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3779U -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3779U
CN220713779U CN202322313993.5U CN202322313993U CN220713779U CN 220713779 U CN220713779 U CN 220713779U CN 202322313993 U CN202322313993 U CN 202322313993U CN 220713779 U CN220713779 U CN 22071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ping
sliding
slope surface
slip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3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维超
陈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3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3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包括同轴配合的打滑部件和打滑轨道;其中,所述打滑部件设有打滑部,所述打滑部包括打滑弹臂卡勾部,打滑轨道的内侧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与两侧内壁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卡勾部上设有靠近打滑弹臂的第一坡面和远离打滑弹臂的第二坡面,第二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β大于第一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α;当打滑部件与打滑轨道抵接时,与第一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弹臂受压状态的承载力,并且无需精心设两个坡面的倾斜角度即可获得正反向均衡的打滑力,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背景技术
在智能马桶、洗衣机等家电中通常设置有翻盖机,用于自动控制马桶盖、洗衣机门体的开闭,从而省去人工操作的麻烦。翻盖机中通常设有打滑机构(也称扭矩限制器),用于防止用户手动暴力操作损坏翻盖机。
专利号CN205226262U中公开的打滑机构由打滑轨道和打滑部件组成。打滑轨道上设有凸起部和凹陷部。打滑部件上设打滑弹臂,打滑弹臂末端设有卡勾部。当扭矩过大时,卡勾部会向径向内侧滑移从所在的凹陷部滑出至下一个凹陷部实现打滑效果。用户暴力操作的角度是有限的,且操作过程中,打滑机构更多的处于打滑状态,即机构自定位转矩较小的状态,越有利于保护机构不被暴力破坏。而该专利方案的打滑轨道上有密集的凹陷部,必然导致打滑时打滑弹臂经历多次变形,引起如下弊端:
(1)打滑弹臂易疲劳断裂;(2)打滑弹臂上的卡勾部磨损较快;(3)打滑结束时,打滑弹臂处于变形状态的概率大,长期处于变形状态可能导致打滑弹臂无法进行完全的弹性复位,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和打滑效果;(4)由于打滑弹臂是细长杆件结构,其受拉稳定性强于受压稳定性。将卡勾部外形设计成和凹陷部一致(径向对称的三角形或梯形结构),其受拉变形所产生的打滑力明显小于受压变形所产生的(实验得知)。因而,CN205226262U方案中决定打滑力大小的是打滑弹臂受压时所产生的打滑力,而打滑弹臂受压时状态稳定性差,因此会导致整个打滑机构功能稳定性差。
专利号CN218325892U公开的方案中减少了啮合槽(相当于上述凹陷部)的数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打滑弹臂存在的上述问题1-3。但是,显而易见,棘爪相对于棘轮逆时针转动时,棘爪靠受压产生打滑力,且该打滑力不能大范围减小(因为需要和棘爪受拉时产生的打滑力匹配),因而仍然存在上述第四个问题。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弹臂打滑受压力,又能使弹臂无论哪个方向旋转受力均衡的打滑机构,从而提高整个打滑机构稳定性和寿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滑机构打滑时弹性臂的受压过大,不同旋转方向上受力不平衡,导致打滑机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包括同轴配合的打滑部件和打滑轨道;其中,所述打滑部件设有打滑部,所述打滑部包括打滑弹臂和位于打滑弹臂末端的卡勾部,打滑轨道的内侧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与两侧内壁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卡勾部上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第一坡面靠近打滑弹臂,第二坡面远离打滑弹臂,第二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β大于第一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α;当打滑部件与打滑轨道抵接时,与第一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α满足如下条件:20°≤α≤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坡面相对径向面的倾斜角β满足如下条件:35°≤β≤70°。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卡勾部的数量。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容纳卡勾部的凹陷部,同一卡勾部上的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分别与两个凸起部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大于卡勾部的尺寸,每个卡勾部通过第一坡面与凸起部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打滑部上设有反向延伸的两个打滑弹臂,同一打滑部上的两个卡勾部分别与两个凸起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打滑部还包括与翻盖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两个打滑弹臂位于连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翻盖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家电,包括以上所述的翻盖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卡扣部两坡面的倾角不相等,靠近打滑弹臂的一些的倾角更小,从而减小弹臂受压状态的承载力,并且与凸起部的第一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接触的第一坡面数量,无需精心设两个坡面的倾斜角度即可获得正反向均衡的打滑力,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打滑轨道凸起部的数量等于卡勾部的数量,在打滑部件相对于打滑轨道转过同样的角度时,更少的凸起部意味着打滑弹臂经历更少的交替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打滑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打滑轨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盖机的示意图。
