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3513U -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3513U
CN220663513U CN202322168100.2U CN202322168100U CN220663513U CN 220663513 U CN220663513 U CN 220663513U CN 202322168100 U CN202322168100 U CN 202322168100U CN 220663513 U CN220663513 U CN 220663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voidance
side wall
protection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81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朋朋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81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3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3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3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装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壁。防护侧壁包括沿防护顶板宽度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沿防护顶板长度延伸设置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二侧壁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三侧壁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其中,第一避让槽与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四避让槽相连通形成家电面板的角部避让空间。当包装防护组件放置于家电的顶部,家电面板的角部对应设置于避让空间,外力施加于包装防护组件时避让空间为家电面板的角部提供缓冲区域,减少角部受力。

Description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防护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家电由于体积大,通过物流等方式运输已经相当普遍。家电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很可能会经历恶劣的运输条件,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震动、堆码夹抱等情况发生,这样就对包装防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快递等运输方式中复杂的运输环境,需要在家电的包装中布置防护设备。
以冰箱为例,相关技术在冰箱包装时对冰箱的顶部设置泡沫防护板以进行防护。泡沫板直接盖于冰箱顶部或做成泡沫盖的形式盖设于冰箱顶端,缓冲冰箱顶端在运输过程中的受力。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泡沫板直接盖于冰箱顶部或做成泡沫盖的形式盖设于冰箱顶端,可以对冰箱顶端的大面积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对顶部的边角防护效果差。门板角部受力时,门板角部较尖锐,尤其是对于玻璃门板,玻璃顶角容易受力,而玻璃角部又是薄弱点,角部受力极易导致玻璃门体碎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在包装防护组件的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二侧壁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三侧壁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且使第一避让槽与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四避让槽相连通,使包装防护组件的角部形成避让空间。当包装防护组件放置于家电的顶部,家电面板的角部对应设置于避让空间,外力施加于包装防护组件时避让空间为家电面板的角部提供缓冲区域,减少角部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壁。防护侧壁包括沿防护顶板宽度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沿防护顶板长度延伸设置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二侧壁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三侧壁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其中,第一避让槽与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四避让槽相连通形成家电面板的角部避让空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防护顶板开设有避让开孔,避让开孔连通于角部避让空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避让开孔的长度小于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的长度,和/或,避让开孔的宽度小于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还包括加强端盖。加强端盖包括加强顶板,加强顶板用于盖设于避让开孔以对避让开孔处进行防护。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强端盖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连接于加强顶板,第一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一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或第四避让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强端盖还包括第二加强侧板,连接于加强顶板,第二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二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或者,第二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三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还包括缓冲件,设置于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的顶部,缓冲件用于缓冲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顶部受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防护顶板设有顶拉伸部,顶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防护顶板中部,顶拉伸部拉出可用于增加防护顶板的长度以适配不同深度的家电。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侧壁设有第一侧拉伸部,第一侧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二侧壁中部,且第一侧拉伸部连接于顶拉伸部。第三侧壁设有第二侧拉伸部,第二侧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三侧壁中部,且第二侧拉伸部连接于顶拉伸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包括缓冲部和分设于缓冲部两端的避让部。其中,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避让部,缓冲部用于抵接于家电面板以对家电面板受力进行缓冲。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壁,防护顶板和防护侧壁形成盖状结构,在家电包装运输过程中盖设于家电顶部以对家电设备顶部进行防护。