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6980U -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6980U
CN220736980U CN202322055632.5U CN202322055632U CN220736980U CN 220736980 U CN220736980 U CN 220736980U CN 202322055632 U CN202322055632 U CN 202322055632U CN 220736980 U CN220736980 U CN 220736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shell body
gas separation
fall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56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平
陈培
袁维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she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she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she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she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56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6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6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6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顶部设置为混合腔,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为冷却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底部设置为水气分离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顶部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在混合腔中的雾化喷头连接的吸收液输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气分离腔以及与水气分离腔连接的形状为拱形的排液管来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具体的,在设备运行时,水气分离腔因为为排液管的阻碍,使得液体在水气分离腔中积聚,进而在排液管中形成水密封效果,使气体不能通过排液管排出,从而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膜吸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发展中经常会排放大量的氯化氢或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需要进行吸收处理,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回收化工原料再利用。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3032179U的一种组合式氯化氢降膜吸收器可以达到对氯化尾气进行吸收处理的效果,其在运行时通过气液分离器来对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气液分离,但气液分离器的处理速度相对于吸收液的喷淋速度而言是相对较慢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顶部设置为混合腔,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为冷却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底部设置为水气分离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顶部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在混合腔中的雾化喷头连接的吸收液输送管,所述内壳体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呈倾斜设置的阻拦板,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外壳体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底部安装有与水气分离腔连通的形成为拱形的排液管,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与水气分离腔连通,回流管的顶部与混合腔连通,所述回流管的下部安装有吸气泵。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处于水气分离腔中。
优选的,所述水气分离腔中靠近回流管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外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与外壳体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滤水网,所述滤水网处于水气分离腔中。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呈漏斗形的聚水盘。
优选的,所述水气分离腔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与排液管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气分离腔以及与水气分离腔连接的形状为拱形的排液管来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具体的,在设备运行时,水气分离腔因为为排液管的阻碍,使得液体在水气分离腔中积聚,进而在排液管中形成水密封效果,使气体不能通过排液管排出,从而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
内壳体中设置有多个阻拦板,阻拦板可以延长混合吸收液流过内壳体的时间,从而更好的达到对混合吸收液进行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冷却腔;4、冷却液进口;5、冷却液出口;6、阻拦板;7、聚水盘;8、混合腔;9、进气口;10、吸收液输送管;11、雾化喷头;12、回流管;13、吸气泵;14、滤水网;15、挡水板;16、水气分离腔;17、导水板;18、排液管;19、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2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部,外壳体1的内部顶部设置为混合腔8,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为冷却腔3,外壳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为水气分离腔16,外壳体1的外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混合腔8连通的进气口9,外壳体1的外侧顶部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在混合腔8中的雾化喷头11连接的吸收液输送管10,内壳体2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呈倾斜设置的阻拦板6,外壳体1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与冷却腔3连通的冷却液进口4,外壳体1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冷却腔3连通的冷却液出口5,外壳体1的外侧底部安装有与水气分离腔16连通的形成为拱形的排液管18,外壳体1的外侧一侧设置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的底部与水气分离腔16连通,回流管12的顶部与混合腔8连通,回流管12的下部安装有吸气泵13。
内壳体2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网格板19,网格板19处于水气分离腔16中,从内壳体2排出的混合吸收液会撞击在网格板19上,从而将成股的水流变成水花,从而进一步对气体进行混合。
水气分离腔16中靠近回流管12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15,挡水板15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挡水板15可以阻挡水体进入回流管12中。
回流管12与外壳体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滤水网14,滤水网14处于水气分离腔16中,滤水网14可以对进入回流管12的气体进行简易过滤,达到降低气体中水分含量的目的。
内壳体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呈漏斗形的聚水盘7,聚水盘7可以将混合后的吸收液进行聚集并输送入内壳体2中。
水气分离腔16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17,导水板17与排液管18配合,导水板17可以将水气分离腔16中的液体向排液管18一侧引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氯化尾气经由进气口9进入混合腔8中并与由雾化喷头11喷出的雾化吸收液混合,混合后的吸收液进入内壳体2中并与冷却腔3中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达到降低吸收液热量的目的,之后混合吸收液进入水气分离腔16中进行水气分离,分离后的液体由排液管18排出,气体由回流管12回到混合腔8中重新进行混合,而达到排放标准的气体由外壳体1底部的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气分离腔16以及与水气分离腔16连接的形状为拱形的排液管18来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具体的,在设备运行时,水气分离腔16因为为排液管18的阻碍,使得液体在水气分离腔16中积聚,进而在排液管18中形成水密封效果,使气体不能通过排液管18排出,从而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
内壳体2中设置有多个阻拦板6,阻拦板6可以延长混合吸收液流过内壳体2的时间,从而更好的达到对混合吸收液进行降温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顶部设置为混合腔(8),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为冷却腔(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为水气分离腔(16),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混合腔(8)连通的进气口(9),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顶部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在混合腔(8)中的雾化喷头(11)连接的吸收液输送管(10),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由上到下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呈倾斜设置的阻拦板(6),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与冷却腔(3)连通的冷却液进口(4),外壳体(1)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冷却腔(3)连通的冷却液出口(5),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底部安装有与水气分离腔(16)连通的形成为拱形的排液管(18),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一侧设置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的底部与水气分离腔(16)连通,回流管(12)的顶部与混合腔(8)连通,所述回流管(12)的下部安装有吸气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网格板(19),所述网格板(19)处于水气分离腔(1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腔(16)中靠近回流管(12)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15),所述挡水板(15)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2)与外壳体(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滤水网(14),所述滤水网(14)处于水气分离腔(1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呈漏斗形的聚水盘(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腔(16)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17),所述导水板(17)与排液管(18)配合。
CN202322055632.5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Active CN220736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5632.5U CN220736980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5632.5U CN220736980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6980U true CN220736980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5632.5U Active CN220736980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6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32299A1 (en) Exhaust gas treating device
CN206435015U (zh) 一种风冷脱硫脱硝除尘除臭环保装置
KR100679297B1 (ko) 반건식 배기가스 처리장치
CN110102152B (zh)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CN108704447A (zh) 一种用于烯烃分离装置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224741A (zh) 一体式除尘脱硫塔
CN105727724B (zh) 一种光辐射次氯酸酸钠同时脱硫脱硝脱汞脱碳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81205A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5276626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220736980U (zh) 一种氯化尾气降膜吸收器
CN207745682U (zh) 用于烟气吸收的动力波喷淋装置
CN212396345U (zh) 一种真空高压雾化高效除臭环保喷淋塔
CN109432961A (zh) 一种废气处理喷淋塔
CN210373630U (zh) 油烟机用外置油烟净化装置
CN206404573U (zh) 一种碱洗式废气喷淋塔
CN209423238U (zh) 尿素造粒塔粉尘回收和尾气环保治理装置
CN207126310U (zh) 一种废气净化器
CN212119560U (zh) 酸性气体多级净化处理设备
CN211411548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异味装置
CN211451939U (zh) 急冷塔
CN201320440Y (zh) 锅炉烟尘处理器
CN107185379A (zh) 一种湿法磷酸尾气双循环脱氟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935096U (zh) 一种湿法磷酸尾气双循环脱氟处理系统
CN208678739U (zh) 一种综合烟气分级过滤净化处理装置
CN218774588U (zh) 一种脱硝效率高的脱硝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