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7422U -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7422U
CN220617422U CN202321410269.8U CN202321410269U CN220617422U CN 220617422 U CN220617422 U CN 220617422U CN 202321410269 U CN202321410269 U CN 202321410269U CN 220617422 U CN220617422 U CN 220617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goods
access unit
article contai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02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展望
邓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02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7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7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7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不同楼层的相应位置上的存取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所述垂直升降单元具有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每个存取单元的设定位置上设置有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所述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分别与每个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对准,使得所述垂直升降单元的物品拾取模块能够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取得放置有物品的物品容器并带入所述垂直升降单元进行传输或将所述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投递效率高、投递花费时间短、不会对场所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Description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储物柜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储物柜早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在现有技术中,智能储物柜安装在很多场所,例如住宅小区、办公大厦等,节省了快递员和收件人的相互等待的时间,提供了方便。但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现有的智能快递柜同样不能解决。例如,在办公区域,外卖或快餐会在中午形成一个送餐高峰,较高的楼层和较大的数量会使得大厦的电梯使用较为困难。此时,快递员送到楼层或收件人下楼取物均较为困难,其快递送达时间会变长。即使在非高峰时段,对于不同楼层的收件人而言,同样需要快递员送到其所在楼层或自己下楼到快递柜领取。因此,现有的智能快递柜对于具有较多楼层的办公大厦而言,并不能解决多用户分布于不同楼层而导致的需要不断上下楼的问题,同样存在投递效率低、投递花费时间长、对场所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投递效率低、投递花费时间长、会对场所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投递效率高、投递花费时间短、不会对场所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不同楼层的相应位置上的存取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所述垂直升降单元具有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每个存取单元的设定位置上设置有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所述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分别与每个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对准,使得所述垂直升降单元的物品拾取模块能够通过对应的垂直货物进出口和平面货物转移端口进入对应的存取单元,由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取得放置有物品的物品容器并带入所述垂直升降单元进行传输或将所述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用于将物品容器由所在的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将取出并传输到该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或由所述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接收物品容器并传输到所述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上;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由准备移动或接收的物品容器的底面接触该物品容器,通过设置在物品容器的底面的第一固定孔使得所述物品容器与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连接并随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第一伸出模块;所述第一伸出模块包括滑块板和设置在所述滑块板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在所述滑块板伸出到位且所述升降板升起时,伸入所述物品容器的底面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使得在所述滑块板收回时将所述物品容器带回所述第一承载平台。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设置有伸缩电机,通过伸缩同步带带动所述滑块板也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直线导轨移动,使得所述滑块板和安装在所述滑块板上的升降板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承载平台。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板上安装有升降螺杆电机,所述升降螺杆电机的螺杆转动使得所述升降板上的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改变,从而带动升降板升起或降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拾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垂直货物进出口取得对应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位置上的、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或将该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对应的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所述物品拾取模块通过设置在所述物品容器的后端面的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物品容器连接,使得所述物品容器随所述物品拾取模块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拾取模块包括第二承载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第二伸缩模块;所述第二伸缩模块包括滑动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在所述滑动块伸出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时,由所述物品容器的后端面上的第二固定孔进入所述物品容器,并在进入设定距离后,所述连接臂中的旋转轴转动,使得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端面上的钩片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物品容器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模块上,并随所述第二伸缩模块的移动而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旋转时通过同步带带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螺杆旋转,使得通过螺母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滑动块沿直线导轨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二承载平台。