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0682U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0682U
CN220730682U CN202321737155.4U CN202321737155U CN220730682U CN 220730682 U CN220730682 U CN 220730682U CN 202321737155 U CN202321737155 U CN 202321737155U CN 220730682 U CN220730682 U CN 220730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driving
domain controller
layer
test
controlled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71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71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0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0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0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第一层支架上布置有包括测试主机的带屏显示器件;第二层支架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本地受控对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与测试主机和本地受控对象连接;第三层支架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外设采集设备连接。该测试台架系统的三层支架,可以节省测试台架系统的占用空间。该测试台架系统,集成了包含有测试主机的带屏显示器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本地受控对象及外设采集设备,可以实现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等全面测试。

Description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巨大进步,能够辅助驾驶,使驾驶更为方便。随着相关算法的完善以及各种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最终将达到无人驾驶。
智能驾驶域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首要功能,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能够使车辆具备多传感器融合、定位、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的能力,通常需要外接多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完成的功能包含图像识别、数据处理等。
为验证汽车各个功能,以节省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在汽车的研发阶段都会搭建各种各样的台架进行功能、性能、稳定性的测试和验证。在做汽车软件测试时,实车测试是有限的,很难覆盖汽车的所有功能,此时就需要进行台架测试。
目前,有针对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测试台架、整车域控制器的测试台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HIL仿真测试平台、实车在环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但是借助这些测试台架或测试平台依然无法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等全面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包括: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
所述第一层支架上布置有带屏显示器件,所述带屏显示器件包括测试主机;
所述第二层支架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本地受控对象,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连接;
所述第三层支架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所述外设采集设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CAN盒;
所述CAN盒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以太网组件;
所述以太网组件分别与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测试主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以太网组件包括以太网转接盒和交换机;
所述以太网转接盒分别与所述交换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测试主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时间盒,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示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包括车机,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车机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车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三层支架上还固定有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夹具,所述超声波雷达固定于所述夹具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插排,所述插排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第一层支架上布置有带屏显示器件,带屏显示器件包括测试主机;第二层支架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本地受控对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连接;第三层支架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外设采集设备连接。该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三层支架,可以节省测试台架系统的占用空间,高处的第一层支架用于布置带屏显示器件,可以方便向用户展示测试信息,而通过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可以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其本地受控对象与外设采集设备进行隔离,方便实际测试。该测试台架系统,集成了包含有测试主机的带屏显示器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本地受控对象及外设采集设备,可以实现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等全面测试。借助该测试台架系统得到的测试数据以及测试结果,可以为后续实车测试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台架均无法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等全面测试。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如图1所示,该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包括: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1、第二层支架2和第三层支架3;
第一层支架1上布置有带屏显示器件11,带屏显示器件包括测试主机111。
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本地受控对象22,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分别与测试主机111和本地受控对象22连接。
第三层支架3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31,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与外设采集设备31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主要由三层支架组成:第一层支架1放置带屏显示器件11,位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最上层;第二层支架2放置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本地受控对象22,位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中间层;第三层支架3放置外设采集设备31,位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最下层。
可以理解的是,带屏显示器件11可以包括测试主机111以及其他带屏设备。该测试主机111可以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该测试主机111可以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或者串口连接,该测试主机111上可以安装有上位机程序,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上可以安装并运行下位机程序,测试开始时,测试主机111在显示界面能够实时展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相关数据。另外,针对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主机111可以在后台自动记录日志,测试人员能够通过日志查看稳定性测试情况。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本地受控对象22是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相关测试设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可以与本地受控对象22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
外设采集设备31可以包括雷达等可以安装于目标车辆上的采集设备。雷达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雷达,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第一层支架上布置有带屏显示器件,带屏显示器件包括测试主机;第二层支架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本地受控对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连接;第三层支架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外设采集设备连接。该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的三层支架,可以节省测试台架系统的占用空间,高处的第一层支架用于布置带屏显示器件,可以方便向用户展示测试信息,而通过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可以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其本地受控对象与外设采集设备进行隔离,方便实际测试。该测试台架系统,集成了包含有测试主机的带屏显示器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本地受控对象及外设采集设备,可以实现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受控对象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等全面测试。借助该测试台架系统得到的测试数据以及测试结果,可以为后续实车测试提供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CAN盒;
所述CAN盒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的本地受控对象22还包括CAN盒221,即CANBUS分析仪。CAN盒221分别与测试主机111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连接。此处,测试主机111与CAN盒221通过CAN盒221自带的USB线连接,能够在测试主机111上CAN盒221的配套应用中收发CAN报文,以针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的CAN网络专项进行功能、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以太网组件;
