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7436U -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7436U
CN220617436U CN202320290160.9U CN202320290160U CN220617436U CN 220617436 U CN220617436 U CN 220617436U CN 202320290160 U CN202320290160 U CN 202320290160U CN 220617436 U CN220617436 U CN 22061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ervo
guide rail
cylinder push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01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峰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ant Temperature Precision Contro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ant Temperature Precision Contro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ant Temperature Precision Contro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ant Temperature Precision Contro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01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7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对中机构,该伺服对中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左侧模组安装座、右侧模组安装座、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左侧拖链导轨板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上述伺服对中机构,通过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和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分别驱动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在对中调整空间的两侧移动,而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则分别相向推动,伸入对中调整空间,对放置在对中调整空间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对中调整。进而实现了对进入安装底板内的操作平台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平稳地位置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料运输领域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物料产品在传送带上的输送,通过机械夹爪和传送线体的配合,可将生产制造完成的物料产品快速便捷地运送转移至各个工位,以实现物料产品的自动化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目前,运输线通常由机架、电机、传送带等部件组成,电芯在运输线上进行流水式作业,依次运输至下一个工位。
然而,物料产品从运输线上流水运输操作工位时,由于运输线通常伴随着机械震动的产生,而机械震动的产生会使得物料产品在运输线的传送带运行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也就是偏离原先从上一个工位进入传送带时的原始位置,因此当运输线上的物料产品送入操作工位平台时,该物料产品往往未能达到该操作平台对该物料产品的位置放置要求,导致时常需要人工进行调整,不利于物料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制造作业,严重地降低了整线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对进入操作平台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位置调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该伺服对中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左侧模组安装座、右侧模组安装座、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左侧拖链导轨板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
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左侧,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具有左侧让位空间,所述左侧拖链导轨板安装在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上并位于所述左侧让位空间;
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右侧,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具有右侧让位空间,所述右侧拖链导轨板安装在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上并位于所述右侧让位空间;
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滑动安装在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的导轨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滑动安装在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的导轨上;
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之间具有对中调整空间,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对中调整空间的两侧,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共同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对中调整空间的物料产品进行对中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安装在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安装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右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安装在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安装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侧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包括左侧伺服电机、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所述左侧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包括右侧伺服电机、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所述右侧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包括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所述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均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包括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所述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均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上述伺服对中机构,通过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和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分别驱动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在对中调整空间的两侧移动,而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则分别相向推动,伸入对中调整空间,对放置在对中调整空间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对中调整。同时,通过左侧模组安装座及右侧模组安装座,分别隔开左侧模组安装座及右侧模组安装座与安装底板的之间连接,使得左侧拖链导轨板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具有安装空间,以便于安装拖链,使得在拖链的作用下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左侧气缸推板模组以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在运行过程更加平稳,实现了对进入安装底板内的操作平台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平稳地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伺服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伺服对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伺服对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伺服对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伺服对中机构10,该伺服对中机构10包括:安装底板100、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右侧模组安装座120、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左侧拖链导轨板170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180。
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通过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安装在安装底板100的左侧,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与安装底板100之间具有左侧让位空间101,左侧拖链导轨板170安装在左侧模组安装座110上并位于左侧让位空间101。
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通过右侧模组安装座120安装在安装底板100的右侧,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与安装底板100之间具有右侧让位空间102,右侧拖链导轨板180安装在右侧模组安装座120上并位于右侧让位空间102。
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滑动安装在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的导轨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滑动安装在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的导轨上。
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与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之间具有对中调整空间190,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分别位于对中调整空间190的两侧,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共同用于对放置在对中调整空间190的物料产品进行对中调整。
上述伺服对中机构10,通过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和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分别驱动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在对中调整空间190的两侧移动,而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则分别相向推动,伸入对中调整空间190,对放置在对中调整空间190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对中调整。同时,通过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及右侧模组安装座120,分别隔开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及右侧模组安装座120与安装底板100的之间连接,使得左侧拖链导轨板170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180具有安装空间,以便于安装拖链,使得在拖链的作用下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以及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在运行过程更加平稳,实现了对进入安装底板100内的操作平台的物料产品进行精准平稳地位置调整。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左侧模组安装座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分别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左侧的前后两端,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安装在两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安装上。也就是说,一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通过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左侧的前端;另一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通过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左侧的后端。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的前端与一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连接固定;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的后端与另一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连接固定。