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0145U -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0145U
CN220610145U CN202322039293.1U CN202322039293U CN220610145U CN 220610145 U CN220610145 U CN 220610145U CN 202322039293 U CN202322039293 U CN 202322039293U CN 220610145 U CN220610145 U CN 220610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hell
port
feeding hole
dust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92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义荣
徐顺强
赵凯峰
方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reat Bridge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reat Bridge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reat Bridge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reat Bridge Pa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92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0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0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0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包括壳体和吸尘管,壳体呈漏斗状,壳体上端开有第一投料口,第一投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投料口的第一防尘盖,壳体的侧壁上开有第二投料口和吸尘连接口,第二投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投料口的第二防尘盖,壳体的下端开有用于出料的第一出料口;吸尘管的一端与吸尘连接口连通,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抽风。本方案中,通过在防尘罩装置的壳体上设置第一投料口和第二投料口,当需要投放小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二防尘盖后从第二投料口投入,当需要投放大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一防尘盖后从第一投料口投入,并通过吸尘管捕捉投料时产生的粉尘,从而大幅减少投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Description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各种粉料投入到搅拌釜中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通常搅拌釜具有一个投料口,工人在投料时,打开搅拌釜的投料口,将粉料袋直接抬起放在投料口处,解开袋口将粉料直接从投料口投至搅拌釜中。但是,这种常规的投料过程会造成严重的扬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而且还造成粉料的浪费,无法保证配方的完整性。
公开号为CN211725423U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防尘涂料搅拌桶,在该专利申请中,要向桶体内投粉料时,用手向外拉动拉手将防尘盖向外打开,之后,将装有粉料的粉料袋放进投料口,用袋夹夹住处于朝上的袋底,打开袋口或用刀割破袋口,关闭防尘盖。等一段时间后,打开防尘盖,从袋夹上取下空的粉料袋,进行下一轮投料。但是,在该方案中,当使用大包的粉料袋进行投料时,防尘盖无法关闭,从而导致防尘失效,该方案仅适用于小包的粉料袋投料防尘,不适用于大包的粉料袋投料防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既能够用于小包的粉料袋投料防尘,又能够用于大包的粉料袋投料防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装置,包括壳体和吸尘管,所述壳体呈漏斗状,壳体的上端开有第一投料口,第一投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投料口的第一防尘盖,壳体的侧壁上开有第二投料口和吸尘连接口,第二投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投料口的第二防尘盖,壳体的下端开有用于出料的第一出料口;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与吸尘连接口连通,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吸风。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防尘盖的下端与第二投料口的左右两侧铰接,当第二防尘盖打开时,第二防尘盖处于水平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投料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槽,所述第二防尘盖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设置在第二投料口的两个插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投料口处向外水平凸设有置物台。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台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侧壁上或者一体成型于壳体的侧壁上,置物台的下端于壳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过渡漏斗,所述过渡漏斗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料口和位于下端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开口大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一投料口连通,所述过渡漏斗用于承接从第一投料口投入的粉料并使粉料通过第二出料口进入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吸尘连接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投料口位于吸尘连接口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格栅网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上均设有把手。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包括搅拌釜、除尘回收装置和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安装在搅拌釜上,防尘装置的第一出料口与搅拌釜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除尘回收装置与防尘装置中的吸尘管出口连接,除尘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吸尘管内的粉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防尘罩装置的壳体上设置位于上端的第一投料口和位于侧壁的第二投料口,当需要投放小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二防尘盖后从第二投料口投入,当需要投放大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一防尘盖后从第一投料口投入,并通过吸尘管捕捉投料时产生的粉尘,从而大幅减少投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装置安装在搅拌釜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
图4是防尘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去除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
