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8226U -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8226U
CN220728226U CN202322249193.1U CN202322249193U CN220728226U CN 220728226 U CN220728226 U CN 220728226U CN 202322249193 U CN202322249193 U CN 202322249193U CN 220728226 U CN220728226 U CN 220728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tribution
boiler
bin
breaking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91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洪伟
王福源
冯昊
张云开
程延辉
沈红
康晓明
王世伟
项玉新
丁文彪
栾云松
董颖
王正明
李维荣
王禹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hongyuan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Zhongyuan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Zhongyuan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Zhongyuan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91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8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8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8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包括:料仓朝向锅炉倾斜设置,料仓的上端设有料仓进料口,下端与燃烧腔连接,燃烧腔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破包转辊,料仓的侧壁设有水套夹层,料仓设有与水套夹层连接的就进水口和出水口;喷火口设置于靠近锅炉一侧;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破包转辊连接,用于驱动破包转辊转动;配风口包括多组,设置于燃烧腔;燃料采用捆包秸秆代替生物质颗粒,降低燃料成本;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燃料采用捆包秸秆代替生物质颗粒,降低燃料成本,捆包秸秆在料斗内燃烧,料斗的水套夹层为换热面,解决之前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功率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秆捆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燃料多为生物质颗粒,压块或者削片等成型燃料,燃料成本较高。将燃煤锅炉的燃料改为捆包秸秆,运行成本能够低于生物质颗粒、压片、削片等生物质成型燃料,但需要提高燃料的燃尽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对原有的燃煤锅炉改造较小,能够提高秸秆捆烧的燃尽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适用于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采用捆包秸秆燃料代替生物质颗粒,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燃尽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朝向锅炉倾斜设置,所述料仓的上端设有料仓进料口,所述料仓的下端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破包转辊,所述破包转辊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破包转辊的外部表面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相通的多个凸起的中空尖刺,所述中空尖刺设有出风口,所述破包转辊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料仓的侧壁设有水套夹层,所述料仓设有与所述水套夹层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喷火口,所述喷火口设置于所述燃烧腔,靠近所述锅炉的一侧;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破包转辊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破包转辊转动;
配风口,所述配风口包括多组,设置于所述燃烧腔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锅炉的炉膛底部的链条式炉排,所述链条式炉排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燃烧腔的下方,所述链条式炉排的运动方向朝向所述锅炉的炉膛内部。
优选地,所述配风口包括三组,三组所述配风口竖向设置,每组所述配风口沿所述燃烧腔的宽度方向均布。
优选地,三组所述配风口由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配风口、第二配风口和第三配风口,所述第一配风口朝向所述喷火口,所述第二配风口、第三配风口朝向所述锅炉的炉膛内。
