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8249U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8249U
CN220608249U CN202321254630.2U CN202321254630U CN220608249U CN 220608249 U CN220608249 U CN 220608249U CN 202321254630 U CN202321254630 U CN 202321254630U CN 220608249 U CN220608249 U CN 220608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cleaning
garbage
roller
wi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46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珅
彭福宪
江昕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riosit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riosit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riosit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riosit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8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8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带构件和回收容器,清洁带构件包括环状带和至少两个辊筒,环状带可转动地环绕于至少两个辊筒外以用于拖擦待清洁面和传送垃圾。回收容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第一回收腔用于回收环状带上的第一类垃圾,环状带运动过程中至少部分的第一类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第一回收腔,第二回收腔用于回收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环状带刮出的第二类垃圾。从而将垃圾进行区分回收,降低后续垃圾的处理难度。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设备通常会设置回收容器以回收垃圾。通常会将固体垃圾与污水同时回收至回收容器内,固体垃圾与污水混合在一起,在后续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会增大垃圾的清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清洁带构件,包括环状带和至少两个辊筒,所述环状带可转动地环绕于所述至少两个辊筒外以用于拖擦待清洁面和传送垃圾;
回收容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所述第一回收腔用于回收所述环状带上的第一类垃圾,所述环状带运动过程中至少部分的第一类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所述第一回收腔,所述第二回收腔用于回收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环状带刮出的第二类垃圾。
本申请提出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回收容器设置分隔的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第一回收腔可以收集由于重力作用掉落的大体积的第一类垃圾,第二回收腔可以用于回收在外力的作用下刮出的第二类垃圾,从而将垃圾进行区分回收,降低后续垃圾的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清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回收容器与导入辅助件设于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回收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回收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清洁带构件、回收容器、第一刮拭件、第二刮拭件以及出液部件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环状带的运动方向以及第一方向;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清洁装置设置有手持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洁装置;10、清洁带构件;11、环状带;11a、传送斜面;111、第一区域;112、第二区域;113、转弯部;114、内表面;115、外表面;116、清洁端;12、辊筒;12a、第一辊筒;12b、第二辊筒;13、电机;20、回收容器;21、第一回收腔;211、开口;212、第一卡扣结构;22、第二回收腔;23、导流结构;231、导流槽;232、导流斜面;233、出水孔;24、隔档结构;25、壳体;30、导入辅助件;31、导入面;32、第二卡扣结构;40、底盘;50、第一刮拭件;51、刮板;60、第二刮拭件;61、凸缘结构;611、梳齿;70、出液部件;80、翻盖;81、固定板;90、手持杆体;110、供液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现有的清洁设备通常会设置回收容器以回收垃圾。通常会将固体垃圾与污水同时回收至回收容器内,固体垃圾与污水混合在一起,在后续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会增大垃圾的清理难度。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清洁装置,能够对垃圾进行固液分离,降低后续垃圾的处理难度。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清洁装置100,包括清洁带构件10和回收容器20,清洁带构件10包括环状带11和至少两个辊筒12,环状带11可转动地环绕于至少两个辊筒12外以用于拖擦待清洁面和传送垃圾。回收容器20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回收腔21和第二回收腔22,第一回收腔21用于回收环状带11上的第一类垃圾,环状带11运动过程中至少部分的第一类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第一回收腔21,第二回收腔22用于回收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环状带11刮出的第二类垃圾。
