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3659U -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3659U
CN220613659U CN202321757093.3U CN202321757093U CN220613659U CN 220613659 U CN220613659 U CN 220613659U CN 202321757093 U CN202321757093 U CN 202321757093U CN 220613659 U CN220613659 U CN 220613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workbench
bidirectional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70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雷
贠乙冬
杜月鹏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Futur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Futur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Futur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Futur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70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3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3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3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工作台的内侧顶部分别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移动台,移动台前后两端底部设置的滑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的滑杆上,移动台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与工作台的内侧固定连接,移动台的上分别设置有夹紧单元,夹紧单元的顶部分别设置夹块,该新型夹持装置,可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夹持,同时,通过夹块上的弧形槽分别与工件的外侧进行夹持,从而提高夹块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夹持的稳定性,使检测数据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磁粉检测是以磁粉做显示介质对缺陷进行观察的方法,根据磁化时施加的磁粉介质种类,检测方法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按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时间,检验方法为连续法和剩磁法,铁磁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进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
目前,在对检测的铁磁材料工件形状有圆柱状的轴类、矩形状的板类、半圆柱状的异形工件,传统的磁粉检测用的夹持装置,大都采用夹持板,对材料工件进行夹持,但是,由于夹持板为平板结构,在对轴类或者异形类工件夹持时,夹持板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工件松动,影响检测效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夹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内侧顶部分别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前后两端底部设置的滑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的滑杆上,所述移动台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与工作台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的上分别设置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的顶部分别设置夹块,所述夹块相对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夹块中部设置的通孔分别套装设置在夹紧单元顶部中心设置的螺纹杆上,所述夹块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分别于螺纹杆螺纹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移动台向工作台的中部移动,使移动台沿滑杆进行移动,从而方便移动台上的夹紧单元对工件进行夹紧,通过调整夹块,使其端部的弧形槽分别与工件的外侧进行夹持,从而提高夹块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单元包含安装槽、电机、移动块、第二滑槽和双向螺纹杆,所述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移动台的底部,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端分别与安装槽的内侧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台上设置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中心与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的设置,可驱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使其前后两端的移动块可沿第二滑槽进行移动,移动块在移动时,则可带动螺纹杆上安装的夹块进行移动,通过移动块带动夹块向中部移动,从而使夹块可对工件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块的底部分别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与移动块顶部设置的限位销活动插接。通过定位孔与限位销进行插接,从而可对夹块进行限位,不易使安装后的夹块发生转动,使夹块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得到保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料斗。通过料斗的设置,可对工件上掉落的磁粉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前侧表面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电机和电动伸缩杆分别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运行,使移动台沿滑杆和第一滑槽平稳进行移动,由于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移动台的外侧,使移动台同时向内进行移动,而通过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其上面的移动块可沿第二滑槽进行相对移动,从而使夹块同时向中部聚合夹紧,进而可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夹持;
通过将夹块上的通孔活动插装在螺纹杆上,同时将定位孔与限位销进行插合,不易使安装后的夹块发生转动,使夹块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得到保障,然后将螺母螺纹安装在螺纹杆上,从而完成夹块的安装固定,通过夹块上的弧形槽分别与工件的外侧进行夹持,从而提高夹块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夹持的稳定性,使检测数据得到保障;
综上,该新型夹持装置,可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夹持,同时,通过夹块上的弧形槽分别与工件的外侧进行夹持,从而提高夹块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夹持的稳定性,使检测数据得到保障,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磁粉检测用的夹持装置,大都采用夹持板,对材料工件进行夹持,但是,由于夹持板为平板结构,在对轴类或者异形类工件夹持时,夹持板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工件松动,影响检测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收集槽、3控制器、4第一滑槽、5夹紧单元、51安装槽、52电机、53移动块、54第二滑槽、55双向螺纹杆、6移动台、7滑杆、8限位销、9螺纹杆、10夹块、11螺母、12支撑腿、13料斗、14电动伸缩杆、1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夹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2,工作台1的内侧顶部分别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移动台6,移动台6前后两端底部设置的滑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4内部设置的滑杆7上,移动台6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4,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内侧固定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14运行,使移