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1076U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1076U
CN220651076U CN202321940984.2U CN202321940984U CN220651076U CN 220651076 U CN220651076 U CN 220651076U CN 202321940984 U CN202321940984 U CN 202321940984U CN 220651076 U CN220651076 U CN 220651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earable device
light emitting
holes
cylindric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09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豪
肖平
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Technology Xiangt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Technology Xiangt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Technology Xiangt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Technology Xiangt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09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1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1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1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基座组件和控制组件,基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底托和连接座,连接座上预设有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计时周期内的多个计时点一一对应;以及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结构和多个发光结构。通过连接座的筒形结构上设置透光孔,配合发光结构的设置,使得控制组件可以通过发光结构发出光束提示使用者有待处理的事项或者通过灯光向使用者反馈一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这样的设置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可玩性,提供了新的时间显示形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增加穿戴设备对时间信息显示的形式,增加用户的可玩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水平的逐步上升,智能穿戴设备也逐步走向成熟化,包括耳机、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等。
现有技术中,智能穿戴设备往往设置有屏幕,通过屏幕向客户展示所需要的电子信息。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通常是通过屏幕点亮的方式提示用户时间或者消息,这一过程需要屏幕的唤醒,并通过屏幕上的内容进行展示,唤醒的方式一般包括点击屏幕、按压功能键或者抬手唤醒,需要有一定的过程,且需要复杂的程序进行控制,对于使用者来说某些时刻并不方便,对于时间的展示可玩性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含新的时间显示形式,以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可玩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基座组件和控制组件,基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底托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预设有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多个所述透光孔与计时周期内的多个计时点一一对应;以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结构和多个发光结构,所述电路板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多个所述发光结构与多个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光结构均与所述电路板结构电性连接,且所述发光结构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座包括位于两端的筒状部与连接部,所述筒状部沿轴向分布的各处内径一致,所述连接部的内径沿背离所述筒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所述透光孔分布在所述筒状部或所述连接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发光结构对应所述多个透光孔绕同一圆周分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透光孔按照钟表的数字顺序设置成数字形状的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数字形状为罗马数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发光结构的数量均为12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交互组件,交互组件包括透明护盖结构,透明护盖结构与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透明护盖结构具有筒形壁和透明板体,筒形壁环绕连接座可转动地设置,透明板体设置于筒形壁远离底托的一端,透明板体与筒形壁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形壁与所述透明板体均采用透明宝石或者玻璃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筒形壁和透明板体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基座组件和控制组件,基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底托和连接座,连接座上预设有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计时周期内的多个计时点一一对应;以及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结构和多个发光结构,电路板结构设置于连接座内,多个所述发光结构与多个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每个发光结构均与电路板结构电性连接,且发光结构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通过连接座的筒形结构上设置透光孔,配合发光结构的设置,使得控制组件可以通过发光结构发出光束提示使用者有待处理的事项或者通过灯光向使用者反馈一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这样的设置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可玩性,提供了新的时间显示形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增加穿戴设备对时间信息显示的形式,增加用户的可玩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智能穿戴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智能穿戴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智能穿戴设备的电路板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电路板结构的装配后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含如下的附图标记:
