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3899U -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3899U
CN220613899U CN202322101599.5U CN202322101599U CN220613899U CN 220613899 U CN220613899 U CN 220613899U CN 202322101599 U CN202322101599 U CN 202322101599U CN 220613899 U CN220613899 U CN 22061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lectric hammer
impact
gear box
disc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15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宝雷
陈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ull T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ull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ull T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ull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15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3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涉及电动工具的技术领域,包括气缸、齿轮箱和缓冲机构;气缸上设置有环形阶梯,齿轮箱对应环形阶梯设置有阶梯台,缓冲机构通过环形阶梯与气缸连接,气缸通过缓冲机构与齿轮箱的环形台形成撞击面,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环形阶梯的接触面积;利用缓冲机构增大撞击面,能够更好的将冲击动能释放扩展至齿轮箱的多个位置,避免了应力集中对齿轮箱造成损坏的可能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冲击能量的气缸作用在齿轮箱上,容易导致齿轮箱的结构塌陷和断裂破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背景技术
电锤是电动工具领域中最常见、使用也是最频繁的工具。电锤通常是用来对墙壁、混凝土等硬度比较大的物体工件表面进行开凿或者钻孔工作。电锤具有直接接触工件的工作头和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机构。一方面,驱动机构可以提供给工作头旋转地驱动力,使工作头绕一轴线进行旋转运动;另一方面,驱动机构还可以提供给工作头沿冲击方向的冲击力。驱动机构是通过气缸来撞击工作头来实现输出冲击力的。气缸沿冲击方向直线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工作头形成周期性的冲击,这样驱动机构产生的冲击能量便可以传递给工作头进行钻凿工作。
当工作头离开工件时,理想的情况是钻凿工作应该立刻停止;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工作头离开工件的瞬间,气缸仍然具有惯性的冲击能量,并且会向前移动,部分冲击能量是通过气缸的端面释放在齿轮箱等关联部件上,因此当这类的冲击变得频繁后,高冲击能量作用在齿轮箱上,会导致齿轮箱的结构塌陷和断裂破损,从而造成整体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冲击能量的气缸作用在齿轮箱上,容易导致齿轮箱的结构塌陷和断裂破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包括:气缸、齿轮箱和缓冲机构;
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环形阶梯,所述齿轮箱对应所述环形阶梯设置有阶梯台,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环形阶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齿轮箱的环形台形成撞击面,所述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环形阶梯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垫圈;
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气缸的外部,且所述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阶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垫圈包括垫圈本体和延伸板;
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阶梯台形成筋位槽,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垫圈本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垫圈本体套设于所述气缸的外部,所述垫圈本体用于与所述阶梯台撞击接触,且所述延伸板能够对应与所述筋位槽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梁沿着所述阶梯台的圆周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筋位槽;
所述延伸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延伸板沿着所述垫圈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延伸板与一个所述筋位槽对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垫圈本体设置为圆环结构,每个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垫圈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沿着靠近所述垫圈本体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受力面积依次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碟簧;
