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8791U -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8791U
CN220688791U CN202322472049.4U CN202322472049U CN220688791U CN 220688791 U CN220688791 U CN 220688791U CN 202322472049 U CN202322472049 U CN 202322472049U CN 220688791 U CN220688791 U CN 220688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valve
detector
liqui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20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奎
杨敏
杨凯
于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20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8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8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8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涉及供气推球系统技术领域,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包括: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包括:总管道,其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分管;发球装置,其设于第一个分管上;上料系统,其与第一个分管连接;收球装置,其设于总管道的末端,用于接收清管球和管路残液;推球部,第二个至第n个分管上均设有推球部和料罐,推球部包括沿分管依次设置的控制阀、用于检测清管球位置的检测器以及控制器,料罐通过排液管与分管连接,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控制装置,发球装置、上料系统、控制阀、检测器、控制器、排液阀以及收球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装置可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气推球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此外,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推球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供气推球系统是新能源行业用于清理管路内残留浆液的装置,可将管路内残留的浆液推入罐体,再利用罐体内的浆液进行生产,以节约原料,节省成本。供气推球系统一般包含发球装置、清管球以及收球装置。
目前,供气推球系统从发球装置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清管球从发球装置到收球装置仅有一个供气点,该种推球系统对于生产线相对短的尚可应用。但对于生产线距离较长的情况,清管占据时间较长;且随着管路长度的加大,为满足推球压力一定,供气量也随之增大,造成耗气量大,能耗浪费;整个管路需等待清管结束后才能再供料,清管期间管路无法供料输送,造成管路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可有效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推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包括:
总管道,其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分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球装置,其设于第一个所述分管上,用于首次推动清管球在第一个所述分管内移动;
上料系统,其与第一个所述分管连接,且所述上料系统位于所述发球装置的后端;
收球装置,其设于所述总管道的末端,用于接收所述清管球和管路残液;
推球部,第二个至第n个所述分管上均设有所述推球部和料罐,所述推球部包括沿所述分管依次设置的控制阀、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位置的检测器以及控制器,供气气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料罐通过排液管设在所述控制器的前端或后端,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控制装置,所述发球装置、所述上料系统、所述控制阀、所述检测器、所述控制器、所述排液阀以及所述收球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球装置包括沿第一个所述分管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气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位置的第一检测器以及第一气动球阀,第一气源和所述第一进气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器以及所述第一气动球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收球控制阀,其设于最后一个所述推球部和所述收球装置之间,所述收球控制阀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收球控制阀和所述收球装置之间设有末端检测器,所述末端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的位置,所述末端检测器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收球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总管道末端的进液阀和用于收集残液的废液罐,所述进液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废液罐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和用于排出所述废液罐内液体的泄液阀,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泄液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系统包括用于装载浆液的装液罐和用于驱动浆液运输的驱动泵,所述装液罐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有上料管;