本申请提出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通过在回收容器20设置分隔的第一回收腔21和第二回收腔22,第一回收腔21可以收集由于重力作用掉落的大体积的第一类垃圾,第一类垃圾主要包括固体垃圾,如纸团、果皮等,当然,固体垃圾里也是会包含液体的,如吸水后的纸巾等,但这样的垃圾也是有形状的,可以被拾取的,可以被视为固体垃圾。第二回收腔22可以用于回收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刮出的第二类垃圾,第二类垃圾主要包括流动的液体垃圾,如污水,从而将垃圾进行区分回收,降低后续垃圾的处理难度,实现固液分离。
在一些使用场景中,待清洁面可以是地面,也即清洁装置100用于清洁地面。当然,在其他使用场景中,待清洁面也可以是墙面或者窗户或者天花板或者其他待清洁的表面。
可选地,如图2和图7所示,辊筒12的数量为两个,环状带11可转动地环绕于两个间隔设置的辊筒12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辊筒12的设置能够配合带动环状带11环绕转动,提升清洁效果。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辊筒12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环状带11的运动路径具有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靠近待清洁面,第二区域112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位于第一区域111的下游,环状带11在第一区域111扫入垃圾并往第二区域112的方向传送垃圾。其中,第一回收腔21的开口211位于第二区域112的下方,以使环状带11运动至第二区域112时,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少部分第一类垃圾至第一回收腔21。采用该设置方式,以便于环状带11上能够通过重力作用掉落的垃圾可以直接落入第一回收腔21内。
具体地,由于环状带11的运动为闭环运动,在从扫入垃圾开始的转动一周的范围内,第二区域112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位移第一区域111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导入辅助件30,导入辅助件30具有与第一区域111相对设置的导入面31,导入面31的一侧靠近待清洁面,导入面31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一回收腔21的开口211处或开口211上方,导入面31用于辅助环状带11传送第一类垃圾。采用导入辅助件30的设置,能够配合环状带11执行类似扫入垃圾或拾取垃圾的动作,从而处理待清洁面上的垃圾。从而使得清洁装置100可以在无抽风机驱动的情形下将待清洁面上的垃圾清扫至回收容器20,这个过程可以不需要使用抽风机,相对于相关技术省去了抽风机,从而有效降低了清洁装置100的噪音、耗电和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风机进行抽吸垃圾。这样,既可以通过环状带11传送垃圾,也可以通过风机的抽吸进行传送。
示例性地,导入面31的另一侧可以延伸至开口211处,也即直接与开口211边沿连接,方便导入面31与环状带11夹设传送的垃圾通过开口211落入第一回收腔21,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导入面31的另一侧也可以延伸至开口211上方,也可以使垃圾掉落至第一回收腔21。
具体地,第一类垃圾,也即固体垃圾通过环状带11与导入辅助件30的配合传送至第一回收腔21,第二类垃圾,也即污水被环状带11吸收(环状带11表面设有一定吸水性的柔性材质,如绒毛层),在环状带11运动至预设位置时通过外力刮出污水至第二回收腔2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类垃圾可以包括待清洁面上本身存在的污水,也可以包括清洁装置100喷淋清洁液在环状带11上,通过环状带11清洁待清洁面之后才形成的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至少两个辊筒12包括第一辊筒12a和第二辊筒12b,第一辊筒12a用于将环状带11的局部部位抵压于待清洁面,第二辊筒12b位于第一辊筒12a的斜上方,以使环状带11运动过程中朝向待清洁面的一侧形成传送斜面11a。其中,第一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12位于传送斜面11a,且第二区域112位于第一区域111的斜上方,第一回收腔21的开口211至少部分倾斜设置,且开口211的至少部分与第二区域112相对设置。通过传送斜面11a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垃圾进行传送,并且能够使得第二区域112位于一定高度,利于第一类垃圾因为重力作用掉落在第一回收腔21。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一回收腔21的开口211可以部分倾斜设置,也可以全部倾斜设置,开口211的倾斜设置能够配合传送斜面11a以更好的回收掉落的第一类垃圾。开口211可以设置部分与第二区域112相对设置,也可以设置全部与第二区域112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5所示,当开口211部分与第二区域112相对设置时,开口211靠近导入辅助件30的部分可以水平设置,以方便对接导入辅助件30,以使夹设在导入辅助件30与环状带11之间的垃圾可以顺利落入第一回收腔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回收容器20可以在开口211靠近导入辅助件30的一侧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212,导入辅助件30靠近开口21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32,第一卡扣结构212与第二卡扣结构32卡扣配合,可以实现导入辅助件30与回收容器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使在传送垃圾时导入辅助件30与回收容器20之间相对位置稳定,在需要倾倒回收容器20的垃圾时还能够方便拆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扣结构212可以是凸起结构,第二卡扣结构32可以是凹槽结构,当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扣结构212也可以是凹槽结构,第二卡扣结构32可以是凸起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辊筒12a转动的电机13,电机13与第一辊筒12a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辊筒12a转动从而带动环状带11转动。通过电机13的驱动,可利于提高清洁带构件10传送垃圾的能力。具体应用中,电机13可以设置于第一辊筒12a处,与第一辊筒12a同轴设置,以增大环状带11抵接待清洁面的一端的下压力,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带构件10相对导入辅助件30可转动设置,以调节传送斜面11a与导入面31之间的间隙。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清洁带构件10可以基于垃圾的尺寸自动调节传送斜面11a与导入面31之间的间隙。