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5475U - 清洁系统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清洁系统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5475U
CN220655475U CN202322238159.4U CN202322238159U CN220655475U CN 220655475 U CN220655475 U CN 220655475U CN 202322238159 U CN202322238159 U CN 202322238159U CN 220655475 U CN220655475 U CN 220655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lip
opening
flip cover
lock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81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明波
龚永杰
康志强
谢方力
楼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81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5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5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5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和基站,该清洁系统至少包括基站和清洁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基座和翻盖;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出线孔、限位槽和具有敞口的存放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敞口之间,所述基座内的线束穿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清洁设备连接;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敞口,所述锁合组件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锁合组件覆盖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线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对翻盖和基座进行锁合的同时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

Description

清洁系统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系统和基站。
背景技术
擦窗机器人在使用完成后,用户通常会将其放置到收纳盒中进行收纳,以方便携带,保证室内环境整洁。
然而,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收纳后,存在部分与擦窗机器人连接的电源线束裸漏在外,这也就使得一方面用户容易误操作将线束在非工作状态拉出,另一方面影响线束的裸漏也会影响整体的外观感受,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和基站,可以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至少包括基站和清洁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基座和翻盖;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出线孔、限位槽和具有敞口的存放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敞口之间,所述基座内的线束穿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清洁设备连接,所述清洁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存放腔;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敞口,所述锁合组件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锁合组件覆盖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线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至少包括基座和翻盖;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出线孔、限位槽和具有敞口的存放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敞口之间;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敞口,所述锁合组件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锁合组件覆盖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线束。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基站包括翻盖和基座,其中翻盖的一端与基座铰接,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翻盖的另一端与基座连接时,翻盖至少部分遮挡敞口,以防止清洁设备通过敞口脱落。并且,锁合组件可以向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限位槽内,此时,限位槽的内壁位于锁合组件的翻转路径上对锁合组件的翻转进行阻挡,从而将翻盖和基座锁合,提高翻盖与基座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出线孔设置在限位槽和敞口之间,当锁合组件伸入限位槽时,出线孔位于锁合组件的伸出路径上,锁合组件可以对出线孔处的线束进行遮挡。如此,锁合组件在对翻盖和基座进行锁合的同时,还可以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带来的误操作,以及保证基站整体美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清洁系统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清洁系统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与翻盖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与翻盖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与翻盖连接后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与翻盖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第一端”、“第二端”、“一端”、“另一端”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滑动连接”、“固定”、“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借助各种清洁设备进行清洁操作,以解放双手,例如使用擦窗机器人对玻璃进行自动擦拭。
