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1176U -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1176U
CN220681176U CN202322119707.1U CN202322119707U CN220681176U CN 220681176 U CN220681176 U CN 220681176U CN 202322119707 U CN202322119707 U CN 202322119707U CN 220681176 U CN220681176 U CN 220681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prefabricated
die
bottom plat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9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晓斌
孙正华
王若晨
郭建祥
蒋俣
汪晟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9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1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1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1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包括:预制底板模具、底部钢筋模具和顶部钢筋模具;预制底板模具由竖直挡板和水平挡板构成,所述水平挡板上设有多个榫头;底部钢筋模具的顶部设有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底部钢筋模具的侧部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孔、底部钢筋模具的底部设有榫槽;顶部钢筋模具的底部设有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顶部钢筋模具的侧部设有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顶部钢筋模具的顶部设有注浆孔将整个预制叠合底板模板化,便于装配,避免像传统的叠合板一样需要进行切割拼接;采用卯榫结构进行预制叠合底板的装配,安装过程更加的容易的,且不容易出现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于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所使用的叠合板是由预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属于一种装配整体式楼板。在预制叠合板过程中,可以使用预应力实心薄板,或者使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预制叠合板的整体结构中,预制板一方面是楼板结构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可以视为永久性模板,作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基于结构上的优势,叠合板的优势和特点均较为鲜明,如有良好的抗裂性、整体性,同时不会增加钢筋的消耗量。
传统的叠合板生产工艺主要由清理→划线→喷油→安装钢筋→安装埋件→浇筑振捣→拉毛→静停→构件养护→拆模等工艺组成。叠合板的生产涉及工艺繁杂,每个错误违规操作都可能造成其质量上的缺陷。
模板清理及脱模剂、缓凝剂涂刷:由专门人员进行模板清理,并利用刮板、棉丝进行模板、混凝土接触面,以及底模与侧模、侧模与侧模连接部位胶条、灰浆清理。
然而模板清理及脱模剂、缓凝剂涂刷需要工人消耗大量时间。
钢筋骨架加工、埋件安放:钢筋加工涉及了平直度调节、切换、预埋件安装、骨架绑扎几个环节。为保证钢筋加工质量,专业人员应着重细化钢筋骨架、预埋件与模具组装冲突部位。在冲突部位与规范要求相符的情况下,依据钢筋材料使用量最少、构件生产效率最高的原则,进行技术处理。进而依据配筋图,利用镀锌铁丝,进行成型钢筋的牢固绑扎,并将绑扎端部下压到钢筋骨架内侧。在钢筋加工完毕之后,利用桁车吊放钢筋骨架入模。同时专业人员可以利用塑料垫块将钢筋骨架支起,以便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一定。在埋件固定器上均匀涂刷脱模剂后按图纸要求固定在模具底膜上,确保预埋件与底膜垂直、连接牢固。预制底板中的钢筋桁架与钢筋网片的尺寸需要确保匹配模具的大小,并使用专用吊架吊装至模具内以避免结构变形。入模前应保证钢筋无油污,未生锈;放置时还应注意平稳缓慢入模。用水泥基类、塑料类或木垫块,并且牢固绑扎在骨架上,以此控制钢筋间的距离。
然而通过塑料垫块将钢筋骨架支起,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传统方法中塑料垫块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移位且施工方常常使用高度不均的垫块,钢筋保护层厚度无法保证均匀、统一。桁架钢筋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用专用吊架吊装成型钢筋桁架至模具内,以往成型钢筋桁架需要大构件的吊装,吊装采用人工与机器配合定位的方式,存在偏差,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在预埋件安装完毕后,由罐车配合浇灌吊斗完成混凝土浇筑。一般吊斗口与浇筑操作面之间的距离应在60.00cm以内,浇筑时配合振动棒依次振捣,促使模板周边混凝土密实紧固。混凝土成型后,按要求将叠合板上表面制作成凹凸面超过4.00mm的人工粗糙面,并进行多余混凝土渣的清洁。进而依据2h静停+2h升温(<25℃/h)+8h恒温(<70℃)+2h降温(<20℃/h)的标准,进行蒸汽养护。
模板拆除及构件脱模:养护完毕后,拆除固定模板、预埋件固定器。进而打开侧模,选择分配桁架的吊具,依据吊索、构件水平夹角大于60°的标准,完成脱模。
然而由罐车配合浇灌吊斗完成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具内涂刷上露骨料后再进行浇筑,经过养护后脱模,然后对涂刷露骨料的部位采用喷水枪进行冲刷,使叠合板四周形成粗糙面。由于涂刷露骨料量未控制到位,导致露骨料渗入叠合板周围较多,造成该部位混凝土凝结时间较长,又因为冲水时使用的水枪喷水压力过大,破坏力较强,导致叠合板四周接茬部位极易造成阳角崩坏,叠合板缺棱掉角严重,对成平后板面的质量及观感产生不良的影响。