所述上料管上设有上料阀和所述驱动泵,所述上料阀和所述驱动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一种推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时,首先,在清管工序启动时,上料系统停止上料。而后,将清管球放入发球装置内,并控制发球装置运行,以首次推动清管球在第一个分管内移动,清管球可被推至下一个分管。然后,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上的推球部运行,也即当需要对第二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上的控制阀打开,以使清管球推动浆液进入第二个分管内,并且,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的排液阀打开,使得第二个分管内的浆液通过排液管和排液阀进入料罐内。而且,可以控制下一个分管的排液阀也打开,以便于清管球继续向下一个分管移动、进行清管操作。
当清管球推至第二个分管的控制器处,第二个分管的检测器可将清管球的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使得发球装置停止运行、并使第二个分管的控制阀关闭,以使第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第二个分管内。与此同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的控制器打开、并将第二个分管的供气气源内的气体通过控制器输入第二个分管,以推动清管球继续在第二个分管内移动,实现第二个分管的清管操作。
此时,第一个分管完成了清管操作,发球装置可停止运行,且第二个分管的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也即第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第二个分管内。为了节约生产时间,这时候可以控制上料系统继续在第一个分管内进行上料操作,以实现第一个分管的清管操作与上料操作同步进行的目的。也即当上一个分管完成了清管操作,正对下一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上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下一个分管内,并在上一个分管内同步进行上料或供料操作。
之后的各分管及推球部的运行过程均可参照第二个分管的使用方法实现,从而依次对各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最后,当n个分管均完成了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收球装置运行,以有效接收清管球和管路残液。至此,整个总管路均完成了清管操作,且此时生产线上第二个至第n个分管均可给对应的料罐供料,以有效提高管路利用率。将总管道划分为多个串联的分管依次进行清管操作,且已完成清管的分管还可进行上料操作,进而有效保证清管效果和提高管路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可有效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推球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为发球装置、101为第一进气控制器、102为第一气动球阀、103为第一气源、104为第一检测器、2为二次推球部、201为第二气源、202为第二气动球阀、203为第二进气控制器、204为第二检测器、3为n-1次推球部、4为n次推球部、401为第n气动球阀、402为第n进气控制器、403为第n气源、404为第n检测器、5为收球控制阀、6为收球装置、61为末端检测器、62为进液阀、63为废液罐、64为液位检测器、65为泄液阀、7为清管球、8为上料系统、81为装液罐、82为上料阀、9为料罐、10为排液阀、11为推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可有效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推球系统。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包括:
总管道,其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分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球装置1,其设于第一个分管上,用于首次推动清管球7在第一个分管内移动;
上料系统8,其与第一个分管连接,且上料系统8位于发球装置1的后端;
收球装置6,其设于总管道的末端,用于接收清管球7和管路残液;
推球部11,第二个至第n个分管上均设有推球部11和料罐9,推球部11包括沿分管依次设置的控制阀、用于检测清管球7位置的检测器以及控制器,供气气源与控制器连接,料罐9通过排液管与分管连接,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10;
控制装置,发球装置1、上料系统8、控制阀、检测器、控制器、排液阀10以及收球装置6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清管球7主要用于推动总管道内残液流动。料罐9用于生产过程中浆液的存储、搅拌以及中转,且料罐9的具体数量不限于图1所示的数量。第一个分管与上料系统8连接,上料系统8用于在浆液正常输送时向第一个分管进行供料。
还需要说明的是,n为大于1的正整数,如果n为2,则本系统包括发球装置1和二次推球部2,如果n为3,则本系统包括发球装置1、二次推球部2以及三次推球部,以此类推,以将总管道和推球部11划分为多个。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设有多个进气点,将总管道划分为第一个分管、第二个分管、第n-1个分管以及第n个分管等多段,从而依次进行清管操作,并残留浆液推到距离对应分管最近距离的料罐9,以有效减少耗气量和能耗损失。并且,由于本系统为多段供气推球,已完成清管的管路可直接进行浆料上料输送,实现管路清理与浆料上料输送同步实施,以提高总管道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时间。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总管道、发球装置1、上料系统8、推球部11、收球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的形状、结构、尺寸、位置等进行确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时,首先,在清管工序启动时,上料系统8停止上料。而后,将清管球7放入发球装置1内,并控制发球装置1运行,以首次推动清管球7在第一个分管内移动,清管球7可被推至下一个分管。
