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1589U -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1589U
CN220661589U CN202321800374.2U CN202321800374U CN220661589U CN 220661589 U CN220661589 U CN 220661589U CN 202321800374 U CN202321800374 U CN 202321800374U CN 220661589 U CN220661589 U CN 220661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ld
guide post
injection molding
molding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03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冯凯
冉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03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1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1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1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包括:基座;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第一限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模拟模具,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和第二模,所述第一模、所述第二模能够沿所述导向柱轴向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能够相向移动以合模;其中,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靠在所述第一模背向于所述第二模一侧,以支撑所述第一模。本方案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能够实现了先期介入、低成本、可重复、准确度高的可靠的设计验证手段。

Description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其中,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
但是,传统低压注塑需要完成零件工程化设计后,通过快速样件通过手工进行包覆验证,或提交模具设计时才能进行初步评估,且评估为依据经验,准确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能够实现了先期介入、低成本、可重复、准确度高的可靠的设计验证手段。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包括:基座;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第一限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模拟模具,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和第二模,所述第一模、所述第二模能够沿所述导向柱轴向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能够相向移动以合模;其中,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靠在所述第一模背向于所述第二模一侧,以支撑所述第一模。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的侧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
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沿着所述导向柱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且连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的侧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凹槽,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着所述导向柱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
所述紧固件与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中的任一所述定位凹槽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并位于所述第二模远离所述第一模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所述第二模均为树脂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卡钳;其中,
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通过所述卡钳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模、所述注塑模拟件和所述第一模,以将所述注塑模拟件定位于所述第一模。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模,并将所述注塑模拟件抵压于所述第一模。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模拟模具以及基座连接,且多个所述导向柱之间围成矩形区域;其中,
各所述导向柱均设有所述定位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紧固件为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导向柱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在第一模和第二模的合模过程中,可通过第一限位结构抵靠在第一模背向于第二模一侧,以支撑第一模与第二模进行合模,当第一模和第二模相向移动合模后,可依靠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和第二模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膜片压紧、拉伸、延展、成型过程,观察缺陷状态,并据此调整和优化CAS面(汽车初步造型面)设计、裁片、挂片、压片方案和确定方案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实现了先期介入、低成本、可重复、准确度高的可靠的设计验证手段。
此外,由于第一模和第二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而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模和第二模大部分强度较弱。其中,若直接将第一模套设于导向柱进行卡接固定,容易导致第一模相对导向柱发生位移或者变形。因此,采用第一限位结构抵靠在第一模背向于第二模一侧,以支撑第一模,能够在第一模与第二模在合模的过程中,避免第一模变形或者相对导向柱朝着远离第一模的方向发生位移。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此处的附图为用于表示本申请的实用新型构思,不完全等同于本申请所保护的实际产品的结构。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导向柱装配于基座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紧固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第一限位结构装配于导向柱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第一模装配于导向柱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第二模装配于导向柱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生产性放倒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合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导向柱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座;101、减重孔;11、导向柱;102、定位凹槽;13、第一限位结构;14、紧固件;15、模拟模具;151、第一模;152、第二模;16、第二限位结构;17、第一螺栓;18、第二螺栓;19、卡钳;20、注塑模拟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用于在CAS面(汽车初步造型面)设计时确认低压注塑可行性;以及用于确定低压注塑裁片版型,以便后续裁板时提高皮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结合图2和图8所示,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包括基座10、导向柱11、第一限位结构13和模拟模具15。