优选地,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上端靠近所述料仓进料口,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链条、链轮、多个上料架、链轮驱动装置,所述多个上料架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焊接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轮驱动装置与所述链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所述料仓进料口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上料装置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燃料采用捆包秸秆代替生物质颗粒,降低燃料成本,捆包秸秆在料斗内燃烧,料斗的水套夹层为换热面,解决之前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功率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破包转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仓;2、料仓进料口;3、燃烧腔;4、转辊;5、配风口;6、喷火口;7、出水口;8、进水口;9、链条式炉排;10、锅炉;11、上料装置;12、捆包秸秆;13、进风口;14、中空尖刺;15、密封端;16、导料板;17、上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包括:
料仓1,料仓1朝向锅炉10倾斜设置,料仓的上端设有料仓进料口2,下端与燃烧腔3连接,燃烧腔3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破包转辊4,破包转辊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破包转辊4的外部表面设有与中空结构相通的多个凸起的中空尖刺14,中空尖刺设有出风口,破包转辊4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3,另一端设有密封端15,进风口13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料仓1的侧壁设有水套夹层,料仓1设有与水套夹层连接的进水口8和出水口7;喷火口6,喷火口6设置于燃烧腔3,靠近锅炉10的一侧;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破包转辊4连接,用于驱动破包转辊4转动;配风口5,配风口5包括多组,设置于燃烧腔3的一侧。本实施例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于锅炉10的炉膛底部的链条式炉排9,链条式炉排9一端设置于燃烧腔3的下方,链条式炉排9的运动方向朝向锅炉10的炉膛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燃烧腔3取代了燃煤锅炉上煤斗的位置,由配套的上料装置11将捆包秸秆12输送至料斗1内,捆包秸秆12在料斗内开始燃烧,料斗的侧壁设有水套夹层,起到换热的作用。料斗1的下部为燃烧腔3,在距离链条式炉排9有一定高度的位置,设置带有中空尖刺14的破包转辊4,破包转辊4为耐高温不锈钢管,且与中空尖刺14相通,破包转辊4的一端为进风口13,进风口13与高压风机相连,另一端为封闭端15,封闭端15封闭,高压风从中空尖刺14喷出。破包转辊4主要作用是将捆包秸秆12切割打散,同时中空尖刺14喷出的高压风有助于燃料的燃烧,破包后的燃料下落到链条式炉排9上。在燃烧腔3靠锅炉10的一侧设置喷火口6,喷火口6与锅炉10的炉膛相连,在喷火口6对面设置配风口5,将料仓1中燃烧的部分燃料喷向锅炉10的炉膛。另一部分燃料经带有中空尖刺的转辊打散助燃后下落到下方的链条式炉排上继续燃烧。此设计把燃烧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燃烧腔3中燃烧后喷向炉膛,一部分是在链条式炉排9上燃烧,目的是为了提高燃料的燃尽率。
本实施例的料仓1的水套夹层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7,通过水泵与系统循环完成换热。水套夹层具有一定的换热面积,可以弥补燃煤锅炉改造生物质锅炉普遍存在的改造后锅炉功率下降的问题。本实施的料斗1的安装对原有燃煤锅炉改造较小,采用捆包秸秆12作为燃料,其运行成本低于生物质颗粒,压块,削片等生物质成型燃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风口5包括三组,三组配风口5竖向设置于破包转辊4与链条式炉排9之间,每组配风口5沿料仓1的宽度方向均布。配风口5由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配风口、第二配风口和第三配风口,第一配风口朝向喷火口,第二配风口、第三配风口朝向锅炉10的炉膛内。
具体地,第一配风口的作用是将燃烧的燃料经喷火口6吹向锅炉10的炉膛,第二配风口作用是给打撒下落的燃料助燃,第三配风口的作用是给下落到链条式炉排9上的燃料助燃。此过程目的是将捆包秸秆12充分的打撒,形成立体式的配风模式,如果燃料含水含土量较大,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烘干和去除杂,提高锅炉对燃料的适应性,同时提高了燃料的燃尽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还包括上料装置11,上料装置11竖向设置,上料装置11的上端靠近料仓进料口2,上料装置11包括链条、链轮、多个上料架17、链轮驱动装置,多个上料架17沿链条的长度方向焊接于链条上,链轮驱动装置与链轮连接,用于驱动链轮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料斗还包括导料板16,导料板16的一端与料仓进料口2连接,另一端朝向上料装置11倾斜,用于将上料装置11送至料仓进料口2处的捆包秸秆12导向滑落至料斗1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工作时,由上料装置11将捆包秸秆12输送至料仓进料口2,捆包秸秆12沿倾斜的料斗1自然下落到破包转辊4上点火燃烧,破包转辊4转动打撒捆包秸秆12,同时高压风从破包转辊4的中空尖刺14喷出,对捆包秸秆12进行切割打散并辅助燃烧,助燃空气由配风口5吹入,配风口5分为第一配风口、第二配风口和第三配风口,一部分燃料经配风口5中的第一配风口直接吹入锅炉10的炉膛,另一部分则下落到链条式炉排9上,燃料下落过程中由第二配风口助燃,下落到链条式炉排9上后由第三配风口助燃。然后由链条式炉排9输送至炉膛内继续燃烧。此过程目的是将捆包秸秆12充分的打撒,如果燃料含水含土量较大,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烘干和去除杂,提高锅炉对燃料的适应性,同时提高了燃料的燃尽率。燃料在整个料仓1内燃烧,料仓1侧壁设有水套夹层用于换热,相当于增加了锅炉10的换热面积,解决了燃煤锅炉改生物质锅炉而产生功率不足的问题。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6)