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上还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联动组件使得安装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钩片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还包括套接在所述旋转轴外部的压缩套,所述压缩套在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物品容器是被压缩后退,由旋转轴端部以及钩片进入所述物品容器内部;在所述压缩套后退设定距离后触发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位置感应器,从而使得所述旋转电机开始旋转。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各楼层均设置有存取单元,在各层之间设置有垂直升降单元,且垂直升降单元和各层上的存取单元的设置位置使得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的各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对准,使得物品或放置在物品容器中的物品能够通过上述端口,在垂直升降单元和各存取单元的配合下,实现在各存取单元之间的转移。这样,投递员可以在底层的存取单元进行投递,由该系统自动地将物品转移到收件人所在楼层的存取单元。这就实现了快递员不用到目标楼层,收件人也不需要下楼取件的投递方式。因此,其投递效率高、投递花费时间短、不会对场所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实施例中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垂直升降单元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垂直升降单元的物品拾取模块伸出时与物品容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所述实施例中物品拾取模块与物品容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所述实施例中物品拾取模块收回垂直升降单元时与物品容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实施例中物品拾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实施例中物品容器在存取单元中放置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所述实施例中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实施例中输送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不同楼层的相应位置上的存取单元(11、12和13)和垂直升降单元2;所述垂直升降单元2具有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21、22和23,参见图2),每个存取单元(11、12或13)的设定位置上设置有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图1中未示出),该平面货物转移端口通常设置在存取单元的背部,并与上述垂直升降单元2设置在同一楼层的垂直货物进出口(21、22或23)对准或通过外壳连通;这样,所述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分别与每个分布在不同楼层的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对准,使得所述垂直升降单元2的物品拾取模块能够通过对应的垂直货物进出口和平面货物转移端口进入对应的存取单元,由该存取单元(11、12或13)的输送模块上取得放置有物品的物品容器并带入所述垂直升降单元2进行传输或将所述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所述存取单元(11、12或13)的输送模块上。
整体上来说,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个楼层的存取装置的结构和控制系统可以和现有的、使用托盘或容器装载物品的智能储物柜相同或相似,只要其输送模块能够将带有物品的托盘或容器传输到指定的位置,且该指定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垂直升降单元配合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即可。同时,上述垂直升降单元也是如此,只要能够配合上述存取单元实现在上述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实现托盘或容器在楼层之间的传输转换即可。例如可以是现有的多段式传输带的传输等等。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为了保证不同方向的传输稳定性,采用了一种特制的物品容器来放置物品,于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垂直升降单元2的物品拾取模块和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的结构也具有独特的结构,而存取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的其他部分,同样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
具体来讲,如图3-图6所示,所述垂直升降单元2中的物品拾取模块4用于在所述垂直货物进出口取得对应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位置上的、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或将该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对应的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即实现存取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之间的物品转移或物品交换。在图3中,所述物品拾取模块4通过设置在物品容器3的后端面的第二固定孔32与所述物品容器3连接,使得所述物品容器3随所述物品拾取模块4的移动而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物品拾取模块4包括第二承载平台4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41上的第二伸缩模块42;所述第二伸缩模块42包括滑动块43和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3上的连接臂44;所述连接臂44在所述滑动块43伸出所述第二承载平台41时,由所述物品容器3的后端面上的第二固定孔32进入所述物品容器3,并在进入设定距离后,所述连接臂44中的旋转轴442转动,使得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42端面上的钩片441旋转(请参见图6),进而使得所述物品容器3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模块42上,并随所述第二伸缩模块42的移动而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承载平台41上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45,所述第二伸缩电机45旋转时通过同步带451带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螺杆46旋转,使得通过螺母连接在所述螺杆46(该螺母固定在滑动块43上并套接在螺杆46上)上滑动块43沿直线导轨47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二承载平台41。