现有的擦窗机器人主要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独的擦窗机器人,电源线和安全绳完全裸露在外,杂乱放置;另一种是带收纳功能的擦窗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在使用完成后,用户通常会将其放置到收纳盒中进行收纳,擦窗机、电源线和安全绳有序收纳在收纳盒内,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线束打结,缠绕问题,方便携带,保证室内环境整洁,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然而,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收纳后,存在部分与擦窗机器人连接的电源线束裸漏在外,这也就使得一方面用户容易误操作将线束在非工作状态拉出,导致线束缠绕,另一方面影响线束的裸漏也会影响整体的外观感受,降低用户体验。
此外,现有的收纳盒的盒盖和盒体之间仅通过卡扣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在实际应用中,卡接的方式容易失效使得盒盖和盒体脱离,从而导致位于盒体内的擦窗机器人脱落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改进清洁系统和基站的结构,可以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同时,提高翻盖与基座的连接稳定性,便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课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所示,清洁系统可以包括基站100和清洁设备200。基站100作为清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站100通常与清洁设备200配合使用,基站100可以作为清洁设备200的收纳设备,在清洁设备200不工作时对其进行收纳存储,同时,基站100也可以为清洁设备200电源供应,以支撑清洁设备200的长时间运行。当然,基站100也可以具有其它功能,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清洁设备200可以是自移动式清洁机器人,例如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和拖地机器人等,当然,清洁设备200也可以是手持式清洁设备,用户通过手持推动或牵引清洁设备200移动清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擦窗机器人特殊的工作方式,当清洁设备200为擦窗机器人时,清洁设备200和基站100之间应当连接有线束300。在工作时,基站100位于房间内,擦窗机器人位于玻璃上进行清洁,基站100通过线束300与擦窗机器人连接,以拉住擦窗机器人避免擦窗机器人从高空坠落,从而对擦窗机器人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3所示,基站100可以包括基座110和翻盖120。其中,基座110上可以开设有出线孔111、限位槽112和具有敞口113的存放腔114,出线孔111位于限位槽112和敞口113之间。需要指出的是,具有敞口113的存放腔114指的是存放腔114的一部分或全部开口为未封闭的状态,这意味着存放腔114内部可以直接与外界连通,没有物理障碍或封闭结构,如此,清洁设备200可以通过敞口113进入存放腔114内。上述线束300可以存放在基座110内,以保证清洁系统的整洁性。基座110内的线束300可以穿过出线孔111与清洁设备200连接,从而将基座110与清洁设备200连接,对清洁设备200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出线孔111、限位槽112和存放腔114可以与基座110一起注塑成型而成,当然,出线孔111、限位槽112和存放腔114也可以在基座110成型后,通过在基座110上二次加工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翻盖120的一端与基座110铰接,翻盖120可以通过翻转的方式进入或离开敞口113,翻盖120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130与基座110可拆卸的连接。
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翻盖120通过翻转的方式进入敞口113,翻盖120可以至少部分覆盖敞口113,从而对敞口113形成遮挡,以防止放置在存放腔114内的清洁设备200从敞口113处脱落。在实际应用中,翻盖120可以部分覆盖敞口113,也可以全部覆盖敞口113,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翻盖120全部覆盖还是部分覆盖敞口113,翻盖120均应当能够对存放腔114内的清洁设备200进行阻挡,以防止清洁设备200从敞口113脱落。同时,锁合组件130向翻盖120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限位槽112内,此时,限位槽112的内壁位于锁合组件130的翻转路径上对锁合组件130的翻转进行阻挡,从而将翻盖120和基座110锁合,提高翻盖120与基座110的连接稳定性。
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分离时,锁合组件130缩回并从限位槽112内脱离,翻盖120可以通过翻转的方式离开敞口113,敞口113处无遮挡,清洁设备200可以通过敞口113放入存放腔114内,或者,从存放腔114内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述出线孔111设置在限位槽112和敞口113之间,当锁合组件130伸入限位槽112时,出线孔111位于锁合组件130的伸出路径上,因此,锁合组件130还可以对出线孔111处的线束进行遮挡。换而言之,锁合组件130在对翻盖120和基座110进行锁合的同时,还可以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带来的误操作,以及保证基站整体美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关于上述锁合组件13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以供参考。
实施例一、锁合组件130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伸入或离开限位槽112。具体的,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6所示,锁合组件130包括遮挡板132。遮挡板132通过转轴133与翻盖120转动连接,遮挡板132上设有限位部134,限位部134自遮挡板132的边缘向外延伸,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遮挡板132向翻盖120边缘外侧旋转伸出,遮挡板132遮挡出线孔111处的线束300,限位部134可以伸入限位槽112内,从而由限位部134与限位槽112配合将翻盖120与基座110锁合。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分离时,限位部134可以向翻盖120内侧旋转缩回,直至限位部134与限位槽112内脱离,翻盖120与基座110解锁,翻盖120可以相对基座110进行翻转离开敞口113。