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投料口;12、第一防尘盖;13、第二投料口;131、插槽;14、吸尘连接口;15、第二防尘盖;16、第一出料口;161、格栅网罩;17、置物台;18、过渡漏斗;181、第一进料口;182、第二出料口;2、吸尘管;3、搅拌釜;4、防尘装置;5、搅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防尘装置,包括壳体1和吸尘管2,所述壳体1呈漏斗状,壳体1的上端开有第一投料口11,第一投料口11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投料口11的第一防尘盖12,壳体1的侧壁上开有第二投料口13和吸尘连接口14,第二投料口13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投料口13的第二防尘盖15,壳体1的下端开有用于出料的第一出料口16;所述吸尘管2的一端与吸尘连接口14连通,吸尘管2的另一端用于吸风。所述第一投料口11的大小大于第二投料口13的大小。通过在防尘罩装置的壳体1上设置位于上端的第一投料口11和位于侧壁的第二投料口13,当需要投放小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二防尘盖15后从第二投料口13投入,当需要投放大包粉料袋时,仅打开第一防尘盖12后从第一投料口11投入,并通过吸尘管2捕捉投料时产生的粉尘,从而大幅减少投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尘盖15的下端与第二投料口13的左右两侧铰接,当第二防尘盖15打开时,第二防尘盖15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当第二防尘盖15打开至水平位置时,第二防尘盖15可以用作放置小包投料袋的平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投料口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槽131,所述第二防尘盖15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设置在第二投料口13的两个插槽131内。为了方便放置小包投料袋,所述第二投料口13处向外水平凸设有置物台17,所述置物台1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侧壁上或者一体成型于壳体1的侧壁上。由于投料袋通常较重,为了防止置物台17损坏,置物台17的下端于壳体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由于大包投料袋通常粉料较多较重,直接从第一投料口11投入壳体1内,容易在第一投料口11处聚集造成较大的扬尘,因此,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过渡漏斗18,所述过渡漏斗18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料口181和位于下端的第二出料口182,所述第一进料口181的开口大于第二出料口182,所述第一进料口181与第一投料口11连通,所述过渡漏斗18起到导向的作用,用于承接从第一投料口11投入的粉料并使粉料通过第二出料口182进入壳体1内,防止粉料扬尘聚集在第一投料口11处。
所述第二出料口182位于吸尘连接口14的下方,所述第二投料口13位于吸尘连接口14的下方,这样,粉料从第二出料口182落下时,产生的上扬的粉尘能够及时被吸尘管2吸走,避免粉尘顺着第二出料口182从第一投料口11飞出;当粉料从第二投料口13落下时,产生的上扬的粉尘能够及时被吸尘管2吸走,避免粉尘直接从第二投料口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16设有格栅网罩161,为了方便开合第一防尘盖12和第二防尘盖15,所述第一防尘盖12和第二防尘盖15上均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包括搅拌釜3、除尘回收装置(未示出)和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防尘装置安装在搅拌釜3上,防尘装置的第一出料口16与搅拌釜3的第二进料口连通,并且,第一出料口16和第二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除尘回收装置与防尘装置中的吸尘管2出口连接,除尘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吸尘管2内的粉料,在使用时,可以将除尘回收装置中收集的粉料重新投入至搅拌釜3内,从而避免粉料的浪费,保证配方的完整性。
说明书、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无论单独还是它们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删除部分特征、增加特征或重新进行特征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吸尘管(2),所述壳体(1)呈漏斗状,壳体(1)的上端开有第一投料口(11),第一投料口(11)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投料口(11)的第一防尘盖(12),壳体(1)的侧壁上开有第二投料口(13)和吸尘连接口(14),第二投料口(13)处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投料口(13)的第二防尘盖(15),壳体(1)的下端开有用于出料的第一出料口(16);所述吸尘管(2)的一端与吸尘连接口(14)连通,吸尘管(2)的另一端用于吸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盖(15)的下端与第二投料口(13)的左右两侧铰接,当第二防尘盖(15)打开时,第二防尘盖(15)处于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料口(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槽(131),所述第二防尘盖(15)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设置在第二投料口(13)的两个插槽(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料口(13)处向外水平凸设有置物台(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侧壁上或者一体成型于壳体(1)的侧壁上,置物台(17)的下端于壳体(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过渡漏斗(18),所述过渡漏斗(18)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料口(181)和位于下端的第二出料口(182),所述第一进料口(181)的开口大于第二出料口(182),所述第一进料口(181)与第一投料口(11)连通,所述过渡漏斗(18)用于承接从第一投料口(11)投入的粉料并使粉料通过第二出料口(182)进入壳体(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口(182)位于吸尘连接口(14)的下方,所述第二投料口(13)位于吸尘连接口(14)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6)设有格栅网罩(1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盖(12)和第二防尘盖(15)上均设有把手。
10.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3)、除尘回收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安装在搅拌釜(3)上,防尘装置的第一出料口(16)与搅拌釜(3)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除尘回收装置与防尘装置中的吸尘管(2)出口连接,除尘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吸尘管(2)内的粉料。
CN202322039293.1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Active CN220610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9293.1U CN22061014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9293.1U CN22061014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0145U true CN220610145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9293.1U Active CN22061014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0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93055U (zh) 一种建筑室内除尘装置
CN220610145U (zh) 一种搅拌釜防尘系统及其防尘装置
CN217837632U (zh) 一种可有效减少灰尘的干粉砂浆运输机
CN214832265U (zh) 一种清洁车用吸尘吸叶器
CN213669790U (zh) 一种用于矿石破碎磨粉的防尘板结构
CN210751907U (zh) 一种腻子粉车间用除尘装置
CN210580068U (zh) 花椒采摘机
CN219031083U (zh) 一种新型粮坑卸料分料装置
CN217773691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13763367U (zh) 一种除尘原料仓
CN215968957U (zh) 一种制药用原材料旋转式切药装置
CN213644775U (zh) 一种衬布加工的余粉回收装置
CN220405779U (zh) 一种竹木有机废弃物破碎分选一体机
CN213557535U (zh) 半自动套袋碎纸机
CN212797416U (zh) 一种颗粒机的微颗粒物料回收装置
CN213737676U (zh) 一种植物保水剂分装装置
CN108722056A (zh) 一种竹木切削屑尘收集处理装置
CN209904045U (zh) 一种废纸打包机
CN215390787U (zh) 一种中药筛分装置
CN218610412U (zh) 一种便携式大米回收装置
CN219982801U (zh) 集尘站
CN217888086U (zh) 一种谷物剥粒机
CN217437229U (zh) 一种除尘式卸料站
CN220054990U (zh) 一种除尘储料仓
CN219648633U (zh) 一种翻砂分级仓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