然后,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上的推球部11运行,也即当需要对第二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上的控制阀打开,以使清管球7推动浆液进入第二个分管内,并且,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的排液阀10打开,使得第二个分管内的浆液通过排液管和排液阀10进入料罐9内。而且,可以控制下一个分管的排液阀10也打开,以便于清管球7继续向下一个分管移动、进行清管操作。
当清管球7推至第二个分管的控制器处,第二个分管的检测器可将清管球7的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使得发球装置1停止运行、并使第二个分管的控制阀关闭,以使第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第二个分管内。与此同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个分管的控制器打开、并将第二个分管的供气气源内的气体通过控制器输入第二个分管,以推动清管球7继续在第二个分管内移动,实现第二个分管的清管操作。
此时,第一个分管完成了清管操作,发球装置1可停止运行,且第二个分管的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也即第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第二个分管内。为了节约生产时间,这时候可以控制上料系统8继续在第一个分管内进行上料操作,以实现第一个分管的清管操作与上料操作同步进行的目的。也即当上一个分管完成了清管操作,正对下一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上一个分管的浆液不再进入下一个分管内,并在上一个分管内同步进行上料或供料操作。
之后的各分管及推球部11的运行过程均可参照第二个分管的使用方法实现,从而依次对各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最后,当n个分管均完成了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收球装置6运行,以有效接收清管球7和管路残液。至此,整个总管路均完成了清管操作,且此时生产线上第二个至第n个分管均可给对应的料罐9供料,以有效提高管路利用率。将总管道划分为多个串联的分管依次进行清管操作,且已完成清管的分管还可进行上料操作,进而有效保证清管效果和提高管路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可有效提高管路的清管效果和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发球装置1包括沿第一个分管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气控制器101、用于检测清管球7位置的第一检测器104以及第一气动球阀102,第一气源103和第一进气控制器101连接;第一进气控制器101、第一检测器104以及第一气动球阀102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因此,当上料系统8停止上料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清管球7放入发球装置1内。此时的第一检测器104感应到清管球7,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进气控制器101、第一气动球阀102打开,以使第一气源103内的空气流入第一个分管,实现清管球7的首次发射操作,使得清管球7可顺利在第一个分管内推动浆液流向第二个分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二个分管上的推球部11记为二次推球部2,其包括沿第二个分管依次设置的第二气动球阀202、用于检测清管球7位置的第二检测器204以及第二进气控制器203,第二气源201和第二进气控制器203连接;第二进气控制器203、第二检测器204以及第二气动球阀202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料罐9通过排液管和排液阀10设在第二气动球阀202的前端。其中,本申请的前后是指沿着清管球7的移动方向,例如,第二个分管相对第一个分管而言为前端,控制阀包括第二气动球阀202,检测器包括第二检测器204,控制器包括第二进气控制器203,供气气源包括第二气源201。
可以将第n-1个分管上的推球部11记为n-1次推球部3,其包括沿第n-1个分管依次设置的第n-1气动球阀、用于检测清管球7位置的第n-1检测器以及第n-1进气控制器,第n-1气源和第n-1进气控制器连接;第n-1进气控制器、第n-1检测器以及第n-1气动球阀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料罐9通过排液管和排液阀10设在第n-1气动球阀的前端。其中,n-1次推球部3的零件及功能等与二次推球部2相同,图1利用虚框对n-1次推球部3的具体结构进行了简化,控制阀包括第n-1气动球阀,检测器包括第n-1检测器,控制器包括第n-1进气控制器,供气气源包括第n-1气源。
可以将第n个分管上的推球部11记为n次推球部4,其包括沿第n个分管依次设置的第n气动球阀401、用于检测清管球7位置的第n检测器404以及第n进气控制器402,第n气源403和第n进气控制器402连接;第n进气控制器402、第n检测器404以及第n气动球阀401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料罐9通过排液管和排液阀10设在第n进气控制器402的后端,控制阀包括第n气动球阀401,检测器包括第n检测器404,控制器包括第n进气控制器402,供气气源包括第n气源403。
