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8838U -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8838U
CN220698838U CN202322282884.1U CN202322282884U CN220698838U CN 220698838 U CN220698838 U CN 220698838U CN 202322282884 U CN202322282884 U CN 202322282884U CN 220698838 U CN220698838 U CN 220698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drag chain
control
workbench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28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Lung Kee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Lung Kee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Lung Kee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Lung Kee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28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8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8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8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换台机包括底座、两个工作台、两个拖链、两个控制线路以及两个控制装置,两个工作台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两个工作台相互独立地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在底座上,且两个工作台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每个工作台配置有一个拖链、一个控制线路以及一个控制装置;拖链的一端与工作台连接,拖链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控制线路穿设于拖链内,控制线路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上述换台机中的拖链能够对控制线路进行有效支撑及防护,解决了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拖拽及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换台机(指两个工作台交替工作)应用较为广泛,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交替进行上料作业和下料作业,节省了上料、下料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其中,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而固定装置通过控制线路控制。
在工作台上料、下料、进入加工区等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控制线路自身重力的影响,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的拖拽,仍需操作员手动操作控制线路,影响自动化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以解决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拖拽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台机,包括底座、两个工作台、两个拖链、两个控制线路以及两个控制装置,两个所述工作台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工作台相互独立地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工作台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每个所述工作台配置有一个所述拖链、一个所述控制线路以及一个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拖链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控制线路穿设于所述拖链内,所述控制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台机包括底座、两个工作台、两个拖链、两个控制线路以及两个控制装置,两个工作台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且两个工作台相互独立地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在底座上,因此两个工作台能够交替工作,节省上料、下料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每个工作台配置有一个拖链、一个控制线路以及一个控制装置,拖链的一端与工作台连接,拖链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控制线路穿设于拖链内,拖链能够对控制线路进行有效支撑,使得控制线路不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的拖拽;控制线路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以实现工作台上待加工件的自动固定和自动松开,有利于换台机的自动化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电磁台,所述控制线路为磁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磁控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控箱通过磁控线路控制电磁台得电或失电,利用电磁台得电或失电,能够快速地将待加工件固定和松开,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在固定时电磁台不会对待加工件的表面造成损伤,提高待加工件的加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气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气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气控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液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液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液控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电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电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电控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拖链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拖链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工作台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拖链的弯折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样工作台不仅可以在加工机床内沿第一方向移动,而且可以在加工机床内沿第二方向移动,增加工作台的运动范围,有利于工作台上待加工件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工作台处于两个所述拖链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拖链处于边缘位置,这样能够增加工作台在加工机床内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拖链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罩;和/或,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拖链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不仅能够对拖链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还能够对拖链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拖链能够可靠、稳定地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台机还包括机架,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工件加工设备,该工件加工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换台机。