所述碟簧位于所述垫圈本体与所述环形阶梯之间,所述碟簧套设于所述气缸的外部,所述碟簧用于缓冲所述环形阶梯经所述垫圈本体向所述阶梯台的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碟簧以靠近所述环形阶梯的一端至另一端呈倾斜布置,所述碟簧远离圆心的外圆周与所述垫圈本体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碟簧的直径与所述垫圈本体的直径相配适,所述延伸板伸出所述垫圈本体及所述碟簧限定的圆环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锤,包括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包括:气缸、齿轮箱和缓冲机构;气缸上设置有环形阶梯,齿轮箱对应环形阶梯设置有阶梯台,缓冲机构通过环形阶梯与气缸连接,气缸通过缓冲机构与齿轮箱的环形台形成撞击面,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环形阶梯的接触面积;利用缓冲机构增大撞击面,能够更好的将冲击动能释放扩展至齿轮箱的多个位置,避免了应力集中对齿轮箱造成损坏的可能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冲击能量的气缸作用在齿轮箱上,容易导致齿轮箱的结构塌陷和断裂破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应用于电锤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安装于气缸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的齿轮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的碟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气缸;101-环形阶梯;200-齿轮箱;201-阶梯台;202-支撑梁;203-筋位槽;300-缓冲机构;301-垫圈;311-垫圈本体;321-延伸板;302-碟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包括:气缸100、齿轮箱200和缓冲机构300;气缸100上设置有环形阶梯101,齿轮箱200对应环形阶梯101设置有阶梯台201,缓冲机构300通过环形阶梯101与气缸100连接,气缸100通过缓冲机构300与齿轮箱200的环形台形成撞击面,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环形阶梯101的接触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能够应用于电锤内部,以能够对气缸100的冲击力能够缓冲和释放,以防止对齿轮箱200结构的破损;具体地,气缸100作为电锤的运动构件,在电锤工作时,电机驱动齿轮箱200减速和调节扭矩,带动曲柄和连杆驱动活塞形成曲柄滑块运动;气缸的工作腔即活塞与撞锤之间的气室,该气室压强会随着活塞往复运动形成周期性变化;撞锤左右两侧气压压强差可以驱动撞锤同活塞形成同频率的往复运动;撞锤在加速向前运动会撞击气缸100,撞击后能量会以冲击波的形式传到工作头上,工作头对工质进行破碎或者切削,由于气缸100在运动过程中会对齿轮箱200的阶梯台201形成冲击力,为了避免气缸100的环形阶梯101一直以接触面进行冲击,会导致齿轮箱200的前端的塑料件结构塌陷或断裂破损,通过在环形阶梯101上套设有缓冲机构300,缓冲机构300具有形变缓冲,同时缓冲结构能够针对齿轮箱200的阶梯台201以及延伸筋位扩大接触撞击面积,通过缓冲机构300的缓冲减能以及增大撞击面积,使得齿轮箱200的受力面积增大,减少了阶梯台201直接接受撞击的应力集中,通过计算可以使得冲击力在齿轮箱200的受力范围内,提高了齿轮箱200以及气锤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包括:气缸100、齿轮箱200和缓冲机构300;气缸100上设置有环形阶梯101,齿轮箱200对应环形阶梯101设置有阶梯台201,缓冲机构300通过环形阶梯101与气缸100连接,气缸100通过缓冲机构300与齿轮箱200的环形台形成撞击面,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环形阶梯101的接触面积;利用缓冲机构300增大撞击面,能够更好的将冲击动能释放扩展至齿轮箱200的多个位置,避免了应力集中对齿轮箱200造成损坏的可能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冲击能量的气缸100作用在齿轮箱200上,容易导致齿轮箱200的结构塌陷和断裂破损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缓冲机构300包括垫圈301;垫圈301套设于气缸100的外部,且垫圈301的直径大于环形阶梯101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垫圈301能够套设于气缸100的外部,并且垫圈301能够与环形阶梯101抵接,即当气缸100向齿轮箱200的阶梯台201冲击时,垫圈301与阶梯台201形成接触撞击,利用垫圈301增大环形阶梯101的接触面积,能够将冲击力通过垫圈301扩散至齿轮箱200上,形成缓冲释放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垫圈301包括垫圈本体311和延伸板321;齿轮箱200上设置有支撑梁202,支撑梁202与阶梯台201形成筋位槽203,延伸板321与垫圈本体311的外侧壁连接,垫圈本体311套设于气缸100的外部,垫圈本体311用于与阶梯台201撞击接触,且延伸板321能够对应与筋位槽203抵接。
本实施例中,齿轮箱200针对阶梯台201处具有轴承,在轴承端面处具有支撑梁202,支撑梁202能够与齿轮箱200的内壁形成筋位槽203,延伸板321与垫圈本体311可以呈一体成型,即垫圈本体311能够与阶梯台201形成接触撞击,同时延伸板321能够对应筋位槽203位置进行延伸扩展,延伸板321能够将气缸100传输至垫圈本体311的冲击力扩散至筋位槽203处,利用筋位槽203对冲击力进行扩散;另外,针对筋位槽203受力薄弱的位置,可以进行加强,以能够降低接触面小造成的齿轮箱200结构的塌陷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梁202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梁202沿着阶梯台201的圆周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梁202之间形成一个筋位槽203;延伸板321设置有多个,多个延伸板321沿着垫圈本体311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每个延伸板321与一个筋位槽203对应布置。