其中,二次推球部2和n次推球部4之间串设有多个n-1次推球部3。其中,n为根据厂房生产线长度增加的几个推球部11的数量,其所含部套零件及功能与二次推球部2相同。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推球部11的具体个数进行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收球控制阀5,其设于最后一个推球部11和收球装置6之间,收球控制阀5和控制装置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n个分管依次进行清管操作时,可以控制收球控制阀5一直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浆液直接流入收球装置6内。当第n个分管的推球部11开始进行清管操作时控制收球控制阀5打开,以将最后的浆液推入收球装置6内。并且,可以将收球控制阀5设置为气动球阀,以实现管路通断。
在一种实施例中,收球控制阀5和收球装置6之间设有末端检测器61,末端检测器61用于检测清管球7的位置,末端检测器61和控制装置连接。
也即当清管球7进入收球装置6时,末端检测器61检测到清管球7的位置时可向控制装置反馈信号,控制装置可控制第n个分管的推球部11停止运行,并控制收球控制阀5关闭。至此,完成了整个管路的清管工序,且此时生产线上的n个分管均可进行相应的上料或供料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收球装置6包括设于总管道末端的进液阀62和用于收集残液的废液罐63,进液阀62与控制装置连接。也即收球装置6为浆料管路清理工序的末端装置,其主要用于接收清管球7并接收管路残液。
需要说明的是,当清管球7在第n个分管进行清管操作时,控制装置可控制收球控制阀5打开,在清管球7经过收球控制阀5后,清管球7可继续在管路内移动,以推动残余浆液进入收球装置6的废液罐63内,进而完成总管道的清理过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废液罐63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64和用于排出废液罐63内液体的泄液阀65,液位检测器64和泄液阀65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也即当废液罐63内的废液收集至一定程度后,可通过打开泄液阀65的操作,以将废液罐63内的废液向外排出,以使废液罐63可继续收集废液。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料系统8包括用于装载浆液的装液罐81和用于驱动浆液运输的驱动泵,装液罐81和第一个分管之间设有上料管;上料管上设有上料阀82和驱动泵,上料阀82和驱动泵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因此,当需要对管路进行上料操作时,可控制驱动泵运行、并打开上料阀82,以使装液罐81在驱动泵的驱动作用下泵送至第一个分管内。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使用方法,接下来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1)清管工序启动时,上料系统8停止上料,且收球控制阀5处于常闭状态。
2)将清管球7放入发球装置1内,此时,第一检测器104感应到清管球7,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进气控制器101、第一气动球阀102以及第二气动球阀202打开,以使第一气源103内的气体通入第一个分管内,此时的清管球7可推动第一个分管内的浆液向前移动。
3)清管球7移动至第二个分管时,第二个分管内的浆液可在清管球7的推动作用下,通过第二个分管的排液管和排液阀10进入对应的料罐9内。
4)在清管球7经过第二个分管的排液阀10三通接管处时,第二检测器204可以将清管球7的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此时,控制装置可控制n-1次推球部3处的排液阀10开启,以便于清管球7继续向着第n-1管路移动。
5)当清管球7推至二次推球部2的进气控制装置203处,第二检测器204感应清管球7的位置信号,以向控制装置传递新的位置信号,使得第二气动球阀202关闭、第一气动球阀102关闭以及第一进气控制器101停止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进气控制器203打开、并将第二气源201内的气体输入第二个分管内,以开启第二管路的清管操作。
6)此时第一个分管已经完成了清管操作,第二气动球阀202和第一气动球阀102均处于关闭状态。为了节约生产时间,可以控制上料系统8继续在第一个分管内进行上料操作,以实现同步清管与上料的目的。
7)当二次推球部2的第二进气控制器203打开时,可向第二个分管内通入气压,继续推动清洗球7,后面的n-1次推球部3均和二次推球部2的操作相同。
8)当清管球7流入第n个分管内被第n-1个推球部11推动时,控制装置可控制第n个分管内的排液阀10打开,以使浆料进入料罐9中,该过程中收球控制阀5仍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9)当清管球7移动至第n进气控制器402时,第n检测器404将清管球7的位置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控制第n气动球阀401关闭,同时,控制第n进气控制器402和收球控制阀5开启,以第n管路内向通入气体,使得清管球7在第n个分管内移动清管,也便于清管球7可继续移动至收球装置6。此时,上料系统8可在前面的第二个分管至第n-1个分管内给对应的料罐9供料,从而有效节约浆料输送时间。
10)当清管球7进入收球装置6,末端检测器61检测到清管球7的位置时,清管球7可继续推动残余浆液进入收球装置6内、以完成整个的管路清理操作。并且,在清管球7进入收球装置6时,控制装置可控制第n进气控制器402停止运行、进而不再向第n管路内输入气体,同时,控制装置控制收球控制阀5关闭。至此,完成了整个管路的清管工序,此时,生产线上的n个分管均可进行相应的上料或供料操作。
本装置的突出特点是在总管道上设计了多个进气点,实现了多个分管依次进行清管操作,且已完成清管操作的分管可进行上料或供料操作,从而有效减少耗气量,节约能源,实现清管与上料操作同步,大大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上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的推球系统,该推球系统的其它结构不再赘述。