其中,模拟模具15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第一模151、第二模152能够沿导向柱11轴向移动地连接在导向柱11上,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能够相向移动以合模;其中,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合模时,第一限位结构13抵靠在第一模151背向于第二模152一侧,以支撑第一模151。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在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的合模过程中,可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3抵靠在第一模151背向于第二模152一侧,以支撑第一模151与第二模152进行合模,当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相向移动合模后,可依靠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膜片压紧、拉伸、延展、成型过程,观察缺陷状态,并据此调整和优化CAS面(汽车初步造型面)设计、裁片、挂片、压片方案和确定方案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实现了先期介入、低成本、可重复、准确度高的可靠的设计验证手段。
应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而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大部分强度较弱。其中,若直接将第一模151套设于导向柱11进行卡接固定,容易导致第一模151相对导向柱11发生位移或者变形。因此,采用第一限位结构13抵靠在第一模151背向于第二模152一侧,以支撑第一模151,能够在第一模151与第二模152在合模的过程中,避免第一模151变形或者相对导向柱11朝着远离第一模151的方向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14,导向柱11的侧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02。紧固件14沿着导向柱11的径向方向穿设于第一限位结构13且连接于定位凹槽102内,以将第一限位结构13紧固于导向柱1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紧固件14沿着导向柱11的径向方向穿设于第一限位结构13以及定位凹槽102内,而第一模151套设于导向柱11,且第一限位结构13抵靠在第一模151背向第二模152的一侧后,第一限位结构13能够对第一模151和第二模152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因此,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在合模过程中,即使受到较大的压合力,也不会沿着导向柱11的轴向方向发生位移,进而使得注塑模拟件20成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并且,采用紧固件14、第一限位结构13与定位凹槽102配合的方式将模拟模具15限制在基座10的一定高度,能够在保证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在合模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的同时,还有利于随时更换模拟模具15,即模拟模具15可以通过导向柱11远离第一限位结构13的一端滑动进行更换,无需拆卸紧固件14和第一限位结构13。
结合图1和图9所示,定位凹槽102为多个,多个定位凹槽102均设置在导向柱11的侧周面,各定位凹槽102沿着导向柱11的轴向方向分别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各定位凹槽102相对基座10的高度各不相同。
应理解的是,紧固件14与多个定位凹槽102中的任一定位凹槽102连接。当定位凹槽102设置有多个时,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定位凹槽102与第一限位结构13以及紧固件14相配合以调整模拟模具15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例如为螺杆,定位凹槽102内设置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结构,用以与螺杆配合连接。
结合图1和图9所示,定位凹槽102环绕导向柱11的侧周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02沿着导向柱11的径向方向封闭式环绕导向柱11一整圈,进而可以方便紧固件14从不同的角度均可以插入定位凹槽102内,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3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限位结构13的中间区域设置有过孔,第一限位结构13通过其过孔套设于导向柱11上。
进一步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16,第二限位结构16套设于导向柱11,并位于第二模152远离第一模151的一侧。其中,第二限位结构16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二限位结构16的中间区域设置有过孔,第二限位结构16通过其过孔套设于导向柱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16与导向柱11的固定方式可以与第一限位结构13与导向柱1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其中,第二限位结构16、第一限位结构13以及基座10的侧边相齐平,以便于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在放倒在平面后,不会呈倾斜状态。
举例而言,第一模151、第二模152均为树脂结构。
应理解的是,传统低压注塑需要完成零件工程化设计后,将快速样件通过手工进行包覆验证,或提交模具设计时才能进行初步评估,且评估为依据经验,准确的较差。因此,利用第一模151、第二模152两组透明树脂模拟低压注塑皮料挂片、压片、合模过程,进而观察裁片在膜内状态、起皱情况等,并根据观察到的状态调整、优化、确认裁片、挂片、压片方案以及该产品低压注塑可行性,可以有效指导正式模具设计方案,减少模具加工和修模周期,降低产品开发周期。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依靠前期设计的CAS面即可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依靠树脂的加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工装设计加工,快速响应,依靠透明树脂,可以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膜片压紧、拉伸、延展、成型过程,观察缺陷状态,并据此调整和优化CAS面设计、裁片、挂片、压片方案和确定方案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结合图8所示,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卡钳19;其中,第一模151与第二模152通过卡钳19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钳19为大力钳,当第一模151与第二模152合模后,可通过大力钳将两者固定,通过第一模151、第二模152观察皮料在模内的延展情况。并观察到的根据情况,调整挂料、压料、避空、裁片样式来判断。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栓17,第一螺栓17用于穿设于第二模152、注塑模拟件20和第一模151,以将注塑模拟件20定位于第一模151。
应理解的是,第一螺栓17可以模拟挂料针,即通过第一螺栓17直接穿过第二模152后,将注塑模拟件20钉在第一模151上。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栓18,第二螺栓18用于穿设于第二模152,并将注塑模拟件20抵压于第一模151。
应理解的是,第二螺栓18可以模拟压料针,即通过第二螺栓18直接穿过第二模152后,将注塑模拟件20压在第一模151上。
此外,避空调整可以通过在第二模152和第一模151模贴片或者打磨模拟,并通过涂抹红丹辅助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1为多个,多个导向柱11均穿设于模拟模具15,且多个导向柱11之间围成矩形区域;其中,各导向柱11均设有定位凹槽102;第一限位结构13为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3与定位凹槽102一一对应设置;紧固件14为多个,紧固件14与定位凹槽102一一对应设置。