本实施例中,齿轮箱200针对轴承环形设置有多个支撑梁202,多个支撑梁202间隔布置,即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梁202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筋位槽203,延伸板321能够针对每个筋位槽203的位置进行具体设置,即垫圈本体311和多个延伸板321形成花型垫圈301,垫圈本体311作为中心结构与阶梯台201形成接触冲击,多个延伸板321能够将冲击能以各自的延伸方向进行扩散,通过多个延伸板321将冲击能形成花型扩散,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大接触面积,对齿轮箱200的局部位置进行最大限度的扩散,保证了对齿轮箱200的受力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垫圈本体311设置为圆环结构,每个延伸板321与垫圈本体31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本实施例中,由于垫圈本体311与阶梯台201接触的过程中,延伸板321能够插设于对应的两个支撑梁202的间隙中,通过将延伸板321与垫圈本体31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能够使得延伸板321对应筋位槽203进行延伸接触,避免了延伸板321与支撑梁202形成干涉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延伸板321沿着靠近垫圈本体3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受力面积依次增大。
本实施例中,当延伸板321与筋位槽203的底壁接触撞击时,延伸板321远离垫圈本体311的端部受力最大,通过将延伸板321的受力面积以垫圈本体311为中心向外呈增大变化,能够将齿轮箱200以及延伸板321的冲击力以最大面积进行扩散,保证了垫圈本体311以及延伸板321的每个位置的释能更加均衡,以保证了垫圈301以及齿轮箱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缓冲机构300还包括碟簧302;碟簧302位于垫圈本体311与环形阶梯101之间,碟簧302套设于气缸100的外部,碟簧302用于缓冲环形阶梯101经垫圈本体311向阶梯台201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垫圈301能够增大冲击面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冲击能的吸收和缓冲,通过在垫圈本体311与环形阶梯101之间设置有碟簧302,碟簧302具有弹性势能,即当气缸100带动碟簧302和垫圈301向阶梯台201冲击时,碟簧302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吸收冲击能,同时对气缸100施加反作用力,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垫圈301向齿轮箱200的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碟簧302以靠近环形阶梯101的一端至另一端呈倾斜布置,碟簧302远离圆心的外圆周与垫圈本体311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碟簧302的直径与垫圈本体311的直径相配适,延伸板321伸出垫圈本体311及碟簧302限定的圆环区域。
本实施例中,碟簧302可以采用圆环结构,即碟簧302套设在气缸100的外部,并且碟簧302以中心向外呈倾斜布置,即碟簧302与垫圈本体311接触的位置向中心具有间隙,当气缸100带动垫圈301和碟簧302向阶梯台201冲击时,垫圈本体311以及延伸板321会直接与齿轮箱200形成接触,此时气缸100持续运动,碟簧302以中心位置向垫圈本体311进行形变,在碟簧302形变的过程中,能够将气缸100的作用力进行抵消,当碟簧302形变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在理想状态下,当碟簧302的表面完全与垫圈本体311接触后,碟簧302随着垫圈本体311以及延伸板321对齿轮箱200的表面形成撞击,最后通过垫圈本体311对阶梯台201形成冲击,延伸板321对筋位槽203进行冲击扩散,实现了对冲击能的吸能和释放,利用整体的结构强度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电锤使用寿命的需求。
具体说明,根据冲击能即物体相互碰撞时出现的力;在碰撞或是打击过程中,物体间先突然增大而后迅速消失的力,又称冲力或是碰撞力,冲击力的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是量值可以达到很大。由牛顿第二定理可知:F=ma=m(Vt-V0)/t,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撞击时间越短,及冲量变化越大,被撞击物体所承受的撞击力也是越大。质量方面需要考虑气缸和气缸100的质量:M=0.6kg,时间撞击时间非常短很难直接测量,从4576次/min撞击频率结合经验值时间为0.003S,撞击初始速度为零,峰值速度为快要撞击的前一瞬间,结合经验值撞击速度为12m/s,以上数据带入计算F=2600N,考虑到安全裕度,整个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3000N的冲击压力才能完成耐久实验的寿命。本实施例中,根据碟簧302的结构可以计算得知,碟簧302可以吸收1200N的冲击力,通过追加碟簧302的方式利用碟簧302本身可以实现冲击弹性变形的原理,将冲击动量进一步降低。剩余的作用力通过垫圈本体311直接支撑在齿轮箱200和转套之间,将冲击动能利用垫圈本体311和延伸板321直接释放在齿轮箱200上,通过扩大接触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对齿轮箱200的面压进行扩散,保证了齿轮箱2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锤,包括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锤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对此不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00)、齿轮箱(200)和缓冲机构(300);
