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0847U -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0847U
CN220620847U CN202321490037.8U CN202321490037U CN220620847U CN 220620847 U CN220620847 U CN 220620847U CN 202321490037 U CN202321490037 U CN 202321490037U CN 220620847 U CN220620847 U CN 220620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wall
slot
connecting pa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00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仪娉
黄英烈
刘孝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lei 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lei 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lei 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lei St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00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0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0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0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包括一承载构件、一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连接件,承载构件固定于壁面,且包括一承载部。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板件,第二连接部固定于壁面,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隔既定的距离。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三连接部以及一第一限位部,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板件,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承载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相隔一既定的距离,第二连接部固定于壁面的位置于超出板件的边缘。

Description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板件与壁面连接的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附加电路板件且将板件锁固于壁面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室内装潢中,石材由于其自然的纹理及坚固的质感,经常成为室内装潢首选的材质之一。然而石材由于重量比其他的建材大得多,因此如何将石材稳固地固定于墙面成为运用石材成为室内装潢元素的重要课题。
请参阅图1,其表示现有石材的板材安装于壁面的连接结构,其包括以螺栓M1锁固在石材板件P上的第一连接构件A以及以螺栓M2锁固在壁面W的第二连接构件B,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都呈L字形,第一连接构件A的一臂与第二连接构件B的一臂以螺栓M3锁固连接,借由两个L字形的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锁固连接后形成U字形连接结构,使板件P借由第一连接构件A承载于第二连接构件B,而且板件P也借由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锁固连接而固定于壁面W。
这种现有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结构,由于附加电路板件P及锁固板件P是在同一个位置,因此对于板件P而言只有一个支撑点,而且石材板件的重量较大,这使得承载石材板材P的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需承受相当大的剪应力,而且板材重量锁固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的螺栓M3也承受相当大的剪应力,如此第一连接构件A、第二连接构件B及螺栓M3容易弯曲变形而影响板件P与壁面W之间的连接结构。
另外,由于施工的顺序为先分别将第一连接构件A锁固板件P,将第二连接构件B锁固于壁面W,最后将板材P移动至靠近墙面W并以工具使螺栓M3锁固第一连接构件A与第二连接构件B,但此时由于板件P与壁面W之间的距离过小,而且螺栓M3锁固的位置位在板件P与壁面W之间,对于施工人员而言不易施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创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将承载与锁固的功能分成两个模块实施,使得板件与壁面具有两个支撑点,使得板件的重量能够分别在两个位置被支持,每个位置的组件不会承受过大的重量。另外当板件组装于墙面后,锁固板件的位置是高于且露出板件的边缘,不会如现有技术故位置是隐藏在板件与墙面之间,这样便于施工人员直接以工具锁固。
本创作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一实施例包括一承载构件、一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连接件,承载构件固定于壁面,且包括一承载部,承载部朝远离壁面的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板件,第二连接部固定于壁面,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隔既定的距离。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三连接部以及一第一限位部,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板件,第一限位部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承载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沿第二方向相隔一既定的距离,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连接部固定于壁面的位置于第一方向上超出板件的边缘。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一延伸部,延伸部垂直地连接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是朝相反方向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连接部的水平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更包括多个锁固件,其中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槽孔,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槽孔,多个锁固件穿过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锁固于板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三连接部于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上为错位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更包括一接合部,接合部连接第三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且相对于第三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呈倾斜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更包括一锁固件,其中第三连接部具有一第三槽孔,锁固件穿过第三槽孔锁固于板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与延伸部之间以黏胶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构件更包括一固接部,承载部垂直地连接于固接部,固接部固定于壁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更包括一锁固件,其中固接部具有一第四槽孔,锁固件穿过第四槽孔锁固于壁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构件更包括一第二限位部,其设置于承载部的末端且与固接部相对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与第一方向垂直。