所述滑动块43上还设置有旋转电机48,所述旋转电机48通过联动组件481使得安装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旋转轴442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在所述旋转轴442上的钩片441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44还包括套接在所述旋转轴外部的压缩套,所述压缩套在所述旋转轴442伸入所述物品容器是被压缩后退,由旋转轴442端部以及钩片441进入所述物品容器内部;在所述压缩套后退设定距离后触发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位置感应器49,从而使得所述旋转电机48开始旋转,并在旋转90度后停止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位置感应器49可以是一个光电限位开关,当压缩套后退设定距离时(此时,旋转轴442伸入物品容器3一定深度,钩片441已经超过物品容器3的后端面的内表面而进入其内部),压缩套上的遮光片遮挡住该光电限位开关的光路,触发该光电限位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当完成或实现由上述存取单元取得物品或物品容器3后,上述垂直升降单元的第二伸缩模块42收回到上述第二承载平台41上,此时,其上的物品容器3被带回到上述第二承载平台41上方,也就是处于上述垂直升降单元2内,图5示出了此时第二承载平台41和物品容器3之间的位置关系。本市实施例中驱动或带动上述第二承载平台41在楼层之间移动的机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实现垂直方向上物品传输的结构。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实现物品和物品容器3在不同楼层的存取单元之间移动的一个关键,是实现存取单元(11、12、13)和垂直升降单元2之间的放置有物品的物品容器3转移。而另一个较为关键的动作,是在一个楼层的存取单元中将物品容器3由其放置位置(即物品放置位置)移动指定位置,以便和垂直升降单元进行转移。而这种在存取单元内的移动,是通过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用于将物品容器3由所在的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将取出并传输到该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或由所述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接收物品容器3并传输到所述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上;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由被其移动或接收的物品容器3的底面接触该物品容器3,通过设置在物品容器3的底面的第一固定孔31使得所述物品容器3与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连接并随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物品容器3放置在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时,是放置在支架15上的。也就是说,存取单元具有多个物品放置单元列,在一个物品放置单元列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架15,每个支架15上放置一个物品容器3,形成物品放置单元。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一个物品容器3和一个支架15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7中,所述支架15包括两个侧边151和将所述两个侧边15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边152,所述两个侧边151具有向上凸起的边沿,用于在左右方向上限制其上的物品容器3的位置;所述连接边152设置在所述两个侧边151与箱门相邻的一端,即存取单元的前边;所述物品容器3可以由所述支架15的后边放入所述支架15,并推动所述物品容器3向前边靠近,直到接触到上述连接边152。同时在图7中,还明确地指出了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的位置。
为了在上述物品容器3放置在支架15上时能够确定其与支架15之间的位置,或者说为了将物品容器3固定在支架15上,所述连接边152上设置有电磁铁16,该电磁铁16通过电磁铁安装板153安装在连接边152上,所述电磁铁16具有在其线圈通电时收回断电时伸出的定位轴(图中未示出);所述定位轴伸出时进入设置在所述物品容器的底面上的电磁铁定位孔(图中未示出),该定位孔设置在物品容器3靠近连接边152的底面上,电磁铁16的定位轴伸入时确定所述物品容器3与所述支架15之间的相对位置。当上述伸缩组件7将物品容器3由上述支架15上取走时,在上述伸缩组件7就位后,需要先将上述电磁铁16的定位轴收回,便于将物品容器3移动。实际上,上述电磁铁16的存在,使得伸缩组件7对于物品容器3准确定位更为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包括底板5、支撑放置组件6和第一伸缩组件7;所述支撑放置组件6安装在所述底板5上,用于对所述伸缩组件收7回时带来的物品容器3进行限位和支撑;所述底板5上还设置有第一伸缩电机71,所述第一伸缩电机71通过第一伸缩同步带711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沿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的第一直线导轨72伸出所述底板5或收回。
第一伸缩组件7包括滑块板75、升降板76、升降电机74和定位柱73;所述滑块板7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同步带711上,所述滑块板75底部设置有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72上的滑槽751(参见图5);第一升降电机74安装在所述滑块板75上,所述升降电机74转动驱动所述升降板76升起或降下;所述定位柱73设置在所述升降板76的顶面的设定位置,所述升降板76在物品容器3的下方升起时,所述定位柱73进入所述物品容器3的底面的第一固定孔31(参见图7),固定所述物品容器3和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上述物品容器3跟随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的动作而移动。
所述升降电机74驱动垂直于所述滑块板75的第一螺杆77旋转,所述升降板76上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77上的第一螺母78,所述第一螺杆77的旋转使得套接在其上的第一螺母78在该螺杆77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对所述升降板76的高度的调整。
为了使得升降板76的升降较为稳定,所述升降板76上还设置有升降导向杆79,所述升降导向杆79穿过设置在所述滑块板75上的升降导向孔752,所述升降导向孔752中设置有直线轴承80,所述升降导向杆79穿过所述直线轴承80。也就是说,升降导向杆79套接直线轴承80后,整体穿过或安装在上述升降导向孔752内。这样,当上述升降板76随螺母78在螺杆77上移动时,整个升降板76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稳定地升起或落下。
除了上述的定位柱73和物品容器3的底面的第一固定孔31的配合确定该物品容器3和第一伸缩组件7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外,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中还包括定位滚轮81,所述定位滚轮81通过定位滚轮安装轴82设置在所述升降板76顶面的设定位置上,所述升降板76上升且所述定位柱73进入上述第一固定孔31中时,所述定位滚轮81在所述物品容器3外,沿所述物品容器3的后端面(或后表面)滚动,与穿过所述物品容器3的底面上第一固定孔31的所述定位柱73配合,进一步固定所述物品容器3和第一伸缩组件7之间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输送模块实现了由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将物品容器3取得并输送到设定位置以便和垂直升降单元进行物品交接移动的功能,其自然涉及对上述输送模块本身或携带了物品容器3的输送模块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功能,这些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方案,例如,同步带、传输带、导轨和滑槽等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置在不同楼层的相应位置上的存取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所述垂直升降单元具有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每个存取单元的设定位置上设置有