图中,1、打滑部件,101、打滑部,1011、打滑弹臂,1012、卡勾部,1013、连接部,102、柱体,2、打滑轨道,201、凸起部,2011、第一侧面,2012、第二侧面,202、凹陷部,3、第一坡面,4、第二坡面,5、径向面,6、电机轴,7、双向打滑机构,8、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包括同轴配合的打滑部件1和打滑轨道2;打滑部件1设有打滑部101,打滑部101包括打滑弹臂1011和位于打滑弹臂1011末端的卡勾部1012,打滑轨道2的内侧具有凸起部201;凸起部201具有与两侧内壁连接的第一侧面2011和第二侧面2012。打滑部件1位于打滑轨道2的内圈,卡勾部1012与凸起部201配合实现打滑部件1与打滑轨道2的扣合。打滑部101优选周向均匀布置。
卡勾部1012上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第一坡面3靠近打滑弹臂1011,第二坡面4远离打滑弹臂1011,第二坡面4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β大于第一坡面3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α;当打滑部件1与打滑轨道2抵接时,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2012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
所述径向面5是指垂直卡勾部1012的轴端面并与打滑部件1的直径平行的表面,所述倾斜角β对应的径向面5经过第二坡面4顶点,所述倾斜角α对应的径向面5经过第一坡面3顶点。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平面或者平缓的圆弧面过渡,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近似直接连接,所述径向面5经过两者的相接面,如图4所示,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分别位于所述径向面5的两侧。
打滑部件1和打滑轨道2分别位于两个同轴设置的齿轮上,当打滑部件1和打滑轨道2未发生打滑时,两个同轴设置的齿轮同步旋转,客户端由驱动电机控制旋转,当打滑部件1和打滑轨道2发生打滑时,两个同轴设置的齿轮发生相对旋转运动,客户端可以在驱动电机未启动时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坡面3受拉变形,第二坡面4受压变形,第二坡面4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坡面3的倾斜角度,可以减小第二坡面4与打滑轨道2的阻力,增加第二坡面4的倾斜角相当于接触面总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垂直于坡面的分力增大,更容易使弹臂径向向内变形,更容易打滑,从而减小弹臂受压状态的承载力,因此打滑部101的负载更多的由第一坡面3承受,即在打滑弹臂1011受拉的状态下承受。这样打滑部101会更为可靠,寿命更长。
同时,受拉变形的各个第一坡面3在圆周上的不同凸起部201上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和第二侧面2012接触,在打滑部件1相对打滑轨道2旋转时,由第一侧面2011或者第二侧面2012对卡勾部1012产生作用力,例如打滑部件1相对打滑轨道2正向旋转时,第一侧面2011对卡勾部1012产生作用力,则打滑部件1相对打滑轨道2反向旋转时,第二侧面2012对卡勾部1012产生作用力;当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2012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时,不管打滑部件1正转还是反转,都可以获得均衡的打滑力,并且无需精心设计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的倾斜角度,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
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的倾斜角度过小会导致打滑力过大,倾斜角度过大则起不到限制作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坡面3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α满足如下条件:20°≤α≤45°。第二坡面4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β满足如下条件:35°≤β≤70°。
如图2和图5所示,相邻两个凸起部201之间形成凹陷部202,凹陷部202的尺寸大于卡勾部1012的尺寸,每个卡勾部1012通过第一坡面3与凸起部201表面抵接。即第二坡面4与凸起部201不接触,当打滑部件1相对打滑轨道2正向旋转时,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的卡勾部1012受拉变形,卡勾部1012越过第一侧面2011,使打滑部件1打滑旋转,直至卡勾部1012与下一个卡勾部1012的第一侧面2011抵接,在此过程中,若第二坡面4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可以很容易越过第一侧面2011,因此最终仍然依靠第一坡面3与第一侧面2011的接触实现打滑部件1位置固定。相反,当打滑部件1相对打滑轨道2正向旋转时,与第二侧面2012接触的卡勾部1012受拉变形,卡勾部1012越过第二侧面2012,使打滑部件1打滑旋转,直至卡勾部1012与下一个卡勾部1012的第二侧面2012抵接。本实施例将凹陷部202的尺寸增大,减少第二坡面4受压的频率,使打滑弹臂1011经历更少的交替变形,提高打滑部件1的使用寿命。
凸起部201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卡勾部1012的数量,图6中凸起部201的数量大于卡勾部1012的数量,图2中凸起部201的数量等于卡勾部1012的数量,优选两者数量相等,其作用与增大凹陷部202的尺寸相同,主要是为了减少打滑弹臂1011的交替变形,提高打滑部件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凹陷部202与卡勾部1012的尺寸相近,卡勾部1012插在凹陷部202内,同一卡勾部1012上的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分别与两个凸起部201表面接触。由于第二坡面4的倾斜角度较大,因此在打滑部件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时,第二坡面4都比第一坡面3容易变形,打滑力都取决于受拉力的大小,仍然可以获得正反向均衡的打滑力。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打滑部101上设有反向延伸的两个打滑弹臂1011,同一打滑部101上的两个卡勾部1012分别与两个凸起部201的第一侧面2011和第二侧面2012接触,第一侧面2011和第二侧面2012可以分别对两个卡勾部1012施加周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通过一个打滑部101实现打滑部件1与打滑轨道2的周向限位,并且不管打滑部101的数量有多少,都可以保证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2012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