在实际应用中,翻盖120上可以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布置位置与遮挡板132相适配,以使得当遮挡板132旋转缩回至翻盖120内时,遮挡板132可以缩回至凹槽内,从而避免遮挡板132外露,提高基站的美观度。
进一步的,锁合组件130还包括旋钮131。旋钮131与遮挡板132连接,旋钮131位于翻盖120远离敞口113的一侧,也就是说,旋钮131位于翻盖120的外侧,以方便用户可以在外部通过旋转旋钮131控制遮挡板132旋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遮挡板132与翻盖120之间还应当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以使得遮挡板132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该摩擦力可以阻止遮挡板132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限位部134意外从限位槽112内脱离,提高翻盖120与基座110的连接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转轴133与翻盖120的连接处增加橡胶件或者抵压件等,从而增大遮挡板132与翻盖120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遮挡板132可以被构造为大致呈D形结构,遮挡板132具有弧形边缘和直线边缘。其中,限位部134自遮挡板132的弧形边缘向外延伸,转轴133与遮挡板132的直线边缘的中点连接。如此,如图3所示,当遮挡板132旋转缩回至翻盖120内侧时,遮挡板132的直线边缘与翻盖120的边缘几乎平齐。也就是说,当清洁设备200工作时,锁合组件130几乎隐藏在翻盖120内,从而避免锁合组件130从翻盖120边缘伸出影响线束300的收线和放线操作。
实施例二、锁合组件130可以通过伸缩的方式伸入或离开限位槽112。具体的,请一并参考图7和图8所示,锁合组件130可以包括弹性件135和插接板136,插接板136通过弹性件135与翻盖120抵接。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弹性件135可以驱动插接板136从翻盖120的边缘伸出,从而插入至限位槽112内,由插接板136与限位槽112配合将翻盖120与基座110锁合。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可以推动插接板136使得插接板136从限位槽112内脱离,将翻盖120与基座110解锁,从而翻盖120可以相对基座110进行翻转离开敞口113。
在实际应用中,插接板136上还可以连接有推板,推板延伸至翻盖120的外侧,以方便用户在翻盖120的外侧拨动推板,从而控制插接板136从限位槽112内脱离。
上述敞口113可以均位于基座110的一个面上,其中,敞口113可以位于基座110的顶面或者基座11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以敞口113位于基座110的顶面为例,如图7所示,对应的,翻盖120和出线孔111均位于基座110的顶部。
当然,上述敞口113可以具有多段,多段敞口113分别位于基座110的不同侧面上。举例而言,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敞口113可以包括第一开口段1131和第二开口段1132,第一开口段1131位于基座110的侧面,第二开口段1132位于基座110的顶部。对应的,翻盖120包括第一板段121和第二板段122,第一板段121的一端与基座110铰接,第一板段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板段122连接。当翻盖120进入敞口113时,第一板段121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开口段1131,第二板段122至少部分覆盖第二开口段1132。值得一提的是,敞口113位于基座110的顶部和侧面,用户可以通过侧面伸入至存放腔114的底部放置或拿取清洁设备,方便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线孔111应当开设在基座110的顶部,相比于出线孔111开设在侧面,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束300可以从基座110的顶部竖直收卷或释放,减少线束300与出线孔1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线束300收卷和释放更加顺畅。对应的,限位槽112位于基座110的顶部,锁合组件130位于第二板段122远离第一板段121的一端。
为了进一步保证翻盖120与基座110的连接稳定性。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清洁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锁合结构,第二锁合结构用于对翻盖120和基座110进行锁合。在实际应用中,当翻盖120进入敞口113内时,第二锁合结构可以先将翻盖120与基座110进行一次锁合,然后用户在驱动限位部134伸入至限位槽112内,对翻盖120与基座110进行二次锁合,从而使得翻盖120和基座110之间存在双重锁合,提高翻盖120与基座110的连接稳定性。
关于第二锁合结构的具体结构,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以供参考。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第二锁合结构可以包括卡扣141和卡槽142。具体的,第二板段122远离第一板段121的一端可以设有卡扣141,基座110上设有与卡扣141相互卡接的卡槽142。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卡扣141可以插入卡槽142内并与卡槽142卡接,从而将翻盖120与基座110锁合。当然,上述第二板段122远离第一板段121的一端也可以设有卡槽142,对应的,基座110上设有与卡槽142相互卡接的卡扣141,本申请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锁合组件130应当位于第二板段122远离第一板段121的一端的中心处,卡扣141可以具有两个,两个卡扣141关于锁合组件130对称布置,对应的,卡槽142同样具有两个且关于锁合组件130对称布置。如此,可以使得翻盖120与基座110连接处分布的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翻盖120连接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翻盖120单点受力产生损坏。