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所述多个垂直货物进出口分别与每个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对准,使得所述垂直升降单元的物品拾取模块能够通过对应的垂直货物进出口和平面货物转移端口进入对应的存取单元,由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取得放置有物品的物品容器并带入所述垂直升降单元进行传输或将所述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用于将物品容器由所在的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将取出并传输到该存取单元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或由所述平面货物转移端口接收物品容器并传输到所述存取单元的放置位置上;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由准备移动或接收的物品容器的底面接触该物品容器,通过设置在物品容器的底面的第一固定孔使得所述物品容器与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连接并随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第一伸出模块;所述第一伸出模块包括滑块板和设置在所述滑块板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在所述滑块板伸出到位且所述升降板升起时,伸入所述物品容器的底面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使得在所述滑块板收回时将所述物品容器带回所述第一承载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设置有伸缩电机,通过伸缩同步带带动所述滑块板也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直线导轨移动,使得所述滑块板和安装在所述滑块板上的升降板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承载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板上安装有升降螺杆电机,所述升降螺杆电机的螺杆转动使得所述升降板上的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改变,从而带动升降板升起或降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拾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垂直货物进出口取得对应的平面货物转移端口位置上的、该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或将该物品拾取模块上的物品容器放置到对应的存取单元的输送模块上;所述物品拾取模块通过设置在所述物品容器的后端面的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物品容器连接,使得所述物品容器随所述物品拾取模块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拾取模块包括第二承载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第二伸缩模块;所述第二伸缩模块包括滑动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在所述滑动块伸出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时,由所述物品容器的后端面上的第二固定孔进入所述物品容器,并在进入设定距离后,所述连接臂中的旋转轴转动,使得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端面上的钩片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物品容器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模块上,并随所述第二伸缩模块的移动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旋转时通过同步带带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螺杆旋转,使得通过螺母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滑动块沿直线导轨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二承载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上还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联动组件使得安装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钩片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还包括套接在所述旋转轴外部的压缩套,所述压缩套在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物品容器是被压缩后退,由旋转轴端部以及钩片进入所述物品容器内部;在所述压缩套后退设定距离后触发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位置感应器,从而使得所述旋转电机开始旋转。
CN202321410269.8U 2023-06-05 2023-06-05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Active CN220617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0269.8U CN220617422U (zh) 2023-06-05 2023-06-05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0269.8U CN220617422U (zh) 2023-06-05 2023-06-05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7422U true CN220617422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0269.8U Active CN220617422U (zh) 2023-06-05 2023-06-05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7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413678B2 (en) Storage cabinet
CN210133562U (zh) 用于插入和接收包裹的包裹终端
US11922755B2 (en) Automated parcel terminal
CN111429660A (zh) 一种多功能货柜
CN109795834A (zh) 一种储物柜及储物柜控制方法
CN220617422U (zh) 在不同楼层之间转移存储物品的系统
CN116946596A (zh) 一种自动搬运拣货机器人及其搬运方法
CN109222600B (zh) 升降式批量投递信报箱及其投递控制方法
US20240025643A1 (e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omprising an access station compartment
US20240034559A1 (en) A dual carriage access station for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212624257U (zh) 物品智能存取装置
CN220357634U (zh) 便于再次移动放入物品的存放装置
CN209889592U (zh) 一种用于储料的智能仓储结构
CN212023749U (zh) 静置固化系统
CN110856586B (zh) 货物存取系统
CN210192660U (zh) 一种药瓶灌装线下料码垛机构
CN112830141A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
CN220300329U (zh) 一种自动搬运拣货机器人货叉
CN214691545U (zh) 一种立体货柜
CN219428908U (zh)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JPH0742376Y2 (ja) 使用済食器の搬送機構を備えた巡回搬送飲食台および使用済食器用盆の昇降制御装置
CN217457344U (zh) 一种仓储运输轨道
JPH01303210A (ja) 自動保管検索装置およびその搬入機構ならびに搬出機構
CN218595192U (zh) 一种自动立体仓储堆垛装置
CN219585769U (zh) 货叉装置及仓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