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更包括多个调整垫片,多个调整垫片可设置于承载构件与壁面之间、第一连接件与壁面和板件之间或/及第二连接件与板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借由分别将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板件,而且将承载构件安装于壁面,第二连接件的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承载构件的承载部,使得板件在安装于壁面时能够预先承靠于既定的位置,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锁固于壁面。如此板件能够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处得到支持,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别承受板件的重量,如此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不会承受过大的重量。另外,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的位置超过板件的边缘而露出于板件,使得施工人员便于施作锁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件承载于承载组件且第一连接件锁固于壁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板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承载构件安装于壁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借由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承载构件安装于壁面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板件及壁面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第一连接件的前视图。
其中:
10:第一连接件;
11:第一连接部;
12:第二连接部;
13:延伸部;
20:第二连接件;
21:第一限位部;
22:接合部;
23:第三连接部;
30:承载构件;
31:承载部;
32:固接部;
33:第二限位部;
40:锁固件;
111:第一槽孔;
121:第二槽孔;
231:第三槽孔;
321:第四槽孔;
A:第一连接构件;
B:第二连接构件;
D:调整垫片;
D1:长形槽孔;
G:黏胶;
L1:第一方向;
L2:第二方向;
L3:第三方向;
M1~M3:螺栓;
P:板件;
W: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其表示本创作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10、一第二连接件20以及一承载构件30。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安装于板件P上,承载构件30安装于壁面W。第二连接件20靠近于承载构件30,且第一连接件10使板件P固定于壁面W。
第一连接件10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连接部11和一第二连接部1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的延伸部13。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于延伸部13的相对两侧且都与延伸部13垂直,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朝相反方向延伸,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0为呈N字形的构件。第一连接部11具有一第一槽孔111,第二连接部12具有一第二槽孔121。第一槽孔111与第二槽孔121为长形槽孔,分别供锁固件40穿过。本实施例的锁固件40为膨胀螺栓及锁固垫片。
第二连接件20包括一第一限位部21、一接合部22以及一第三连接部23。接合部22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第一限位部21及第三连接部23,且第一限位部21与第三连接部23分别朝相反方向延伸,另外本实施例的接合部22相对于第一限位部21与第三连接部23呈倾斜状。如此,第一限位部21与第三连接部23于延伸方向上形成错位设置。第三连接部23具有一第三槽孔231,第三槽孔231为长形槽孔,用于供锁固件40穿过,本实施例的锁固件40为膨胀螺栓及锁固垫片。
承载构件30包括一承载部31、一固接部32以及一第二限位部33,固接部32与第二限位部33分别连接于承载部31的相对两侧,且固接部32与第二限位部33是与承载部31呈垂直。本实施例的固接部32与第二限位部33是朝相同方向延伸。固接部32具有一第四槽孔321,第四槽孔321为长形槽孔,用于供锁固件40穿过。本实施例的锁固件40为膨胀螺栓及锁固垫片。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板件P上钻孔,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部11由锁固件40穿过第一槽孔111锁固于板件P的钻孔上,第一槽孔111的长度大于锁固件40的直径,因此第一连接件10能够相对于锁固件40移动而调整锁固位置。在板件P上的另一位置钻孔,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三连接部23由锁固件40穿过第三槽孔231而锁固于板件P的钻孔中,第三槽孔231的长度大于锁固件40的直径,因此第二连接件20能够相对于锁固件40移动而调整锁固位置。
在壁面W上钻孔,承载构件30的固接部32借由锁固件40穿过第四槽孔321而锁固于壁面W的钻孔中,第四槽孔321的长度大于锁固件40的直径,因此承载构件30可以相对于锁固件40移动而调整锁固位置,承载构件30的固接部32锁固于壁面W之后,承载部31沿一第一方向L1延伸。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沿一第二方向L2相隔一既定距离。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及第三连接部23都沿着第二方向L2延伸,第二方向L2与第一方向L1垂直,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靠近于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由于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与第三连接部23沿着第二方向L2形成错位,在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靠近于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时,能够避免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与板件P产生干涉。另外,承载构件30的限位件33能够限制第一限位部21沿第一方向L1移动的行程,但是限位件33由于与第一方向L1垂直,因此在与第一方向L1及第二方向L2都垂直的第三方向L3上并未限制第一限位部21的移动,因此第一限位部21能够沿第三方向L3移动而适当地调整位置。