安装困难:传统的叠合板需要进行精确的切割和拼接,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容易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包括:预制底板模具、底部钢筋模具和顶部钢筋模具;预制底板模具由竖直挡板和水平挡板构成,所述水平挡板上设有多个榫头;底部钢筋模具的顶部设有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底部钢筋模具的侧部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孔、底部钢筋模具的底部设有榫槽;顶部钢筋模具的底部设有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顶部钢筋模具的侧部设有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顶部钢筋模具的顶部设有注浆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底板,所述水平挡板刻有分割线,分割线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和两纵向分割线围成区域的面积与底部钢筋模具的底部面积一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底板,所述榫头在所述分割线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和两纵向分割线围成区域的中心位置且预制底板模具通过榫头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底板,所述顶部钢筋模具通过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相连接,桁架竖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整个预制叠合底板模板化,便于装配,避免像传统的叠合板一样需要进行切割拼接。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卯榫结构进行预制叠合底板的装配,安装过程更加的容易的,且不容易出现误差。
3、本实用新型预制底板模具的水平挡板可以在灌浆后与竖直挡板脱离,并且成为预制底板的一部分,省去脱模的操作,节约了以往模板清理和脱模所用的时间。
4、本实用新型通过榫卯结构,通过底板钢筋模具的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位置的控制,可以得到高度统一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相邻钢筋的距离可以通过底板钢筋模具的宽度大小控制相邻钢筋放置孔的距离,以此实现钢筋距离的统一,减少偏差。
5、本实用新型通过卯榫结构将预制底板模具牢牢地与预制底板模具固定在一起,且纵向受力钢筋放进大小相匹配的纵向受力孔放置孔中,横向分布钢筋放进大小相匹配的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中,避免以往因绑扎不牢固产生钢筋偏移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采用顶部钢筋模具和底部钢筋模具通过桁架竖向钢筋相连接的方式,采用拼装的方法,避免人工定位不准确,使得桁架钢筋定位更加准确,也更加绿色、环保,节约了吊装的成本。
7、本实用新型采用注浆孔进行灌浆的方式,一是可以通过注浆口溢出浆料判断是否注浆完成,二是通过多个注浆口同时注浆,可以保证浆料的均匀和密实,保证质量,也节约了注浆的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钢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钢筋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钢筋模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钢筋模具安装在预制底板模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钢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钢筋模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钢筋模具和顶部钢筋模具安装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预制底板模具;11、水平挡板;12、分割线;13、榫头;14、竖直挡板;2、底部钢筋模具;21、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孔;22、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23、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4、榫槽;25、纵向受力钢筋;26、横向分布钢筋;3、顶部钢筋模具;31、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32、注浆孔;33、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34、桁架纵向钢筋;35、桁架竖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由图1所示的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模具1、底部钢筋模具2和顶部钢筋模具3。
由图2所示的预制底板模具1由竖直挡板14和水平挡板11构成,所述水平挡板11上设有多个榫头13;
由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底部钢筋模具2的顶部设有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22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3,底部钢筋模具2的侧部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孔21、底部钢筋模具2的底部设有榫槽24;
由图7、图8和图9所示的顶部钢筋模具3的底部设有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33,顶部钢筋模具3的侧部设有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31,顶部钢筋模具3的顶部设有注浆孔32。
由图2所示的水平挡板11刻有分割线12,分割线12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12和两纵向分割线12围成区域的面积与底部钢筋模具2的底部面积一致;榫头13在所述分割线12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12和两纵向分割线12围成区域的中心位置且预制底板模具1通过榫头13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2连接。
由图1所示的顶部钢筋模具3通过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2相连接,桁架竖向钢筋35的两端分别与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3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33连接。
工作原理及方法
预制叠合底板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预制底板模具吊装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将底部钢筋模具的榫槽与预制底板模具的榫头连接且安装时正好与预制底板模具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和两纵向分割线围成区域贴合。
S2:当所有榫头上均安装底部钢筋模具后,将纵向受力钢筋放进大小相匹配的纵向受力孔放置孔中,再将横向分布钢筋放进大小相匹配的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中,再将桁架竖向钢筋插入大小相匹配的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中。
