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3830U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3830U
CN220603830U CN202322066785.XU CN202322066785U CN220603830U CN 220603830 U CN220603830 U CN 220603830U CN 202322066785 U CN202322066785 U CN 202322066785U CN 220603830 U CN220603830 U CN 220603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bstrate
bracket
fixedly connected
machi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67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67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3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3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3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仪,包括: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光机模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机模组的高度方向;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上述投影仪,能够提高光机模组的安装稳定性。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投影仪通常包括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内的光机模组等部件。相关技术中,组装投影仪时,将各部件置于外壳内部,然后从外部将螺钉穿过外壳,与外壳内的部件固定连接。然而,这种安装结构导致外壳的外壁会有较多外露的螺钉,这些螺钉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因潮湿等环境因素而生锈失效,导致安装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投影仪,以提高光机模组的安装稳定性。
一种投影仪,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
光机模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机模组的高度方向;
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一基板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光机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自所述第一基板伸出且相对所述第一基板弯折的多个罩设件,所述光机模组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伸入多个所述罩设件围设出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凸柱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设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自所述第一基板朝所述光机模组伸出,所述第二板自所述第一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空间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上设置的槽部连通,以形成槽孔,所述凸柱的外周面设有筋板,所述筋板背离所述光机模组的一端经所述槽孔伸出至所述空间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的螺柱,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二基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光机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基板被配置为沿所述滑槽滑动至安装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持并对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的螺柱,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上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个所述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二者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主板,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光机模组的一端设有支撑柱,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且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柱。
上述投影仪,在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且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一支架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支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如此,只需通过容纳腔内的第一锁紧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架配合,以及第二锁紧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支架配合,便能实现对光机模组的安装固定,由于这些部件均位于容纳腔内,并未外露外壳外表面,因此不易因潮湿等环境因素而生锈失效,因此光机模组的安装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光机模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主板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机模组与第一支架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前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前壳内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光机模组与主板等部件置于容纳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0、前壳110、后壳120、容纳腔130;
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20、第一凸筋230、第二凸筋240、滑槽250;
光机模组300、镜头310、凸柱320、筋板330;
第一支架400、第一基板410、第一通孔411、第一连接板420、第二通孔421、罩设件430、第一板431、第二板432、槽孔433、第一槽部4331、第二槽部4332、缺口440;
第二支架500、第二基板510、承载部511、伸出部512、第二连接板520、第三通孔521、支撑柱530;
主板600、底柱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以及图5至图7,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包括外壳100、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20、光机模组300、第一支架400、第二支架500、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外壳100内部具有容纳腔130,光机模组300、第一支架400与第二支架500均位于容纳腔130内,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二连接件220设置于外壳100的内壁。以光机模组300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支架40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沿第一方向的一端,第二支架50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一支架400与第一连接件210固定连接,第二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支架500与第二连接件220固定连接。
上述投影仪,只需通过容纳腔130内的第一锁紧件、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支架400配合,以及第二锁紧件、第二连接件220与第二支架500配合,便能实现对光机模组300的安装固定,由于这些部件均位于容纳腔130内,并未外露外壳100外表面,因此不易因潮湿等环境因素而生锈失效,因此光机模组300的安装稳定性较好。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第一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第一支架40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的顶端,第二支架50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的底端。通过第一锁紧件、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支架400配合,实现对光机模组300的顶端位置固定,通过第二锁紧件、第二连接件220与第二支架500配合,实现对光机模组300的底端位置固定,从而完成对光机模组300的固定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光机模组300中镜头310的光轴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也可以不与镜头310的光轴方向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均一体成型于外壳100,或者,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通过卡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外壳100。
