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2560U -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2560U
CN220622560U CN202322403114.8U CN202322403114U CN220622560U CN 220622560 U CN220622560 U CN 220622560U CN 202322403114 U CN202322403114 U CN 202322403114U CN 220622560 U CN220622560 U CN 220622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late
elastic pad
caliper
braking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3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鑫
张旭
赵飞林
李传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31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2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2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2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卡钳包括钳体;摩擦片,安装于钳体,且在制动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可活动;复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垫,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摩擦片在第一方向的前侧,弹性垫安装在摩擦片和限位件之间;其中,在制动时,处于制动位置的摩擦片沿着第一方向挤压弹性垫;在解除制动时,弹性垫通过形变对摩擦片施加朝向初始位置的回复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钳采用钳体、摩擦片和复位组件相结合,在制动时,处于制动位置的摩擦片不仅对制动盘进行制动,而且还挤压弹性垫,在制动解除后,弹性垫通过自身的回弹力,有利于将摩擦片从制动位置推回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于摩擦片的回位功能。

Description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定钳作为盘式制动器应用较广泛的卡钳之一,能有效解决制动力不大且制动力两侧不均匀的问题,逐渐成为高端车和赛车配备的主流卡钳。
目前大部分制动卡钳的回位功能都是靠回位弹簧实现的,但随着里程数越来越长,汽车长时间连续的进行行驶制动,会导致回位弹簧的回弹力下降,从而使拖滞力矩上升,最终制动盘只有撞击摩擦块,才能解除摩擦块与制动盘分离。
此外,对于对于采用回位弹簧来实现回位功能的卡钳来说,由于连接钳体、摩擦片和回位弹簧的导向销与销孔间隙难以配合,易于导致导向销的形状和形位尺寸偏差过大,造成钳体滑阻偏大,导致摩擦片出现偏磨现象。而摩擦片偏磨对盘式制动器的性能和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且易于导致盘式制动器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钳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采用回位弹簧导致的回弹力下降、影响制动器的寿命以及易于引起制动器产生噪音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上述卡钳。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制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卡钳,包括:钳体;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安装于所述钳体,且在制动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可活动,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制动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前侧;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垫,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钳体且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摩擦片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弹性垫安装在所述摩擦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形变;其中,在制动时,处于所述制动位置的所述摩擦片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挤压所述弹性垫;在解除制动时,所述弹性垫通过形变对所述摩擦片施加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钳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摩擦片和/或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导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套设于所述导向件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
可选地,在所述摩擦片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垫夹设于所述摩擦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挤压所述弹性垫。
可选地,一个所述摩擦片与多个所述复位组件对应。
可选地,所述摩擦片为长条形件,所述复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所述摩擦片的同一侧,且分别靠近所述摩擦片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摩擦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摩擦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可活动,每个所述摩擦片与至少一组所述复位组件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卡钳,所述卡钳为上述任一所述的卡钳;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摩擦片连接,以驱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制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在制动时,处于制动位置的摩擦片不仅对制动盘进行制动,而且还挤压弹性垫,在制动解除后,弹性垫通过自身的回弹力,有利于将摩擦片从制动位置推回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于摩擦片的回位功能。通过采用弹性垫对摩擦片施加回位的作用力,降低了几何结构的复杂性。而且,由于复位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有利于使卡钳的上方空出大量空间,使摩擦片和制动盘进行贴合摩擦的时候,具有更好的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回位弹簧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橡胶垫,不仅具有很高的弹性力,具有更大的回位力,而且具有更为稳定、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和易于制造等优点的优点,使卡钳的总拖滞力和噪音稳定降低。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回位弹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垫易于制造,且能有效的降低物料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卡钳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卡钳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卡钳的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卡钳100;
钳体10;
摩擦片20;