S3:将顶部钢筋模具的的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对准桁架竖向钢筋进行连接,使得顶部钢筋模具和底部钢筋模具通过桁架竖向钢筋相连接,当所有顶部钢筋模具安装完毕后,再将桁架纵向钢筋放进大小相匹配的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中,最后通过注浆孔进行灌浆操作,静置3小时。
S4:将快速装配的预制叠合底板进行混凝土现浇层浇筑。
将预制底板模具1吊装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将底部钢筋模具2的榫槽24与预制底板模具1的榫头13连接且安装时正好与预制底板模具1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12和两纵向分割线12围成区域贴合。
当所有榫头13上均安装底部钢筋模具2后,将纵向受力钢筋25放进大小相匹配的纵向受力钢筋孔放置孔21中,再将横向分布钢筋26放进大小相匹配的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22中,再将桁架竖向钢筋插入大小相匹配的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3中。
将顶部钢筋模具3的的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对准桁架竖向钢筋35进行连接,使得顶部钢筋模具3和底部钢筋模具2通过桁架竖向钢筋34相连接,当所有顶部钢筋模具3安装完毕后,再将桁架纵向钢筋34放进大小相匹配的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二33中,最后通过注浆孔32进行灌浆操作,静置3小时。
将快速装配的预制叠合底板进行混凝土现浇层浇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模具(1)、底部钢筋模具(2)和顶部钢筋模具(3);
预制底板模具(1)由竖直挡板(14)和水平挡板(11)构成,所述水平挡板(11)上设有多个榫头(13);
底部钢筋模具(2)的顶部设有横向分布钢筋放置孔(22)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3),底部钢筋模具(2)的侧部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孔(21)、底部钢筋模具(2)的底部设有榫槽(24);
顶部钢筋模具(3)的底部设有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33),顶部钢筋模具(3)的侧部设有桁架纵向钢筋放置孔(31),顶部钢筋模具(3)的顶部设有注浆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11)刻有分割线(12),分割线(12)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12)和两纵向分割线(12)围成区域的面积与底部钢筋模具(2)的底部面积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13)在所述分割线(12)相邻的两横向分割线(12)和两纵向分割线(12)围成区域的中心位置且预制底板模具(1)通过榫头(13)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钢筋模具(3)通过与所述底部钢筋模具(2)相连接,桁架竖向钢筋(35)的两端分别与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一(23)和桁架竖向钢筋放置孔二(33)连接。
CN202322119707.1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Active CN220681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707.1U CN2206811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707.1U CN2206811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1176U true CN220681176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9707.1U Active CN2206811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1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9068B (zh) 免支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模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墙模单板和非承重填充墙的制作方法
CN112012386B (zh) 一种叠合板的预制底板、叠合板和叠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3817778A (zh) 预制清水混凝土构件施工方法
CN106968378B (zh) 一种配筋式纤维编织网混凝土楼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安装方法
CN110644672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板结构及其立模制作工艺
CN112359962A (zh) 快速可拆再建组装合成建筑单元制作方法
CN11400064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反打一体化墙板及制备方法
CN104532990A (zh) 桁架钢筋双层纤维石膏板、免拆模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869568B (zh) 通用和专用工业化建筑系统中用于建筑通风的钢筋混凝土墙模块的改进
CN110625732A (zh) 一种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CN207959751U (zh)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楼梯
CN220681176U (zh)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
CN204435616U (zh) 桁架钢筋双层纤维石膏板、免拆模板墙体结构
CN110952709A (zh) 一种曲面叠合板及其制作模具、制作方法
CN116945357A (zh) 一种预制叠合底板及其装配方法
CN114753552B (zh) 一种适用于零碳建筑的夹心一体保温板
CN211850319U (zh) 一种叠合板
CN114274306A (zh) 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
CN112976284A (zh) 一种外墙体预制板的制备方法
CN113047157A (zh) 一种桥墩施工工艺
CN104441234A (zh) 内含多个预埋件的超大预制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
CN110625731A (zh) 一种楼梯板的制作方法
CN111021613A (zh) 一种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
CN211690997U (zh) 一种凸槽式边模生产预制板构件
CN219241317U (zh) 一种混凝土高低跨楼板的预制支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