动台6沿滑杆7和第一滑槽4平稳进行移动,由于电动伸缩杆14分别设置在移动台6的外侧,使移动台6同时向内进行移动,工作台1的中部设置有收集槽2,收集槽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料斗13,移动台6的上分别设置有夹紧单元5,夹紧单元5的顶部分别设置夹块10,夹块10相对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槽,夹块10中部设置的通孔分别套装设置在夹紧单元5顶部中心设置的螺纹杆9上,夹紧单元5包含安装槽51、电机52、移动块53、第二滑槽54和双向螺纹杆55,安装槽51分别设置在移动台6的底部,安装槽51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55,双向螺纹杆55的前端分别与安装槽51的内侧前端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55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纹杆5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3,移动块53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台6上设置的第二滑槽54滑动连接,移动块53的顶部中心与螺纹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52运行,使双向螺纹杆55进行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55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其上面的移动块53可沿第二滑槽54进行相对移动,夹块1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母11,螺母11分别于螺纹杆9螺纹连接,夹块10的底部分别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5,定位孔15分别与移动块53顶部设置的限位销8活动插接,通过将夹块10上的通孔活动插装在螺纹杆9上,同时将定位孔15与限位销8进行插合,然后将螺母11螺纹安装在螺纹杆9上,从而完成夹块10的安装固定,工作台1的前侧表面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52和电动伸缩杆14的输入端,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电机52控制移动块53带动夹块10向中部纵向移动,同时,电动伸缩杆14推动移动台6向中部横向移动,从而使夹块10可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根据检测工件的形状,从而对夹块10进行调整,根据工件形状,工作人员可对夹块10进行调整,使夹块10上的弧形槽可与工件的外侧进行卡合,夹块10在安装过程中,使夹块10上的通孔活动插装在螺纹杆9上,同时将定位孔15与限位销8进行插合,然后将螺母11螺纹安装在螺纹杆9上,从而完成夹块10的安装固定,在对工件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3启动电动伸缩杆14,使移动台6沿滑杆7和第一滑槽4平稳进行移动,由于电动伸缩杆14分别设置在移动台6的外侧,使移动台6同时向内进行移动,以便于夹块10对工件进行横向夹紧,通过电机52运行,使双向螺纹杆55进行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55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在其转动时,使其上面的移动块53沿第二滑槽54进行相对移动,通过移动块53移动,带动其顶部安装的夹块10进行移动,通过夹块10向中部进行移动,从而对工件进行纵向夹紧,通过四个夹块10同时向中部聚合夹紧,进而可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顶部分别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移动台(6),所述移动台(6)前后两端底部设置的滑孔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4)内部设置的滑杆(7)上,所述移动台(6)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6)的上分别设置有夹紧单元(5),所述夹紧单元(5)的顶部分别设置夹块(10),所述夹块(10)相对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夹块(10)中部设置的通孔分别套装设置在夹紧单元(5)顶部中心设置的螺纹杆(9)上,所述夹块(1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母(11),所述螺母(11)分别于螺纹杆(9)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5)包含安装槽(51)、电机(52)、移动块(53)、第二滑槽(54)和双向螺纹杆(55),所述安装槽(51)分别设置在移动台(6)的底部,所述安装槽(51)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52),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55),所述双向螺纹杆(55)的前端分别与安装槽(51)的内侧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55)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5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3),所述移动块(53)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台(6)上设置的第二滑槽(5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53)的顶部中心与螺纹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0)的底部分别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5),所述定位孔(15)分别与移动块(53)顶部设置的限位销(8)活动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中部设置有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料斗(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侧表面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52)和电动伸缩杆(14)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CN202321757093.3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Active CN220613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7093.3U CN22061365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7093.3U CN22061365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3659U true CN220613659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7093.3U Active CN22061365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3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5854U (zh) 一种多功能线路板测试治具
CN205928338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108840089A (zh) 一种用于卡块的搬运装置
CN2092890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夹紧装置
CN220613659U (zh) 一种新型夹持装置
CN109506837A (zh) 一种工件动平衡调整机
WO2022077614A1 (zh) 一种提高电镀铂金表面平整度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打磨设备
CN112475999A (zh) 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
CN208953201U (zh) 一种工件动平衡调整机
CN208034510U (zh) 一种新型电气工程专用定位安装装置
CN115621188A (zh) 一种无接触高效晶圆精确测量装置
CN216504095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机械零部件多方位加工设备
CN216227983U (zh) 一种五金制品车削加工设备
CN216012184U (zh) 一种新型板材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2600979U (zh) 高延冷轧带肋钢筋磨光机
CN210236377U (zh) 一种硒鼓加工用取料装置
CN217814282U (zh) 一种基于液压油缸的液压测试设备
CN213352338U (zh) 一种柱状锻造件用探伤定位装置
CN219977270U (zh) 一种双工位螺纹综合测量机
CN220555106U (zh) 一种硬件检测工作台
CN216526148U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检测的推送对接装置
CN210678082U (zh) 一种立式高精度双端面磨床
CN220637420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5699919U (zh) 一种气检设备的定位装置
CN216264750U (zh) 一种四轴360度转向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