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6290U -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6290U
CN220706290U CN202322479508.1U CN202322479508U CN220706290U CN 220706290 U CN220706290 U CN 220706290U CN 202322479508 U CN202322479508 U CN 202322479508U CN 220706290 U CN220706290 U CN 220706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alve
valve block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95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显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Inca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Inca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Inca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Inca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95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6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6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6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包括护罩和阻尼筒组件,护罩上端过大连接有上接头,上接头一端贯穿设置有螺帽,螺帽一端固定连接有支头螺钉;首先通过松动支头螺丝,利用调节器组件调节推杆使阻尼器内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达到动平衡状态,平衡后固定支头螺丝,骑行时由于车身和骑行者的重量使减震压缩,此时减震器中的活塞阀片组件向下运动,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流到活塞上方的空腔,上腔增加的体积小于下腔减少的体积,这些阀门的节油形成了压缩运动时悬挂的阻尼力,减震器在伸长行程时,相当于车轮远离车架,减震器被拉伸,减震器的活塞阀片组件向上移动,活塞阀片组件上腔的油量减少,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流入下腔。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减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气囊气动减震基本上只是由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气囊、阻尼器组成,该种减震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减震效果不佳,造成骑乘人员的使用体验不好,同时国内产品密封性也不佳,经常出现漏气漏油的情况,受其结构和工艺的影响,目前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减震密封性不好,无法保证长时间正常使用,产品质量上堪忧。
2、无阻尼或者很少见到有阻尼的气动减震,该缺陷会导致减震在受到的外部压力消失后迅速回弹,瞬间增大骑乘人员的震感,极大影响骑行体验。
3、将支撑弹簧加入气动减震中,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但减震的使用的柔和性与骑行者的骑行舒适度会大大降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优选的,所述护罩上端过大连接有上接头,上接头表面开设有进气口,上接头一端贯穿设置有螺帽,螺帽一端固定连接有支头螺钉,上接头内固定连接有向心关节轴承;
优选的,所述向心关节轴承一端设置有卡环,卡环一端设置有衬套,上接头下端设置有连杆,连杆内设置有推杆,连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器组件,支头螺钉一端抵接在连杆表面,护罩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囊组件,皮囊组件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阻尼筒组件,阻尼筒组件上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盖,阻尼筒组件内设置有浮动活塞,阻尼筒组件表面设置有气嘴组件,阻尼筒组件内活动连接有导向器组件,导向器组件下端设置有活塞阀片组件;
优选的,所述活塞阀片组件活动连接在连杆表面,连杆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螺母上端与活塞阀片组件相互抵接,进气口与皮囊组件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气嘴组件与阻尼筒组件内部空间相互连通,连杆和推杆表面均设置有O型圈,衬套下端设置有O型圈,导向器组件上端设置有O型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松动支头螺丝,利用调节器组件调节推杆使阻尼器内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达到动平衡状态,平衡后固定支头螺丝,骑行时由于车身和骑行者的重量使减震压缩,此时减震器中的活塞阀片组件向下运动,活塞阀片组件下腔体积减小,油压增大,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流到活塞上方的空腔,空腔被部分活塞杆空间所占据,所以上腔增加的体积小于下腔减少的体积,这些阀门的节油形成了压缩运动时悬挂的阻尼力,减震器在伸长行程时,相当于车轮远离车架,减震器被拉伸,减震器的活塞阀片组件向上移动,活塞阀片组件上腔的油量减少,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流入下腔,本实用新型因设有浮动活塞,相较于传统的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取消减震内置支撑弹簧,加大减震的柔和性,继而增加骑行者的舒适性,因设有活塞阀片组件,通过调节器组件调节推杆使阻尼器内油压达到动平衡状态,从而使减震在受到的外部压力消失后缓慢回弹,减少骑乘人员的震感,增加骑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头螺钉;2、螺帽;3、调节器组件;4、气嘴组件;5、卡环;6、O型圈;7、上接头;8、向心关节轴承;9、衬套;10、护罩;11、缓冲垫;12、推杆;13、皮囊组件;14、连杆;15、防尘盖;16、导向器组件;17、活塞阀片组件;18、螺母;19、浮动活塞;20、阻尼筒组件;2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所述护罩10上端过大连接有上接头7,上接头7表面开设有进气口21,上接头7一端贯穿设置有螺帽2,螺帽2一端固定连接有支头螺钉1,上接头7内固定连接有向心关节轴承8,向心关节轴承8一端设置有卡环5,卡环5一端设置有衬套9,上接头7下端设置有连杆14,连杆14内设置有推杆12,连杆14一端设置有调节器组件3,支头螺钉1一端抵接在连杆14表面,护罩10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缓冲垫11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囊组件13,皮囊组件13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阻尼筒组件20,阻尼筒组件20上