1.一种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所述料仓(1)朝向锅炉(10)倾斜设置,所述料仓(1)的上端设有料仓进料口(2),所述料仓(1)的下端设有燃烧腔(3),所述燃烧腔(3)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破包转辊(4),所述破包转辊(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破包转辊(4)的外部表面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相通的多个凸起的中空尖刺(14),所述中空尖刺(14)设有出风口,所述破包转辊(4)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3),另一端封闭,所述料仓(1)的侧壁设有水套夹层,所述料仓(1)设有与所述水套夹层连接的进水口(8)和出水口(7);
喷火口(6),所述喷火口(6)设置于所述燃烧腔(3)内,靠近所述锅炉的一侧;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破包转辊(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破包转辊(4)转动;
配风口(5),所述配风口(5)包括多组,设置于所述燃烧腔(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锅炉(10)的炉膛底部的链条式炉排(9),所述链条式炉排(9)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燃烧腔(3)的下方,所述链条式炉排(9)的运动方向朝向所述锅炉(10)的炉膛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口(5)包括三组,三组所述配风口竖向设置链条式炉排,每组所述配风口沿所述燃烧腔(3)的宽度方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配风口(5)由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配风口、第二配风口和第三配风口,所述第一配风口朝向所述喷火口(6),所述第二配风口、第三配风口朝向所述锅炉(10)的炉膛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11),所述上料装置(11)的上端靠近所述料仓进料口(2),所述上料装置(11)包括链条、链轮、多个上料架(17)、链轮驱动装置,所述多个上料架(17)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焊接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轮驱动装置与所述链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料板(16),所述导料板(16)的一端与所述料仓进料口(2)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上料装置(11)倾斜设置。
CN202322249193.1U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Active CN220728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9193.1U CN220728226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9193.1U CN220728226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8226U true CN22072822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9193.1U Active CN220728226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8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9534Y (zh) 用于生物质秸秆焚烧的装置
CN111440629B (zh) 气固分级热解差速分级的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装置及方法
CN211739100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189221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进料装置
CN220728226U (zh) 用于捆包秸秆的辅助燃烧装置
CN111878799A (zh) 秸秆捆烧锅炉
CN110986027A (zh) 一种秸秆捆烧直燃半气化生物质锅炉
CN104132327B (zh) 一种大型卧式生物质多元化原料燃烧机
CN212719692U (zh) 一种原态打包秸秆移动床锅炉
CN209415434U (zh) 一种优化的生物质直燃锅炉结构
CN211450894U (zh) 一种秸秆捆烧直燃半气化生物质锅炉
CN218410282U (zh) 一种双层秸秆竖排烟气直燃锅炉
CN214581024U (zh) 生物质燃烧炉
CN212511107U (zh) 秸秆气化燃烧供热锅炉
CN216010818U (zh) 生物质气化燃烧炉结构
CN214581025U (zh) 生物质燃烧炉安全制动结构及生物质燃烧炉
CN212930061U (zh) 可同时用作烟气除尘和秸秆干燥的秸秆圆包自动上料装置
CN113188113A (zh) 一种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及秸秆捆烧锅炉
CN212252583U (zh) 秸秆捆烧锅炉
CN218523552U (zh) 一种双层秸秆直燃锅炉
CN219346500U (zh) 差速破焦炉排秸秆燃烧机
CN215217108U (zh) 秸秆捆包松散烘干机
CN115289456B (zh) 一种高效能生物质颗粒炉
CN210832027U (zh) 一种焚烧炉炉排结构
CN220624018U (zh) 一种秸秆捆烧直燃锅炉辅助燃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