复位组件30;限位件31;弹性垫32;导向件3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包括钳体10、摩擦片20和复位组件30。
具体而言,摩擦片20安装于钳体10,且在制动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可活动,且在第一方向上,制动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前侧。
复位组件30包括限位件31和弹性垫32,限位件31安装于钳体10且限位件3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摩擦片20在第一方向的前侧,弹性垫32安装在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且在第一方向上可形变。其中,在制动时,处于制动位置的摩擦片20沿着第一方向挤压弹性垫32;在解除制动时,弹性垫32通过形变对摩擦片20施加朝向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包括钳体10、摩擦片20和复位组件30,其中摩擦片20安装在钳体10上,且相对于钳体10可活动。在制动时,摩擦片20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向前活动,直至紧贴制动盘的工作面,通过摩擦实现制动。第一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指方向所示。
在钳体10上还安装有复位组件30,复位组件30包括限位件31和弹性垫32,其中,限位件31安装安装在钳体10上,限位件3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摩擦片20在第一方向上的前侧。由于弹性垫32在第一方向上可以发生形变,因此,在摩擦片20沿着第一方向向前活动时,摩擦片20朝向限位件31活动,逐渐加大对于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的弹性垫32的挤压。而在释放摩擦片20时,由于被挤压的弹性垫32具有回复力,因此弹性垫32会对摩擦片20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后侧的作用力。
例如,在制动时,摩擦片20被驱动向右活动,向右挤压弹性垫32,此时,弹性垫32的左侧受到摩擦片20的挤压,右侧受到限位件31的挤压。在释放时,对摩擦片20解除向右的驱动力,此时弹性垫32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推动摩擦片20向左活动,即对摩擦片20施加朝向初始位置的作用力。同样的,在摩擦片20被驱动向左活动,向左挤压弹性垫32时,对应的限位件31也可以位于弹性垫32的左侧,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3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安装在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例如,通过将弹性垫32夹设在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或者,将弹性垫32可活动地在另设在钳体10上的安装结构上等,在此不作限定。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在制动时,处于制动位置的摩擦片20不仅对制动盘进行制动,而且还挤压弹性垫32,在制动解除后,弹性垫32通过自身的回弹力,有利于将摩擦片20从制动位置推回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于摩擦片20的回位功能。通过采用弹性垫32对摩擦片20施加回位的作用力,降低了几何结构的复杂性。而且,由于复位组件30的结构较为简单,有利于使卡钳100的上方空出大量空间,使摩擦片20和制动盘进行贴合摩擦的时候,具有更好的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回位弹簧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橡胶垫,不仅具有很高的弹性力,具有更大的回位力,而且具有更为稳定、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和易于制造等优点的优点,使卡钳100的总拖滞力和噪音稳定降低。而且,相对于回位弹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垫32易于制造,且能有效的降低物料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复位组件30还包括导向件33,导向件33安装于钳体10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摩擦片20和/或弹性垫32与导向件33滑动连接。也就是说,导向件33可以安装在钳体10上,且能够对摩擦片20和/或弹性垫32进行导向。例如,摩擦片20和弹性垫32分别与导向件33滑动副连接。其中,导向件33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及安装作用。导向件33可以采用导向螺栓,便于导向,螺栓的头部有利于限位,避免导向螺栓脱离钳体10。
例如,导向件33沿X轴方向延伸,在将摩擦片20和/或弹性垫32安装在导向件33上时,并且配合限位件31,可以约束摩擦片20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的移动,释放在Y方向的自由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起到限位和单向滑动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件31安装于导向件33在第一方向的端部,便于限位件31的安装和对弹性垫32起到限位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弹性垫32套设于导向件33上,此时弹性垫32可以为环形件,便于安装和导向,即降低了卡钳100的组装、安装难度。并且,由于弹性垫32结构简单,弹性垫32和导向件33相互配合,可以极大的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垫32为橡胶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力,并且便于加工制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摩擦片20处于初始位置时,弹性垫32夹设于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且挤压弹性垫32。例如,将弹性垫32放置在摩擦片20和限位件31之间,通过导向件33连接,并使弹性垫32处于第一方向的压缩状态,即处于导向件33的轴向的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初始位置时挤压弹性垫32,即在初始位置和制动位置,弹性垫32始终与摩擦片20保持连接,有利于对弹性垫32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个摩擦片20与多个复位组件30对应,也就是说,可以将多个复位组件30分别安装在一个摩擦片20上的多个位置,有利于对摩擦片20的多个位置同时施加复位作用力,可以有效避免摩擦片20偏磨现象,使摩擦片20磨损地更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摩擦片20为长条形件,复位组件3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复位组件30位于摩擦片20的同一侧,且分别靠近摩擦片2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摩擦片20不限于类矩形件,也可以类弧形件等。通过将两组复位组件30设置在摩擦片20的同一侧,不仅便于提升对两组复位组件30的组装效率,而且还避免对摩擦片20的制动工作过程造成干涉。并且,通过将复位组件30靠近摩擦片20在长度方向的端部,能够利用较少数量的复位组件30实现对于摩擦片20的整体性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摩擦片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摩擦片2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可活动,每个摩擦片20与至少一组复位组件30对应。可以将一个摩擦片20设置在制动盘的一侧,将另一个摩擦片20设置在制动盘的另一侧,即制动盘放置在两个摩擦片20之间。在制动时,可以通过驱动至少一个摩擦片20,实现摩擦片20对于制动盘的制动。