10、基座组件;11、底托;12、连接座;121、筒形结构;122、透光孔;123、连接部;20、控制组件;21、电路板结构;22、发光结构;30、显示组件;31、显示屏;40、交互组件;41、透明护盖结构;411、筒形壁;412、透明板体;50、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基座组件10和控制组件20,基座组件10包括相连接的底托11和连接座12,连接座12上预设有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122;多个透光孔122与计时周期内的多个计时点一一对应;以及控制组件20包括电路板结构21和多个发光结构22,电路板结构21设置于连接座12内,多个发光结构22与多个透光孔122一一对应,每个发光结构22均与电路板结构21电性连接,且发光结构22的发光面朝向透光孔122。通过连接座12的筒形结构121上设置透光孔122,配合发光结构22的设置,使得控制组件20可以通过发光结构22发出光束提示使用者有待处理的事项或者通过灯光向使用者反馈一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这样的设置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可玩性,提供了新的时间显示形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增加穿戴设备对时间信息显示的形式,增加用户的可玩性。
需要说明的是,计时周期可以是常规的计时周期,即12小时制的计时周期,也就是透光孔122可以设置成12个,对应12小时制的计时周期设置,显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24小时制的计时周期或者其他的计时周期,用透光孔122能够展示具有时间信息的功能即可。
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多个透光孔122连通成为一体,即在连接座12上形成一个环状的透光带,根据发光结构22在不同位置的发光展示时间信息,这样的时间显示也具有不同的可玩性。
因为本申请中对于时间的展示采用发光结构22配合透光孔的设置,减少了屏幕亮起的时间,进而有效地减少了因为屏幕亮起产生的能量消耗。本申请还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采用屏幕亮起的方式传递时间信息,导致智能穿戴设备的屏幕经常唤醒,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能耗,降低智能穿戴设备储能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结构22可以根据实际的时间或者待处理信息,发射特定的光束或者特定的组合光束,进行不同信息的提示,这样的设置仅需要对灯光的发射进行一定的控制即可,不需要进行过多改进,简单方便还能够节省屏幕亮起的能耗。上述对灯光的使用属于对光束的控制,通过简单的电路设置即可实现,在本申请中的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仅通过上述的方式对灯光的应用,也不限制本申请仅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座12包括位于两端的筒状部121与连接部123,筒状部121沿轴向分布的各处内径一致,连接部123的内径沿背离筒状部121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透光孔122分布在筒状部121或连接部123。
多个透光孔122分布在连接部123时,使得透光孔122与使用者的视线呈角度设置,便于进行观察投射的图案或者直接通过具有发光效果的透光孔122进行时间信息的识别。
多个透光孔122分布在筒状部121,透光孔122设置于筒状部121远离所述底托11一侧的直线筒形区域。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光束的照射后进行投影。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发光结构22对应多个透光孔122绕同一圆周分布,这样的设置使得发光结构22对应透光孔122,发光结构22之间的发光面不会相互影响,对于时间信息的展示效果更加准确,并且采用单个的发光结构22实现时间信息的展示,使得发光结构22的实际能耗更低,更利于新型的时间信息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孔122与发光结构22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发光结构22与透光孔122一一对应,能够根据需求设置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展示效果,结合设定的发光规律进一步传递更多简单的信息,以便于用户仅通过灯光的亮起就能知道信息的来源或者大致类型。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透光孔122按照钟表的数字顺序设置成数字形状的通孔。设置成数字形状的通孔,通过光束的照射形成具有数字形状的光线投影,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光亮的形状对时间信息进行了解。需要说明的是,数字的排列组合可以优选为按照钟表的排列逻辑进行对应,即以使用者的视角来看,智能穿戴设备的顶部是数字12,沿顺时针方向依照从大到小的次序进行排列,这样的显示方式直观,使用者的体验效果更好。在另外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数字的排列顺序可以按照一定的设计实现更多的信息展示。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数字形状为罗马数字。罗马数字的数字形状设置其外观简单便于识别,多个地区的使用者也能识别,并且罗马数字的加工较为方便,结构相对简单,识别度更高,形成的透光孔均匀,经照射后的视觉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图中未示出),透光孔122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透光孔122,其成型效果更好,便于图案的精准控制,可以实现定制化或者特殊化的透光孔122,增加使用者购买时的选择性和可玩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透光孔122可以设置成如图1至图4中的透光孔122一样,对应十二个小时设置成数字字符,灯光点亮后透出灯光的字符照射到某一位置时会出现较为明亮的亮度以及数字轮廓,在较暗的情况下,能够直观的看到数字的类型,从而知道时间信息,这样的设置使得灯光提示时间的效果更明显,显示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成字符可以根据需要求进行定制,例如需要设置成消息提醒可以将某个位置的透光孔122设置成具有标识的形状,进而实现定制化的提示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透光孔122为12个,各透光孔122均匀环绕地设置在筒形结构121上。12个透光孔122可对应时间十二小时,通过不同位置的亮灯提示当前的小时数,在不亮屏的情况下,用户也能通过观察亮灯位置知道大致时间,并且配合不同的颜色的光束,可以区分分钟数和小时数,做到精准发出时间信息的作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图中未示出),发光结构22能够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束。不同波长的光束即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光束的发射,这样的设置提供了多种光束配合使用的基础,还增加了使用者的定制内容,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增加个性化定制的内容,也对外观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变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光束颜色应用可以设置更多的功能,不局限于对个性化定制的内容,还包括重要提醒,紧急事项等,可以配合具体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进行改进,通过上述的结构即可实现。