本实施例中,打滑部101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
打滑部101还包括与翻盖机的电机轴6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13,两个打滑弹臂1011位于连接部1013的两侧。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部1013固定在柱体102上,柱体102与电机轴6同轴固定。
实施例四
一种翻盖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7。设置翻盖机上伸出有输出轴8,输出轴8能输出正反两方向的转动。以智能马桶为例,实际使用中通过将输出轴8与马桶盖的转轴连接,实现翻盖机控制马桶盖的开闭。
如图7所示,双向打滑机构7设于翻盖机传动机构靠近电机轴6一侧的高速端。
实施例五
一种智能家电,包括以上所述的翻盖机,例如智能马桶、洗衣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配合的打滑部件(1)和打滑轨道(2);其中,
所述打滑部件(1)设有打滑部(101),所述打滑部(101)包括打滑弹臂(1011)和位于打滑弹臂(1011)末端的卡勾部(1012),打滑轨道(2)的内侧具有凸起部(201);所述凸起部(201)具有与两侧内壁连接的第一侧面(2011)和第二侧面(2012);
所述卡勾部(1012)上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第一坡面(3)靠近打滑弹臂(1011),第二坡面(4)远离打滑弹臂(1011),第二坡面(4)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β大于第一坡面(3)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α;
当打滑部件(1)与打滑轨道(2)抵接时,与第一侧面(2011)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等于与第二侧面(2012)接触的第一坡面(3)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3)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α满足如下条件:20°≤α≤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面(4)相对径向面(5)的倾斜角β满足如下条件:35°≤β≤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01)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卡勾部(1012)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起部(201)之间形成容纳卡勾部(1012)的凹陷部(202),同一卡勾部(1012)上的第一坡面(3)和第二坡面(4)分别与两个凸起部(201)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起部(201)之间形成凹陷部(202),所述凹陷部(202)的尺寸大于卡勾部(1012)的尺寸,每个卡勾部(1012)通过第一坡面(3)与凸起部(201)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打滑部(101)上设有反向延伸的两个打滑弹臂(1011),同一打滑部(101)上的两个卡勾部(1012)分别与两个凸起部(201)的第一侧面(2011)和第二侧面(201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滑部(101)还包括与翻盖机的电机轴(6)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13),两个打滑弹臂(1011)位于连接部(1013)的两侧。
9.一种翻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打滑机构。
10.一种智能家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盖机。
CN202322313993.5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Active CN22071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3993.5U CN2207137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3993.5U CN2207137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3779U true CN220713779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3993.5U Active CN2207137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3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618996A (en) Nonslip ratcheting wrench having double-hexagon-spaced jaw-face grooves
CN112172410B (zh) 中控刹车装置及中控刹车系统
US4069902A (en) Reversible ratchet loadbinder
CN220713779U (zh) 一种双向打滑机构及使用其的翻盖机和智能家电
JP2006017295A (ja) カップリング
JPH0145567B2 (zh)
US9476448B2 (en) Joint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S5997321A (ja) 回転式弾性継手
CN209294280U (zh) 一种用于电动执行器手动出轴的过载保护装置
JP6671723B2 (ja) ウインチ装置
JP4533828B2 (ja) 電動ブレーキ
CN2826062Y (zh) 万向接头机构
EP1825743A2 (en) Coupling for modified transmission of rotational vibrations
CN211931242U (zh) 一种可切换工作状态的拖拉机用强压提升器
CN212804181U (zh) 一种换挡臂组件
JPH05205842A (ja) 寿命指示可能な圧着工具及びその寿命指示方法
CN114643558B (zh) 便于盘动的联轴器组件
US11293356B2 (en) Rese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throttle body
CN218513324U (zh) 一种双弹簧结构及触头座
CN216895286U (zh) 锁止螺栓结构
CN212564680U (zh) 一种具有防止误操作功能的阀门
CN209890924U (zh) 平衡轮和传动系统
CN214274243U (zh) 一种单向逆止轴承机构
CN2580201Y (zh) 逆向轮
JPS5926101Y2 (ja) 緩衝カツプ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