具体应用中,清洁装置100在待清洁面进行清洁工作时,如果遇到体积较大的垃圾,垃圾会抵于环状带11抵接待清洁面的一端,并将清洁构件整体顶起,从而使得体积较大的垃圾可以通过清洁构件进入环状带11与导入辅助件30之间,从而实现清洁构件能够根据垃圾的尺寸自动调整与待清洁面之间间隙的效果,使得清洁装置100可以清除不同大小体积的垃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清洁带构件10可以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导入辅助件30上,转动件可以设置于第二辊筒12b。示例性地,转动件位于第二辊筒12b沿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具体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件可以为设置在第二辊筒12b两端的凸轴,导入辅助件30或侧挡板或回收容器20或底盘40设有供凸轴穿设的穿孔,由此,通过实现清洁带构件10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清洁带构件10不局限于转动连接在导入辅助件30,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清洁带构件10可以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回收容器20上。
又例如,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底盘40,回收容器20与清洁带构件10均安装于底盘40上,清洁带构件10也可以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底盘4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回收腔21与第二回收腔22沿清洁装置100的前进方向排布设置,且第二回收腔22位于第一回收腔21的后方。第一回收腔21与第二回收腔22采用水平排布的方式,能够降低回收容器20的竖直高度,从而降低底盘40的高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回收腔与第二回收腔也可以部分在竖直方向上重叠。例如第二回收腔部分延伸至第一回收腔的上方。
具体应用中,清洁装置100的前进方向,也即清洁装置100工作时的主要行进方向。在清洁装置100工作时,沿待清洁面往前方移动,以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刮拭件50,第一刮拭件50用于刮出环状带11上的第二类垃圾,以使第二类垃圾落入第二回收腔22。通过第一刮拭件50的设置,能够刮出环状带11上的污水,以使污水落入第二回收腔22,实现固液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至少两个辊筒12包括第一辊筒12a和第二辊筒12b,第一辊筒12a用于将环状带11的局部部位抵压于待清洁面,第二辊筒12b位于第一辊筒12a的斜上方,环状带11抵接于第二辊筒12b处形成转弯部113。其中,第一刮拭件50抵接于转弯部113,且第一刮拭件50的末端指向于第二辊筒12b。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刮拭件50需要施加作用力环状带11,以刮出环状带11上的污水,因此将第一刮拭件50抵接在转弯部113,并使得第一刮拭件50的末端指向于第二辊筒12b,这样第一刮拭件50在施加作用力在环状带11时,第二辊筒12b可以对应在环状带11的内侧抵住环状带11,使得环状带11上的污水被挤出,从而利于污水的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7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刮拭件60,第二刮拭件60靠近第二区域112,用于刮出环状带11经过第二区域112未掉落的第一类垃圾,以使第一类垃圾落入第一回收腔21,第二刮拭件60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设于第一刮拭件50的上游。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仅靠重力的作用,有可能会有一些粘附在环状带11表面的垃圾难以掉落,此时设置第二刮拭件60可以很好刮走这部分垃圾,使得固液分离效果更好。
具体地,由于环状带11的运动为闭环运动,在从扫入垃圾开始的转动一周的范围内,第二刮拭件60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设于第一刮拭件50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二刮拭件60设置于回收容器20,且位于环状带11与回收容器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刮拭件60可以设置于回收容器20,在环状带11运动过程中经过第二刮拭件60时,能够通过第二刮拭件60刮出环状带11表面粘附的垃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刮拭件60用于对环状带11施加第一作用力以刮出环状带11未掉落的第一类垃圾,第一刮拭件50用于对环状带11施加第二作用力以刮出环状带11的第二类垃圾。其中,第一作用力小于第二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刮拭件60只需要刮走环状带11表面粘附的垃圾,因此设置第一作用力小于第二作用力,避免第二刮拭件60提前将污水刮出,第一刮拭件50需要刮出环状带11内部吸附的污水,因此,设置第一刮拭件50对环状带11的作用力更大,从而利于刮出环状带11上的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第二刮拭件60包括朝向第一方向凸设的凸缘结构61,第一方向与环状带11在第二刮拭件60处的运动方向相反,凸缘结构61用于刮出环状带11表面的第一类垃圾,以使第一类垃圾落入第一回收腔21。在本实施例中,在环状带11经过第二刮拭件60时,由于凸缘结构61的设置,能够刮擦环状带11表面,以将粘连在环状带11表面的垃圾刮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凸缘结构61在清洁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上的厚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以使凸缘结构61朝向第一方向形成尖端,以便于刮擦环状带11上粘连的垃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凸缘结构61包括多个沿环状带11表面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梳齿6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梳齿611的设置,能够分散体积较大的垃圾,而且能够防止垃圾粘连在环状带11表面,以使垃圾顺利落入第一回收腔21。