实施例二、第二锁合结构也可以包括两个相互磁吸的磁吸件构成。具体的,第二板段122远离第一板段121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吸件,基座110上设有与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从而将翻盖120与基座110磁吸锁合。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是指能够被相互磁吸的部件,例如,第一磁吸件可以采用磁铁,对应的,第二磁吸件为磁铁、钢铁和磁性陶瓷材料等。
清洁设备200放置到存放腔114内后,由于清洁设备200与存放腔114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随着基站100搬运移动,清洁设备200与存放腔114的内壁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相互碰撞产生噪声,并且还会对清洁设备200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9所示,存放腔114的侧壁上设有挂钩150,挂钩150用于钩住清洁设备200,从而配合清洁设备200的重力,使得清洁设备200通过挂钩150挂设在存放腔114内,降低清洁设备200与存放腔114的内壁碰撞的可能性。在实际应用中,挂钩150可以设置有两个并且间隔设置,清洁设备200通过两个挂钩150挂设在存放腔114内,以进一步提高清洁设备200挂设的稳定性。其中,挂钩150可以包括横板段和纵板段,当清洁设备200通过挂钩150挂设在存放腔114内时,清洁设备200可以支撑在横板段上,纵板段则伸入至清洁设备200内部,以阻挡清洁设备200向翻盖120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板段121的内侧设有抵压块160,当清洁设备200通过敞口113进入存放腔114时,清洁设备200挂设在挂钩150上,并且抵压块160与清洁设备200的顶部抵接,由抵压块160限制清洁设备200向上移动,从而将清洁设备200固定在存放腔114内,避免用户意外将基站100倒置时,清洁设备200与基站100发生碰撞。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3所示,存放腔114的底部设有限位板170。限位板170与挂钩150相对设置,当清洁设备200进入存放腔114并挂设在挂钩150上时,清洁设备200位于挂钩150所在的侧壁和限位板170之间,从而由限位板170对清洁设备200进行阻挡,避免清洁设备200从挂钩150意外脱落时,清洁设备200与翻盖120发生碰撞。同时,当翻盖120进入敞口113内时,第一板段121与限位板170贴合,限位板170还可以对第一板段121进行支撑,从而由限位板170分担第一板段120的受力,提高第一板段121的承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便于清洁设备200从存放腔114内脱离,限位板170上可以设有拿取槽171,拿取槽171自限位板170的顶部向存放腔114的底部延伸。当用户需要从存放腔114内拿取清洁设备200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开口段1131处伸入下方,并通过拿取槽171伸入存放腔114的底部,进而从清洁设备200的底部将清洁设备200托起,方便拿取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存放腔114的内壁上可以形成有支撑部1141,支撑部1141环绕敞口113设置,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翻盖120的内侧面可以与支撑部1141抵接,从而由支撑部1141对翻盖120进行支撑,提高翻盖120的承载力。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7和图9所示,基座110上还开设有容置腔115,容置腔115用于存放线束300。并且,容置腔115与出线孔111连通,以使得容置腔115内的线束300可以穿过出线孔111与清洁设备200连接。容置腔115内还可以安装有收卷装置180,收卷装置180用于收卷线束300。需要指出的是,收卷装置18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例如,收卷装置180可以由收卷电机和收卷轴构成,或者,由卷簧和收卷轴构成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10可以包括壳体116和支架117,壳体116与支架117可拆卸的连接。当壳体116与支架117连接时,壳体116与支架117围绕形成上述容置腔115。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收卷装置180安装在支架117内,然后再将壳体116和支架117连接,从而将收卷装置180安装在容置腔115内。
上述线束300可以根据清洁设备200的具体结构,进行相应设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当清洁设备200内置储能部件时,线束300可以为安全绳,线束300用于拉住清洁设备200防止清洁设备200掉落,对清洁设备200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当清洁设备200采用外接电源时,线束300可以为线缆,对应的,基站100内设置有储能部件,线缆的一端与储能部件连接,线缆的另一端与清洁设备200连接,从而通过线缆为清洁设备200供电。当然,线缆同样可以拉住清洁设备200防止清洁设备200掉落,对清洁设备200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站100,基站100用于与清洁设备200协同工作。具体的,基站100至少可以包括基座110和翻盖120。基座110上开设有出线孔111、限位槽112和具有敞口113的存放腔114,出线孔111位于限位槽112和敞口113之间。翻盖120的一端与基座110铰接,翻盖120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130与基座110可拆卸的连接。当翻盖120的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翻盖120至少部分覆盖敞口113,锁合组件130向翻盖120的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限位槽112,并且锁合组件130覆盖出线孔111处的线束。
进一步的,锁合组件130包括旋钮131和遮挡板132。旋钮131与遮挡板132连接,遮挡板132通过转轴133与翻盖120可转动的连接,旋钮131位于翻盖120的外侧。遮挡板132上设有限位部134,限位部134自遮挡板132的边缘向外延伸。当翻盖120的另一端与基座110连接时,旋钮131驱动遮挡板132向翻盖120的边缘外侧旋转伸出,遮挡板132遮挡出线孔111处的线束,并且限位部134伸入限位槽112内。
关于基站100、清洁设备200和锁合组件13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以清洁设备为擦窗机器人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应用场景一
当用户需要使用擦窗机器人对窗户进行清洁时,用户先通过旋转旋钮将限位部从限位槽内旋转脱离,然后将翻盖向远离基座的一侧推动,使得翻盖与基座分离。此时,敞口外露无遮挡,用户通过敞口将擦窗机器人从存放腔内取出。