此外,发光结构22还能通过控制组件20的电路板结构21进行发光强度的控制,通过不同的光暗控制能耗,同时不同亮度的同色光束也能够进行不同意思的表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显示组件30,显示组件30包括显示屏31,显示屏31设置在连接座12的内部,显示屏31位于电路板结构21远离底托11的一侧。显示屏31设置在连接座12的内部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型,并且显示屏31位于电路板结构21远离底托11的一侧能够避免发光结构22直接照射显示屏31影响显示屏31的显示效果,正在使用时可以实现两者的相互配合,提供更多的可玩性。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31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件,不需要通过发光结构22提供背光光源,这样的设置将发光结构22独立出来,不仅可以从实体上分离,在控制方面也可以区分发光结构22和显示组件30,进而能够进行分别控制,在控制层面减少综合的程序设置。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交互组件40,交互组件40包括透明护盖结构41,透明护盖结构41与连接座12可转动地连接,透明护盖结构41与控制组件20电性连接。通过将透明护盖结构41环绕连接座12的设置,配合透明护盖结构41与控制组件20电性连接的设置,实现了透明护盖结构41环绕显示屏31转动的交互动作,能够节省交互动作需要设置的侧置按钮的空间,提高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性,增加了交互的方式,结构紧凑,同时还能够增加外观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护盖结构41的周外侧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增大摩擦的结构,例如摩擦面或者齿形面,这样便于进行交互时能够进行精准地控制和转动。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也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幕的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当智能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还可以在底托11的两侧分别设置腕带50,用于使用者的佩戴,并且由于减少了侧置按钮的设置,将透明护盖结构41设置在正面,更利于使用者的操作,不需要进行手腕弯折漏出操作空间,增加了透明护盖结构41的可玩性,并且不会沿着屏幕向外伸出透明护盖结构41,减小了整体智能穿戴设备的占用面积,增强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性,能够增强其视觉效果。底托11上设置有安装腔,各部件之间结构安装更加紧凑,做好隔电措施后,底托11可根据需要选择比较有质感的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以供使用者的挑选。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透明护盖结构41具有筒形壁411和透明板体412,筒形壁411环绕连接座12可转动地设置,透明板体412设置于筒形壁411远离底托11的一端,透明板体412与筒形壁411固定连接。透明板体412的设置可用于显示屏31的盖板,显示屏31发出的光束透过透明板体412进行显示,进而能够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并且也给集成触控模组提供了材料的基础。筒形壁411的设置环绕连接座12能够配合圆形的连接座12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交互的作用,并且筒形壁411的内侧具有一定的圆柱形空间,能够实现筒形壁411相对连接座12按压的作用,进而能够增加筒形壁411按压的设置基础,增加除了旋转外的交互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透明板体412可以设置成触摸面板或者能够传递触摸信号的结构,这样的设置使得结构紧凑,减少触摸组件与透明板体412之间的装配以及空间占用,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重量和体积,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筒形壁411和透明板体412为一体成型结构,筒形壁411和透明板体412均采用透明宝石或者玻璃制成。这样的设置结构紧凑简单,减少了两者间的装配关系,降低材料的配置,进而降低了两者连接的工序和成本,更利于生产制造。采用透明的宝石可以增加透明板体412以及筒形壁411的质感,并且在发光结构22点亮后透出透光孔122的字符折射到玻璃件上形成折射视觉上可实现多角度看到灯光效果。在佩戴手表的过程中灯光的投影区域会投影至手臂从而让人更加醒目的看到灯光的位置从而知道大概的时间是几点。采用打磨透明宝石的方式进行制作,可适用于对智能穿戴设备具有较高品质要求的使用者;采用玻璃的方式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工艺能够实现流水线化,其打磨工艺已经成熟,并且作业时间相对较短,适用于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配置,实现工厂快速化生产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筒形壁411与透明板体412的内部可以设置线路和触控模组等部件,提高集成化和整体的功能布置,增加更多的交互手段和交互方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筒形壁411和透明板体412可以在完成其他部件的装配再进行最后的封装,以保证外观结构的整体性要求。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沿靠近底托11的方向,连接座12的周外侧直径逐渐增大,筒形壁411的内径逐渐增大,连接座12的周外侧与筒形壁411的内径相配合地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筒形壁411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座12远离底托11的一端能够由较大的开口进入到筒形壁411内,能够形成更好的装配。同时,连接座12的周外侧直径逐渐增大,筒形壁411的内径逐渐增大,会形成更多的接触面积,并且将一部分筒形壁411的重量由连接座12承载,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筒形壁411的承载与限位,避免按压或者转动过程中对其他部件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零部件被磨损失效。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在交互上,具有多以屏幕显示做为唯一的交互方式,在交互上没有更多的可玩性的缺陷;以及,在工艺上,手表多以金属为机身玻璃作为屏幕的唯一选择,缺少了产品的创新性。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在交互体验上,进行创新设计,增加更多的操作可玩性。突破以往的以屏幕作为唯一显示通道,新增了以侧面灯光的效果来表达时间是一种新的体验与交互方式,在续航性上,使用灯光的表达时间方式减少了屏幕来看时间的次数从而大大减少了手表的能耗。既可以实现能源的消耗,又可以满足多个视角看时间的需求。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结构21具体为PCB板,其周向位置分布12组发光结构22的布局,此布局参考圆形时钟显示12小时的分布位置,同时也说明连接座12上透光孔122的分布位置也是参考圆形时钟显示12小时的分布位置,透光孔122的形态具体以罗马数字形式表达12个小时;发光结构22亮灯后,光束通过透光孔122透出显示时间字符的标识出来。发光结构22亮灯后产生的时间字符折射到透明材料的透明护盖结构41上形成折射视觉上可实现多角度看到灯光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应用中,多个发光结构22可以实现全亮和全灭,例如:发光结构22全亮状态在开机与充电时显示,开机时全亮状态会出现一次,充电状态时会以呼吸灯的效果表示,充满时发光结构22保持常亮状态;发光结构22全灭状态在关机状态下保持全灭。
