斜方向设有从动导轨540,驱动斜面581沿其倾斜方向设有驱动导轨580,驱动导轨580与从动导轨540配合。驱动导轨580和从动导轨540是U形导轨,驱动导轨580与从动导轨540钩合。工装下座55与顶杆56的下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9,复位弹簧59套设在顶杆56上。
当转子工装52要锁定其上的转子时,转子放置在转子定位轴57上,工装锁释顶起气缸的气缸杆往上顶升顶杆56,驱动块58也一起上升,驱动块58通过驱动斜面581和从动斜面541带动多根夹紧夹爪54往工装上座53的中心合拢,从而实现夹紧转子。当转子工装52松开转子时,工装锁释顶起气缸的气缸杆先往下下降,复位弹簧往下推动顶升顶杆56下降,驱动块58也一起下降,驱动块58通过驱动斜面581和从动斜面541带动多根夹紧夹爪54往工装上座53的四周分离,从而实现松开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械手15、转子进料机械手、泵体进料机械手均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械手15、转子进料机械手、泵体进料机械手均能实现工件的水平移动、升降移动和旋转运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转子进料机械手、泵体进料机械上均设有视觉镜头,用于拍摄工件的位置和角度,并发送给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时,泵体进料线11输送泵体71到泵体上料机械手13的下方,转子进料线12输送转子72到转子上料机械手14的下方,跟着转子上料机械手14抓取转子72,转子上料机械手14上的视觉镜头拍摄转子72的位置,然后旋转转子72,以找正转子72的位置,接着转子上料机械手14将转子72放置到转子转盘装置5的转子工装52上,之后转子工装52夹住其上的转子72,转子转盘装置5开始旋转,转子上料机械手14持续在转子转盘装置5放上转子72,转子转盘装置5上的多个发热体逐个加热转子72,直至转子72到达设定温度,由于加热膨胀原理,转子72上的轴孔79的孔径变大。之后,转子找正机构16启动,转子找正气缸161驱动气缸滑座162和两根找正推板163往转子方向伸长,两根找正推板163顶压转子下端的两个平衡凸块75、76,使得转子下端的两个平衡凸块75、76朝向转盘的外侧,以保证转子热套时的位置。
与此同时,泵体上料机械手13上的视觉镜头拍摄泵体71的位置,然后旋转转子,以找正泵体71的位置,与此同时,翘臂抬起气缸94的气缸杆驱动下推板95往下压防偏低翘臂981的内端,从而使得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翘起(防止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干涉泵体上料机械手13放置泵体71,接着泵体上料机械手13将泵体71放置到泵体转盘装置9上,之后泵体工装92夹住其上的泵体71,泵体转盘装置9开始旋转,泵体上料机械手13持续在泵体转盘装置9放上泵体71。之后,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由于自重,防偏低翘臂981的外端自动向下转动,阻挡凸块989抵靠在台阶面990上,防偏低翘臂981平放在升降柱982的上端。
当泵体转盘装置9将泵体旋转到曲轴找正机构4的下方时,泵体转盘装置9停止旋转,然后曲轴找正机构4开始启动,曲轴找正升降电机42驱动曲轴找正升降滑座43向下滑动,曲轴找正旋转电机44、找正转轴45、曲轴夹紧夹爪54气缸46跟着一起下降,直至找正转轴45的下端面与曲轴73的上端面上下贴合,第一定位凸销47插入曲轴73的轴孔77内,曲轴找正升降电机42停止转动,曲轴夹紧夹爪54气缸46驱动其夹爪夹住曲轴73,跟着,曲轴找正旋转电机44开始驱动找正转轴45旋转,找正转轴45的下端面贴着曲轴73的上端面旋转,直至找正转轴45的第一找正卡块48卡入曲轴73上端的卡槽78内,然后曲轴找正旋转电机44继续旋转,找正转轴45通过第一找正卡块48和卡槽78带动曲轴73旋转,直至曲轴73的位置达到设定的位置,从而实现找正曲轴73。
当转子转盘装置5旋转输送转子到转子热套机械手3的下方时,转子工装52松开转子,转子热套机械手3开始启动,转子平移电机32驱动转子平移座33水平滑动到转子转盘的正上方,转子升降电机34驱动转子升降座35、曲轴二次找正轴37和转子夹爪气缸36向下滑动,转子夹爪气缸36抓取转子转盘上找正好的转子,然后转子热套机械手3夹着转子先上升,然后平移到泵体转盘装置9的热套工位的正上方。