随着擦窗机器人的取出,部分线束跟随擦窗机器人一同从出线孔处拉出。用户开启擦窗机器人的启动键,并将擦窗机器人放置在窗户上,擦窗机器人通过负压吸附在窗户上,并且在擦窗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的带动下对窗户进行清洁操作。
在清洁的过程中,线束的一端与基站连接,线束的另一端与擦窗机器人连接,基站通过线束拉住擦窗机器人,防止擦窗机器人意外从高空坠落,提高擦窗机器人的使用安全。同时,基站内控制器还可以接收擦窗机器人发送的移动信号,并基于该移动信号控制基站内的收卷装置随着擦窗机器人移动的远近对线束进行收放,避免线束与擦窗机器人发生缠绕。
应用场景二
当擦窗机器人完成擦窗工作时,用户将擦窗机器人从窗户上取下,收卷装置将擦窗机器人与基站之间多余的线束自动收卷至容置腔内。
用户将擦窗机器人通过敞口放置存放腔内,由基站对擦窗机器人进行收纳。推动翻盖使得翻盖翻转进入敞口内,翻盖对敞口进行遮挡,避免擦窗机器人外漏,同时,卡扣插入卡槽内,翻盖与基座完成一次锁合。然后,用户通过旋转旋钮带动遮挡板旋转至出线孔的正上方,由遮挡板对出线孔处的线束进行遮挡,保证基站的整体美观度。并且,随着遮挡板的旋转,限位部伸入限位槽内,从而由限位部和限位槽配合对翻盖与基座进行二次锁合,避免翻盖意外打开导致擦窗机器人从存放腔内脱落,提高擦窗机器人的存放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基站包括翻盖和基座,其中翻盖的一端与基座铰接,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翻盖的另一端与基座连接时,翻盖至少部分遮挡敞口,以防止清洁设备通过敞口脱落。并且,锁合组件可以向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限位槽内,此时,限位槽的内壁位于锁合组件的翻转路径上对锁合组件的翻转进行阻挡,从而将翻盖和基座锁合,提高翻盖与基座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出线孔设置在限位槽和敞口之间,当锁合组件伸入限位槽时,出线孔位于锁合组件的伸出路径上,锁合组件可以对出线孔处的线束进行遮挡。如此,锁合组件在对翻盖和基座进行锁合的同时,还可以对与清洁设备连接的线束进行遮挡,避免线束外漏带来的误操作,以及保证基站整体美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遮挡板可以被构造为大致呈D形结构,限位部自遮挡板的弧形边缘向外延伸,转轴与遮挡板的直线边缘的中点连接。如此,当遮挡板旋转缩回至翻盖内侧时,遮挡板的直线边缘与翻盖的边缘几乎平齐。也就是说,当清洁设备工作时,锁合组件几乎隐藏在翻盖内,从而避免锁合组件从翻盖边缘伸出影响线束的收线和放线操作,保证清洁设备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第二板段远离第一板段的一端可以设有卡扣,基座上设有与卡扣相互卡接的卡槽。当翻盖进入敞口内时,卡扣可以插入卡槽内并与卡槽卡接,从而将翻盖与基座锁合。如此,翻盖与基座既可以通过锁合组件进行锁合,又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进行锁合,翻盖和基座之间存在双重锁合,提高翻盖与基座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系统至少包括基站和清洁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基座和翻盖;
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出线孔、限位槽和具有敞口的存放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敞口之间,所述基座内的线束穿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清洁设备连接,所述清洁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存放腔;
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的连接,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敞口,所述锁合组件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锁合组件覆盖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遮挡板;
所述遮挡板通过转轴与所述翻盖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遮挡板的边缘向外延伸;
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遮挡板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旋转伸出,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且所述遮挡板遮挡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线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还包括旋钮;
所述旋钮与所述遮挡板连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敞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被构造为D形结构;
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遮挡板的弧形边缘向外延伸,所述转轴与所述遮挡板的直线边缘的中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包括第一开口段和第二开口段,所述第一开口段位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二开口段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
对应的,所述翻盖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一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段连接;
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第一板段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段,所述第二板段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和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
对应的,所述锁合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板段远离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远离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互卡接的卡槽;
或者,所述第二板段远离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的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远离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的侧壁上设有挂钩;