在运输过程中搬运或叠压时,外力作用于家电设备顶部,包装防护组件可以承力以减少家电受力。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二侧壁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三侧壁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其中,第一避让槽与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四避让槽相连通。可以理解为,盖状结构的角部形成避让空间,当包装防护组件设置于家电顶部时,家电面板的角部位于盖状结构的角部且对应于避让空间。第一侧壁在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之间的部分抵接于家电的面板,第二侧壁在第二避让槽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的侧壁,第三侧壁在第三避让槽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的另一侧壁。当运输过程中搬运或叠压、外力作用于家电面板的角部时,包装防护组件的角部避让空间发挥缓冲空间作用,之后受力沿包装防护组件的各个侧壁转移至大面受力,减少角部的直接受力。尤其是对于玻璃面板,减少角部受力可以有效防止玻璃面板角部受力导致全面破裂。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中加强端盖和缓冲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与冰箱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与冰箱门体面板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防护顶板;11:避让开孔;12:顶拉伸部;
21:第一侧壁;211:第一避让槽;212:第四避让槽;22:第二侧壁;221:第二避让槽;222:第一侧拉伸部;23:第三侧壁;231:第三避让槽;232:第二侧拉伸部;24:第四侧壁;
30:加强端盖;31:加强顶板;32:第一加强侧板;33:第二加强侧板;
40:缓冲件;
50:家电;51: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伴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家电由于体积大,通过物流等方式运输已经相当普遍。家电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很可能会经历恶劣的运输条件,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震动、堆码夹抱等情况发生,这样就对包装防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快递等运输方式中复杂的运输环境,需要在家电的包装中布置防护设备。以冰箱为例,相关技术在冰箱包装时对冰箱的顶部设置泡沫防护板以进行防护。泡沫板直接盖于冰箱顶部或做成泡沫盖的形式盖设于冰箱顶端,缓冲冰箱顶端在运输过程中的受力。
泡沫板直接盖于冰箱顶部或做成泡沫盖的形式盖设于冰箱顶端,可以对冰箱顶端的大面积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对顶部的边角防护效果差。玻璃面板由于其美观、质感好、化学性能稳定、防油烟、易打理等优点,现被应用于冰箱门板。门板角部受力时,门板角部较尖锐,尤其是对于玻璃门板,玻璃顶角容易受力,而玻璃角部又是薄弱点,角部受力极易导致玻璃门体碎裂。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在包装防护组件的第一侧壁2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第二侧壁22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221,第三侧壁23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231,且使第一避让槽211与第二避让槽221、第三避让槽231与第四避让槽212相连通,使包装防护组件的角部形成避让空间。当包装防护组件放置于家电50的顶部,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对应设置于避让空间,外力施加于包装防护组件时避让空间为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提供缓冲区域,减少角部受力。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顶板10和防护侧壁。防护侧壁包括沿防护顶板10宽度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21、沿防护顶板10长度延伸设置的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第一侧壁2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第二侧壁22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221,第三侧壁23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231。其中,第一避让槽211与第二避让槽221、第三避让槽231与第四避让槽212相连通形成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避让空间。
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顶板10和防护侧壁,防护顶板10和防护侧壁形成盖状结构,在家电50包装运输过程中盖设于家电50顶部以对家电50设备顶部进行防护。在运输过程中搬运或叠压时,外力作用于家电50设备顶部,包装防护组件可以承力以减少家电50受力。第一侧壁2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第二侧壁22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221,第三侧壁23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231。其中,第一避让槽211与第二避让槽221、第三避让槽231与第四避让槽212相连通。可以理解为,盖状结构的角部形成避让空间,当包装防护组件设置于家电50顶部时,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位于盖状结构的角部且对应于避让空间。第一侧壁21在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之间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的面板51,第二侧壁22在第二避让槽221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的侧壁,第三侧壁23在第三避让槽231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的另一侧壁。当运输过程中搬运或叠压、外力作用于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时,包装防护组件的角部避让空间发挥缓冲空间作用,之后受力沿包装防护组件的各个侧壁转移至大面受力,减少角部的直接受力。尤其是对于玻璃面板51,减少角部受力可以有效防止玻璃面板51角部受力导致全面破裂。
需要解释的是,冰箱等家电50在使用安置状态下自左向右为冰箱的宽度,自前向后为冰箱的深度,自上向下为冰箱的高度。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的长度对应冰箱的深度,宽度对应冰箱的宽度。因此,包装防护组件中沿防护顶板10宽度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21对应冰箱的门体面板51,沿防护顶板10长度延伸设置的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对应于冰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还包括第四侧壁24,第四侧壁24与第一侧壁21相对,用于防护家电50的背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防护顶板10开设有避让开孔11,避让开孔11连通于角部避让空间。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防护顶板10的避让开孔11连通于角部避让空间,进而在竖直方向上对家电50面板51角部提供缓冲空间。避让开孔11的设置增加了避让空间的尺寸及避让方向,使家电50面板51角部在横向和竖向上均可有受力缓冲空间,进一步减少角部受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避让开孔11的长度小于第二避让槽221和第三避让槽231的长度,和/或,避让开孔11的宽度小于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的长度。
