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2586U - 一种双桨米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桨米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2586U
CN220712586U CN202322466012.0U CN202322466012U CN220712586U CN 220712586 U CN220712586 U CN 220712586U CN 202322466012 U CN202322466012 U CN 202322466012U CN 220712586 U CN220712586 U CN 220712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part
blade
paddle
min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60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vde Fishing Tack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vde Fishing Tack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vde Fishing Tack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vde Fishing Tack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60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2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2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2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桨米诺,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设有第一桨叶,且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桨叶;且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均在设有的转轴上转动,通过鱼线与转轴的一端连接以带动主体部分在水内移动,随着主体部分的移动水流冲击两个桨叶以使得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在主体部分的两端旋转,以增大水花,进而提升诱捕效果。有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桨叶在水下旋转,故而在保证设备稳定游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诱捕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值得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桨米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桨米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垂钓是一种休闲活动,鱼饵是人们进行垂钓时的必需工具,目前,垂钓用的鱼饵有蛆、红虫、面食、毛钩、鱼形假鱼饵及板式假鱼饵。板式假鱼饵由板体及涡轮组成,涡轮经转轴安装在板体的凹槽内,在拖动板体在水中运动时,涡轮转动,涡轮上的叶片打击水产生浪花及发出声响,从而引起鱼儿的注意,达到诱捕的目的,其缺点是:板体的运动方向难以控制,多个单体在一起使用时容易缠绕在一起,并且诱鱼效果不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桨米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桨米诺,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设有第一桨叶,且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均在设有的转轴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均在所述转轴旋转;通过鱼线牵动所述转轴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主体部分在水内移动,随着所述主体部分的移动,水流冲击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以令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反方向旋转,以诱捕鱼类上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的叶片数量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分设置成鱼身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的叶片数量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分设置成鱼雷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分的内部还设有响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分的内部还设有钢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鱼线与转轴的一端连接以带动主体部分在水内移动,随着主体部分的移动水流冲击两个桨叶以使得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在主体部分的两端旋转,以诱捕鱼类上钩。有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桨叶在水下旋转,在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外,该设备还可以稳定游动的同时产生水花更强,以提升该设备的诱捕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部分;2、第一桨叶;3、第二桨叶;4、转轴;5、响珠;6、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正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桨米诺,包括主体部分1,所述主体部分1的一端设有第一桨叶2,且所述主体部分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桨叶3;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均在设有的转轴4与所述主体部分1连接,且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均在所述转轴4旋转;通过鱼线牵动所述转轴4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主体部分1在水内移动,随着所述主体部分1的移动,水流冲击所述第一桨叶2和所述第二桨叶3,以令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在所述主体部分1的两端反方向旋转,以诱捕鱼类上钩。有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桨叶在水下旋转,在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外,该设备还可以稳定游动的同时产生水花更强,以提升该设备的诱捕能力。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的叶片数量为一个,在安装时,第一桨叶2叶片的内侧面朝下,且第二桨叶3叶片的内侧面朝上。因此,主体部分1在水内移动时,可以促使两个桨叶反方向旋转,例如,第一桨叶2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桨叶3则为逆时针转动,以使得主体部分1能够稳定的在水内移动。
进一步的,由于所述主体部分1设置成鱼身状,因此,当两个桨叶安装以后使得该设备整体看上去类似与一条鱼。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的叶片数量为三个,由于叶片的数量为三个时,使得主体部分1在水内移动的更为稳定,相较于单叶片的鱼饵而言,多叶片的鱼饵在水中的稳定性更佳。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所述主体部分1设置成鱼雷状,以减少该设备在水内移动时的阻力。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由于所述主体部分1的内部还设有响珠5,故而可以发出声响,以增强设备的诱导能力。
进一步的,由于所述主体部分1的内部还设有钢珠6,故而可以利用钢珠6对主体部分1进行配重,以便于其下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1),所述主体部分(1)的一端设有第一桨叶(2),且所述主体部分(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桨叶(3);
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均在设有的转轴(4)与所述主体部分(1)连接,且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均在所述转轴(4)旋转;
通过鱼线牵动所述转轴(4)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主体部分(1)在水内移动,随着所述主体部分(1)的移动,水流冲击所述第一桨叶(2)和所述第二桨叶(3),以令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在所述主体部分(1)的两端反方向旋转,以诱捕鱼类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的叶片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设置成鱼身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2)与所述第二桨叶(3)的叶片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设置成鱼雷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的内部还设有响珠(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桨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的内部还设有钢珠(6)。
CN202322466012.0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双桨米诺 Active CN220712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6012.0U CN22071258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双桨米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6012.0U CN22071258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双桨米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2586U true CN22071258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8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6012.0U Active CN22071258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双桨米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2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5676B (zh) 一种对网笼水下自动清洗的叶片式浮子网刮
CN209121143U (zh) 多功能水产品清洗装置
CN220712586U (zh) 一种双桨米诺
CN103283691A (zh) 一种小展弦比矩形双弧面表中层网板及其浮沉力调节方法
CN214656875U (zh) 一种河道保洁船
JP4976431B2 (ja) 巨大クラゲの細断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を利用したシステム
CN207854801U (zh) 一种用于海上网箱养殖的挡流装置
CN217242214U (zh) 一种多功能捕鱼浮台旋转捕捞装置
CN201690909U (zh) 大型通天网
CN109371899B (zh) 一种消浪鱼装置
CN109354199B (zh) 用于热带沿海富营养化咸水湖的螺旋藻污水净化装置
RU180523U1 (ru) Траловая доска
CN209283742U (zh) 一种简易快速切割水草的装置
CN201015366Y (zh) 活鲜刺网
CN111357720A (zh) 一种捕鱼效率高的假饵
CN206587864U (zh) 碎网装置及碎网设备
CN220786102U (zh) 一种舷外机的防缠绕组件
CN216636800U (zh) 一种船舶用螺旋桨
CN201230516Y (zh) 促进养殖鱼类运动的装置
JPH0649144Y2 (ja) 水草回収船
CN2176789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用水草打捞装置
CN220884738U (zh) 一种船舶避障装置
CN220266650U (zh) 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装置
JP3049549B2 (ja) フロート式回転カッター形海苔取機
CN116495143B (zh) 一种整体结构仿生设计的水下海参捕捞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