举例而言,导向柱11为四个,四个导向柱11分别与模拟模具15以及基座10连接,且分别位于基座10的四个角落,进而使得模拟模具15在受到压合力的时候受力均匀。
应理解的是,每一导向柱11与模拟模具15以及紧固件14和第一限位结构13的连接方式均相同。
结合图1所示,基座10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减重孔101,减重孔101与导向柱11间隔设置。
举例而言,基座10的外轮廓为矩形形状;减重孔101也为矩形孔。基座10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减重孔101,减重孔101与导向柱11间隔设置。
应理解的是,当基座10设置有减重孔101后,能够减轻基座10的重量,便于装入可更换式透明上模和固定块,并方便将工装按模具生产方向放倒。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的使用流程包括:首先将基座10放置好,并将第一限位结构13放到合适高度固定(固定方式为紧固件14沿着所述导向柱11的径向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以及所述定位凹槽102内);然后将第一模151放到第一限位结构13上,再装入第二模152和第二限位结构16,并将注塑模拟工装结构生产方向放倒,以模拟生产在第一模151上挂入皮料;最后,推动可更换式第二模152进行合模,并观察皮料变化,合模后,使用卡钳19固定好透明上下模具。通过透明上下模具观察皮料在模内的延展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调整挂料、压料、避空、裁片样式来判断。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及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第一限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
模拟模具,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一模和第二模,所述第一模、所述第二模能够沿所述导向柱轴向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能够相向移动以合模;其中,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靠在所述第一模背向于所述第二模一侧,以支撑所述第一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侧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
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沿着所述导向柱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且连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侧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凹槽,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着所述导向柱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
所述紧固件与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中的任一所述定位凹槽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并位于所述第二模远离所述第一模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所述第二模均为树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卡钳;其中,
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通过所述卡钳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模、注塑模拟件和所述第一模,以将所述注塑模拟件定位于所述第一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拟工装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模,并将所述注塑模拟件抵压于所述第一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模拟模具以及基座连接,且多个所述导向柱之间围成矩形区域;其中,
各所述导向柱均设有所述定位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紧固件为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拟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导向柱间隔设置。
CN202321800374.2U 2023-07-10 2023-07-10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Active CN220661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374.2U CN220661589U (zh) 2023-07-10 2023-07-10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374.2U CN220661589U (zh) 2023-07-10 2023-07-10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1589U true CN220661589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0374.2U Active CN220661589U (zh) 2023-07-10 2023-07-10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1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2675B1 (en) Method for co-molding a thermoplastic material with a thermoplastic sandwich material
JP3226447B2 (ja) プレス成形又は射出プレス成形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12719021B (zh) 一种钣金件橡皮囊成形用柔性侧压块复合工装及使用方法
RU226051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орячей формовки изделий из термопласти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20661589U (zh) 注塑模拟工装结构
CN107553949B (zh) 一种气室橡胶隔膜制作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53034A (zh) 热塑性自冲裁热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43927A (zh) 一种无人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型模具
CN104129022B (zh) 树脂浇注体试样成型模具与成型方法
CN113199706A (zh) 金属嵌件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CN102848505A (zh) 一种橡胶包铁热压硫化成型方法及专用模具
CN221089680U (zh) 一种组合式橡胶试样硫化模具
CN106077292A (zh) 一种异形截面型材零件的下陷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
CN210148614U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注塑模具
CN217346611U (zh) 断桥铝门窗中央密封胶条的成型模具
JP4390727B2 (ja) 形状比較方法
CN208867498U (zh) 注塑件定型夹具
CN208305665U (zh) 一种多腔环形自动断筋模具
CN215825782U (zh) 应用于金属嵌件一体成型注塑模具的嵌件定位机构
CN214773803U (zh) 精密注塑件骨架防变形装置
CN220532720U (zh) 一种汽车d柱内板修边模具
CN110014674A (zh) 一种玻璃钢弯头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09079100U (zh) 一种注塑治具
CN218227701U (zh) 一种模块与模块滑块抽芯前后模结构
CN212168740U (zh) 一种机器人冲压特斯拉电动车结构件的镶铆柱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