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3690U -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3690U
CN220643690U CN202322190281.9U CN202322190281U CN220643690U CN 220643690 U CN220643690 U CN 220643690U CN 202322190281 U CN202322190281 U CN 202322190281U CN 220643690 U CN220643690 U CN 220643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base layer
rigid base
rigid
modified asph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02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强
郭彦领
周德勋
卢静
蒙健生
兰天宇
顾建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02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3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3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3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环境温度应力变化导致的公路抗车辙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半刚性基层形成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的下方;半刚性基层预制有多个半刚性结构;半刚性结构沿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半刚性结构沿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半刚性基层的下方为基层;本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在半刚性基层中预制半刚性结构,且在路面的宽度方向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半刚性基层的完整性,其还具有应力传导的作用,以缓解因环境温差较大下,由车辙导致的半刚性基层的受力不均。

Description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趋势下,随着公路里程的覆盖,公路的使用性能的要求越发提高;
而现行方式中,随着大数据统计的不断完善,关于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各项数据中表明,车辙是公路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即车辙为公路损耗的主要病害;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9114268U,专利名称《一种抗车辙的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改进的优势在于排水性能良好,抗车辙性能好,且不易产生路面飞散、裂缝等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而该技术方案以排水性能作为主要技术指标,使用的场景的局限性大,尤其是针对地区的公路建设,如更为经济适用的宽幅较低的公路,由于长里程公路建设总体的布局,排水性能依据地势进行改善解决,而更多的矛盾这局限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对于抗车辙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环境温度应力变化导致的公路抗车辙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该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包括: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
半刚性基层20,形成在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的下方;
半刚性基层20预制有多个半刚性结构100;
所述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
多个所述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半刚性基层20的下方为基层30。
具体地,多个所述半刚性结构100的所述间隔的距离范围为5-10米。
具体地,相邻的所述半刚性结构100的间隔距离相等。
具体地,所述基层30的厚度范围为25-30cm,所述基层30为10%的石灰土料。
具体地,所述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两层,每层厚度范围为17-20cm。
具体地,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包括:
厚度相同的、且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
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的厚度范围为4-6cm;
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为SMA-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
所述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为AC020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所述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为AC025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具体地,所述半刚性基层20为二灰碎石;
所述半刚性基层20在路面的两侧形成有预制缝结构40;
所述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
所述半刚性基层20的两侧分别布置一组所述预制缝结构40、且所述预制缝结构40位于所述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交界处;
所述预制缝结构40构造出一朝向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开口空间401。
具体地,所述半刚性结构100包括:
沿路面宽度方向布置的多个等间距布置弧形筋拱101,所述弧形筋拱101预制在所述第一半刚性基层21;
相邻的弧形筋拱101之间通过连接筋102连接;
所述连接筋102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内;
其中,与所述开口空间401相邻的弧形筋拱101连接一延伸筋103;
所述延伸筋103能够从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开口空间401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在半刚性基层中预制半刚性结构,且在路面的宽度方向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半刚性基层的完整性,其还具有应力传导的作用,以缓解因环境温差较大下,由车辙导致的半刚性基层的受力不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刚性结构的布置方式的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半刚性基层20、半刚性结构100、基层30;
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第一半刚性基层21、第二半刚性基层22;
弧形筋拱101、连接筋102、开口空间401、延伸筋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当前视图中“左侧”为“第一端”,“右侧”为“第二端”,“上侧”为“第一端”,“下侧”为“第二端”,如此描述的目的在于清楚的表达该技术方案,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环境温度应力变化导致的公路抗车辙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该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请参阅图1所示,该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包括: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一般指含有高模量剂指的改型沥青混凝土;具有高韧性、减少裂缝、增强抗震性和抗风化性;
之后为半刚性基层20,形成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的下方,现有技术中涉及的半刚性基层20的材质很多,但其核心要求是保证该层结构的完整性,为此,本技术方案中,在半刚性基层20预制有多个半刚性结构100;如附图2所示,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如此布置的目的在于,半刚性结构100起到骨架的作用,另外半刚性基层20的下方为基层30。
本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在半刚性基层20中预制半刚性结构100,且在路面的宽度方向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半刚性基层20的完整性,其还具有应力传导的作用,以缓解因环境温差较大下,由车辙导致的半刚性基层20的受力不均。
需要说明的是,该技术方案适用于幅宽较窄的公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半刚性结构100的间隔的距离范围为5-10米;相邻的半刚性结构100的间隔距离相等。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请参阅图1所示,基层30的厚度范围为25-30cm,基层30为10%的石灰土料。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请参阅图1所示,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两层,每层厚度范围为17-20cm,本技术方案提供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分别为,上层17cm,下层20cm。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请参阅图1所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包括:厚度相同的、且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