接着,泵体转盘装置9继续旋转输送泵体71,直至将泵体71输送到泵体转盘装置9的热套工位时,转子升降电机34驱动转子升降座35、曲轴二次找正轴37和转子夹爪气缸36向下滑动,曲轴二次找正轴37对曲轴73进行二次找正,第三定位凸销39插入曲轴73的轴孔77内,第三找正卡块38向下卡入曲轴73上端的卡槽78内,曲轴二次找正轴37通过第三找正卡块38和卡槽78带动曲轴73旋转,从而实现二次找正曲轴73。之后,转子热套机械手3将其上的转子的轴孔79对准热套工位上的泵体71的曲轴73向下套入,防偏低翘臂981阻挡转子继续下降,有效控制转子的插入深度,泵体71的曲轴73向上插入轴孔79内,由于转子温度下降之后,轴孔79孔径变小,转子与泵体71的曲轴73便过盈配合在一起。此后,泵体转盘装置9继续旋转输送泵体71,直至将泵体71输送到泵体转盘装置9的角度检测工位时,此时角度检测工位上的泵体71和转子刚好位于旋转轴的正下方,角度检测工位旁的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93开始向下伸长,将转子防偏低机构98的升降柱982压下去一定高度(升降柱982后续在弹簧的作用下,会上升到原位),防偏低翘臂981也跟着下降一定高度,从而避免转子旋转时与防偏低翘臂981发生干涉,然后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启动,旋转轴升降电机67驱动旋转轴升降滑座63向下滑动,旋转轴电机66和旋转轴跟着一起下降,直至旋转轴的下端面与曲轴73的上端面上下贴合,第二定位凸销622插入曲轴73的轴孔77内,旋转轴电机66开始驱动找正转轴45旋转,旋转轴的下端面贴着曲轴73的上端面旋转,直至旋转轴的第二找正卡块621卡入曲轴73上端的卡槽78内,然后旋转轴电机66继续旋转,旋转轴通过第二找正卡块621和卡槽78带动曲轴73和转子旋转,直至转子的位置达到设定的位置,从而实现旋转转子和曲轴73,转子的两平衡凸块75、76朝向检测推板611的方向。
此后,检测推板升降电机64驱动推板升降滑座65向上滑动,直至检测推板611与转子的两平衡凸块75、76水平平齐,推板升降滑座65停止上升,推板平移气缸69驱动推板平移滑座68往前滑动,检测推板611、压簧612和位移传感器610也跟着一起前进,检测推板611的前端不再前移,推板平移滑座68沿着导向光轴613继续往前移动,压簧612被压缩,直至两根检测推板611分别抵靠转子的两平衡凸块75、76上,两个位移传感器610分别检测两根检测推板611的移动距离,两个位移传感器610分别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部经过计算,分析和判断两个平衡凸块75、76与卡槽78之间的角度是否超过设定的角度范围,角度检测完之后,转子角度检测机构6的所有零部件会到原位,为下一次角度检测做准备。
此后,泵体转盘装置9将检测好的角度的转子和泵体71输送到泵体转盘装置9的高度检测工位时,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启动,高度检测平移气缸82驱动高度检测平移座84往高度检测工位方向水平滑动,直至高度检测升降座85位于泵体工装92上的转子和泵体71的正上方,高度检测平移座84才停止移动,此时高度检测头88正位于转子的轴孔79的正上方,高度检测升降气缸83驱动高度检测升降座85往下滑动,高度检测传感器87、高度检测平移座84、拉杆86、压缩弹簧810以及高度检测头88跟着一起下降,压缩弹簧810压着工装压块811,工装压块811也跟着一起下降,工装压块811先向下压着泵体工装92(作为检测基准面),然后高度检测升降气缸83驱动高度检测升降座85继续往下滑动,拉杆86的上端向上穿过检测悬臂812上的通孔,压缩弹簧810被压缩,高度检测头88往下插入转子的轴孔79内,直至高度检测头88向下压到转子的轴孔79内的台阶,高度检测头88才停止下降,高度检测传感器87向下发射检测射线,检测射线照射到检测辅助片后反射回高度检测传感器87,高度检测传感器87进而获知高度检测头88的下降位移,从而检测出转子套设在泵体71曲轴上的高度是否符合设定的高度范围,高度检测完之后,转子高度检测机构8的所有零部件会到原位,为下一次高度检测做准备。
然后,泵体转盘装置9将检测好的角度的转子和泵体71输送到泵体转盘装置9的出料工位,出料机械手15将出料工位的转子和泵体组合件输送出生产线。之后,泵体转盘装置9继续转动,翘臂放平气缸96的气缸杆驱动横推板97水平往外滑动,横推板97推动防偏低翘臂981外端向下转动,直至防偏低翘臂981被放平。

Claims (7)

1.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包括泵体转盘和设于泵体转盘底面的分割器,分割器驱动泵体转盘旋转,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泵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泵体转盘上环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子防偏低机构,转子防偏低机构与泵体工装一一对应,泵体转盘上设置有支撑座、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和翘臂放平气缸,防偏低机构下压气缸、翘臂抬起气缸颠倒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抬起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下推板,翘臂放平气缸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翘臂放平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横推板,转子防偏低机构包括固定座、升降柱、防偏低翘臂、压板、上压螺丝、下压螺丝以及紧定螺钉,升降柱竖向贯穿设置在固