所述以太网组件分别与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测试主机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的本地受控对象22还包括以太网组件,以太网组件可以包括以太网转接盒222和交换机223,以太网转接盒222和交换机223均可以布置于第二层支架2上。以太网转接盒222分别与交换机223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连接,交换机223与测试主机111连接。
以太网转接盒222和交换机223可以通过网线连接,以太网转接盒222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可以通过以太网T1线束连接,交换机223和测试主机111可以通过网线连接,如此连接的链路,能够测试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中千兆/百兆以太网的吞吐量、丢包、时延等性能指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时间盒,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示波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层支架1上布置的带屏显示器件11还包括示波器112,在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的本地受控对象22还包括时间盒224。
示波器112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可以通过示波器自带探针连接,能够观测到相关信号的波形以及多波形之间的差值数据。
时间盒224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可以通过网线连接,时间盒224能够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进行授时,结合示波器112能够进行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本地受控对象包括车机,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车机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的本地受控对象22还包括车机225,在第一层支架1上布置的带屏显示器件11还包括显示屏113,在第三层支架3上布置的外设采集设备31包括图像采集设备311。车机225与显示屏113可以通过HDMI线连接。
车机225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可以通过LVDS投屏线束连接,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和图像采集设备311可以通过线束连接,如此连接的链路,在显示屏113可以观测到图像采集设备311拍摄的内容,能够针对图像采集设备311进行功能及稳定性测试。其中,图像采集设备311可以是摄像头、工业相机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层支架1上布置的测试主机111、示波器112和显示屏11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在第二层支架2上布置的各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车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支架2上还布置有直流电源23,直流电源23分别与车机225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通过电源线束连接,以为车机225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三层支架3上布置的外设采集设备31还包括超声波雷达312和毫米波雷达313中的至少一项。
超声波雷达312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通过线束连接,能够针对超声波雷达312进行功能及稳定性测试。毫米波雷达313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通过CAN线束连接,能够针对毫米波雷达313进行功能及稳定性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三层支架上还固定有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夹具,所述超声波雷达固定于所述夹具上。
具体地,为方便测试超声波雷达312,可以将超声波雷达312固定在夹具上,此时超声波雷达312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之间的水平距离已知且固定不变,能够提高超声波雷达312的测试效率。夹具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能够满足超声波雷达312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1之间的不同距离值的测试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插排,所述插排与电源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支架2上还布置有插排24,插排24与电源连接,用以为测试台架系统中各设备提供交流电,该电源为交流电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是能够针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进行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测试的非实车台架装置,可以实现功能、性能及稳定性的测试目标。而且,该测试台架系统,融合了自动化测试过程,可以提高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测试效率。借助测试台架得到的测试数据以及结果,能够为实车测试提供保障,提高后续实车测试的效率。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高至低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支架、第二层支架和第三层支架;
所述第一层支架上布置有带屏显示器件,所述带屏显示器件包括测试主机;
所述第二层支架上布置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本地受控对象,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连接;
所述第三层支架上布置有测试时安装于目标车辆的外设采集设备,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所述外设采集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CAN盒;
所述CAN盒分别与所述测试主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以太网组件;
所述以太网组件分别与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测试主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组件包括以太网转接盒和交换机;
所述以太网转接盒分别与所述交换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测试主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受控对象还包括时间盒,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示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受控对象包括车机,所述带屏显示器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车机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车机和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采集设备包括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支架上还固定有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夹具,所述超声波雷达固定于所述夹具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支架上还布置有插排,所述插排与电源连接。
CN202321737155.4U 2023-06-30 2023-06-30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Active CN220730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7155.4U CN220730682U (zh) 2023-06-30 2023-06-30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7155.4U CN220730682U (zh) 2023-06-30 2023-06-30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0682U true CN22073068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7155.4U Active CN220730682U (zh) 2023-06-30 2023-06-30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0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6094B (zh) 一种页面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160286B (zh) 用于对放射到电气设备内部或外部的局部放电进行识别的方法
CN102514768B (zh) 一种线束质量检测方法
CN102081145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验证平台
JP2022549541A (ja) 欠陥検出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20120185201A1 (en) Automatic power supply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443311A (zh) 大型飞机自动化系统的导通和绝缘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527401B (zh) 一种飞控试验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20730682U (zh)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测试台架系统
CN109240278A (zh) 自动化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99754B (zh) 信号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206450194U (zh) 用于汽车abs刹车线束的自动终检设备
CN211741554U (zh) 一种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及测试车辆
CN103675585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16183985A (zh) 用于晶圆测试的探针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491395A (zh) 一种自定义测试用例框架使用方法
CN112079129A (zh) 一种用于老化工艺的产品转运装置及方法
WO2023077718A1 (zh) 抗扰测试切换开关、抗扰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177271A (zh) 一种提高摄像机调焦检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14251B (zh) 焊接设备、燃弧判定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36256A (zh) 基于ar的工业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57573A1 (en) Link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213934045U (zh) 无人车测试台架系统
CN211741917U (zh) 一种测试机
CN207067770U (zh) 登机桥模拟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