在进行时间表示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光亮强度进行表示,例如:两点整点时,对应发光结构22发光的Ⅱ区域为最亮,Ⅲ区域的发光结构22微微亮起,Ⅱ区域的发光结构22微微变暗,此时表达时间在往三点方向走,表达的时间在两点到两点半之间,Ⅱ区域和Ⅲ区域的发光结构22同为中间亮度,此时表示的时间在两点半,Ⅲ区域的发光结构22变的更亮,Ⅱ区域的发光结构22变暗,此时表示时间在两点半到三点之间,最终,Ⅲ区域的发光结构22为最亮此时表达显示时间是三点。此为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能够根据其结构所得出的一些简单应用,并不限定本申请中所有实施例仅有上述功能。
为了增加交互组件40的交互功能,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应用中,筒形壁411远离透明板体412的一端还可以设置触发结构,触发结构与电路板结构21电性连接,触发结构具体可以是压力传感器,通过按压透明板体412使得压力传感器传递压力,进而电路板结构21根据得到压力信息转换成其他的交互作业信息,以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可玩性。
进一步地,触发结构可以环绕设置在连接部123与底托11之间弧形结构,对应连接在筒形壁411远离透明板体412的一端,且触发结构与筒形壁411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件抵推筒形壁411保持未触发的状态,这样的设置结构紧凑,并且筒形壁411具有复位的功能。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组件(10),包括相连接的底托(11)和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上预设有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122),多个所述透光孔(122)与计时周期内的多个计时点一一对应;以及
控制组件(20),包括电路板结构(21)和多个发光结构(22),所述电路板结构(21)设置于所述连接座(12)内,多个所述发光结构(22)与多个所述透光孔(12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光结构(22)均与所述电路板结构(21)电性连接,且所述发光结构(22)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孔(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包括位于两端的筒状部(121)与连接部(123),所述筒状部(121)沿轴向分布的各处内径一致,所述连接部(123)的内径沿背离所述筒状部(121)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所述透光孔(122)分布在所述筒状部(121)或所述连接部(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结构(22)对应所述多个透光孔(122)绕同一圆周分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122)按照钟表的数字顺序设置成数字形状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形状为罗马数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122)与所述发光结构的数量均为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交互组件(40),所述交互组件(40)包括透明护盖结构(41),所述透明护盖结构(41)与所述连接座(12)可转动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护盖结构(41)具有筒形壁(411)和透明板体(412),所述筒形壁(411)环绕所述连接座(12)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透明板体(412)设置于所述筒形壁(411)远离所述底托(11)的一端,所述透明板体(412)与所述筒形壁(41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壁(411)与所述透明板体(412)均采用透明宝石或者玻璃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壁(411)和所述透明板体(412)一体成型。
CN202321940984.2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20651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984.2U CN2206510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984.2U CN2206510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1076U true CN220651076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0984.2U Active CN220651076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1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4802B2 (ja) ガラスの機能を実行する光学ガイドを有する時計
US6729738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s for watches and other instruments
US10317845B2 (en) Smart wristband with rotatable dial
JP2007279020A (ja) 装着型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着型電子機器を用いた生体測定装置
TW200302407A (en) Luminous hands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particularly in a timepiece
JP2002540411A (ja) 時計、計器、および類似の装置のための照明装置
CN216043103U (zh) 发光门把手及冷柜门
CN22065107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3259897A (zh) 彩色设备照明
US4250575A (en) Illuminator for analog timepiece dial
JPH10206560A (ja) 化粧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化粧部材を用いた時 計装置
US5894456A (en) Timepiece including luminous elements
KR101644944B1 (ko) 가상의 시침과 분침을 형상화하는 빛을 이용한 조명 시계
JP3095667U (ja) 光投影型の装飾品
US20040212988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s using LEDs
CN201853093U (zh) Led光束指针时钟
JP7402914B2 (ja) 局所的照光を行う計時器
CN220651077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2965912U (zh) 电子设备
CN201191359Y (zh) 设有导光板的手表
CN215936495U (zh) 一种智能吊坠
JP5793997B2 (ja) 発光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066183U (ja) 文字板が発光する腕時計の構造
CN209879270U (zh) 一种光效时钟
CN219456739U (zh) 一种多重显示表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