避让开孔11的作用是使家电50面板51角部的竖直方向上形成受力缓冲空间,若避让开孔11尺寸较大,易使防护顶板10靠近第一侧壁21的端部强度较低,受力易折断;若避让开孔11尺寸较小,则避让空间无法发挥避让作用。因此,将避让开孔11的长度设置为小于第二避让槽221和第三避让槽231的长度,避让开孔11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的长度,在实现避让作用的前提下保证防护顶板10靠近第一侧壁21的端部强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还包括加强端盖30。加强端盖30包括加强顶板31,加强顶板31用于盖设于避让开孔11以对避让开孔11处进行防护。
防护顶板10开设有避让开孔11,避让开孔11为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提供竖向的受力避让缓冲空间,但是开孔的设计也会带来其他影响,例如开孔上部可直接落入小体积物品造成面板51角部受力。因此,在包装防护组件中设置加强端盖30,加强端盖30的加强顶板31盖设于避让开孔11,一方面可以对避让开孔11进行防护,另一方面还可增加防护顶板10靠近第一侧壁21的端部强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强端盖30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32,连接于加强顶板31,第一加强侧板32设置于第一侧壁21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211或第四避让槽212。
第一侧壁21的内部两端开设有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为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提供水平方向的受力缓冲避让空间。加强端盖30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32,第一加强侧板32设置于第一侧壁21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211或第四避让槽212可以增加第一侧壁21的强度,防止第一侧壁21的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处受力被压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强端盖30还包括第二加强侧板33,连接于加强顶板31,第二加强侧板33设置于第二侧壁22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221,或者,第二加强侧板33设置于第三侧壁23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231。
同样的,第二侧壁22设置的第二避让槽221和第三侧壁23设置的第三避让槽231为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提供水平方向的受力缓冲避让空间。加强端盖30还包括第二加强侧板33,第二加强侧板33设置于第二侧壁22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221,或者,第二加强侧板33设置于第三侧壁23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231。第二加强侧板33的设置可以增强第二侧壁22的第二避让槽221处和第三侧壁23的第三避让槽231处的强度,防止第二侧壁22的第二避让槽221处和第三侧壁23的第三避让槽231处受力被压溃。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强端盖30数量为两个,分别盖设于防护顶板10的两个避让开孔11。每个加强端盖30均包括三部分,即加强顶板31、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
其中一个加强端盖30覆盖于防护顶板10、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相对应地,加强顶板31覆盖于防护顶板10的避让开孔11、第一加强侧板32覆盖于第一侧壁21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211、第二加强侧板33覆盖于第二侧壁22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221。可以理解为该加强端盖30覆盖于避让开孔11、第一避让槽211和第二避让槽221围合形成的角部避让空间,增强此处的强度。在第一加强侧板32覆盖于第一侧壁21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211的情况下,第一加强侧板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避让槽211的长度,以增强第一加强侧板32对第一侧壁21强度的提升。同样的,在第二加强侧板33覆盖于第二侧壁22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221的情况下,第二加强侧板3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避让槽221的长度,以增强第二加强侧板33对第二侧壁22强度的提升。
另一个加强端盖30覆盖于防护顶板10、第一侧壁21和第三侧壁23,相对应地,加强顶板31覆盖于防护顶板10的避让开孔11、第一加强侧板32覆盖于第一侧壁21且对应于第四避让槽212、第二加强侧板33覆盖于第三侧壁23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231。可以理解为该加强端盖30覆盖于避让开孔11、第四避让槽212和第三避让槽231围合形成的角部避让空间,增强此处的强度。在第一加强侧板32覆盖于第一侧壁21且对应于第四避让槽212的情况下,第一加强侧板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避让槽212的长度,以增强第一加强侧板32对第一侧壁21强度的提升。同样的,在第二加强侧板33覆盖于第三侧壁23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231的情况下,第二加强侧板3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避让槽231的长度,以增强第二加强侧板33对第三侧壁23强度的提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用于家电50的包装防护组件还包括缓冲件40,设置于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的顶部,缓冲件40用于缓冲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顶部受力。
为使加强端盖30实现增加强度的功能,加强端盖30采用硬质材料,例如塑料等。在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的顶部设置缓冲件40,可在加强端盖30受力下压时,缓冲件40受力缓冲,减少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对应的侧壁顶部受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的顶部开设有缓冲凹槽,缓冲件40设置于缓冲凹槽。可以理解为,缓冲件40的端面与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设置使得缓冲件40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第一加强侧板32和第二加强侧板33可贴合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或第三侧壁23以对各侧壁进行强度增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防护顶板10设有顶拉伸部12,顶拉伸部12可抽拉地设置于防护顶板10中部,顶拉伸部12拉出可用于增加防护顶板10的长度以适配不同深度的家电50。