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盖15,阻尼筒组件20内设置有浮动活塞19,阻尼筒组件20表面设置有气嘴组件4,阻尼筒组件20内活动连接有导向器组件16,导向器组件16下端设置有活塞阀片组件17,活塞阀片组件17活动连接在连杆14表面,连杆14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18,螺母18上端与活塞阀片组件17相互抵接,进气口21与皮囊组件13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气嘴组件4与阻尼筒组件20内部空间相互连通,连杆14和推杆12表面均设置有O型圈6,衬套9下端设置有O型圈6,导向器组件16上端设置有O型圈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首先通过松动支头螺丝,利用调节器组件3调节推杆12使阻尼器内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17达到动平衡状态,平衡后固定支头螺丝,骑行时由于车身和骑行者的重量使减震压缩,此时减震器中的活塞阀片组件17向下运动,活塞阀片组件17下腔体积减小,油压增大,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17流到活塞上方的空腔,空腔被部分活塞杆空间所占据,所以上腔增加的体积小于下腔减少的体积,这些阀门的节油形成了压缩运动时悬挂的阻尼力,减震器在伸长行程时,相当于车轮远离车架,减震器被拉伸,减震器的活塞阀片组件17向上移动,活塞阀片组件17上腔的油量减少,油通过活塞阀片组件17流入下腔,本实用新型因设有浮动活塞19,相较于传统的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取消减震内置支撑弹簧,加大减震的柔和性,继而增加骑行者的舒适性,因设有活塞阀片组件17,通过调节器组件3调节推杆12使阻尼器内油压达到动平衡状态,从而使减震在受到的外部压力消失后缓慢回弹,减少骑乘人员的震感,增加骑行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包括护罩(10)和阻尼筒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10)上端过大连接有上接头(7),上接头(7)表面开设有进气口(21),上接头(7)一端贯穿设置有螺帽(2),螺帽(2)一端固定连接有支头螺钉(1),上接头(7)内固定连接有向心关节轴承(8),向心关节轴承(8)一端设置有卡环(5),卡环(5)一端设置有衬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7)下端设置有连杆(14),连杆(14)内设置有推杆(12),连杆(14)一端设置有调节器组件(3),支头螺钉(1)一端抵接在连杆(14)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10)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缓冲垫(11)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囊组件(13),皮囊组件(13)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阻尼筒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组件(20)上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盖(15),阻尼筒组件(20)内设置有浮动活塞(19),阻尼筒组件(20)表面设置有气嘴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组件(20)内活动连接有导向器组件(16),导向器组件(16)下端设置有活塞阀片组件(17),活塞阀片组件(17)活动连接在连杆(14)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4)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18),螺母(18)上端与活塞阀片组件(17)相互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1)与皮囊组件(13)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气嘴组件(4)与阻尼筒组件(20)内部空间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4)和推杆(12)表面均设置有O型圈(6),衬套(9)下端设置有O型圈(6),导向器组件(16)上端设置有O型圈(6)。
CN202322479508.1U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Active CN220706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9508.1U CN220706290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9508.1U CN220706290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6290U true CN220706290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9508.1U Active CN220706290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6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8232A (en) Vehicle air suspension strut with compliant cover plate assembly
US6659242B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for vehicle
US9855811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JP2015163799A (ja) 油圧緩衝器
CN201013823Y (zh) 带浮动活塞的筒式液压减震器
CN220706290U (zh) 一种摩托车气囊减震结构
CN210068834U (zh) 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器
CN107654558B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01265618Y (zh) 双筒高压减震器
CN110206843A (zh) 一种双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CN209875825U (zh) 带气弹簧轿车减震器悬架总成
US8474582B2 (en) Cushion device and motorcycle
CN211501444U (zh)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CN212509320U (zh) 一种摩托车用左右非对称式前减震组件
US20050127587A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CN112211944A (zh) 一种支柱式抗侧倾减震器总成
TWI393827B (zh) 氣簧式避震裝置與方法
CN220551423U (zh) 一种可调式复合减震器
CN220743227U (zh) 一种带停车支架的独轮车
CN213270825U (zh) 电磁阀倒置式摩托车减震器
CN215720437U (zh) 一种中心通孔的减震氮气弹簧
CN218266966U (zh) 一种可调阻尼的空气弹簧减振器
CN208935249U (zh) 一种调校悬架减振器
CN214404479U (zh) 一种渐变式行程调节阻尼减振器
CN211474737U (zh) 二级缓冲装置及二级缓冲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