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00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一基板410与第一连接板420,第一基板41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顶端,第一连接板420连接于第一基板410背离光机模组300的一端,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连接板420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第一基板410为水平板,第一连接板420为竖直板,第一连接板420连接于第一基板410的顶端。第一基板410与第一连接板420可以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板420通过相对第一基板410朝上弯折的方式成型。或者,第一基板410与第一连接板42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第一基板410上设有第一通孔411,螺纹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411与光机模组300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将光机模组300挂接于第一基板410。或者,光机模组300与第一基板410也可以通过卡接或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第一连接板420上设有第二通孔421,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二通孔421与第一连接件210固定连接,从而将光机模组300的顶端与外壳100固定连接。
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00包括自第一基板410伸出且相对第一基板410弯折的多个罩设件430,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顶端设有凸柱320,凸柱320伸入多个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内,第一基板410与凸柱320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光机模组300的顶端设有朝上凸出的凸柱320,每个罩设件430均自第一基板410朝下伸出。罩设件430与第一基板410可以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板410的四个侧壁上,其中一个侧壁上连接有朝上伸出的第一连接板420,另外三个侧壁上均连接有一个朝下伸出的罩设件430,相邻的罩设件430之间具有缺口440。凸柱320伸入三个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内,从而与第一基板410接触。螺纹紧固件从上朝下穿过第一通孔411与凸柱320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将光机模组300挂接于第一基板410。由于在进行组装时,凸柱320要先伸入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内,从而能够对凸柱320进行初定位,使其更易对准第一通孔411的位置,方便快速完成组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罩设件430也可以连为一体,也即相邻的罩设件430之间不设置缺口440。
优选地,第一基板410上设有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通孔411,光机模组300的顶端设有朝上凸出的多个凸柱320,每个螺纹紧固件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411与对应的凸柱32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组上述的结构,可以增强对光机模组300顶端固定的牢固性。
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罩设件430包括第一板431与第二板432,第一板431自第一基板410朝光机模组300伸出,第二板432自第一板431背离第一基板410的一端朝背离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的一侧伸出,第一板431与第二板432上设置的槽部连通,以形成槽孔433,凸柱320的外周面设有筋板330,筋板330背离光机模组300的一端经槽孔433伸出至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外。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第二板432为水平板,第一板431为竖直板。第一板431顶端与第一基板410连接,第一板431自第一基板410朝下伸出,每个第一板431的底端连接有一个第二板432,第二板432朝背离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的外侧伸出。每个第一板431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板432整体呈“L”形。第一板431上设有第一槽部4331,与之连接的第二板432上设有第二槽部4332,第一槽部4331与第二槽部4332连通,以形成槽孔433。筋板330自凸柱320的外周面沿径向朝外伸出,筋板330的顶端自槽孔433朝上穿出。通过筋板330穿出槽孔433,可以进一步对凸柱320进行定位,使其迅速与第一通孔411进行对位,从而方便操作,加速完成组装。
优选地,凸柱320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筋板330,对应的,部分罩设件430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多个槽孔433,每个筋板330的顶端穿过对应的一个槽孔433,以进一步优化定位效果。
优选地,在背离光机模组300的方向上,筋板330沿凸柱320径向的尺寸逐渐减小。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筋板330沿凸柱320径向的尺寸从下朝上逐渐减小。当第一支架400朝下移动,使筋板330的顶端自槽孔433朝上穿出时,到一定位置后,第一基板410的底面会抵持于凸柱320的顶面,同时,筋板330会抵持于槽孔433的孔壁,限制第一支架400继续朝下移动,此时说明第一支架400已经到达其安装位置,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第一基板410与凸柱320固定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板431与第二板43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罩设件430也可以仅包括第一板431,相当于在附图实施例基础上去掉第二板432,仅第一板431上设置的第一槽部4331形成槽孔433。
参阅图2、图3与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0为固定于外壳100的内壁上的螺柱,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一连接板420与第一连接件210螺纹连接。
具体地,外壳100的内顶壁上设有螺柱,第一锁紧件为螺纹紧固件。当光机模组300在容纳腔130内安装到位后,第一支架400中的第一连接板420位于第一连接件210沿第二方向一侧,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连接板420上设置的第二通孔421后与第一连接件210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对光机模组300顶端的固定。
优选地,外壳100的内顶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件210,对应的,第一连接板42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421,每个第一锁紧件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421后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10螺纹连接。如此,通过设置两组固定结构,可以增强固定后的牢固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也可以穿过第二通孔421后与第一连接件210卡接或焊接。
参阅图1、图4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500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二基板510与第二连接板520,第二基板510固定连接于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底端,第二连接板520连接于第二基板510背离光机模组300的一端,第二连接件220与第二连接板520通过第二锁紧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第二连接板520连接于第二基板510的底端。第二基板510为水平板,第二连接板520为竖直板。第二基板510与第二连接板520可以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520通过相对第二基板510朝下弯折的方式成型。或者,第二基板510与第二连接板52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板520上设有第三通孔521,第二锁紧件穿过第三通孔521与第二连接件220固定连接,从而将光机模组300的底端与外壳100固定连接。
参阅图1、图4、图6与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沿第二方向连接拼合的前壳110与后壳120,前壳110的内壁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250,第二基板510被配置为沿滑槽250滑动至安装位置,以使第二连接板520与第二连接件220抵持并对准。
具体地,前壳110的内壁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筋230与第二凸筋240,第一凸筋230与第二凸筋240之间形成滑槽250,第二连接件220设置于第二凸筋240的下方。第二基板510包括承载部511,以及自承载部511上沿第三方向一端伸出的伸出部512,第二连接板520连接于伸出部512的底端。光机模组300的底端承载于承载部511上且二者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伸出部512伸入滑槽250内,且能在滑槽250内滑动。在将光机模组300装入容纳腔130时,通过伸出部512在滑槽250内滑动对光机模组300进行导向与定位,使其准确到达安装位置处,从而方便安装。
优选地,承载部511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朝外伸出的伸出部512,对应的,外壳100的内壁上两侧区域均设有滑槽250,每个伸出部512能够伸入对应的滑槽250内滑动。如此,便能形成两组相对的导向结构,能够增强导向,使光机模组300更准确的到达其安装位置处,提高安装精度。
参阅图1、图4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0为固定于前壳110内壁上的螺柱,第二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连接板520与第二连接件220螺纹连接。
具体地,当伸出部512沿滑槽250滑动至一定位置后,第二连接件220将会抵持于第二连接板520,以限制光机模组300继续滑动,此时,第二连接板520上设置的第三通孔521与第二连接件220位置对准,将第二锁紧件穿过第三通孔521后与第二连接件220螺纹连接,即可完成对光机模组300底端的固定安装。
参阅图1、图4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板510上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板520,前壳110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件220,每个第二连接板520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20通过一个第二锁紧件连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中任意二者垂直。