如图1至图3所示,防护顶板10设有顶拉伸部12,拉伸部可抽拉,即拉伸部可推入隐藏于防护顶板10内,也可拉出增加防护顶板10的长度,进而可使包装防护组件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家电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2设有第一侧拉伸部222,第一侧拉伸部222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二侧壁22中部,且第一侧拉伸部222连接于顶拉伸部12。第三侧壁23设有第二侧拉伸部232,第二侧拉伸部232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三侧壁23中部,且第二侧拉伸部232连接于顶拉伸部12。
相对应防护顶板10的可拉伸,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分别设有第一侧拉伸部222和第二侧拉伸部232,且均连接于顶拉伸部12。这样设置使整个包装防护组件在长度方向上可延长或缩短,以使包装防护组件可适用于多种深度的家电50,适用性更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包括缓冲部和分设于缓冲部两端的避让部。其中,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避让部,缓冲部用于抵接于家电50面板51以对家电50面板51受力进行缓冲。
第一侧壁21避让部之间的缓冲部,即第一避让槽211和第四避让槽212之间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面板51,一方面可对家电50面板51顶部前侧受力进行缓冲;另一方面,当运输过程中搬运或叠压、外力作用于家电50面板51的角部时,包装防护组件的角部避让空间发挥缓冲空间作用,之后受力沿缓冲部转移至大面受力,减少角部的直接受力。
同样的,第二侧壁22在第二避让槽221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的侧壁,第三侧壁23在第三避让槽231之外的部分抵接于家电50的另一侧壁,也可使角部受力转移,进而减少角部的直接受力。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顶板;
防护侧壁,包括沿防护顶板宽度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沿防护顶板长度延伸设置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二侧壁端部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三侧壁端部设有第三避让槽,
其中,第一避让槽与第二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四避让槽相连通形成家电面板的角部避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防护顶板开设有避让开孔,避让开孔连通于角部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避让开孔的长度小于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的长度,和/或,避让开孔的宽度小于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强端盖,包括加强顶板,加强顶板用于盖设于避让开孔以对避让开孔处进行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端盖还包括:
第一加强侧板,连接于加强顶板,第一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一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一避让槽或第四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端盖还包括:
第二加强侧板,连接于加强顶板,第二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二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二避让槽,或者,第二加强侧板设置于第三侧壁外表面且对应于第三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件,设置于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的顶部,缓冲件用于缓冲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顶部受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防护顶板设有顶拉伸部,顶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防护顶板中部,顶拉伸部拉出可用于增加防护顶板的长度以适配不同深度的家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侧壁设有第一侧拉伸部,第一侧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二侧壁中部,且第一侧拉伸部连接于顶拉伸部;
第三侧壁设有第二侧拉伸部,第二侧拉伸部可抽拉地设置于第三侧壁中部,且第二侧拉伸部连接于顶拉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侧壁包括缓冲部和分设于缓冲部两端的避让部,
其中,第一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避让部,缓冲部用于抵接于家电面板以对家电面板受力进行缓冲。
CN202322168100.2U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Active CN220663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100.2U CN2206635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100.2U CN2206635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3513U true CN220663513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8100.2U Active CN220663513U (zh) 2023-08-11 2023-08-11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3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2619A (zh) 一种全方位防水防摔抗震手机保护套
CN220663513U (zh) 用于家电的包装防护组件
CN205589648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纸板包装箱
CN206079401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
CN205854972U (zh) 包装结构
CN111196439A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05240137U (zh) 一种酒瓶包装箱
CN212862520U (zh) 包装防护结构
CN207135153U (zh) 手机壳
CN204850666U (zh) 具有简易铰链装置的骨灰柜
CN108750269B (zh) 一纸成型套件盒
CN111326682A (zh) 电池顶盖加强结构
CN207550766U (zh) 一种包装结构
CN206179948U (zh) 一种电池箱箱盖
CN209410751U (zh) 护角结构及包装结构
CN210192207U (zh) 一种包装箱的折叠式内衬
CN208868535U (zh) 泡沫塑料包装装置及包含其的包装箱
CN217882450U (zh) 防护性好的机箱
CN211033648U (zh) 笔记本边角保护套及笔记本边角保护套装
CN203601768U (zh) 用于冰箱顶部包装的防护组件
CN218380095U (zh)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酒柜暗拉手结构
CN211810981U (zh) 一种智能门锁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220269745U (zh) 一种新型钣金门体的冷柜
CN104930798A (zh) 冰箱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8987475U (zh) 门窗包装护角及包装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