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的厚度范围为4-6cm;
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为SMA-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需要说明的是:SMA-1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使用沥青、集料、矿粉、添加剂等原材料,通常选择工程附近石料场粒径3~5mm、5~10mm、10~15mm的辉绿岩和粒径0~3mm的石灰岩机制砂;要求技术检测指标为吸油率为纤维质量的9倍、含水率5%左右、pH值8.42。
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为AC020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是主要的找平层的设计目的;
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为AC025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则作为市面上最主要的改性沥青混凝土的使用,用于节约施工成本。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请参阅图1所示,半刚性基层20为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20在路面的两侧形成有预制缝结构40;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半刚性基层20的两侧分别布置一组预制缝结构40、且所述预制缝结构40位于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交界处;预制缝结构40构造出一朝向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开口空间401,预制缝结构40作为主要的作为应力释放的缓冲区域,主要为了配合半刚性结构100,具体包括:
沿路面宽度方向布置的多个等间距布置弧形筋拱101,弧形筋拱101预制在第一半刚性基层21;相邻的弧形筋拱101之间通过连接筋102连接;连接筋102布置在第二半刚性基层22内;其中,与开口空间401相邻的弧形筋拱101连接一延伸筋103;延伸筋103能够从第二半刚性基层22延伸至对应的开口空间401内;
具体的原理是,在温差、车辙载荷的作用下,相邻的弧形筋拱101之间通过连接筋102连接本身使得其在拱顶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即载荷的势力作用位置大概率能够在拱顶之上,即使在相邻的弧形筋拱101之间,且在复杂温差作用下导致的应力不均,也可通过连接筋102、延伸筋103进行释放,开口空间401作为调节区域,而且该设计使得半刚性基层20在载荷的作用下导致的松散的情况得到改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
半刚性基层(20),形成在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的下方;
半刚性基层(20)预制有多个半刚性结构(100);
所述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
多个所述半刚性结构(100)沿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半刚性基层(20)的下方为基层(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半刚性结构(100)的所述间隔的距离范围为5-10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半刚性结构(100)的间隔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30)的厚度范围为25-30cm,所述基层(30)为10%的石灰土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两层,每层厚度范围为17-2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10)包括:
厚度相同的、且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
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的厚度范围为4-6cm;
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1)为SMA-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
所述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2)为AC020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所述第三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3)为AC025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刚性基层(20)为二灰碎石;
所述半刚性基层(20)在路面的两侧形成有预制缝结构(40);
所述半刚性基层(20)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
所述半刚性基层(20)的两侧分别布置一组所述预制缝结构(40)、且所述预制缝结构(40)位于所述第一半刚性基层(21)和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交界处;
所述预制缝结构(40)构造出一朝向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的开口空间(4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刚性结构(100)包括:
沿路面宽度方向布置的多个等间距布置弧形筋拱(101),所述弧形筋拱(101)预制在所述第一半刚性基层(21);
相邻的弧形筋拱(101)之间通过连接筋(102)连接;
所述连接筋(102)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内;
其中,与所述开口空间(401)相邻的弧形筋拱(101)连接一延伸筋(103);
所述延伸筋(103)能够从所述第二半刚性基层(22)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开口空间(401)内。
CN202322190281.9U 2023-08-15 2023-08-15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Active CN220643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0281.9U CN220643690U (zh) 2023-08-15 2023-08-15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0281.9U CN220643690U (zh) 2023-08-15 2023-08-15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3690U true CN220643690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0281.9U Active CN220643690U (zh) 2023-08-15 2023-08-15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3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875B (zh) 一种基于不均匀沉降的抗疲劳沥青路面
CN103498399A (zh) 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01296895Y (zh) 一种纵向裂缝破损路面修复结构
CN102051848B (zh) Hma/cc复合式路面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10712412U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
CN204174494U (zh) 一种新型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
CN107724200B (zh) 一种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20643690U (zh) 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CN204608607U (zh) 一种新型预防桥头跳车路面结构
CN218322159U (zh) 一种全厚式抗车辙路面结构
CN112982081B (zh) 一种用于道路的高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31916A (zh) 密实型聚合物乳液与纤维复合改性的水泥混凝土功能层
CN210085965U (zh)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道路结构
CN214005301U (zh) 一种钢筋复合式新旧路面搭接结构
CN205474656U (zh) 一种重载交通路面基层
CN214005300U (zh) 一种新旧路面搭接结构
CN211547141U (zh) 一种高rap掺量水性丙烯酸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
CN218492183U (zh) 一种园区重载交通道路结构
CN214497050U (zh) 一种高舒适性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0712411U (zh) 一种热反射型降温沥青路面结构
CN217733753U (zh) 一种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结构
CN220685659U (zh) 一种具有钢渣磨耗层的全钢渣式路面结构
CN217710149U (zh) 铺设于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15947771U (zh)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结构
CN211199952U (zh) 一种抗车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