第二连接部12在锁固锁固件40之前,在第二连接部12对应于壁面W的适当位置上钻孔,然后由锁固件40穿过第二槽孔121锁固于壁面W,第二槽孔121的长度大于锁固件40的直径,因此壁面W上钻孔的位置可以沿着第二槽孔121的长度方向适当地选择,锁固件40穿过第二槽孔121锁固于壁面W,使第二连接部12固定于壁面W。为了使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的第二槽孔121超出板件P的边缘,以便于施工人员施作锁固作业,在板件P上钻设用于锁固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部11的孔的位置需适当地选择,当然也可以借由第一连接件10能够相对于锁固件40移动而使第二连接部12的第二槽孔121至少部分超出板件P的边缘,以便于锁固件40锁固于壁面W的后续作业。
最后在第二连接件202的第一限位部21与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的之间填充黏胶G,待黏胶G固化后,使第一限位部21与承载部31形成固定结构。
在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部11与板件P之间可以插置调整垫片D,用于调整第一连接部11与板件P之间的距离,插置调整垫片D的数量可以视实际施工的需求而定。同样地在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与壁面W之间也可以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用于调整第二连接部12与壁面W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三连接部23与板件P之间也可以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用于调整第三连接部23与板件P之间的距离。在承载构件30的固接部32与壁面W之间也可以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用于调整固接部32与壁面W之间的距离。每个调整垫片D具有长形槽孔D1,可以相对于锁固件40移动调整垫片D,以调整调整垫片D的位置。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及图9,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方法。
在步骤S1中,请同时参阅图6,提供一第一连接件10,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一第二连接部12。接着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请同时参阅图6,提供一第二连接件20,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限位部21以及一第三连接部23。接着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请同时参阅图7,提供一承载构件30,其包括一承载部31以及一固接部32,承载部31与固接部32垂直。接着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提供复数个调整垫片D。接着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请同时参阅图6,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锁固于板材P,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相隔一既定距离,而且使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超出板件P的边缘。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部11以锁固件40固定于板件P,同时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于第一连接件10与板件P之间以调整第一连接件10的位置,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三连接部23以锁固件40固定于板件P,同时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于第二连接件20与壁面W之间。接着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将承载构件30固定于壁面W。承载件30的固接部32以锁固件40固定于壁面W,同时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于承载件30与壁面W之间而调整承载件30的位置,而且使得承载部31朝远离壁面W的方向延伸。接着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将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抵接定位于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使得板件P由承载构件30预先承载定位。接着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中,将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以锁固件40固定于壁面W,同时插置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D于第二连接部12与壁面W之间,以便调整第一连接件10与壁面W之间的距离,而得到最稳固的组接结构。接着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中,在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限位部21与承载构件30的承载部31之间填充黏胶,待黏胶固化后,使第二连接件20与承载构件30形成固接的结构。
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0是设置较高处,而第二连接件20与承载构件30是设置于较低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也可以是设置在较低处,而第二连接件20与承载构件30是设置于较高处,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同样地也设置成超出板件P的下方边缘,以利施工人员施作锁固作业。
请参阅图10及图11,其表示本发明的板件与壁面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板件及壁面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板件P的边缘是高于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至第二连接部12的中心的距离为H,其中40mm<H<60mm,H的最佳值为50mm。如果H的值过大,即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至第二连接部12的中心的距离较大,第一连接部11的锁固力与第二连接部12的锁固力所产生的力矩较大,因而使得板件锁固至壁面的结构因较大的力矩而较不牢固。但是如果H值太小,会导致不易施工。