示例性地,凸缘结构61可以紧贴环状带11,也可以与环状带11具有细微的缝隙,能够刮落粘连的垃圾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环状带11包括内表面114和外表面115,第二刮拭件60的末端抵接于外表面115,第一刮拭件50的末端抵接于外表面115并往内表面114的方向挤压。其中,第二刮拭件60的末端与内表面114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刮拭件50的末端与内表面114之间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环状带11的内表面114具体为抵接于第一辊筒12a与第二辊筒12b的一侧,环状带11的外表面115具体为朝外清洁待清洁面的一侧,采用上述设置,缩短第一刮拭件50与环状带11内表面114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大第一刮拭件50对环状带11的挤压程度,能够利于环状带11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刮拭件50刮出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7所示,回收容器20还包括导流结构23,导流结构23具有导流槽231,导流槽231连通于第二回收腔22,导流结构23一侧边沿靠近环状带11,以引导第一刮拭件50刮出的第二类垃圾,也即污水通过导流槽231进入第二回收腔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结构23的设置,能够利于引导污水进入第二回收腔22,通过导流结构23抵接转弯部113,以避免污水流向第一回收腔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所示,凸缘结构61可以设于导流结构23的前侧,也即背对第二回收腔2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将凸缘结构61设于导流结构23的前侧,用于刮擦环状带11粘连的垃圾,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此时导流结构23抵接于转弯部113,能够将第一刮拭件50刮出的污水引导至第二回收腔22,避免污水流向第一回收腔21。
示例性地,凸缘结构61可以一体成型于导流结构23的前侧边沿,结构稳定,方便整体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槽231靠近环状带11的一侧内壁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面232,导流槽23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回收腔22连通的出水孔233,第一刮拭件50刮出的第二类垃圾沿导流斜面232流向出水孔233,从而进入第二回收腔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斜面232的设置能够引导污水流向出水孔233并进入第二回收腔22。
示例性地,出水孔233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如图4所示,在设置多个出水孔233的情况下,能够提升污水进入第二回收腔22的效率,多个出水孔233可知沿环状带1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以使污水均匀分散流入第二回收腔2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231靠近环状带11的一侧内壁也可以是竖直向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回收容器20还包括隔档结构24,沿清洁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上,隔档结构24的上部被构造形成导流结构23,隔档结构24的下部阻隔于第一回收腔21与第二回收腔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档结构24的设置,不仅可以阻隔在第一回收腔21与第二回收腔22之间,实现固液分离,而且还能够形成导流结构23,以引导污水流向第二回收腔22,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示例性地,如图5和图6所示,回收容器20包括有壳体25,壳体25内形成有第一回收腔21和第二回收腔22,隔档结构24可以通过可拆卸固定方式或者非可拆卸固定方式安装于壳体25内,或者与壳体25为一体成型设置,以分隔第一回收腔21和第二回收腔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至少两个辊筒12包括第一辊筒12a和第二辊筒12b,第一辊筒12a用于将环状带11的局部部位抵压于待清洁面,第二辊筒12b位于第一辊筒12a的斜上方,环状带11抵接于第二辊筒12b处形成转弯部113。其中,在清洁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刮拭件50位于转弯部113的上侧,导流结构23一侧边沿抵接于转弯部113的下侧,以使第一刮拭件50刮出的第二类垃圾沿转弯部113流入导流结构23的导流槽231。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刮拭件50设于转弯部113的上侧,导流结构23设于转弯部113的下侧,使得第一刮拭件50刮出的污水可以沿着转弯部113向下流向导流结构23,并通过导流结构23的引流进入第二回收腔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刮拭件50包括抵接于环状带11表面的刮板51。刮板51沿环状带11表面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刮板51的设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并且能够方便刮出环状带11上的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刮板51与环状带11的表面垂直或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刮板51可以与环状带11的表面呈垂直或倾斜设置,以便于施加作用力在环状带11上,并与第二辊筒12b配合挤出环状带11上的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清洁带构件10靠近待清洁面的一端为清洁端116,环状带11从扫入垃圾开始的转动一周的范围内,清洁端116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位于第一刮拭件50的上游;清洁装置100还包括出液部件70,出液部件70用于朝向环状带11输出清洗液,出液部件70沿环状带11的运动方向位于第一刮拭件50的下游。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液部件70的设置能够对环状带11输出清洗液,使得环状带11清洁待清洁面时能够通过清洗液清洁底面,将出液部件70设于第一刮拭件50的下游,使得环状带11清洁待清洁面产生污水时,先经过第一刮拭件50将污水刮出,再通过出液部件70输出清洗液对环状带11进行清洗。