该工件加工设备采用了上述换台机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常规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加工设备的其中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工件加工设备中换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加工设备的另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工件加工设备中换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工件加工设备;
10、换台机;
11、底座; 111、第一保护罩; 112、第一轨道;
12、工作台; 121、第二保护罩;
13、拖链;
14、控制线路;
15、控制装置;
16、固定装置;
17、待加工件;
18、机架;181、第二轨道;
20、加工机床;
21、第三轨道;
22、第四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换台机(指两个工作台交替工作)应用较为广泛,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交替进行上料作业和下料作业,节省了上料、下料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其中,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而固定装置通过控制线路控制。
在工作台上料、下料、进入加工区等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控制线路自身重力的影响,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的拖拽,仍需操作员手动操作,影响自动化加工。
为了解决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拖拽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该换台机中的拖链能够对控制线路进行有效支撑,避免控制线路在自身重力下与机床上部件发生干涉,解决了控制线路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拖拽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台机。请参照图2,换台机10包括底座11、两个工作台12、两个拖链13、两个控制线路14以及两个控制装置15,两个工作台1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17的固定装置16,两个工作台12相互独立地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在底座11上,且两个工作台1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因此两个工作台12能够交替工作,节省上料、下料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每个工作台12配置有一个拖链13、一个控制线路14以及一个控制装置15;拖链13的一端与工作台12连接,拖链13的另一端与底座11连接;控制线路14穿设于拖链13内,拖链13能够对控制线路14进行有效支撑及防护,使得控制线路14不容易受到机床上部件的拖拽及损坏;控制线路14的一端与固定装置16连接,控制线路14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15连接,以实现工作台12上待加工件17的自动固定和自动松开,有利于换台机10的自动化控制。
第一方向指的是X方向,第二方向指的是Y方向,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为水平方向。
底座11作为两个工作台12的安装基础,供两个工作台12在第一方向X上滑动,且两个工作台12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布置,以保证两个工作台12相互独立地滑动;例如,在底座11上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轨道112,两个第一轨道112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布置,两个工作台12分别在第一轨道112上滑动。
固定装置16设置在工作台12上,固定装置16可随工作台12一起移动。在上料时固定装置16用于固定待加工件17,在下料时固定装置16用于松开待加工件17。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6为电磁台,控制线路14为磁控线路,控制装置15为磁控箱。
可选地,待加工件17为磁性件,例如铁。磁控箱通过磁控线路控制电磁台得电或失电,得电时电磁台产生磁力以对待加工件17吸附固定,失电时电磁台失去磁力以松开待加工件17。
利用电磁台得电或失电,能够快速地将待加工件17固定和松开,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在固定时电磁台不会对待加工件17的表面造成损伤,提高待加工件17的加工质量。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6可以为气动夹持装置,控制线路14为气控线路,控制装置15为气控箱。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6可以为液动夹持装置,控制线路14为液控线路,控制装置15为液控箱。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6可以为电动夹持装置,控制线路14为电控线路,控制装置15为电控箱。
其中,控制装置15可与上下料机器人控制连接,以实现自动化上下料。
控制线路14穿设于拖链13内,拖链13能够对控制线路14进行支撑,避免控制线路14因自身重力下坠。可以理解,拖链13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弯折,也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弯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拖链13与工作台12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布置,拖链13沿第二方向Y朝向工作台12弯折。
拖链13沿第二方向Y朝向工作台12弯折,即拖链13的弯折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样工作台12不仅可以在加工机床20的第三轨道21上沿第一方向X移动,而且可以在加工机床20的第四轨道22上沿第二方向Y移动,增加工作台12的运动范围,有利于工作台12上待加工件17的加工。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拖链13的弯折方向为竖直方向,此时工作台12仅可以在加工机床20的第三轨道21上沿第一方向X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工作台12处于两个拖链13之间。
两个工作台12处于两个拖链13之间,即拖链13处于边缘位置,这样能够增加工作台12在加工机床20内沿第二方向Y的移动距离。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拖链13设置在两个工作台12之间,或者仅将其中一个拖链13设置在两个工作台12之间。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1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罩111;和/或,工作台12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罩121。
可选地,底座11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罩111,工作台12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罩121。在其他实施例中,仅在底座11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罩111,或者仅在工作台12上设有用于对拖链13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罩121。
第一保护罩111固定在底座11上,第二保护罩121固定在工作台12上,第二保护罩121可随工作台12移动。其中,拖链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保护罩111上,拖链1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保护罩121上。
可选地,第一保护罩111和第二保护罩121均为U形罩,且第一保护罩111和第二保护罩121的开口相对布置,拖链13处于U形罩内,这样,第一保护罩111和第二保护罩121不仅能够对拖链13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还能够对拖链13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拖链13能够可靠、稳定地工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罩111和第二保护罩121均为L形罩,此时第一保护罩111和第二保护罩121仅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台机10还包括机架18,底座11沿第二方向Y滑动安装在机架18上。
具体地,机架18上设有第二轨道181,第二轨道181沿第二方向Y延伸,底座11在第二轨道181上滑动。
可选地,第二轨道18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保证底座11滑动时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轨道181可以设置一个、三个及以上。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工件加工设备100。工件加工设备100包括加工机床20、上下料机械手和如第一方面的换台机10。其中,换台机10包括工作台12和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15与上下料机械手信号连接,上下料机械手用于实现工作台12的上下料。