实用新型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气动球阀102和第二气动球阀202和第n-1气动球阀以及第n气动球阀401、第一检测器104和第二检测器204和第n-1检测器以及第n检测器404、第一进气控制器101和第二进气控制器203和第n-1进气控制器以及第n进气控制器402、第一气源103和第二气源201和第n-1气源以及第n气源403,其中,第一和第二和第n-1以及第n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和便于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管道,其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分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球装置(1),其设于第一个所述分管上,用于首次推动清管球(7)在第一个所述分管内移动;
上料系统(8),其与第一个所述分管连接,且所述上料系统(8)位于所述发球装置(1)的后端;
收球装置(6),其设于所述总管道的末端,用于接收所述清管球(7)和管路残液;
推球部(11),第二个至第n个所述分管上均设有所述推球部(11)和料罐(9),所述推球部(11)包括沿所述分管依次设置的控制阀、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7)位置的检测器以及控制器,供气气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料罐(9)通过排液管与所述分管连接,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10);
控制装置,所述发球装置(1)、所述上料系统(8)、所述控制阀、所述检测器、所述控制器、所述排液阀(10)以及所述收球装置(6)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装置(1)包括沿第一个所述分管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气控制器(101)、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7)位置的第一检测器(104)以及第一气动球阀(102),第一气源(103)和所述第一进气控制器(101)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控制器(101)、所述第一检测器(104)以及所述第一气动球阀(102)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球控制阀(5),其设于最后一个所述推球部(11)和所述收球装置(6)之间,所述收球控制阀(5)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控制阀(5)和所述收球装置(6)之间设有末端检测器(61),所述末端检测器(61)用于检测所述清管球(7)的位置,所述末端检测器(61)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总管道末端的进液阀(62)和用于收集残液的废液罐(63),所述进液阀(62)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废液罐(63)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64)和用于排出所述废液罐(63)内液体的泄液阀(65),所述液位检测器(64)和所述泄液阀(6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8)包括用于装载浆液的装液罐(81)和用于驱动浆液运输的驱动泵,所述装液罐(81)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有上料管;
所述上料管上设有上料阀(82)和所述驱动泵,所述上料阀(82)和所述驱动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8.一种推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CN202322472049.4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Active CN220688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049.4U CN22068879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049.4U CN22068879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8791U true CN220688791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2049.4U Active CN22068879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8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8510A (zh) 泥水盾构换管排浆装置和排浆方式
CN220688791U (zh) 一种推球系统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CN205135644U (zh) 泥水盾构换管排浆装置
CN201072022Y (zh) Cng卸气装置
CN112371455A (zh) 卷烟生产用供胶装置及卷烟生产用供胶系统
US2672372A (en) Transportation of solids
CN216705350U (zh) 一种基于气液固三相自适应清洗供水管道的装置
CN114229479B (zh) 锂电池锂盐全自动气力输送系统
CN215048624U (zh) 一种叔丁醇高效卸车装置
CN205716438U (zh) 一种油品输送装置
CN114229482A (zh) 一种超长距离物料正压输送系统装置
CN101733262B (zh) 利用气体增压爆破法吹扫燃气管道的方法
CN212334034U (zh) 一种环保的火车装料装置
CN104056798A (zh) 清洗液的回收和供给设备及方法
CN217780116U (zh) 物料传输装置
CN113857169A (zh) 一种基于气液固三相自适应清洗供水管道的装置及供水管道冲洗方法
CN218968229U (zh) 一种用于粉体物料气力输送的自动清管装置
CN101293598B (zh) 用于气力输送的组合式仓式泵进料方法及其装置
CN202484599U (zh) 助剂自动计量输送设备
CN113600089A (zh) 一种极地钻井平台散料系统及方法
CN206455879U (zh) 一种应用于发泡机加料循环管路的回流阀组
CN201224624Y (zh) 气力输送用的组合式仓式泵
CN214358982U (zh) 一种仓泵管路输送系统
CN201287405Y (zh) 砂浆分流装置
CN117102174A (zh) 一种双向推球清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