具体应用中,在清洁待清洁面之前,先通过出液部件70朝向环状带11输出清洗液,再通过环状带11在清洁端116处拖擦待清洁面并导入垃圾,从而实现清洁装置100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或消毒或表面护理。拖擦完待清洁面后,环状带11在第二区域112由于重力掉落至少部分固体垃圾至第一回收腔21,在经过第二刮拭件60时,若有粘附的未掉落的垃圾则通过第二刮拭件60被刮落至第一回收腔21,环状带11继续运动,在经过第一刮拭件50时,将环状带11的污水刮出,刮出污水的环状带11再次运动至出液部件70处,通过出液部件70朝向环状带11输出清洗液,往复循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液部件70输出的液体包括如下液体中的至少一种:清水、清洁剂、消毒剂、蜡液、护理液。当出液部件70输出的液体为清水或清洁剂时,清洁带构件10拖擦待清洁面,可以清洗待清洁面以至少去除待清洁面上的污迹和灰尘。当出液部件70输出的液体为消毒剂时,清洁带构件10拖擦待清洁面,清洁带构件10可以清洗待清洁面并对待清洁面进行消毒。当出液部件70输出的液体为蜡液或护理液时,清洁带构件10拖擦待清洁面,清洁带构件10可以对待清洁面打蜡以护理待清洁面或对待清洁面进行其它表面护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出液部件70呈条状,出液部件70设有多个用于朝向清洁带构件10输出清洗液的出液孔。条状的出液部件70相对于清洁带构件10横向设置,也即沿环状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出液孔沿环状带11的宽度方向排列分布,共同向清洁带构件10输出清洗液,以使清洁带构件10整个宽度区域都能够被清洗液湿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供液部件110,供液部件110与出液部件70连接以用于向出液部件70供应干净的清洗液。具体应用中,清洁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于出液部件70和供液部件110之间的第一输液管路(图未示),供液部件110中的清洗液通过第一输液管路输送到出液部件70。其中,清洗液可以在无动力的驱动下从供液部件110输送到出液部件70,也可以在动力泵的驱动下从供液部件110输送到出液部件7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翻盖80,翻盖80设置于清洁带构件10上方,出液部件70和第一刮拭件50设置于翻盖80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出液部件70与第一刮拭件50的安装。
可选地,翻盖80可以固定连接于清洁带构件10,以在清洁带构件10转动时与清洁带构件10同步转动,能够对清洁带构件10进行保护。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翻盖80也可以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底盘40,通过翻盖80的设置可以对清洁带构件10进行保护,并在清洁带构件10转动调节时能够进行同步转动,防止干扰到清洁带构件10的转动。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刮拭件50与出液部件70可以通过同一个固定板81安装于翻盖80,以使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固定板81可以与第一刮拭件50一体成型并垂直设置,此时出液部件70阻挡于第一刮拭件50的前侧,也即阻挡于第一刮拭件50朝向环状带11运动方向的一侧,能够对第一刮拭件50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刮拭件50在与环状带11刮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而位置偏移。提升第一刮拭件5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手持杆体90及转动连接于手持杆体90底端的底盘40,清洁带构件10和回收容器20均设置于底盘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手持杆可以方便用户操作,以控制清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底盘40起到承载作用,以方便清洁带构件10和回收容器20等部件的安装。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带构件,包括环状带和至少两个辊筒,所述环状带可转动地环绕于所述至少两个辊筒外以用于拖擦待清洁面和传送垃圾;
回收容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所述第一回收腔用于回收所述环状带上的第一类垃圾,所述环状带运动过程中至少部分的第一类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所述第一回收腔,所述第二回收腔用于回收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环状带刮出的第二类垃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的运动路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待清洁面,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环状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游,所述环状带在所述第一区域扫入垃圾并往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传送垃圾;
其中,所述第一回收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下方,以使所述环状带运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时,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类垃圾至所述第一回收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
导入辅助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设置的导入面,所述导入面的一侧靠近所述待清洁面,所述导入面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回收腔的开口处或开口上方,所述导入面用于辅助所述环状带传送第一类垃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用于将所述环状带的局部部位抵压于所述待清洁面,所述第二辊筒位于所述第一辊筒的斜上方,以使所述环状带运动过程中朝向所述待清洁面的一侧形成传送斜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传送斜面,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斜上方,所述第一回收腔的开口至少部分倾斜设置,且所述开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带构件相对所述导入辅助件可转动设置,以调节所述传送斜面与所述导入面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腔与所述第二回收腔沿所述清洁装置的前进方向排布设置,且所述第二回收腔位于所述第一回收腔的后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一刮拭件,用于刮出所述环状带上的第二类垃圾,以使所述第二类垃圾落入所述第二回收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用于将所述环状带的局部部位抵压于所述待清洁面,所述第二辊筒位于所述第一辊筒的斜上方,所述环状带抵接于所述第二辊筒处形成转弯部;