工件加工设备100的第一种加工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加工机床20内设有第三轨道21和第四轨道22,两个工作台12在换台机10上仅可独立沿第一方向X移动。为了更好地说明运动过程,以图1中所示的X方向为前后方向,Y方向为左右方向,加工机床20处于换台机10的前方,目前第三轨道21所处的位置为加工机床20的左侧。
机器人按程序对左侧的工作台12进行清洁,并将待加工件17上料到左侧的工作台12上;机器人给控制装置15上磁信号,控制装置15通过控制线路14给左侧的工作台12上磁;之后,将左侧的工作台12向前移入第三轨道21上,机器人给加工机床20信号,对待加工件17进行加工,此时可根据加工位置的需要,使待加工件17通过第三轨道21沿第一方向X移动,或者使待加工件17通过第四轨道22沿第二方向Y移动。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可对右侧的工作台12进行清洁,并将待加工件17上料到右侧的工作台12上。
左侧工作台12上的待加工件17加工完成后,机床将左侧的工作台12重新移入换台机10的左侧。机器人给控制装置15下磁信号,控制装置15通过控制线路14给左侧的工作台12下磁,机器人按程序对待加工件17清洁,然后将待加工件17下料至料斗。之后,机器人按程序对左侧的工作台12清洁,并将下一批待加工件17上料到左侧的工作台12上。在上述左侧的工作台12下料、上料过程中,第三轨道21移动至右侧,右侧的工作台12进入加工机床20内以对其上的待加工件17进行加工。
工件加工设备100的第二种加工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加工机床20内仅设有第三轨道21;两个工作台12在换台机10上不仅可独立沿第一方向X移动,而且可同步沿第二方向Y移动。为了更好地说明运动过程,以图3中所示的X方向为前后方向,Y方向为左右方向,加工机床20处于换台机10的前方,目前第三轨道21所处的位置为加工机床20的中间位置,左侧的工作台12所处的位置为换台机10的中间位置,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机器人按程序对左侧的工作台12进行清洁,并将待加工件17上料到左侧的工作台12上;机器人给控制装置15上磁信号,控制装置15通过控制线路14给左侧的工作台12上磁;之后,将左侧的工作台12向前移入第三轨道21上,机器人给加工机床20信号,对待加工件17进行加工,此时可根据加工位置的需要,使待加工件17通过第三轨道21沿第一方向X移动。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可对右侧的工作台12进行清洁,并将待加工件17上料到右侧的工作台12上。
左侧工作台12上的待加工件17加工完成后,机床将左侧的工作台12重新移入换台机10的中间位置。之后,先将底座11左移,使右侧的工作台12处于换台机10的中间位置;再将右侧的工作台12向前移入第三轨道21上,对待加工件17进行加工。同时,机器人给控制装置15下磁信号,控制装置15通过控制线路14给左侧的工作台12下磁,机器人按程序对待加工件17清洁,然后将待加工件17下料至料斗。之后,机器人按程序对左侧的工作台12清洁,并将下一批待加工件17上料到左侧的工作台12上。
上述两种加工方式均通过两个工作台12交替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加工,节省了操作员动作时间,达到了一人开多机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个工作台、两个拖链、两个控制线路以及两个控制装置,两个所述工作台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和松开待加工件的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工作台相互独立地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工作台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每个所述工作台配置有一个所述拖链、一个所述控制线路以及一个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拖链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控制线路穿设于所述拖链内,所述控制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电磁台,所述控制线路为磁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磁控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气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气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气控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液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液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液控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电动夹持装置,所述控制线路为电控线路,所述控制装置为电控箱。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链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拖链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工作台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工作台处于两个所述拖链之间。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拖链进行保护的第一保护罩;和/或,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拖链进行保护的第二保护罩。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台机还包括机架,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10.一种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台机。
CN202322282884.1U 2023-08-23 2023-08-23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Active CN220698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2884.1U CN220698838U (zh) 2023-08-23 2023-08-23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2884.1U CN220698838U (zh) 2023-08-23 2023-08-23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8838U true CN220698838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8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2884.1U Active CN220698838U (zh) 2023-08-23 2023-08-23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8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5623B1 (ko) 판재 반송 설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판재 가공 시스템
US9120192B2 (en) Dual-spindle machining apparatus
CN111515685B (zh) 一种用于t型钢的焊接工作站
CN113941790B (zh) 焊接生产线
CN206825079U (zh) 全自动机床上料装置
CN217193628U (zh) 一种焊接机械手双工位回转工作台
CN111633251A (zh) 一种用于电磁纯铁材料的侧立式双工位铣方机床
CN220698838U (zh) 换台机及工件加工设备
CN210125810U (zh) 一种激光切割工作平台
CN214236743U (zh) 汇流排焊接保护装置及汇流排焊接装置
CN212420024U (zh) 一种自动焊接设备
CN210335273U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中转台
CN106141869B (zh) 通过式快速打磨机和通过式快速打磨方法
CN217668123U (zh) 一种双工作台交替接件的加工机床
CN217253002U (zh) 一种加工设备
CN216229440U (zh) 一种用于双联数控机床的桁架机械手装置
KR101640614B1 (ko) 공작기계의 자동 공구 교환장치
JP2864155B2 (ja) パレット交換装置
KR101702526B1 (ko) 베벨 가공 장치
CN212794073U (zh) 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数控机床
CN211638844U (zh) 变位机
CN209969884U (zh) 一种双龙门板管一体切割机
CN208977569U (zh) 研磨工件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1992933A (zh) 一种玉米收获还田机壳体焊接系统及方法
CN212398254U (zh) 一种用于电磁纯铁材料的侧立式双工位铣方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