可选地,在摩擦片20的数量为两个时,每个摩擦片20对应两组复位组件30,一个卡钳100可以设置四组复位组件30。通过提高对于摩擦片20的施加回复力的位置的数量和优化分布,在制动时能够有效避免摩擦片20出现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磨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卡钳100和驱动件,其中卡钳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卡钳100,驱动件与至少一个摩擦片20连接,以驱动其在第一方向上活动。例如,驱动件包括活塞,在汽车进行制动时,活塞可以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两个摩擦片20紧贴在制动盘的两端工作面上,通过摩擦使汽车的动能转换成热能,最终使车辆停止。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器包括上述卡钳100,而卡钳100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器也具有同样的优点。例如,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的复位组件30的结构简单,通过取代现有技术的回位弹簧、导向销等,降低了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减轻了整个制动器的重量。又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钳100通过取消现有技术的回位弹簧、导向销等结构,使得制动盘和摩擦片20在进行贴合摩擦的时候有更好的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从而提高制动器的整体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动器。其中,用电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车辆。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器具有上述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用电设备也具有相同的优点,在此不作赘述。例如,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位组件30,有利于使得制动盘和摩擦片20的上端的外表面空间更大,更容易接触到空气,使汽车在制动时,制动盘和摩擦片20具有更好的通风性和散热性能,同时有效的降低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垫32替代现有技术的回复弹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制动器的重量,降低安装结构重量过高对汽车的不利影响。又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弹性垫32替代现有技术的回位弹簧,弹性垫32具有更大的回位力,且具有更为稳定和不容易变形的优点,使定钳总拖滞力和噪音稳定降低,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钳体;
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安装于所述钳体,且在制动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可活动,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制动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前侧;
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垫,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钳体且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摩擦片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侧,所述弹性垫安装在所述摩擦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形变;
其中,在制动时,处于所述制动位置的所述摩擦片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挤压所述弹性垫;在解除制动时,所述弹性垫通过形变对所述摩擦片施加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钳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摩擦片和/或所述弹性垫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导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套设于所述导向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擦片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垫夹设于所述摩擦片和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挤压所述弹性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摩擦片与多个所述复位组件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为长条形件,所述复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所述摩擦片的同一侧,且分别靠近所述摩擦片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摩擦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可活动,每个所述摩擦片与至少一组所述复位组件对应。
10.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钳,所述卡钳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卡钳;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摩擦片连接,以驱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
CN202322403114.8U 2023-08-31 2023-08-31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622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3114.8U CN220622560U (zh) 2023-08-31 2023-08-31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3114.8U CN220622560U (zh) 2023-08-31 2023-08-31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2560U true CN22062256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3114.8U Active CN220622560U (zh) 2023-08-31 2023-08-31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2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2210B (zh) 一种制动钳总成及汽车
CN215980559U (zh) 主动回位功能弹簧片总成及低拖滞固定式制动钳总成
KR101317152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20622560U (zh) 卡钳、制动器和用电设备
KR20150091859A (ko) 차량용 캘리퍼 브레이크
CN112572376B (zh) 盘动制动式刹车系统机器人整机
KR102477650B1 (ko) 브레이크 패드의 제조 방법
CN215720375U (zh) 一种具有良好制动效果的汽车制动器
KR20170019833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110920580B (zh) 一种汽车刹车传动系统
CN209410018U (zh) 一种重型卡车紧急刹车辅助系统
KR20130052901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용 패드 리턴 장치
KR20180059082A (ko) 모노블럭 캘리퍼 브레이크
CN219035393U (zh) 一种低拖滞固定制动钳总成
KR102477649B1 (ko) 브레이크 장치용 캘리퍼 유닛
CN216691951U (zh) 低拖滞制动钳
CN109552279A (zh) 一种重型卡车紧急刹车辅助系统
CN219827530U (zh) 一种新型低拖滞浮动式制动钳结构
CN220770011U (zh) 制动器及车辆
CN217558851U (zh) 一种汽车用固定卡钳摩擦块的主动回位结构
CN112628309B (zh) 散热良好和制动力大的盘动制动式刹车制动机器人
KR20100059145A (ko) 차량용 디스크브레이크
EP4269831A1 (en) Brake caliper assembly, brake and vehicle
CN210397486U (zh) 一种拖拉机用新型双片离合器总成
CN210734116U (zh) 一种适用于商用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