所述第一板段的内侧设有抵压块,当所述清洁设备通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存放腔时,所述清洁设备挂设在所述挂钩上,并且所述抵压块与所述清洁设备的顶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的底部设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挂钩间隔设置,当所述清洁设备挂设在所述挂钩上时,所述清洁设备位于所述挂钩所在的侧壁和所述限位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设有拿取槽,所述拿取槽自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向所述存放腔的底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和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容置腔;
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出线孔连通,所述容置腔内安装有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用于收卷所述线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为线缆或安全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的内壁上形成有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敞口设置,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的内侧面与所述支撑部抵接。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包括基座和翻盖;
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出线孔、限位槽和具有敞口的存放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敞口之间;
所述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翻盖的另一端通过锁合组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的连接;
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翻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敞口,所述锁合组件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伸出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锁合组件覆盖所述出线孔处的线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旋钮和遮挡板;
所述旋钮与所述遮挡板连接,所述遮挡板通过转轴与所述翻盖可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翻盖的外侧;
所述遮挡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遮挡板的边缘向外延伸,当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时,所述旋钮驱动所述遮挡板向所述翻盖边缘外侧旋转伸出,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限位槽,并且所述遮挡板遮挡所述出线孔处的线束。
CN202322238159.4U 2023-08-18 2023-08-18 清洁系统和基站 Active CN220655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8159.4U CN220655475U (zh) 2023-08-18 2023-08-18 清洁系统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8159.4U CN220655475U (zh) 2023-08-18 2023-08-18 清洁系统和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5475U true CN220655475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5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8159.4U Active CN220655475U (zh) 2023-08-18 2023-08-18 清洁系统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5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155244A (ja) バッテリー充電ユニット
CN210006999U (zh) 可以防水、防儿童误插的插线板
CN220655475U (zh) 清洁系统和基站
KR200475251Y1 (ko) 이중시건장치를 갖는 전기기기박스용 도어핸들구조
US2725588A (en) Combined cord storage reel and air inlet fitting for suction cleaner and the like
CN210612045U (zh) 可折叠水箱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JP2000156260A (ja) 建築物埋込型コンセント
CN2044254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H09139266A (ja) 移動コンセント
CN210854824U (zh) 一种电源线的收纳装置
CN218967443U (zh) 一种抽屉式收纳箱
CN207942988U (zh) 一种带杯托的手套箱
CN219061460U (zh) 安装于储物门上的储物箱及储物门
CN215647274U (zh) 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CN217565373U (zh) 一种离子镀膜设备配套控制系统专用的隐藏折叠式抽屉
CN110811104A (zh) 一种收纳盒
KR20100109419A (ko) 전기기기
JPH0535052U (ja) 電気掃除機
CN216565567U (zh) 容纳装置和耳机套件
JP3684761B2 (ja) 器体の落下防止構造
JP3037240U (ja) 収納式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ホルダー
CN114652242B (zh) 清洁系统
CN211629460U (zh)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电源盘
CN208681546U (zh) 一种软件工程用设备箱
KR20060116707A (ko) 충전용 커넥터의 코드길이조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