其中,所述第一刮拭件抵接于所述转弯部,且所述第一刮拭件的末端指向于所述第二辊筒。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具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于所述第二回收腔,所述导流结构一侧边沿靠近所述环状带,以引导所述第一刮拭件刮出的所述第二类垃圾通过所述导流槽进入所述第二回收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靠近所述环状带的一侧内壁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回收腔连通的出水孔,所述第一刮拭件刮出的所述第二类垃圾沿所述导流斜面流向所述出水孔,从而进入所述第二回收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还包括隔档结构,沿所述清洁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隔档结构的上部被构造形成所述导流结构,所述隔档结构的下部阻隔于所述第一回收腔与所述第二回收腔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用于将所述环状带的局部部位抵压于所述待清洁面,所述第二辊筒位于所述第一辊筒的斜上方,所述环状带抵接于所述第二辊筒处形成转弯部;
其中,在所述清洁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刮拭件位于所述转弯部的上侧,所述导流结构一侧边沿抵接于所述转弯部的下侧,以使所述第一刮拭件刮出的所述第二类垃圾沿所述转弯部流入所述导流结构的导流槽。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拭件包括抵接于所述环状带表面的刮板;
所述刮板沿所述环状带表面的宽度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刮板与所述环状带的表面垂直或倾斜设置。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带构件靠近待清洁面的一端为清洁端,所述清洁端沿所述环状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刮拭件的上游;
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出液部件,所述出液部件用于朝向所述环状带输出清洗液,所述出液部件沿所述环状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刮拭件的下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翻盖,所述翻盖设置于所述清洁带构件上方;
所述出液部件和所述第一刮拭件设置于所述翻盖上。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手持杆体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持杆体底端的底盘,所述清洁带构件和所述回收容器均设置于所述底盘。
CN202321254630.2U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Active CN2206082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95897 2022-05-20
CN202221239589 2022-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8249U true CN220608249U (zh) 2024-03-19

Family

ID=8843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2138.5U Active CN219895588U (zh)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CN202321254630.2U Active CN220608249U (zh)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CN202321254670.7U Active CN220588191U (zh)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2138.5U Active CN219895588U (zh)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4670.7U Active CN220588191U (zh) 2022-05-20 2023-05-20 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989558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588U (zh) 2023-10-27
CN220588191U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0339B (zh) 清洁工具及用其清理黏性垃圾的方法
EP4162854A1 (en) Surface cleaning machine
CN111150340A (zh) 清洁工具、控制助力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装置
CN212326300U (zh) 清洁工具
CN211834223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5016876U (zh) 一种自清洁扫拖一体装置及自清洁扫拖一体机器人
CN111166256A (zh) 一种自清洁拖扫机
CN111166257A (zh) 水槽及自清洁拖扫机
CN114190838A (zh) 一种同步传动式扫拖一体清洁器
CN111150337A (zh) 清洁工具
CN114680747A (zh) 清洁头及清洁工具
CN220608249U (zh) 清洁装置
CN21233482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箱
CN211961939U (zh) 滚筒组件及拖地机器人
CN212591943U (zh) 一种自清洁拖扫机
CN216020859U (zh) 清洁头及清洁工具
CN114259190A (zh) 边角清扫式清洁器
CN211834239U (zh) 清洁工具
CN217447618U (zh) 洗地机
WO2023221132A1 (zh) 清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8220114U (zh) 洗地机系统
CN218508323U (zh) 一种防止垃圾泄露的扫地车
CN220529913U (zh) 清洁装置
WO2023221133A1 (zh) 清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5993858U (zh) 清洁头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