所述气缸(100)上设置有环形阶梯(101),所述齿轮箱(200)对应所述环形阶梯(101)设置有阶梯台(201),所述缓冲机构(300)通过所述环形阶梯(101)与所述气缸(100)连接,所述气缸(100)通过所述缓冲机构(300)与所述齿轮箱(200)的阶梯台(201)形成撞击面,所述撞击面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环形阶梯(101)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00)包括垫圈(301);
所述垫圈(301)套设于所述气缸(100)的外部,且所述垫圈(301)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阶梯(10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01)包括垫圈本体(311)和延伸板(321);
所述齿轮箱(200)上设置有支撑梁(202),所述支撑梁(202)与所述阶梯台(201)形成筋位槽(203),所述延伸板(321)与所述垫圈本体(31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垫圈本体(311)套设于所述气缸(100)的外部,所述垫圈本体(311)用于与所述阶梯台(201)撞击接触,且所述延伸板(321)能够对应与所述筋位槽(20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0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梁(202)沿着所述阶梯台(201)的圆周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202)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筋位槽(203);
所述延伸板(3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延伸板(321)沿着所述垫圈本体(311)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延伸板(321)与一个所述筋位槽(203)对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本体(311)设置为圆环结构,每个所述延伸板(321)与所述垫圈本体(31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21)沿着靠近所述垫圈本体(3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受力面积依次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00)还包括碟簧(302);
所述碟簧(302)位于所述垫圈本体(311)与所述环形阶梯(101)之间,所述碟簧(302)套设于所述气缸(100)的外部,所述碟簧(302)用于缓冲所述环形阶梯(101)经所述垫圈本体(311)向所述阶梯台(201)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302)以靠近所述环形阶梯(101)的一端至另一端呈倾斜布置,所述碟簧(302)远离圆心的外圆周与所述垫圈本体(31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302)的直径与所述垫圈本体(311)的直径相配适,所述延伸板(321)伸出所述垫圈本体(311)及所述碟簧(302)限定的圆环区域。
10.一种电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
CN202322101599.5U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Active CN22061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1599.5U CN22061389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1599.5U CN22061389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3899U true CN220613899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1599.5U Active CN22061389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3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8265B2 (en) Impact power tool
US7523791B2 (en) Impact power tool
US7591326B2 (en) Power tool
RU2507060C2 (ru)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AU2007328547B2 (en) Breaking machine shock absorbing system
CN102343576B (zh) 冲击工具
JP5294826B2 (ja) 打撃工具
US20070039749A1 (en) Impact power tool
JP4509890B2 (ja) 衝撃式作業工具
US20130048327A1 (en) Impact tool
RU2606139C2 (ru)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JPWO2016017545A1 (ja) 打撃工具
JP4815362B2 (ja) 衝撃式作業工具
CN220613899U (zh) 用于电锤的耐冲击结构及电锤
EP2199031B1 (en) Impact tool
CN208323277U (zh) 一种气缸内部缓冲减震结构及其电锤或锤砖
CN111926161A (zh)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及其强化装置
JPH0141575Y2 (zh)
CN212385407U (zh) 一种安装于电镐上的冲击装置
CN215848020U (zh) 冲击工具
CN2532952Y (zh) 一种具耐损耗的打钉枪缓冲装置
JP2007038311A (ja) 衝撃工具
CN204504100U (zh) 一种锻锤
JP5525085B1 (ja) エアーハンマーブレーカ
JP4939965B2 (ja) 衝撃式作業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