定座的竖向通孔内,防偏低翘臂以水平线为转轴转动设置在升降柱的上端,防偏低翘臂的底面设有阻挡凸块,压板竖直设置在固定座的竖向通孔内,紧定螺钉螺纹连接于固定座侧面的螺孔上,紧定螺钉的钉杆伸入竖向通孔内,并将压板压紧在升降柱的侧面上,上压螺丝和下压螺丝分别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顶面和底面,上压螺丝的螺帽与压板的上端面相抵,下压螺丝的螺帽与压板的下端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侧面和升降柱的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定螺钉的钉杆与压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柱的上端设有支撑防偏低翘臂保持水平的台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位于泵体转盘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推板位于防偏低翘臂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推板位于相邻的两个转子防偏低机构的防偏低翘臂的正后方。
CN202322047931.4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Active CN220740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931.4U CN2207401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7931.4U CN2207401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0110U true CN220740110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6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7931.4U Active CN2207401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0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44861A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
CN215237084U (zh) 一种限位板冲压装置
CN113478159B (zh) 一种封头焊接设备
CN111318869B (zh) 自动压销机
CN107486701B (zh) 转子压装系统及压装方法
CN109773362B (zh) 压缩机焊接系统
CN220740110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泵体转盘装置
CN109759736B (zh) 压缩机同心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压缩机焊接系统
CN209902730U (zh) 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斜水孔的夹具
CN220366805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转子高度检测机构
CN220347700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转子防偏低机构
CN220339352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转子角度检测机构
CN220312427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曲轴找正机构
CN220312426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的转子工装
CN220312428U (zh) 一种转子和泵体热套生产线
CN211136216U (zh) 一种防夹自动拧紧机
CN108068348A (zh) 一种加工插头弹片与pin件的自动铆合机
CN110919321A (zh) 一种车灯调光支架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6835956U (zh) 一种料篮调整装置及硅片收片系统
CN114985520A (zh) 刀片整平系统
CN214813765U (zh) 一种柔性飞轮齿面跳动自动矫正工装
CN210024169U (zh) 一种用于周向激光焊接的夹具
CN209973660U (zh) 一种塞棒生产的搬运装置
CN213969841U (zh) 具有微调功能的压合装置
CN219818719U (zh) 一种固定钳滚花座自动上料、检测及压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