具体地,每个第二凸筋240的下方均设有一个第二连接件220,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伸出部512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520,每个第二连接板520上均设有第三通孔521,每个第二锁紧件穿过对应的第三通孔521后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20螺纹连接。如此,通过设置两组固定结构,可以增强光机模组300固定后的牢固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锁紧件也可以穿过第三通孔521后与第二连接件220卡接或焊接。
参阅图1、图4与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130内设有主板600,第二基板510背离光机模组300的一端设有支撑柱530,主板600位于第二基板510与外壳100的内壁之间,且主板600固定于支撑柱530。
具体地,在投影仪完成安装后的视角下,第二基板510中承载部511的底端设有朝下凸出的支撑柱530,主板600固定于支撑柱530的下方,主板600的底端设有朝下凸出的底柱610,底柱610被外壳100的内底壁所支撑。如此,便能通过第二支架500同时实现对光机模组300底端和主板600的固定安装,而无需专门设置部件对主板600固定,从而简化结构。
参阅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10与后壳120通过卡接实现固定,二者之间限定出前述的容纳腔130。对容纳腔130内光机模组300与主板600等部件安装时,先将前壳110与后壳120拆开,待这些部件装入前壳110内后,再将后壳120固定于前壳110的开口处。由于前壳110与后壳120通过卡接实现固定,二者连接处无螺钉外露,因此可以使外壳100外表面较为光滑,不仅不易因螺钉外露而生锈失效,且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包括:
外壳(100),内部具有容纳腔(130),所述外壳(100)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二连接件(220);
光机模组(300),位于所述容纳腔(130)内;
第一支架(400),位于所述容纳腔(130)内;
第二支架(500),位于所述容纳腔(130)内,所述第一支架(400)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300)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500)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30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机模组的高度方向;
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沿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一支架(40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支架(50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00)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一基板(410)与第一连接板(420),所述第一基板(410)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20)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410)背离所述光机模组(30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20)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00)包括自所述第一基板(410)伸出且相对所述第一基板(410)弯折的多个罩设件(430),所述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顶端设有凸柱(320),所述凸柱(320)伸入多个所述罩设件(430)围设出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基板(410)与所述凸柱(3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设件(430)包括第一板(431)与第二板(432),所述第一板(431)自所述第一基板(410)朝所述光机模组(300)伸出,所述第二板(432)自所述第一板(431)背离所述第一基板(410)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空间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板(431)与所述第二板(432)上设置的槽部连通,以形成槽孔(433),所述凸柱(320)的外周面设有筋板(330),所述筋板(330)背离所述光机模组(300)的一端经所述槽孔(433)伸出至所述空间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为固定于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上的螺柱,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4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00)包括相对弯折的第二基板(510)与第二连接板(520),所述第二基板(510)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机模组(300)沿自身高度方向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板(520)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510)背离所述光机模组(30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20)通过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拼合的前壳(110)与后壳(120),所述前壳(110)的内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250),所述第二基板(510)被配置为沿所述滑槽(250)滑动至安装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52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抵持并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为固定于所述前壳(110)内壁上的螺柱,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52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510)上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板(520),所述前壳(110)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52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20)通过一个所述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二者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30)内设有主板(600),所述第二基板(510)背离所述光机模组(300)的一端设有支撑柱(530),所述主板(60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510)与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之间,且所述主板(600)固定于所述支撑柱(530)。
CN202322066785.XU 2023-07-31 2023-07-31 投影仪 Active CN220603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785.XU CN22060383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投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6785.XU CN22060383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投影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3830U true CN220603830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6785.XU Active CN220603830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3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24763B1 (ko)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의 스크린 고정장치
CN220603830U (zh) 投影仪
KR101886205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테스트용 원터치 체결형 소켓 어셈블리
CN114979433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080252861A1 (en) Rear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2261456A (ja) 電子機器
JP4160494B2 (ja) 光配線箱
WO2009113199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558201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用支持具
CN116203782A (zh) 投影仪
WO2008015810A1 (fr) Connecteur pour lampe tubulaire à borne externe, dispositif d'éclairage ayant le connecteur et écran
CN21269609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694232U (zh) Dmd组件、光机及投影仪
CN219758640U (zh) 单片液晶投影仪
CN211424101U (zh) 感应模组及感应灯
CN108873230A (zh) 薄型透镜马达
CN220435890U (zh) 安装结构及云台摄像机
CN213693865U (zh) 高精准度的相机
CN217694037U (zh) 壳体和显示装置
CN112433424B (zh) 投影仪及其光机
CN110543218B (zh) 固定结构
CN115185147A (zh) 投影仪
CN220023396U (zh) 支架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8788130U (zh) 相机机身及相机
CN220171392U (zh) 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