这样将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稳定牢固的安装在安装底板100上,使得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运行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左侧让位空间101位于两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之间。左侧让位空间101主要是为了安装左侧拖链导轨板170,左侧拖链导轨板170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连接固定,左侧拖链21滑动设在左侧拖链导轨板170上。如此,将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及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所使用的线束装入左侧拖链21后,使得整个结构紧凑,且利用左侧拖链21的自身受力,使得线束的自重力不会影响各个模组的正常运行,提高模组运行的平稳性。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右侧模组安装座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分别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右侧的前后两端,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安装在两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安装上。也就是说,一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通过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右侧的前端;另一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通过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安装底板100右侧的后端。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的前端与一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连接固定;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的后端与另一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连接固定。这样将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稳定牢固的安装在安装底板100上,使得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运行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右侧让位空间102位于两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之间。右侧让位空间102主要是为了安装右侧拖链导轨板180,右侧拖链导轨板180两端分别与两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连接固定,右侧拖链22滑动设在右侧拖链导轨板180上。如此,将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及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所使用的线束装入右侧拖链22后,使得整个结构紧凑,且利用右侧拖链22的自身受力,使得线束的自重力不会影响各个模组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模组运行的平稳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左侧伺服运动模组130包括左侧伺服电机131、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左侧伺服电机131分别与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驱动连接。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平行设置,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两端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侧模组安装座11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分别与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滑动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右侧伺服运动模组140包括右侧伺服电机141、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右侧伺服电机141分别与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驱动连接。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平行设置,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两端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右侧模组安装座12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分别与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滑动连接。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左侧气缸推板模组150包括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51及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52,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51及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52均分别与左侧第一运动导轨132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133滑动连接。右侧气缸推板模组160包括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61及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62,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61及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62均分别与右侧第一运动导轨142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143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51由左侧第一气缸1511和左侧第一推板1512组成,左侧第一推板1512连接在左侧第一气缸1511的输出端,左侧第一气缸1511动作时带动左侧第一推板1512运动,使得左侧第一推板1512伸入或者移出对中调整空间190。同理,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52由左侧第二气缸1521和左侧第二推板1522组成,左侧第二推板1522连接在左侧第二气缸1521的输出端,左侧第二气缸1521动作时带动左侧第二推板1522运动,使得左侧第二推板1522伸入或者移出对中调整空间190。
进一步地,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161由右侧第一气缸1611和右侧第一推板1612组成,右侧第一推板1612连接在右侧第一气缸1611的输出端,右侧第一气缸1611动作时带动右侧第一推板1612运动,使得右侧第一推板1612伸入或者移出对中调整空间190。同理,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162由右侧第二气缸1621和右侧第二推板1622组成。右侧第二推板1622连接在右侧第二气缸1621的输出端,右侧第二气缸1621动作时带动右侧第二推板1622伸入或者移出对中调整空间190。
如此,由于右侧第一推板1612与左侧第一推板1512相互对应,右侧第二推板1622与左侧第二推板1522相互对应,故在右侧第一推板1612、左侧第一推板1512、右侧第二推板1622以及左侧第二推板1522的共同作用下,对处于中间工位的对中调整空间190的产品进行对中调整,可保证结构高速运行的同时也能保证精度以及平稳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左侧模组安装座、右侧模组安装座、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左侧拖链导轨板以及右侧拖链导轨板,
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左侧,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具有左侧让位空间,所述左侧拖链导轨板安装在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上并位于所述左侧让位空间;
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通过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右侧,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具有右侧让位空间,所述右侧拖链导轨板安装在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上并位于所述右侧让位空间;
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滑动安装在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的导轨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滑动安装在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的导轨上;
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与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之间具有对中调整空间,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对中调整空间的两侧,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共同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对中调整空间的物料产品进行对中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安装在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安装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右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安装在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安装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伺服运动模组包括左侧伺服电机、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所述左侧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侧模组安装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伺服运动模组包括右侧伺服电机、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所述右侧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右侧模组安装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伺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气缸推板模组包括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所述左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左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均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左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右侧气缸推板模组包括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所述右侧第一气缸推板模组及所述右侧第二气缸推板模组均分别与所述右侧第一运动导轨两端及所述右侧第二运动导轨滑动连接。
CN202320290160.9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Active CN22061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0160.9U CN22061743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0160.9U CN22061743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7436U true CN220617436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0160.9U Active CN22061743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7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772A (zh)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109396835B (zh) 一种高精度挂锁自动组装机
CN213497542U (zh) 汽车逆变器壳体定位销钉铆压装置
CN220617436U (zh) 一种伺服对中机构
CN112025785A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柔性电路板自动裁断成型方法及裁断弯曲成型设备
CN107350337B (zh) 一种生产太阳能组件短边框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4309234B (zh) Usb端子裁切装置
CN210593941U (zh) 一种治具回流设备
CN219683310U (zh) 一种多电芯高效筛选装置
CN216271396U (zh) 一种灯泡传送装置
CN214726671U (zh) 一种适用于片料的冷却一体化装置
CN217625877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池串移栽装置
CN111974929B (zh) 一种高效型铆钉机
CN219805651U (zh) 一种销钉预装装置
CN217397733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电感模具用回流输送装置
CN211052351U (zh) 一种罐身组合机的放底机构
CN220808264U (zh) 一种pin脚摆放装置
CN218102010U (zh) 一种带料端子产品及废料裁切装置
CN220561646U (zh) 用于承重型瓦楞纸的裁切装置
CN220873447U (zh) 一种电子设备按键组装设备
CN220568819U (zh) 供料缓冲装置和缓冲供料系统
CN214443240U (zh) 一种硅油减振器生产用注油孔开孔装置
CN219853034U (zh) 一种支架装配装置
CN217625876U (zh) 一种归正机构及电池串移栽装置
CN213325106U (zh) 一种电梯导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