由于板件P的边缘是高于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连接部12,因此板件P的边缘到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的距离H1是大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至第二连接部12的中心的距离H。本实施例的50mm<H1<250mm,H1的最佳值为150mm。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是沿着同一铅直线设置,而承载构件30的位置是与第二连接件20对应,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也可以是错位设置,即不位于同一铅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借由新分别将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板件,而且将承载构件安装于壁面,第二连接件的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承载构件的承载部,使得板件在安装于壁面时能够预先承靠于既定的位置,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锁固于壁面。如此板件能够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处得到支持,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别承受板件的重量,如此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不会承受过大的重量。另外,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的位置超过板件的边缘而露出于板件,使得施工人员便于施作锁固。

Claims (10)

1.一种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将一板件固定于一壁面,该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包括:
一承载构件,固定于该壁面,且包括一承载部,该承载部朝远离该壁面的一第一方向延伸;
一第一连接件,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固定于该板件,该第二连接部固定于该壁面,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隔既定的距离H,其中40mm<H<60mm;
一第二连接件,其包括设置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三连接部以及一第一限位部,该第三连接部固定于该板件,该第一限位部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承载部;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三连接部沿该第二方向相隔一既定的距离,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垂直地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是朝相反方向延伸,且该第二连接部的水平位置高于该第一连接部的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个锁固件,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槽孔,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槽孔,该锁固件穿过该第一槽孔及该第二槽孔锁固于该板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连接件更包括一接合部,该第二连接件的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三连接部于该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上为错位设置,且该接合部连接该第三连接部和该第一限位部且相对于该第三连接部和该第一限位部呈倾斜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锁固件,其中该第三连接部具有一第三槽孔,该锁固件穿过该第三槽孔锁固于该板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载构件更包括一固接部,该承载部垂直地连接于该固接部,并利用一锁固件穿过该固接部上的一第四槽孔,使该固接部固定于该壁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载构件更包括一第二限位部,其设置于该承载部的末端且与该固接部相对设置,且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固定于该壁面的位置于该第一方向上超出该板件的边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固定于该壁面的位置于该第一方向上低于该板件的边缘,且第二连接部至该板件的该边缘的距离为H1,其中50mm<H1<250mm。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个调整垫片,该调整垫片可设置于该承载构件与该壁面之间、该第一连接件与该壁面和该板件之间或/及该第二连接件与该板件之间。
CN202321490037.8U 2023-06-12 2023-06-12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Active CN220620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0037.8U CN220620847U (zh) 2023-06-12 2023-06-12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0037.8U CN220620847U (zh) 2023-06-12 2023-06-12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0847U true CN220620847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0037.8U Active CN220620847U (zh) 2023-06-12 2023-06-12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0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1031B2 (en) Mounting clips for panel installation
US5265396A (e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ardlike building elements
KR20140055564A (ko) 건물 외장재 및 외부 단열재 설치 브라켓
KR20210093190A (ko) 면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지붕구조물
CN220620847U (zh) 板件与壁面的连接组件
JP2019027132A (ja) 横架材設置方法
KR101090852B1 (ko) 내/외장 패널 고정장치
KR200284032Y1 (ko) 줄눈크기조정이 가능한 건축외장재 고정장치
US20210320620A1 (en) Insertion rail for a solar module mounting system
TWM646433U (zh) 板件與壁面的連接組件
CN112900847A (zh) 支撑组件、模板组合的组装方法及模板组合
CN103171506B (zh) 一种带有电镀饰条的下格栅总成及其固定连接于蒙皮的方法
CN212224288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墙板连接结构
CN109226982B (zh) 一种xy运行平台系统的调整装置
CN206093478U (zh) 一种连接型材
CN213626412U (zh) 板件连接组件及板件连接结构
KR100417021B1 (ko) 건축물 외벽 치장용 석재 고정장치
CN218234149U (zh) 一种墙面找平龙骨组件
JPH1113348A (ja) 枠体の取付装置
CN109780016A (zh) 家具安装连接件
CN215889027U (zh) 一种墙板可横竖双向安装的装配式墙面系统
CN211342418U (zh) 一种预装配式窗体的调节安装机构
CN115217283A (zh) 一种墙面找平龙骨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JP3170028B2 (ja) 壁板の固定方法
JPS59165762A (ja) 建築物壁面に外装用石板を耐震的に取付け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